正當外界對皇帝處置張九敘的方法議論紛紛之時,整個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嘩然之中。人們對這一事件充滿了好奇和猜測,各種傳聞不脛而走。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場神秘的行動正在悄然展開。
在豹房的門口,站著兩個神情嚴肅的嬤嬤和四個麵容姣好的宮女。她們緊緊地圍繞著一頂小巧玲瓏的轎子,仿佛守護著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這頂轎子裝飾卻是極其普通,和轎子旁的宮裏人形成了反差。
沒有人知道這些嬤嬤和宮女來自哪個宮殿,也不知道轎中的人物究竟是誰。她們的出現如同一陣清風,走時也是悄無聲息的。
隨著轎子的移動,它緩緩地走出豹房,向著皇宮的方向前進。
皇宮的大門敞開著,仿佛在迎接這位神秘的來客。嬤嬤們小心翼翼地抬著轎子,腳步輕盈而穩健。宮女們緊隨其後,步伐整齊劃一,透露出一種嚴謹的秩序感。她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仿佛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來往的宮裏的內侍和宮女人們有時會好奇的打量,試圖從中窺探出一絲線索,但轎子的窗簾緊閉,將裏麵的一切遮擋得嚴嚴實實。隻有微風輕輕拂過,掀起窗簾的一角,偶爾露出一絲微弱的光芒。
他們的行為被嬤嬤知道了,遭到一頓嗬斥。隨著轎子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皇宮的深處。
而朱厚照竟然將自己封閉在乾清宮內,不再召見內閣成員,也停止了議事。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三五日,期間梁儲再次上書請求退休,但不出所料,朱厚照依舊沒有批準。
然而,乾清宮裏的朱厚照也並非如外朝所想象的那般是為了置氣或者是故態複發,又或者躲著梁儲。相反,他在這段時間裏潛心讀書寫字,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
就像一個人說的,你不找事,事來找你,朱厚照好不容易抽時間休息給自己放個假,卻也不得閑。劉全忠稟告說:“萬歲爺,梁閣老請求覲見。”
朱厚照停下手中的筆,看著自己的字,紙上十六個大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朱厚照感覺字還可以,很滿足:“傳。”
梁儲進到乾清宮看到皇帝的禦案上的書、還有皇帝手中拿著筆在欣賞自己寫的字,心中不免唏噓:“這模樣和場景真像十六年前,都說浪子迴頭金不換,早迴頭就好了。”
於是行禮道:“臣梁儲恭請聖安。”
“免禮,梁先生快請坐。”朱厚照心平氣和,麵帶笑容的說道,“先生今日所來何事啊。”
梁儲說道:“陛下,臣的奏章不知陛下何時允準啊?”
朱厚照說道:“容我再想想。”
梁儲心中微微歎氣說道:“陛下,臣已上三次上書了,望陛下恩準臣迴家養老。”
朱厚照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又看向自己寫的字,說道:“這和上幾次書沒關係。”
“陛下這幾日不見閣臣,也不議事,終究不是辦法啊。”
“非因先生。”
“如若並非因為微臣乞求退休之故,那麽想必便是陛下心中有所憂慮之事了。”
朱厚照心頭猛地一震,但他臉上仍舊掛著溫和的笑容,輕聲迴應道:“朕何來心事呢?”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眼神卻難以掩飾地流露出一絲疑惑和不安。然而,在這表麵的鎮定之下,朱厚照深知自己內心深處確實藏著一些煩惱與憂慮。可他隻能選擇以這種方式來掩蓋真實的情感。
“陛下,前些日子臣收到了老家的來信,說家裏一切都好,梁次攄寫信感念陛下聖恩,說讓人捎來家裏的特產,不日就送進宮來。”
朱厚照麵上笑著說道:“告訴他,好生辦差就行,朕不吐這些虛禮。”但是心裏就像吃了一個蒼蠅感到了惡心。
他也是讀到一些奏本的時候了解到一些事情的。
梁次攄是梁儲的兒子,正德七年三月,南海縣有個名叫譚觀海的人,他因犯罪被殺,留下的田產百餘頃,逐漸被當地的富戶楊端侵占。譚觀海的兒子譚振非常氣憤,但是他家衰敗,已經惹不起楊端了,
這譚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將名下的田地“投獻”給了梁次攄、戴仲朋、歐陽元、李潤成等人,當然還包括楊端已經侵占的部分田產。
楊端得知此事後非常生氣,但他不敢惹梁次攄、戴仲朋等人,於是將怒火發泄在了譚振身上。楊端帶著家丁、佃戶和譚家發生了械鬥,將譚振及四名族人殺死。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梁次攄的耳朵裏,梁次攄大怒,在這種情況下身為錦衣百戶梁次攄居然趁夜襲擊了楊端的家,並將楊端滿門殺害,就這還不過癮又“並殺其鄰居異姓男女二百餘人”,總共殺死了將近三百人,之後還“焚其室廬,擄其財畜。”
這事傳出來京師嘩然,官員紛紛彈劾,可是主審的刑部尚書卻說梁次攄是從犯,隻判發邊衛立功,正德十五年因功至廣東都指揮僉事。
其實朱厚照在接到彈劾梁儲的奏疏中也能隱約知道的,但是為了把戲演足,他不得不處罰了張九敘等人。就是為了等這一刻。
梁儲說道:“臣乞休致仕是因臣年老力衰,不能再輔佐陛下了,臣迴到家鄉故土,子孫滿堂以承歡膝下,悠然自得而享天倫之樂,此乃是臣之福氣。可陛下至今並無子嗣,此乃陛下心事。”
劉全忠聽著覺得這話不對吧,你這老頭說話太直了,你有福氣,萬歲爺沒有福氣?當著麵說萬歲爺沒兒子,不怕萬歲爺一刀把你砍了!
朱厚照見心思被戳破了,心裏感歎道自己還是年輕,比不上這些在官場混跡幾十年的老人,雖說這老頭說話太直了,但是自己也不生氣,沒有子嗣那是正德皇帝。梁儲要知道朱厚照的想法估計立馬死在乾清宮。
隻見朱厚照說道:“是也非也,朕也不知。”
梁儲也不理睬朱厚照的模棱兩可的迴答,接著說道:“臣生於景泰二年,成化十四年的進士,自孝宗皇帝以來天家子嗣並不繁茂。故而臣在正德十一年三月,就上書請陛下選擇宗室中賢能的子弟來京城居住,作為皇儲,後來正德十二年八月臣又諫言請立太子,陛下又不允,臣今日要說陛下不能再拖了。”
“宗室人員,誰賢與不賢,我怎麽知道?”
“陛下何故自擾,陛下選擇宗室隻能從憲宗皇帝陛下後嗣中選擇啊。”
朱厚照心想也是,其他宗室成員關係都太遠了。問道:“立皇太弟?”
梁儲心想:“立皇太弟?開什麽玩笑,你願意,太後還不願意呢,再說你願意麽。”嘴上說道:“不可!”
“為何?”
“陛下現在無嗣,不代表日後沒有,若立皇太弟,皇嗣如何?”
“國賴長君,朕春秋之後,儲君年幼,恐非社稷之福。”
“陛下不見宋太宗故事?”
朱厚照知道梁儲說的是什麽,宋朝時,宋太祖之後由其弟宋太宗繼位,結果宋太祖幾個兒子都因意外去世。
“不選兄弟?”
“何必選兄弟!兄弟的子嗣過繼到您的膝下,由皇後教養之,這樣國本一定,陛下還有憂慮?”
朱厚照說道:“我的這些兄弟中誰有子嗣?”
梁儲心中想到,這會兒你想起來了,誰讓你前些年玩的太厲害,我正德十一年都暗示你了,你裝作不知道,不服氣非要自己生。仍是恭謹的說道:“憲宗皇帝陛下第六子益王次子崇仁王長子諱載增已五歲矣,最為符合。”
朱厚照心中想到,這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一來朱厚熜就徹底與皇位無緣了。而且益王一脈關係近、朱載增年齡小,好好的教導說不定未來就是好的接班人,估計比不上朱厚熜聰明,但是隻要能執行自己的政策,保證他這一代國運不墜那就是好事。
這朱載增就是明憲宗的第六個兒子益王的次子崇仁王的長子,今年五歲了。其實論關係,還真就是他家合適,皇位總不能舍近求遠。
看來梁儲是做足了功課了。
朱厚照歎了一口氣說道:“可。”
梁儲又說道:“陛下可擇良辰吉日禱告宗廟,同時傳旨崇仁王,臣願為欽使去迎接皇嗣進宮。”
朱厚照說道:“可,朕隻是擔心路途遙遠,先生年老力衰,此行不易啊。”
梁儲說道:“哪有比這還大的事,臣怎麽會用衰老來推辭呢?請讓臣在迴鄉之前再為陛下做件事情吧。”
朱厚照聞言也是頗為感動:“那就辛苦先生了,等先生迴來,我就允準先生的乞休疏。”
梁儲也動情說道:“臣謝過陛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這風還是梁儲放出來的,梁儲迴到內閣,對著幾人說道:“我上書乞休疏陛下已經允準了。”
幾人並不吃驚,梁儲畢竟都上了三次了,照例也該批準了,心裏也感歎時光催人老,歲月不饒人啊。
卻又聽到梁儲說:“不過不是現在。”
蔣冕問道:“為何?”
皇帝都批準了你又不走?
梁儲答道:“我向陛下諫言應早定國本,所以等國本定下再走。”
話畢,楊廷和等幾人心中都是心跳加速,不得了了,被他捷足先登了。原本是想等到殿試完後再說這件事的。
楊廷和停下手中的筆說道:“叔厚,此事應先和我等議一議啊。”楊廷和這次沒客氣,直接喊了梁儲的字。
梁儲聽道楊廷和直唿其字,知道他心裏有一些惱怒,也不計較說道:“楊閣老,事情緊急,來不及商議了。”
眾人聞言,滿臉都不相信,楊廷和心裏想的是你這話說的,什麽事情緊急?
蔣冕說道:“梁閣老此言差矣,你無非就是近宮麵辭,有什麽緊急的。”
梁儲知道他們不信於是就將自己和皇帝的對話透露給了他們,梁儲不想讓皇帝先和內閣商談這件事,因為皇帝說出來,這些人對自己的不滿更勝。
眾人聽聞梁儲的敘述,心裏麵惋惜之情大於生氣之情了。
但是楊廷和卻是有另一層考慮。說道:“年齡太小了吧。”
梁儲否定了他的說法:“不小了,都五歲了。”
楊廷和心裏腹誹道:“五歲還不小,你給我對啞謎,陛下剛痊愈,誰知道還會不會有下次?”腹誹歸腹誹,話是不能說出來的。
蔣冕說道:“怎麽不小?”
梁儲說道:“五歲已經懂事了,在民間都可以讀書了。”
蔣冕見梁儲這樣說,心中也是頗為無奈。
於是楊廷和接著說道:“那要讓禮部趕緊準備了,欽使也要趕緊議定才行。”眼睛卻是看向梁儲,想看看梁儲接下來怎麽說。
梁儲卻是不接招,不再理會楊廷和,像是辦成了天大的事一樣,悠然自得坐在位置上喝茶,他沒有說出來皇帝已經準許他為欽使的事了,如果他說出來,估計幾人和他勢不兩立。
“如果欽使沒定,自己必須要去爭一爭,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楊廷和心裏想道。不僅是楊廷和這樣想,就是蔣冕等幾人也是這樣想。
隻是如果被他知道人員已定卻不是他本人時心裏估計要吐血!
蔣冕也說道:“還要提前選定侍講的學士。”
梁儲心這以後就和我沒關係了。
毛紀說道:“看來這個月,禮部要有的忙了。”言畢不再說話,提筆辦公。
眾人都在想他的後半句是什麽,那就是梁儲一走,禮部尚書毛澄大概率就要入閣了。可是入閣要進行公推的,那就是推出來幾個人供皇帝選擇。可是除了毛澄還有誰能進內閣呢?
楊廷和看到梁儲要走了,心裏也不免一陣感慨,其實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幾年。
皇宮內的朱厚照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有三個選項:一、梁儲致仕後,內閣不再補充人員;二、責吏部組織公推;三、自己中旨選拔;考慮的內閣實際運行狀態,以及自己對朝局的把控,朱厚照決定組織公推,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就先放放。
但是現在他還有一個事情就是需要和太後商量一下從宗室過繼子嗣已定國本的事,太後估計心裏不大樂意也得認了,畢竟都十六年了,一個子嗣都沒有,要麵對現實了。
想到太後和自己說的那些話,朱厚照就感到一陣頭疼。
他坐在禦案前,皺著眉頭仔細思索著這些事情。他擔憂這個過繼來的孩子日後會不會效仿嘉靖皇帝發起大禮儀之爭呢?畢竟這個孩子並非自己親生,說不定會像宋朝的\"濮議之爭\"那樣,即使過繼了,等到前任皇帝駕崩,現任皇帝才是最有話語權的人。
朱厚照此刻思緒混亂,實在理不出一個頭緒來,隻好暫時將此事放下。
就在這時,劉全忠前來稟告:\"陛下,坤寧宮派人來傳話,詢問陛下今日是否有空前往。\"
朱厚照思考片刻後迴答道:\"今日事務繁忙,就不去皇後那裏了。\"
劉全忠領命出去給坤寧宮的人傳話。皇後聽聞後,心中明白皇帝是因為不好意思而推脫,並沒有其他想法。
朱厚照心裏清楚,自己確實有些抹不開麵子。他知道皇後將王滿堂接入宮中,而皇後叫他去坤寧宮正是要談論這件事情。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麵對皇後,所以選擇了逃避。
在豹房的門口,站著兩個神情嚴肅的嬤嬤和四個麵容姣好的宮女。她們緊緊地圍繞著一頂小巧玲瓏的轎子,仿佛守護著一件無比珍貴的寶物。這頂轎子裝飾卻是極其普通,和轎子旁的宮裏人形成了反差。
沒有人知道這些嬤嬤和宮女來自哪個宮殿,也不知道轎中的人物究竟是誰。她們的出現如同一陣清風,走時也是悄無聲息的。
隨著轎子的移動,它緩緩地走出豹房,向著皇宮的方向前進。
皇宮的大門敞開著,仿佛在迎接這位神秘的來客。嬤嬤們小心翼翼地抬著轎子,腳步輕盈而穩健。宮女們緊隨其後,步伐整齊劃一,透露出一種嚴謹的秩序感。她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莊重,仿佛肩負著重大的使命。
來往的宮裏的內侍和宮女人們有時會好奇的打量,試圖從中窺探出一絲線索,但轎子的窗簾緊閉,將裏麵的一切遮擋得嚴嚴實實。隻有微風輕輕拂過,掀起窗簾的一角,偶爾露出一絲微弱的光芒。
他們的行為被嬤嬤知道了,遭到一頓嗬斥。隨著轎子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皇宮的深處。
而朱厚照竟然將自己封閉在乾清宮內,不再召見內閣成員,也停止了議事。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三五日,期間梁儲再次上書請求退休,但不出所料,朱厚照依舊沒有批準。
然而,乾清宮裏的朱厚照也並非如外朝所想象的那般是為了置氣或者是故態複發,又或者躲著梁儲。相反,他在這段時間裏潛心讀書寫字,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
就像一個人說的,你不找事,事來找你,朱厚照好不容易抽時間休息給自己放個假,卻也不得閑。劉全忠稟告說:“萬歲爺,梁閣老請求覲見。”
朱厚照停下手中的筆,看著自己的字,紙上十六個大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朱厚照感覺字還可以,很滿足:“傳。”
梁儲進到乾清宮看到皇帝的禦案上的書、還有皇帝手中拿著筆在欣賞自己寫的字,心中不免唏噓:“這模樣和場景真像十六年前,都說浪子迴頭金不換,早迴頭就好了。”
於是行禮道:“臣梁儲恭請聖安。”
“免禮,梁先生快請坐。”朱厚照心平氣和,麵帶笑容的說道,“先生今日所來何事啊。”
梁儲說道:“陛下,臣的奏章不知陛下何時允準啊?”
朱厚照說道:“容我再想想。”
梁儲心中微微歎氣說道:“陛下,臣已上三次上書了,望陛下恩準臣迴家養老。”
朱厚照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又看向自己寫的字,說道:“這和上幾次書沒關係。”
“陛下這幾日不見閣臣,也不議事,終究不是辦法啊。”
“非因先生。”
“如若並非因為微臣乞求退休之故,那麽想必便是陛下心中有所憂慮之事了。”
朱厚照心頭猛地一震,但他臉上仍舊掛著溫和的笑容,輕聲迴應道:“朕何來心事呢?”
他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眼神卻難以掩飾地流露出一絲疑惑和不安。然而,在這表麵的鎮定之下,朱厚照深知自己內心深處確實藏著一些煩惱與憂慮。可他隻能選擇以這種方式來掩蓋真實的情感。
“陛下,前些日子臣收到了老家的來信,說家裏一切都好,梁次攄寫信感念陛下聖恩,說讓人捎來家裏的特產,不日就送進宮來。”
朱厚照麵上笑著說道:“告訴他,好生辦差就行,朕不吐這些虛禮。”但是心裏就像吃了一個蒼蠅感到了惡心。
他也是讀到一些奏本的時候了解到一些事情的。
梁次攄是梁儲的兒子,正德七年三月,南海縣有個名叫譚觀海的人,他因犯罪被殺,留下的田產百餘頃,逐漸被當地的富戶楊端侵占。譚觀海的兒子譚振非常氣憤,但是他家衰敗,已經惹不起楊端了,
這譚振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將名下的田地“投獻”給了梁次攄、戴仲朋、歐陽元、李潤成等人,當然還包括楊端已經侵占的部分田產。
楊端得知此事後非常生氣,但他不敢惹梁次攄、戴仲朋等人,於是將怒火發泄在了譚振身上。楊端帶著家丁、佃戶和譚家發生了械鬥,將譚振及四名族人殺死。
此事很快就傳到了梁次攄的耳朵裏,梁次攄大怒,在這種情況下身為錦衣百戶梁次攄居然趁夜襲擊了楊端的家,並將楊端滿門殺害,就這還不過癮又“並殺其鄰居異姓男女二百餘人”,總共殺死了將近三百人,之後還“焚其室廬,擄其財畜。”
這事傳出來京師嘩然,官員紛紛彈劾,可是主審的刑部尚書卻說梁次攄是從犯,隻判發邊衛立功,正德十五年因功至廣東都指揮僉事。
其實朱厚照在接到彈劾梁儲的奏疏中也能隱約知道的,但是為了把戲演足,他不得不處罰了張九敘等人。就是為了等這一刻。
梁儲說道:“臣乞休致仕是因臣年老力衰,不能再輔佐陛下了,臣迴到家鄉故土,子孫滿堂以承歡膝下,悠然自得而享天倫之樂,此乃是臣之福氣。可陛下至今並無子嗣,此乃陛下心事。”
劉全忠聽著覺得這話不對吧,你這老頭說話太直了,你有福氣,萬歲爺沒有福氣?當著麵說萬歲爺沒兒子,不怕萬歲爺一刀把你砍了!
朱厚照見心思被戳破了,心裏感歎道自己還是年輕,比不上這些在官場混跡幾十年的老人,雖說這老頭說話太直了,但是自己也不生氣,沒有子嗣那是正德皇帝。梁儲要知道朱厚照的想法估計立馬死在乾清宮。
隻見朱厚照說道:“是也非也,朕也不知。”
梁儲也不理睬朱厚照的模棱兩可的迴答,接著說道:“臣生於景泰二年,成化十四年的進士,自孝宗皇帝以來天家子嗣並不繁茂。故而臣在正德十一年三月,就上書請陛下選擇宗室中賢能的子弟來京城居住,作為皇儲,後來正德十二年八月臣又諫言請立太子,陛下又不允,臣今日要說陛下不能再拖了。”
“宗室人員,誰賢與不賢,我怎麽知道?”
“陛下何故自擾,陛下選擇宗室隻能從憲宗皇帝陛下後嗣中選擇啊。”
朱厚照心想也是,其他宗室成員關係都太遠了。問道:“立皇太弟?”
梁儲心想:“立皇太弟?開什麽玩笑,你願意,太後還不願意呢,再說你願意麽。”嘴上說道:“不可!”
“為何?”
“陛下現在無嗣,不代表日後沒有,若立皇太弟,皇嗣如何?”
“國賴長君,朕春秋之後,儲君年幼,恐非社稷之福。”
“陛下不見宋太宗故事?”
朱厚照知道梁儲說的是什麽,宋朝時,宋太祖之後由其弟宋太宗繼位,結果宋太祖幾個兒子都因意外去世。
“不選兄弟?”
“何必選兄弟!兄弟的子嗣過繼到您的膝下,由皇後教養之,這樣國本一定,陛下還有憂慮?”
朱厚照說道:“我的這些兄弟中誰有子嗣?”
梁儲心中想到,這會兒你想起來了,誰讓你前些年玩的太厲害,我正德十一年都暗示你了,你裝作不知道,不服氣非要自己生。仍是恭謹的說道:“憲宗皇帝陛下第六子益王次子崇仁王長子諱載增已五歲矣,最為符合。”
朱厚照心中想到,這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一來朱厚熜就徹底與皇位無緣了。而且益王一脈關係近、朱載增年齡小,好好的教導說不定未來就是好的接班人,估計比不上朱厚熜聰明,但是隻要能執行自己的政策,保證他這一代國運不墜那就是好事。
這朱載增就是明憲宗的第六個兒子益王的次子崇仁王的長子,今年五歲了。其實論關係,還真就是他家合適,皇位總不能舍近求遠。
看來梁儲是做足了功課了。
朱厚照歎了一口氣說道:“可。”
梁儲又說道:“陛下可擇良辰吉日禱告宗廟,同時傳旨崇仁王,臣願為欽使去迎接皇嗣進宮。”
朱厚照說道:“可,朕隻是擔心路途遙遠,先生年老力衰,此行不易啊。”
梁儲說道:“哪有比這還大的事,臣怎麽會用衰老來推辭呢?請讓臣在迴鄉之前再為陛下做件事情吧。”
朱厚照聞言也是頗為感動:“那就辛苦先生了,等先生迴來,我就允準先生的乞休疏。”
梁儲也動情說道:“臣謝過陛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這風還是梁儲放出來的,梁儲迴到內閣,對著幾人說道:“我上書乞休疏陛下已經允準了。”
幾人並不吃驚,梁儲畢竟都上了三次了,照例也該批準了,心裏也感歎時光催人老,歲月不饒人啊。
卻又聽到梁儲說:“不過不是現在。”
蔣冕問道:“為何?”
皇帝都批準了你又不走?
梁儲答道:“我向陛下諫言應早定國本,所以等國本定下再走。”
話畢,楊廷和等幾人心中都是心跳加速,不得了了,被他捷足先登了。原本是想等到殿試完後再說這件事的。
楊廷和停下手中的筆說道:“叔厚,此事應先和我等議一議啊。”楊廷和這次沒客氣,直接喊了梁儲的字。
梁儲聽道楊廷和直唿其字,知道他心裏有一些惱怒,也不計較說道:“楊閣老,事情緊急,來不及商議了。”
眾人聞言,滿臉都不相信,楊廷和心裏想的是你這話說的,什麽事情緊急?
蔣冕說道:“梁閣老此言差矣,你無非就是近宮麵辭,有什麽緊急的。”
梁儲知道他們不信於是就將自己和皇帝的對話透露給了他們,梁儲不想讓皇帝先和內閣商談這件事,因為皇帝說出來,這些人對自己的不滿更勝。
眾人聽聞梁儲的敘述,心裏麵惋惜之情大於生氣之情了。
但是楊廷和卻是有另一層考慮。說道:“年齡太小了吧。”
梁儲否定了他的說法:“不小了,都五歲了。”
楊廷和心裏腹誹道:“五歲還不小,你給我對啞謎,陛下剛痊愈,誰知道還會不會有下次?”腹誹歸腹誹,話是不能說出來的。
蔣冕說道:“怎麽不小?”
梁儲說道:“五歲已經懂事了,在民間都可以讀書了。”
蔣冕見梁儲這樣說,心中也是頗為無奈。
於是楊廷和接著說道:“那要讓禮部趕緊準備了,欽使也要趕緊議定才行。”眼睛卻是看向梁儲,想看看梁儲接下來怎麽說。
梁儲卻是不接招,不再理會楊廷和,像是辦成了天大的事一樣,悠然自得坐在位置上喝茶,他沒有說出來皇帝已經準許他為欽使的事了,如果他說出來,估計幾人和他勢不兩立。
“如果欽使沒定,自己必須要去爭一爭,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楊廷和心裏想道。不僅是楊廷和這樣想,就是蔣冕等幾人也是這樣想。
隻是如果被他知道人員已定卻不是他本人時心裏估計要吐血!
蔣冕也說道:“還要提前選定侍講的學士。”
梁儲心這以後就和我沒關係了。
毛紀說道:“看來這個月,禮部要有的忙了。”言畢不再說話,提筆辦公。
眾人都在想他的後半句是什麽,那就是梁儲一走,禮部尚書毛澄大概率就要入閣了。可是入閣要進行公推的,那就是推出來幾個人供皇帝選擇。可是除了毛澄還有誰能進內閣呢?
楊廷和看到梁儲要走了,心裏也不免一陣感慨,其實自己的年紀也不小了,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幾年。
皇宮內的朱厚照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擺在他麵前的有三個選項:一、梁儲致仕後,內閣不再補充人員;二、責吏部組織公推;三、自己中旨選拔;考慮的內閣實際運行狀態,以及自己對朝局的把控,朱厚照決定組織公推,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就先放放。
但是現在他還有一個事情就是需要和太後商量一下從宗室過繼子嗣已定國本的事,太後估計心裏不大樂意也得認了,畢竟都十六年了,一個子嗣都沒有,要麵對現實了。
想到太後和自己說的那些話,朱厚照就感到一陣頭疼。
他坐在禦案前,皺著眉頭仔細思索著這些事情。他擔憂這個過繼來的孩子日後會不會效仿嘉靖皇帝發起大禮儀之爭呢?畢竟這個孩子並非自己親生,說不定會像宋朝的\"濮議之爭\"那樣,即使過繼了,等到前任皇帝駕崩,現任皇帝才是最有話語權的人。
朱厚照此刻思緒混亂,實在理不出一個頭緒來,隻好暫時將此事放下。
就在這時,劉全忠前來稟告:\"陛下,坤寧宮派人來傳話,詢問陛下今日是否有空前往。\"
朱厚照思考片刻後迴答道:\"今日事務繁忙,就不去皇後那裏了。\"
劉全忠領命出去給坤寧宮的人傳話。皇後聽聞後,心中明白皇帝是因為不好意思而推脫,並沒有其他想法。
朱厚照心裏清楚,自己確實有些抹不開麵子。他知道皇後將王滿堂接入宮中,而皇後叫他去坤寧宮正是要談論這件事情。他實在不知道該如何麵對皇後,所以選擇了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