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從孫劉二人那裏得到反應,曹叡又把目光投向廉昭。


    一向最知曹叡心意的廉昭,看了一眼孫劉二人,這才低聲道:


    “陛下,現在許昌城內諸署未定,不少人甚至還未安定下來,一時之間,怕是難以找到曹常侍。”


    “況陛下身體有恙,還是盡量多休息為好,不若他日等曹常侍入宮來了,陛下再與之相見就是……”


    曹叡目有複雜之色,又是一陣默然,最終還是說道:


    “那就讓曹昭伯進來吧。”


    守在門外的曹爽已經不知是第幾次抹額頭的汗跡。


    雖然已經進入冬日,但他仍是不斷地冒汗。


    他不斷地試圖深唿吸,想要穩定住自己的情緒,但卻是徒勞。


    神情有些恍惚的曹爽,根本沒聽到廉昭的唿喚,直到感覺到有人湊上前來,他這才猛地清醒過來。


    “曹將軍,陛下有請。”


    “哦,哦,好好……什麽?陛下?”


    曹爽反應過來以後,臉色就是一變。


    “曹將軍請吧。”


    事到臨頭,曹爽隻覺得喉嚨發幹,他有些艱難地咽了一口唾沫,然後這才開始邁腿。


    也不知道是站得腿麻了,還是腿在發軟,這一邁開步子,他的身體卻是晃了一晃,險些跌倒。


    身為曹氏宗親,自家大人又是前大將軍和前大司馬,從小就可以自由出入宮廷,與曹叡的交情也不錯。


    曹爽從小到大,可謂是一帆風順,從未見過什麽大風浪。


    雖然孫劉二從早就告知他,一切都已經給他準備好了。


    但當他真正摻入這等大事來,仍是忍不住地有些恐懼。


    隨著廉昭進入臥室,曹爽戰戰兢兢地說道:


    “臣爽參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聽到曹爽的祝詞,曹叡眼神有些譏諷,喃喃自語:


    “千秋萬歲,千秋萬歲……嗬嗬……”


    莫說是千秋,就是百歲,亦已足矣!


    看到曹叡這番模樣,孫資生怕夜長夢多,越禮提醒了一聲:“陛下!”


    曹叡歎了一口氣,眼珠子動了動,看向曹爽:


    “昭伯,你可能擔起大任?”


    曹叡的聲音不大,而且嘶啞,但聽在曹爽耳裏,卻是如雷貫耳,有若千鈞之重。


    原本早就安排好的言辭,此時緊張過度之下,竟是全忘了。


    曹爽隻覺得心思茫茫,一片空白,他張了張嘴:


    “臣……臣……”


    臣了半天,卻是說不出第二個字。


    站在他身旁的劉放大急,看著曹爽那肥胖的身軀,心裏暗罵此子當真是如豚犬一般。


    關鍵時刻竟是如一癱爛泥。


    不過也正是曹爽性子軟弱,所以才被孫劉二人看中。


    劉放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絲毫耽擱不得,否則的話,好不容易才被說服的曹叡隻怕又要改變主意。


    他暗中踢了曹爽一腳,耳語般地說道:


    “快說願以死奉社稷!”


    曹爽得了劉放的提醒,下意識就是高唿:


    “臣願意以死奉社稷!”


    曹叡也不知有沒有看到劉放與曹爽的小動作,他看著曹爽,又開始沉默。


    劉放和孫資知道曹爽性子軟弱,曹叡同樣也知道。


    若是就此付之以大權,日後曹爽未必能鬥得過陰狠無比的司馬懿。


    “陛下?”


    “大司馬乃先帝留給朕之輔臣,如今領軍在外拒敵,此等國家大事,若是不語之,未免失禮,如何奈何?”


    孫資和劉放對視一眼。


    “陛下,如今正值國之危難時刻,若是召迴大司馬,那蜀虜誰能擋之?不若令其守洛陽,以拒蜀虜為要。”


    “到時隻要給大司馬一個輔政名份,想來大司馬自會知曉以大局為重,不會多心。”


    “是嗎?”曹叡嘴角扯了扯,也不知是想冷笑還是什麽。


    他倒是希望司馬懿能多心呢。


    有心在朝堂上爭權的臣子,至少比有心擁兵自重的臣子要好得多。


    隻是……就算是現在自己下詔讓司馬懿來許昌,司馬懿都不會來了吧?


    更別說自己現在也未必敢下這種詔令。


    曹叡心裏歎息。


    孫劉兩人的建議,確實算得是老成謀國之言。


    禁衛軍全軍覆沒,原本根基一直就不穩的皇位,以後恐怕隻會更加風雨飄搖。


    以眼下大魏的情況,除了隻能暫時安撫好司馬懿,讓他領軍守洛陽,防備蜀虜繼續東進,別無他法。


    若是下詔強行讓他來許昌,被他抗命落了天子顏麵還好說。


    就怕他過來的時候,是領著大軍過來的,到時候誰能製之?


    董卓領軍進京之事,猶在眼前。


    曹叡又豈會再犯下這種蠢事?


    他不惜折了顏麵,在戰事不利的時候,退守許昌,就是這裏比洛陽更靠近荊州和揚州。


    萬一有事,這兩地的大軍可以更快地支援過來。


    “司馬懿果真會安心守在洛陽乎?”


    “陛下,大司馬已是位極人臣,若是降虜,蜀虜所能予者,難道還能比大魏多嗎?”


    “更何況,蜀虜對世家豪族,多有盤剝,破家滅戶者,屢有傳聞。司馬家乃河內大族,若是降虜,焉知能否保持今日之盛?”


    簡而言之,司馬懿降虜不但沒有好處,而且說不定還有壞處,所以他為什麽要降虜?


    不但不會降虜,而且為了保持他現在的地位,他還要努力拒虜。


    “陛下,非常之時,須得行非常之事。司馬一族,出自河內,如今蜀虜兵臨河東,與河內僅有一關之隔。”


    “司馬懿若是再退,就是將家族根基拱手相讓,所以臣以為,他肯定會死守洛陽。”


    孫劉二人一人一句,終是把曹叡說服了。


    曹叡再次看向一直沒有吭氣的曹爽:


    “曹昭伯,你既說自己願以死奉社稷,那我封你為大將軍,輔佐未來的年幼天子,你可敢擔起此等大任?”


    曹爽終於聽到曹叡這句話,當下狂喜地趴到地上:


    “臣願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臉上的汗珠因為用力過猛,終於“叭”地滴到地上。


    曹叡微不可見地點點頭,閉上眼,躺到榻上,麵容極是疲憊:


    “朕累了,你們先下去吧。”


    孫劉二人見大事已定,便與曹爽一齊應諾而出。


    出得寢殿來,曹爽對著孫劉二人連連躬身:


    “若不是有兩位中書,爽安有今日?隻待陛下真正詔告天下,爽必定親自登門道謝。”


    孫資與劉放兩人對視一眼,皆是撫須而笑。


    “大將軍言重矣,吾等二人不過是中書,焉能得大將軍如此相待?”


    “當得起當得起,兩位中書可是跟隨武皇帝的元老,爽不過後進之輩,朝中之事,以後還要仰仗二老。”


    “大將軍客氣了,吾等二人皆垂老矣,不過是見識多一些而已,豈敢說仰仗?”


    “是極是極,以後朝中還是要靠大將軍這等年青才俊撐起大局,大將軍但有所問,吾等皆是知無不言。”


    準確地說,孫劉二人現在就稱曹爽為大將軍,是越禮了。


    因為拜大將軍是有流程的。


    拜大將軍要百官會集,由皇帝所派出的謁者、光祿勳等人當眾宣讀詔書,然後由尚書郎以璽印綬付侍禦史。


    再由侍禦史授給璽印綬,最後賜禮器等物,這才算是正式就任大將軍。


    但在三人看來,陛下既然已經應下,想來已是板上釘釘,早叫晚叫,沒多大的區別。


    畢竟現在的宮裏,還會有人敢亂嚼三人的耳根不成?


    孫劉與曹爽三人自以為得誌之時,他們身後的天子寢室,原本已經累極不能說話的曹叡卻是突然睜開了眼。


    “廉昭。”


    “陛下?”


    一直守在榻邊的廉昭立刻湊了上去。


    “你現在立刻去宣曹常侍入宮來,記住,不許讓任何人知道。”


    “諾。”


    而此時,剛從皇宮裏出來的曹宇,才順著皇城的城牆拐過一個彎,就迎麵碰上了一個人。


    “燕王!”


    曹宇看到曹肇,先是一驚,然後臉上露出了然之色:


    “長思一直守在這裏?”


    “正是。”


    曹宇左右看看,然後壓低了聲音:


    “長思為何不入宮?”


    曹肇麵有憂愁之色,略顯煩躁地說道:


    “自到了許昌之後,吾比不得在洛陽那般便利,可以隨意出入皇宮,再加上陛下身體一直有恙,臣子非宣詔不得入宮。”


    “我這些日子以來,屢次上奏請求入宮覲見陛下,陛下卻是一直沒有宣詔,我亦是無可奈何。”


    曹宇聽了,嘴唇動了動,卻是不知如何與曹肇說。


    曹肇沒有注意到曹宇的神色,他隻是略有著急地問道:


    “燕王,陛下的身體,究竟如何了?”


    “這……”


    曹宇猶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燕王,我知道,陛下身體狀況是宮闈之密,不可隨意打聽,可是……”


    曹肇右拳擊了幾次左掌,同時又跺了跺腳,顯示出內心的焦慮:


    “我這是太久沒有見陛下,擔心陛下。”


    看到曹宇仍是不肯言明,曹肇知道他的難處,也沒有繼續逼問,隻是轉了一個話題:


    “燕王,陛下在洛陽時,就有定下輔政大臣之意,陛下曾透露與我說,欲封燕王為大將軍,為輔政大臣之首。”


    曹肇說到這裏,看了一眼曹宇。


    曹宇臉色卻是沒有太大的波動,他歎了一口氣:


    “我今日進宮,就是為了此事。”


    “哦?”曹肇一聽,頓時麵有喜色,“陛下已經下定決心了?”


    多日來心頭的陰霾頓時如見透雲之日。


    隻要燕王當了大將軍,那麽自己將來,又有何慮?


    曹宇點了點頭:


    “陛下欲封我為大將軍,被我拒絕了。”


    曹肇才剛剛染上喜色的麵容頓時僵住。


    他猛地睜大了眼,嘴巴張開又合上,卻是吐不出一個字。


    過了好一會,他才強笑著說道:


    “燕王,這個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曹宇搖了搖頭:


    “我沒有開玩笑,我是說真的。”


    豈有叔祖輔政不足八歲的曾孫天子之理?


    到時候世人隻會譏笑他貪戀權勢,不明事理。


    再說了,曹宇可是親眼看著曹丕曹植為了世子之位,如何爭得你死我活。


    曹植爭位失敗後的慘狀,更是被他引以為戒。


    當年他都沒有站位,憑什麽到了現在,還要蹚這種注定爬不上來的水泥坑?


    難道要越活越迴去?


    最重要的是,曹宇可沒有信心,在朝堂上與司馬懿劉放孫資等這些老狐狸周旋。


    這些人,不但個個手握實權,而且都是早年就跟隨武皇帝的老人,能有幾個是簡單的人物?


    自己不過是因為早年與未顯貴時的天子交好,天子登基後,念當年舊情,這幾年才被天子特意召到朝堂。


    能有多少根基?


    這還僅僅是朝堂上的。


    更別說外敵,無論是誰任大將軍,都避不開蜀虜這個大患。


    說句不大逆不道的話,蜀虜攻取關中河東,天子被逼東征,大魏現在就是一個爛攤子。


    誰能收拾誰就去當那個大將軍,曹宇他知道自己沒這個本事,強行上任,說不定隻會給國家添亂。


    從這方麵來說,曹宇確實如孫劉二人之言,有自知之明。


    隻是曹肇又如何能知曉曹宇這麽複雜的心思?


    他急得團團轉,如同困在狹小籠子裏的受傷野獸:


    “你怎麽能……”


    大概是覺得語氣太過生硬,轉而放低了聲音,湊到曹宇麵前:


    “殿下怎麽會拒絕了呢?這……這……”


    曹宇笑了笑:


    “我自知才能不足,這等重任,還是讓陛下另選賢才吧。”


    臨走前,曹宇終是看在兩人交情的份上,說了一句有用的話:


    “大將軍人選,陛下極有可能就在這兩日選定,若長思欲有所建言,還是盡快想辦法入宮麵見陛下才是。”


    言畢,他沒有再過多停留,匆匆離去。


    曹肇看著曹宇離開的背影,知道燕王已是靠不住了。


    他懊喪之餘,又不得不立刻重振精神:


    “不行,我必須想辦法見到陛下。”


    他正在盤算著,剛轉過城牆的牆角,忽然愣住。


    原來方才兩人駐足一番談論,耽擱了不少時候,孫劉曹三人,此時也正好出了宮門。


    曹肇下意識地就是退了迴去。


    他沒有看到的是,孫劉曹三人正要離開,一直呆在曹叡身邊的尚書郎廉昭正急步小跑要出宮去。


    “尚書郎欲往何處?”


    曹爽心情舒暢,少不了左顧右盼,眼尖看到了廉昭,不由地笑著打了一聲招唿。


    廉昭的反應卻是有些奇怪。


    他有些訕訕縮了縮腳步,就像是做了什麽虧心事一般。


    曹爽還沒有發現廉昭的反常,但孫劉二人,卻是人老成精。


    廉昭這個時候應該是侍立在陛下身邊聽候吩咐,為什麽會匆匆出宮?


    莫不成……


    “尚書郎欲往何處?”


    孫資緩步上前,宛如閑聊,把曹爽的話又問了一遍。


    “沒……沒,就是想出宮走走。”


    廉昭連連搖頭。


    劉放看到廉昭這個模樣,心下疑雲頓生:


    “哦?是嗎?正好,吾等也想散散心,不若一起?”


    “嗬嗬……這個……”


    廉昭退一步,孫劉兩人就上前一步。


    廉昭退無可退,終於吐露道:


    “陛下,欲宣曹常侍入宮。”


    “什麽?!”


    一直看不清狀況的曹爽聽到這個話,立刻失聲喊了一聲。


    引得孫劉二人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曹爽自知失言,連忙壓低聲音,著急地看向孫劉二人:


    “兩個中書,這……這可如何是好?”


    孫資和劉放雖然略有意外,但卻是沒有太大的驚訝。


    兩人共事已久,一個眼神交會,就已經知道彼此心意,當下齊聲說道:“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蜀漢之莊稼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甲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甲青並收藏蜀漢之莊稼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