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衣衫盡,黃河入海流”之後,馮刺史摟著小妾,半躺在榻上,懶洋洋地問道:
“你離開南中這麽久了,怎麽現在還能想到南中的樹能用來製蠟燭呢?”
一說起這個,原本萎靡不振的阿梅立刻精神一振:
“妾最近不是在學那個分離提純法麽?然後想起做蜂蠟的時候,正是用了書中所言的提純之法。”
“所以妾特意取了一些蜂蠟融化後,再重新提純了一遍,發現浮起的物質,有類脂,妾稱之為蠟油。”
“再想起我們平日裏的燈燭,不正是油脂?於是妾就懷疑,會不會隻要是含有這類物質,皆可提純,以供燃燒?”
呱啦呱啦……
大約就是想起自己在南中時,族人夜裏沒有燈燭,所以經常會拿折一種樹枝來當火把。
那種樹枝,多有類蠟油的東西,燒起來特別旺。
現在想起來,表麵亦有類似蠟油的東西。
所以去年花鬘離開涼州時,特意跟花鬘說了,迴到南中後,送些這等樹枝樹葉過來……
第一次雖然熬製提純出一些蠟油,但數量太少,所以沒有成功。
也幸好馮刺史知道搞科研就是在燒錢,所以平日裏給阿梅實驗室特批的錢糧,基本都是沒有上限。
所以才有了後麵讓東風快遞從南中繼續運樹枝樹葉。
馮刺史聽完,沉默良久,最後拍了拍阿梅光滑的後背,長歎一聲:
“生錯了時代啊!”
連對特定的物質進行命名都無師自通。
雖然認知還很籠統,但這是因為化學實驗條件太過簡陋所限。
若是在科學啟蒙大發展的曆史階段,說不得就是居裏夫人一類的人物。
阿梅不明所以,抬頭茫然地看著馮刺史。
“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你很厲害。”
“那也是男君教得好。”
“我教了那麽多學生,能像你這般的,有幾個?”
馮永不同意阿梅貶低自己的說法。
“就算是如魏容這般,比起你來,也要遜上一籌。”
不是說魏容天分不高,而是他的天賦不適合像阿梅這樣搞科研。
因為他最擅長背記。
你要讓他引經據典,他能給你講得頭頭是道。
這一點,就連向朗也是讚不絕口。
但你要讓他研究創新,他就遠不如阿梅。
所以最適合他的,還真就是呆在學院裏主持教學工作。
得到了馮刺史的肯定,阿梅滿心地歡喜,在馮刺史的懷裏縮了一下,輕聲道:
“妾想求男君一事。”
“什麽?”
“開春以後,妾想迴南中一趟。”
“因為蠟燭?”
“嗯,提煉出蠟油的樹,在涼州是沒有的,讓東風快遞一直運過來,也不是個事,所以妾想迴一趟南中。”
南中的種,估計是移不到涼州了。
而且就算是移到涼州,隻怕也等不到它們長大。
還不如直接在南中那邊建立一個蠟燭加工基地。
“是應該迴去一趟,出來這麽多年了,正好迴去祭拜一下雙親。”
馮永沉吟一下,繼續說道:
“你不是和皇後有交情嗎?到了漢中後,先去見皇後,把這個事情跟皇後說一聲,然後再去南中。”
當年張星彩保養身子備孕,阿梅幫了一些忙。
大漢皇後對馮家這個婢女,印象不是一般的深刻。
畢竟現在大漢工坊裏所用的紡車,被喚作梅車,用來區別以往的老舊紡車。
再說了,蠟燭現在是奢侈品,而且還是貢品。
最重要的,是皇家早些年在南中設立了一個南中冶。
阿梅這些年跟在馮刺史身邊,可以心無旁鶩地搞科研和學問,沒有人敢輕易打擾他。
同時這種環境也造成了她不善處理世俗之事。
若是就這麽放她去南中,倒不是擔心會出什麽大問題。
而是怕耽擱了她對批量生產蠟燭工藝的改善。
畢竟實驗室裏做出來是一迴事,現實生產又是一迴事。
反正貢品這個事,又繞不過皇家,還不如一開始就與皇家合作。
阿梅隻管改進工藝,剩下的,就讓南中冶去做。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要先跟小四通個氣。
果然是宮裏有人好辦事。
不過就是晚上可能要勞累些……
一念至此,馮刺史歎了一口氣,對阿梅說道:
“今晚給我做份鹿茸湯。”
阿梅聞言,俏臉微紅,低聲“嗯”了一聲。
建興十二年的最後一個月,馮刺史幾乎是每天數著手指頭算日子。
當建興十三年開春後,漢中終於送過來公文時,馮刺史這才跟著鬆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你好像很焦慮?原來是在等漢中的消息?”
大秘書拿著篩選過的公文,送到馮刺史麵前。
看著他快速地瀏覽過後,全身突然放鬆了下來,不禁有些奇怪地問道。
馮刺史擺了擺手,“你不懂。”
趙老爺子今年冬日又病了一場。
聽說連阿鬥都親自跑了南鄉一趟去探望。
不過最終還是挺過來了。
雖然已經提不動槍了,但仍是頑強地活著。
如果說趙老爺子是第一個活過了他應有的壽命,那麽現在諸葛老妖就是第二個。
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那你給我說個懂的。”
張小四從公文堆裏拿出一份文書,遞到馮永麵前,“這孫十……嗯,孫權究竟是想做什麽?”
隻要有諸葛老妖在一天,大漢就不會有什麽大風浪。
所以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最大的事情,就是關於孫權用一大批珍寶,換了魏國一千匹戰馬的事情。
同時還有流言,說孫權這是想與魏國講和,重新互通有無。
甚至諸葛老妖還收到一封信,正是孫權寫給曹叡,準備稱臣的信。
“這個事有什麽好說的?不過是真真假假,迷惑人眼罷了。”
馮永嗤笑一聲,“孫權花了那麽大的力氣,這才關起門來稱帝,他怎麽可能會重新去了尊號,向曹叡稱臣?”
別人不知,難道馮永還不知,孫大帝對這個皇帝之位,有多少渴望?
“我自是知道此乃魏賊之計,但孫權送曹叡珍寶,曹叡贈孫權戰馬,總不是假的吧?”
張星憶有些氣鼓鼓地坐到馮永身邊,“吳人素來無信,我怕的是孫權又想耍什麽花樣。”
“吳人一向是首鼠兩端,孫權做什麽都不奇怪。”
馮永倒是沒有什麽意外,淡然道,“在我看來,此不過是吳人又欲占便宜罷了。”
沒有記錯的話,原曆史上,吳國得知諸葛老妖死的消息,立刻就向巴丘增兵一萬。
巴丘者,即除南郡之外,吳國在荊州的另一個屯重兵之處。
往南可威懾蠻夷,往北可增援南郡,往西……則可順流而上,直達永安。
所以在最敏感的時候,吳國增兵巴丘之舉,不言而喻。
季漢得知這個消息,也立刻向永安增兵,加強防守。
待季漢向吳國派出使者時,孫權居然還倒打一耙,詰問道:
“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
幸好當時的使者宗預也是個會說的,當場就迴答道:
“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
你還知道東西親如一家?
那為什麽要增兵巴丘呢?
由此可見,即便是漢吳兩國誓盟,其內心深處,亦是各有打算。
一念至此,馮永看著張星憶生氣的小模樣,不禁笑道:
“以前我不是與你說過麽?兩朝之間,何來長久之盟?不過利益使然罷了。”
張星憶撇撇嘴:
“明白是一迴事,但心裏膈應又是一迴事。”
“有什麽好膈應的?孫權偷襲荊州之後,大漢就應當明白,孫權實乃無信小人罷了。”
張星憶瞥了馮永一眼,幽幽道:
“我擔心的是,孫權與魏國的這番舉動,說不定還存了別的心思。”
“嗯?”馮永眉頭一挑,坐直了身子,看向張諸葛,“四娘還有什麽想法?”
“你想啊,”張星憶下意識地就把手指頭放到嘴裏啃,“孫權為了得到那一千匹戰馬,甚至願意拿珍寶去跟敵國換。”
“那大漢還是吳國的盟國呢,若是他再派出使者,帶著珍寶出使大漢,欲向大漢交換戰馬,大漢是換還是不換?”
馮永一聽,差點就蹦了起來:
“我哪來多餘的戰馬給他?”
大漢現在的產馬區,一是隴右,二是涼州。
隻是隴右是最早被大漢收複的地區,這些年來,戰馬早就被搜刮個幹淨。
然後蕭關那一場大戰,損失戰馬不計其數。
更別說現在隴右所產馬匹,基本都是供應漢中大軍,特別是皇家重新組建的南北軍。
所以孫權真想要跟大漢交易戰馬,除了涼州出這些馬,還能是哪?
“不給!”馮刺史脹紅了臉,“吳人最是貪婪,又無信義,我決不會把戰馬給他們。”
馮刺史為了關中大戰,滿世界搜羅戰馬。
戰馬越多,關中大戰就越有把握。
一聽到孫十萬想要黑自己的戰馬,這和挖他的心頭肉有什麽區別?
所以馮刺史哪有不怒的道理?
“給不給,是你說了算麽?”
張星憶白了他一眼。
馮刺史語塞,過了好一會,這才強自辯解道:
“這騎兵又不是有了戰馬就能立刻成軍的,吳人本就不善陸戰,真要把戰馬給他們,到時候怕是要全送到魏賊手裏。”
畢竟合肥戰神孫十萬,豈是浪得虛名?
張大秘書一針見血地指出:“孫權可不是這麽想的,要不然他何致於屢次交好遼東?”
“說不定他是覺得,正是因為吳人沒有騎軍,所以在陸上才打不過魏賊,攻不下合肥。”
“這……這……”馮刺史目瞪口呆,巧言令色的他,竟是無法反駁,最後不禁恨恨道,“曹!魏賊此計,好生狠毒!”
挑撥漢吳關係隻是其一。
這一千匹戰馬,說少,那真不算太少,但你要說多,但又不夠吳國組建起一支像樣的騎軍。
畢竟孫十萬啊,一千騎對於交戰的十萬大軍來說,真的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除非吳國也有一個馮鬼王。
所以為了不浪費這一千匹戰馬,吳國自然就想要湊更多的戰馬。
魏國不給,那就找大漢要唄!
誰叫大漢有涼州和隴右呢?
大漢不給說不過去,隻會令兩國徒生嫌隙,正是中了魏國的離間之計。
但要說給吧……
大漢自己的騎軍怎麽辦?
此舉隻會拖延大漢出兵關中,讓魏國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準備。
更重要的是,魏國居天下之正,時間越久,它就能越快地恢複元氣。
當然,說不定曹叡是真的覺得吳人陸戰不足為懼。
先給一千做定金,最後連帶吳國從大漢手裏拿到的戰馬都全部奪走……
馮刺史和張小四商量到這裏,兩人不禁麵麵相覷。
“設此計者,何人也?莫不成曹叡之智,竟絕倫至此耶?”
張小四花容微有失色,喃喃地問了一句。
“曹叡之智若是能如此,那他現在就不會束手於世家。”
馮永麵色陰沉,“我估計是司馬懿之計。”
此計又陰又毒,像極了司馬家篡魏時的作風。
“魏國雖有能人,但能出此等計者,除了司馬懿,我實是想不出尚有何人。”
魏國人才雖多,除了有司馬懿滿寵郭淮這些老臣。
中青代表有鎮守荊州的毌(guan,四聲)丘儉,以及揚州刺史王淩等。
但這麽多臣子中,能有這等戰略全局觀,同時又能認清漢魏吳三國之間微妙關係的人,以前可能有很多。
比如賈詡、荀彧、荀攸、程昱等等。
但這些幫曹操打天下的老臣都已經不在了。
唯一剩下的,也就是司馬懿。
張小四聞言,花容越發失色。
馮鬼王這些年來,也算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她跟隨在他身邊,出謀劃策,經營後方,隻覺得自己也算是見識了天下英雄為何。
沒想到如今對上司馬懿,卻是讓她驟然覺得自己眼皮淺了: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孫權能認清現實,莫真是以為自己有了騎軍就能打得過魏賊……”
馮刺史苦笑:“孫十萬……唉!”
越不希望什麽事情發生,什麽事情就越有可能發生。
漢中很快又傳來了消息,吳國派出使者,欲向大漢求馬。
不多,三千匹……
馮刺史得聞吳國要求的馬匹數目,當場就掀了桌子,大罵道:
“我俏麗嗎?我俏麗嗎!”
老子用三千騎就鑿穿了魏賊十萬大軍的營地,你跟我說三千不多?
我敲裏媽!
“你離開南中這麽久了,怎麽現在還能想到南中的樹能用來製蠟燭呢?”
一說起這個,原本萎靡不振的阿梅立刻精神一振:
“妾最近不是在學那個分離提純法麽?然後想起做蜂蠟的時候,正是用了書中所言的提純之法。”
“所以妾特意取了一些蜂蠟融化後,再重新提純了一遍,發現浮起的物質,有類脂,妾稱之為蠟油。”
“再想起我們平日裏的燈燭,不正是油脂?於是妾就懷疑,會不會隻要是含有這類物質,皆可提純,以供燃燒?”
呱啦呱啦……
大約就是想起自己在南中時,族人夜裏沒有燈燭,所以經常會拿折一種樹枝來當火把。
那種樹枝,多有類蠟油的東西,燒起來特別旺。
現在想起來,表麵亦有類似蠟油的東西。
所以去年花鬘離開涼州時,特意跟花鬘說了,迴到南中後,送些這等樹枝樹葉過來……
第一次雖然熬製提純出一些蠟油,但數量太少,所以沒有成功。
也幸好馮刺史知道搞科研就是在燒錢,所以平日裏給阿梅實驗室特批的錢糧,基本都是沒有上限。
所以才有了後麵讓東風快遞從南中繼續運樹枝樹葉。
馮刺史聽完,沉默良久,最後拍了拍阿梅光滑的後背,長歎一聲:
“生錯了時代啊!”
連對特定的物質進行命名都無師自通。
雖然認知還很籠統,但這是因為化學實驗條件太過簡陋所限。
若是在科學啟蒙大發展的曆史階段,說不得就是居裏夫人一類的人物。
阿梅不明所以,抬頭茫然地看著馮刺史。
“沒別的意思,就是覺得你很厲害。”
“那也是男君教得好。”
“我教了那麽多學生,能像你這般的,有幾個?”
馮永不同意阿梅貶低自己的說法。
“就算是如魏容這般,比起你來,也要遜上一籌。”
不是說魏容天分不高,而是他的天賦不適合像阿梅這樣搞科研。
因為他最擅長背記。
你要讓他引經據典,他能給你講得頭頭是道。
這一點,就連向朗也是讚不絕口。
但你要讓他研究創新,他就遠不如阿梅。
所以最適合他的,還真就是呆在學院裏主持教學工作。
得到了馮刺史的肯定,阿梅滿心地歡喜,在馮刺史的懷裏縮了一下,輕聲道:
“妾想求男君一事。”
“什麽?”
“開春以後,妾想迴南中一趟。”
“因為蠟燭?”
“嗯,提煉出蠟油的樹,在涼州是沒有的,讓東風快遞一直運過來,也不是個事,所以妾想迴一趟南中。”
南中的種,估計是移不到涼州了。
而且就算是移到涼州,隻怕也等不到它們長大。
還不如直接在南中那邊建立一個蠟燭加工基地。
“是應該迴去一趟,出來這麽多年了,正好迴去祭拜一下雙親。”
馮永沉吟一下,繼續說道:
“你不是和皇後有交情嗎?到了漢中後,先去見皇後,把這個事情跟皇後說一聲,然後再去南中。”
當年張星彩保養身子備孕,阿梅幫了一些忙。
大漢皇後對馮家這個婢女,印象不是一般的深刻。
畢竟現在大漢工坊裏所用的紡車,被喚作梅車,用來區別以往的老舊紡車。
再說了,蠟燭現在是奢侈品,而且還是貢品。
最重要的,是皇家早些年在南中設立了一個南中冶。
阿梅這些年跟在馮刺史身邊,可以心無旁鶩地搞科研和學問,沒有人敢輕易打擾他。
同時這種環境也造成了她不善處理世俗之事。
若是就這麽放她去南中,倒不是擔心會出什麽大問題。
而是怕耽擱了她對批量生產蠟燭工藝的改善。
畢竟實驗室裏做出來是一迴事,現實生產又是一迴事。
反正貢品這個事,又繞不過皇家,還不如一開始就與皇家合作。
阿梅隻管改進工藝,剩下的,就讓南中冶去做。
所以這個事情,還是要先跟小四通個氣。
果然是宮裏有人好辦事。
不過就是晚上可能要勞累些……
一念至此,馮刺史歎了一口氣,對阿梅說道:
“今晚給我做份鹿茸湯。”
阿梅聞言,俏臉微紅,低聲“嗯”了一聲。
建興十二年的最後一個月,馮刺史幾乎是每天數著手指頭算日子。
當建興十三年開春後,漢中終於送過來公文時,馮刺史這才跟著鬆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你好像很焦慮?原來是在等漢中的消息?”
大秘書拿著篩選過的公文,送到馮刺史麵前。
看著他快速地瀏覽過後,全身突然放鬆了下來,不禁有些奇怪地問道。
馮刺史擺了擺手,“你不懂。”
趙老爺子今年冬日又病了一場。
聽說連阿鬥都親自跑了南鄉一趟去探望。
不過最終還是挺過來了。
雖然已經提不動槍了,但仍是頑強地活著。
如果說趙老爺子是第一個活過了他應有的壽命,那麽現在諸葛老妖就是第二個。
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那你給我說個懂的。”
張小四從公文堆裏拿出一份文書,遞到馮永麵前,“這孫十……嗯,孫權究竟是想做什麽?”
隻要有諸葛老妖在一天,大漢就不會有什麽大風浪。
所以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最大的事情,就是關於孫權用一大批珍寶,換了魏國一千匹戰馬的事情。
同時還有流言,說孫權這是想與魏國講和,重新互通有無。
甚至諸葛老妖還收到一封信,正是孫權寫給曹叡,準備稱臣的信。
“這個事有什麽好說的?不過是真真假假,迷惑人眼罷了。”
馮永嗤笑一聲,“孫權花了那麽大的力氣,這才關起門來稱帝,他怎麽可能會重新去了尊號,向曹叡稱臣?”
別人不知,難道馮永還不知,孫大帝對這個皇帝之位,有多少渴望?
“我自是知道此乃魏賊之計,但孫權送曹叡珍寶,曹叡贈孫權戰馬,總不是假的吧?”
張星憶有些氣鼓鼓地坐到馮永身邊,“吳人素來無信,我怕的是孫權又想耍什麽花樣。”
“吳人一向是首鼠兩端,孫權做什麽都不奇怪。”
馮永倒是沒有什麽意外,淡然道,“在我看來,此不過是吳人又欲占便宜罷了。”
沒有記錯的話,原曆史上,吳國得知諸葛老妖死的消息,立刻就向巴丘增兵一萬。
巴丘者,即除南郡之外,吳國在荊州的另一個屯重兵之處。
往南可威懾蠻夷,往北可增援南郡,往西……則可順流而上,直達永安。
所以在最敏感的時候,吳國增兵巴丘之舉,不言而喻。
季漢得知這個消息,也立刻向永安增兵,加強防守。
待季漢向吳國派出使者時,孫權居然還倒打一耙,詰問道:
“東之與西,譬猶一家,而聞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
幸好當時的使者宗預也是個會說的,當場就迴答道:
“臣以為東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勢宜然,俱不足以相問也。”
你還知道東西親如一家?
那為什麽要增兵巴丘呢?
由此可見,即便是漢吳兩國誓盟,其內心深處,亦是各有打算。
一念至此,馮永看著張星憶生氣的小模樣,不禁笑道:
“以前我不是與你說過麽?兩朝之間,何來長久之盟?不過利益使然罷了。”
張星憶撇撇嘴:
“明白是一迴事,但心裏膈應又是一迴事。”
“有什麽好膈應的?孫權偷襲荊州之後,大漢就應當明白,孫權實乃無信小人罷了。”
張星憶瞥了馮永一眼,幽幽道:
“我擔心的是,孫權與魏國的這番舉動,說不定還存了別的心思。”
“嗯?”馮永眉頭一挑,坐直了身子,看向張諸葛,“四娘還有什麽想法?”
“你想啊,”張星憶下意識地就把手指頭放到嘴裏啃,“孫權為了得到那一千匹戰馬,甚至願意拿珍寶去跟敵國換。”
“那大漢還是吳國的盟國呢,若是他再派出使者,帶著珍寶出使大漢,欲向大漢交換戰馬,大漢是換還是不換?”
馮永一聽,差點就蹦了起來:
“我哪來多餘的戰馬給他?”
大漢現在的產馬區,一是隴右,二是涼州。
隻是隴右是最早被大漢收複的地區,這些年來,戰馬早就被搜刮個幹淨。
然後蕭關那一場大戰,損失戰馬不計其數。
更別說現在隴右所產馬匹,基本都是供應漢中大軍,特別是皇家重新組建的南北軍。
所以孫權真想要跟大漢交易戰馬,除了涼州出這些馬,還能是哪?
“不給!”馮刺史脹紅了臉,“吳人最是貪婪,又無信義,我決不會把戰馬給他們。”
馮刺史為了關中大戰,滿世界搜羅戰馬。
戰馬越多,關中大戰就越有把握。
一聽到孫十萬想要黑自己的戰馬,這和挖他的心頭肉有什麽區別?
所以馮刺史哪有不怒的道理?
“給不給,是你說了算麽?”
張星憶白了他一眼。
馮刺史語塞,過了好一會,這才強自辯解道:
“這騎兵又不是有了戰馬就能立刻成軍的,吳人本就不善陸戰,真要把戰馬給他們,到時候怕是要全送到魏賊手裏。”
畢竟合肥戰神孫十萬,豈是浪得虛名?
張大秘書一針見血地指出:“孫權可不是這麽想的,要不然他何致於屢次交好遼東?”
“說不定他是覺得,正是因為吳人沒有騎軍,所以在陸上才打不過魏賊,攻不下合肥。”
“這……這……”馮刺史目瞪口呆,巧言令色的他,竟是無法反駁,最後不禁恨恨道,“曹!魏賊此計,好生狠毒!”
挑撥漢吳關係隻是其一。
這一千匹戰馬,說少,那真不算太少,但你要說多,但又不夠吳國組建起一支像樣的騎軍。
畢竟孫十萬啊,一千騎對於交戰的十萬大軍來說,真的造不成太大的影響。
除非吳國也有一個馮鬼王。
所以為了不浪費這一千匹戰馬,吳國自然就想要湊更多的戰馬。
魏國不給,那就找大漢要唄!
誰叫大漢有涼州和隴右呢?
大漢不給說不過去,隻會令兩國徒生嫌隙,正是中了魏國的離間之計。
但要說給吧……
大漢自己的騎軍怎麽辦?
此舉隻會拖延大漢出兵關中,讓魏國有更多的時間來做準備。
更重要的是,魏國居天下之正,時間越久,它就能越快地恢複元氣。
當然,說不定曹叡是真的覺得吳人陸戰不足為懼。
先給一千做定金,最後連帶吳國從大漢手裏拿到的戰馬都全部奪走……
馮刺史和張小四商量到這裏,兩人不禁麵麵相覷。
“設此計者,何人也?莫不成曹叡之智,竟絕倫至此耶?”
張小四花容微有失色,喃喃地問了一句。
“曹叡之智若是能如此,那他現在就不會束手於世家。”
馮永麵色陰沉,“我估計是司馬懿之計。”
此計又陰又毒,像極了司馬家篡魏時的作風。
“魏國雖有能人,但能出此等計者,除了司馬懿,我實是想不出尚有何人。”
魏國人才雖多,除了有司馬懿滿寵郭淮這些老臣。
中青代表有鎮守荊州的毌(guan,四聲)丘儉,以及揚州刺史王淩等。
但這麽多臣子中,能有這等戰略全局觀,同時又能認清漢魏吳三國之間微妙關係的人,以前可能有很多。
比如賈詡、荀彧、荀攸、程昱等等。
但這些幫曹操打天下的老臣都已經不在了。
唯一剩下的,也就是司馬懿。
張小四聞言,花容越發失色。
馮鬼王這些年來,也算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她跟隨在他身邊,出謀劃策,經營後方,隻覺得自己也算是見識了天下英雄為何。
沒想到如今對上司馬懿,卻是讓她驟然覺得自己眼皮淺了: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孫權能認清現實,莫真是以為自己有了騎軍就能打得過魏賊……”
馮刺史苦笑:“孫十萬……唉!”
越不希望什麽事情發生,什麽事情就越有可能發生。
漢中很快又傳來了消息,吳國派出使者,欲向大漢求馬。
不多,三千匹……
馮刺史得聞吳國要求的馬匹數目,當場就掀了桌子,大罵道:
“我俏麗嗎?我俏麗嗎!”
老子用三千騎就鑿穿了魏賊十萬大軍的營地,你跟我說三千不多?
我敲裏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