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太史慈率領軍馬來到劍閣。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憂都是正確的。
那座關隘高高聳立於兩山之間,一半隱藏在薄霧之中,隱隱有種南天門的既視感。
劍閣,又稱劍門關,因兩側大小劍山而得名。
兩側山峰之所以命名為劍山,那是因為他們的山峰筆直如劍,直上直下,插入雲霄。
本來兩側山峰中間的通道,是通往蜀地的必經之路。
但劍閣像一把大鎖,將這唯一的通道給牢牢卡住,根本無法通行。
太史慈仰著頭看了半天,歎息道:“老天爺,這關隘怎麽攻打?
恐怕連鳥飛過去都困難。
這兩側山壁,直如刀削,連猿猴都無法攀爬。
甭說咱們這點人馬,就算再多十倍,也無濟於事。”
趙雲也直搖頭道:“此關非人力所能攻打。
還是看看大王錦囊妙計吧。”
“快拆開看看,”太史慈也直接放棄了。
趙雲把其中一個錦囊打開,隻見上麵寫了四個字,“偷渡陰平。”
劉琦也清楚,想強攻劍門關,根本是不現實的。
唯一省時省力的辦法,就是效仿當年鄧艾攻蜀,走陰平小道,繞至劍門關後麵。
趙雲跟太史慈對視一眼,吩咐道:“取輿圖過來。”
他們兩人都不知道陰平在哪裏。
對著輿圖一看,果然有陰平這個地方。
兩人心中不由對劉琦更為佩服。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有了更為完美的具現。
劉琦遠在千裏之外的荊州,就能指揮他們攻打劍閣的戰役。
這豈是凡人能做到的?
恐怕對方當真能掐會算,是半仙之體。
然而兩人剛剛欽佩了沒多久,便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那輿圖上麵隻標注了陰平的大體方位,卻不知道該如何過去。
兩人趕緊派人把向導找來,詢問陰平之事。
那向導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者,頭發胡須都已經花白了。
他捋著胡須沉吟道:“古老相傳,是有一條小路,能從陰平繞過劍閣。
可那條路根本沒人走過。
大概隻有采藥的郎中,或者偷販貨物之人,才迫不得已走那條路。
軍隊根本無法通行的。”
趙雲不由想起之前征烏桓之戰,毅然決然道:“隻有所有人都覺得無法通行,方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若是那邊一片坦途,這劍閣便沒有守衛必要了。”
太史慈接口道:“廢話少說,帶路吧。”
向導點點頭,帶領軍隊沿著山路,向陰平方向進發。
說是山路,其實隻是那些采藥的藥農走過,根本就難以通行。
而且這蜀地的山,高聳入雲,山高林密,枝蔓橫生。
前麵的士兵不得不用砍刀開路,方才能夠通行。
軍兵們還要穿著鎧甲,拿著武器,抬著糧草輜重,行軍難度大大增加。
趙雲見此,隻得下令把馬匹、鎧甲暫時找地方放下來。
軍隊僅帶自己口糧和武器,輕裝前行,方才勉強能夠行進。
有許多所謂的路,都是在懸崖峭壁上,抓著藤蔓攀爬,底下則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
耳中還有波濤洶湧的轟鳴之聲,顯然是一條大河。
僅掉下去摔死的士卒,就占了三分之一。
等翻過層層大山,向導老者指著前方道:“到了,從這座山坡下去,應當便是劍閣後麵。”
趙雲低頭一看,那所謂的山坡,極為陡峭,想要爬下去很困難。
軍兵們衣衫襤褸,體力已經到了極限。
所帶的糧食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他下令道:“采雜草捆在身上,護住重要部位,從山坡滑下去。”
好在挑選的都是百戰精兵,意誌力極強。
所有人都聽從命令,咬牙堅持。
采集雜草做成防護,從山坡向下滑行。
山坡實在太陡,滑行速度太快,有許多人撞在石頭上、樹上,死傷無數。
等滑到山底,清點人數,距離出行前僅剩了一半。
其中還有不少撞傷之人,隻能原地休養,無法作戰。
真正還有戰鬥力的,僅剩三分之一。
有這些就夠了。
畢竟也沒人知道,他們已經繞到了劍閣後麵。
趙雲命令道:“所有能戰之人,隨我前去,奪取劍閣。
從此地入成都,將一馬平川,再無阻礙。”
“諾!”軍兵此時竟然士氣高漲了起來。
……
……
與此同時,劉琦率領大軍,迴到荊州。
此番故地重遊,竟然有種恍若隔世之感。
襄陽所有男女老幼一起出城相迎,熱鬧非凡。
其中八大家族裏的龐氏,黃氏,最是風光。
龐氏家族的龐統,黃氏家族的女婿諸葛亮,都已經成為帝國的棟梁之材,位高權重。
其餘的馬氏、桓氏、習氏等大族子弟,也各有出類拔萃之人,在朝廷為官。
尷尬的隻有蔡氏宗族。
當初沒少跟劉琦對著幹。
如今劉琦已經即將登基稱帝,不對他們打擊報複,已經算是萬幸,更甭指望獲得什麽好處。
劉琦在荊州也沒作停留,立即出發,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直取巴東郡治所永安城。
也就是後世所稱的白帝城。
當初劉琮在江東打造了不少戰船,訓練了一支水師,此時派上了用場。
戰船之上,劉琦展開當初張鬆所獻的圖道:“根據此圖所示,守永安者,乃劉璋麾下大將雷銅,還有其妹婿費觀。
城中兵力約有一萬人上下。
巴東郡還有一萬軍兵,分守羊渠、漢豐等城池。
永安扼守長江水道,乃巴東第一大城。
隻要能拿下永安,巴東其餘各城將不戰自潰。
我等也能在蜀地立穩腳跟。”
隨軍軍師龐統道:“那永安城易守難攻,我等遠道而來,若強行攻城,恐耗時良多,且難以攻下。
隻不過,據張鬆介紹,那守將雷銅,乃氐人降將,雖武力不凡,畢竟非我族類,不被劉璋信任。
所以劉璋便派妹婿費觀,前去做副將。
名為輔佐,實為監視。
這等正副主將相疑,最容易挑撥離間。
隻要稍施手段,便能讓兩人自相殘殺,永安城將不攻自破。”
使用離間計,是龐統的拿手好戲。
劉琦道:“該如何用計?”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憂都是正確的。
那座關隘高高聳立於兩山之間,一半隱藏在薄霧之中,隱隱有種南天門的既視感。
劍閣,又稱劍門關,因兩側大小劍山而得名。
兩側山峰之所以命名為劍山,那是因為他們的山峰筆直如劍,直上直下,插入雲霄。
本來兩側山峰中間的通道,是通往蜀地的必經之路。
但劍閣像一把大鎖,將這唯一的通道給牢牢卡住,根本無法通行。
太史慈仰著頭看了半天,歎息道:“老天爺,這關隘怎麽攻打?
恐怕連鳥飛過去都困難。
這兩側山壁,直如刀削,連猿猴都無法攀爬。
甭說咱們這點人馬,就算再多十倍,也無濟於事。”
趙雲也直搖頭道:“此關非人力所能攻打。
還是看看大王錦囊妙計吧。”
“快拆開看看,”太史慈也直接放棄了。
趙雲把其中一個錦囊打開,隻見上麵寫了四個字,“偷渡陰平。”
劉琦也清楚,想強攻劍門關,根本是不現實的。
唯一省時省力的辦法,就是效仿當年鄧艾攻蜀,走陰平小道,繞至劍門關後麵。
趙雲跟太史慈對視一眼,吩咐道:“取輿圖過來。”
他們兩人都不知道陰平在哪裏。
對著輿圖一看,果然有陰平這個地方。
兩人心中不由對劉琦更為佩服。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有了更為完美的具現。
劉琦遠在千裏之外的荊州,就能指揮他們攻打劍閣的戰役。
這豈是凡人能做到的?
恐怕對方當真能掐會算,是半仙之體。
然而兩人剛剛欽佩了沒多久,便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那輿圖上麵隻標注了陰平的大體方位,卻不知道該如何過去。
兩人趕緊派人把向導找來,詢問陰平之事。
那向導是個六十多歲的老者,頭發胡須都已經花白了。
他捋著胡須沉吟道:“古老相傳,是有一條小路,能從陰平繞過劍閣。
可那條路根本沒人走過。
大概隻有采藥的郎中,或者偷販貨物之人,才迫不得已走那條路。
軍隊根本無法通行的。”
趙雲不由想起之前征烏桓之戰,毅然決然道:“隻有所有人都覺得無法通行,方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若是那邊一片坦途,這劍閣便沒有守衛必要了。”
太史慈接口道:“廢話少說,帶路吧。”
向導點點頭,帶領軍隊沿著山路,向陰平方向進發。
說是山路,其實隻是那些采藥的藥農走過,根本就難以通行。
而且這蜀地的山,高聳入雲,山高林密,枝蔓橫生。
前麵的士兵不得不用砍刀開路,方才能夠通行。
軍兵們還要穿著鎧甲,拿著武器,抬著糧草輜重,行軍難度大大增加。
趙雲見此,隻得下令把馬匹、鎧甲暫時找地方放下來。
軍隊僅帶自己口糧和武器,輕裝前行,方才勉強能夠行進。
有許多所謂的路,都是在懸崖峭壁上,抓著藤蔓攀爬,底下則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
耳中還有波濤洶湧的轟鳴之聲,顯然是一條大河。
僅掉下去摔死的士卒,就占了三分之一。
等翻過層層大山,向導老者指著前方道:“到了,從這座山坡下去,應當便是劍閣後麵。”
趙雲低頭一看,那所謂的山坡,極為陡峭,想要爬下去很困難。
軍兵們衣衫襤褸,體力已經到了極限。
所帶的糧食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他下令道:“采雜草捆在身上,護住重要部位,從山坡滑下去。”
好在挑選的都是百戰精兵,意誌力極強。
所有人都聽從命令,咬牙堅持。
采集雜草做成防護,從山坡向下滑行。
山坡實在太陡,滑行速度太快,有許多人撞在石頭上、樹上,死傷無數。
等滑到山底,清點人數,距離出行前僅剩了一半。
其中還有不少撞傷之人,隻能原地休養,無法作戰。
真正還有戰鬥力的,僅剩三分之一。
有這些就夠了。
畢竟也沒人知道,他們已經繞到了劍閣後麵。
趙雲命令道:“所有能戰之人,隨我前去,奪取劍閣。
從此地入成都,將一馬平川,再無阻礙。”
“諾!”軍兵此時竟然士氣高漲了起來。
……
……
與此同時,劉琦率領大軍,迴到荊州。
此番故地重遊,竟然有種恍若隔世之感。
襄陽所有男女老幼一起出城相迎,熱鬧非凡。
其中八大家族裏的龐氏,黃氏,最是風光。
龐氏家族的龐統,黃氏家族的女婿諸葛亮,都已經成為帝國的棟梁之材,位高權重。
其餘的馬氏、桓氏、習氏等大族子弟,也各有出類拔萃之人,在朝廷為官。
尷尬的隻有蔡氏宗族。
當初沒少跟劉琦對著幹。
如今劉琦已經即將登基稱帝,不對他們打擊報複,已經算是萬幸,更甭指望獲得什麽好處。
劉琦在荊州也沒作停留,立即出發,沿著長江逆流而上,直取巴東郡治所永安城。
也就是後世所稱的白帝城。
當初劉琮在江東打造了不少戰船,訓練了一支水師,此時派上了用場。
戰船之上,劉琦展開當初張鬆所獻的圖道:“根據此圖所示,守永安者,乃劉璋麾下大將雷銅,還有其妹婿費觀。
城中兵力約有一萬人上下。
巴東郡還有一萬軍兵,分守羊渠、漢豐等城池。
永安扼守長江水道,乃巴東第一大城。
隻要能拿下永安,巴東其餘各城將不戰自潰。
我等也能在蜀地立穩腳跟。”
隨軍軍師龐統道:“那永安城易守難攻,我等遠道而來,若強行攻城,恐耗時良多,且難以攻下。
隻不過,據張鬆介紹,那守將雷銅,乃氐人降將,雖武力不凡,畢竟非我族類,不被劉璋信任。
所以劉璋便派妹婿費觀,前去做副將。
名為輔佐,實為監視。
這等正副主將相疑,最容易挑撥離間。
隻要稍施手段,便能讓兩人自相殘殺,永安城將不攻自破。”
使用離間計,是龐統的拿手好戲。
劉琦道:“該如何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