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萬騎的關寧鐵騎,於昨晚到達九門口東麵,你說唐通、白廣恩敢戰嗎?”朱慈烺說道:
“嗬嗬,一聽是借道而過,他們當然樂於放過了。”
“要知道,九門口關,修造有多個藏兵洞。”
“洞中之兵可通過這些洞,前出,後進,於九門口關城東、西來敵實行包夾攻擊。”
“那是一座攻守兼備的關城。”
“當然,對於唐通、白廣恩來說,也是便於逃跑。”
“所以,他們放過關寧鐵騎是沒什麽危險的。”
“牆頭草嘛,風吹兩邊倒。按兵不動,就是在觀望:”
“大順軍勝了,他們繼續從順;吳三桂勝了,他們跟吳;哪怕滿清軍來了,聯吳滅了順軍,他們不惜剃頭易服,去做清廷狗……”
“就是這樣的啦!”李友說道:
“當咱們穿關寧鐵騎裝扮到達九門口關城前,把倆狗賊驚得不輕:
近二萬關寧鐵騎都敗得這麽慘?
僅剩五百騎返迴來?”
“這時,他們當然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啦!”
“嗬嗬,城上的唐通、白廣恩二聲令下,誠垛口立即冒出士卒,朝咱們射箭,砸石塊……”
“咱們後麵,還出現上千人包抄上來……”
“咱當時悲憤於雙喜將軍及大順騎兵之死,痛恨他們放關寧鐵騎通過……”
“帶領五百騎人馬迴身一次衝鋒,即將身後上千降兵殺了個落花流水。”
“迴到九門口關城前,咱就自報身份了:咱是大順騎兵統領,威武將軍李友!”
“可是,唐通、白廣恩仍是不開門啊。”
“沒辦法攻城,又不能說服他們,咱也沒有辦法,隻能跟他們僵持,監視著了。”
“之前,崇禎太子不是說滿清軍要來嗎?”
“咱就想啊:如果滿達子從九門口這裏來了,而唐通、白廣恩投降,咱即可以趕迴來報信。”
“至傍晚時候,九門口城頭突然出現關寧軍!”
“然後,咱還看到了吳三桂!”
“那狗賊!比畫像上高大威猛得多!”
“到這時,咱還不跑啊?”
這一路摸黑,不敢驅馬奔馳,所以這時候才趕了迴來。”
“嗯!”李自成說道:
“這跟太子殿下的分析一致!李友,你去安頓好部下,今晚好生休息。明天晨時再來領受任務吧。”
“末將告退!”
李友躬身退出大堂而去。
“皇上啊,太子殿下,夜深了。你們也該休息了。”這時宋獻策說道:
“睡上兩個時辰,天就亮了。”
“天亮之後,許多事要您們去安排,廢神費力……”
李自成卻說:“朕是睡不著了,太子殿下必須去睡。因為你必須保持清醒,以讓咱大順順利脫困!”
他不僅如此說,說完,還抱拳朝朱慈烺行軍中之禮:“太子殿下,擺脫了!”
“皇上!”宋獻策欲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而李自成站直身體後則說道:
“宋軍師!古有建壇拜將,咱現在給予太子殿下一軍中之禮有何不可?”
“想想都後怕啊!”
“若是這次東征沒有帶上太子殿下……”
“若是太子殿下一直裝瘋賣傻,不搭理咱們……”
“若是太子殿下不予我等忠告提示……”
“哪怕咱們遲到一天……”
“若非太子殿下,咱們怕都要葬身於這山海關城下了!”
“這時,咱給他行禮。這禮太輕!迴到京師……若有可能,咱還要扶他登基,做大明朝新皇……”
“皇上!萬萬不可!”宋獻策驚慌失措,立即跪地拜倒,喊道:
“皇上啊,您此舉,不是在幫崇禎太子,您要害死他呀!”
“嗯!怎麽說話呢?”
李自成都怒視宋獻策,非要他說出理由來。
“皇上啊,您這話也就隻微臣聽到了,咱不會讓軍中任何人知曉。”
“若讓軍中任何一將領聽去,恐怕崇禎太子都看不到明天清晨的太陽!”
“這個說法,您得相信啊,皇上!”
“事後,恐怕所有大順將領都會跪倒您麵前,爭著搶著當主謀。”
“您能將他們全殺了不?”
“哪咱就不說,等迴到京師之後……”
“皇上啊,您那樣做,同樣是將崇禎太子推進火坑!”
這時,不等李自成再置疑,宋獻策即說道:
“咱就不引經據典了,直說通俗道理了:”
“自古有無財、無勢、無臣、無軍、無天道法理加持……這樣的人敢登基做皇帝的嗎?”
“哦,可能有。但,最終的下場都是嫌自己命長。然後,就死得年輕了。”
“你……”李自成欲阻止宋獻策說下去,卻被宋獻策搶著說道:
“皇上,您別攔我,讓我說出理由來!”
“錢呢,您可以給崇禎太子留下一些,具體多少,咱就不去猜測了。”
“可是,具體問題呢?”
“首先,皇上您會說:北京城裏,還有那麽多大明朝的官員。”
“可是,您想想吧,他們中,誰有於謙之能?誰又有劉伯溫之智?……”
“還有忠誠呢?那些個貨色,狼心狗肺,哪有一絲絲忠貞可言啊?”
“然後,皇上您會說,大明宮廷還在,太監都活著,這不就可以為一皇帝造勢了嗎?”
“那麽,這樣的皇上,又怎麽去維係一國的存在?”
“某軍閥領一軍衝進紫禁城去:好的呢,攜天子以令諸侯。不好的呢,殺了天子,自己做皇上!”
“哦,您可以給崇禎太子留下一支禁衛軍。”
“可您留下的還是大順軍嘛,這支禁衛軍嘩變的機率,可能都有八九成。”
“ 最後一個問題:天道和法理。”
“在講這個之前,臣要請皇上恕臣無罪,否則,臣不敢說。”
李自成立即說道:“無論你怎麽說,這裏隻咱們仨。朕絕不怪罪!”
宋獻策即說道:
“全天下,除您之外,哪怕滿清多爾袞扶崇禎太子登基,於法理,道義上說都可圓通。”
“唯您,圓不通!”
“因為是您推翻了大明王朝。”
“而且,是您逼死了崇禎皇帝。”
“再說,您還背著個賊軍首腦的名聲,您扶崇禎太子登基,那麽崇禎太子也變賊啦……”
“宋獻策!老子殺了你!”
一聽宋獻策說出這個“賊”字,李自成就跳了起來。
“嗬嗬,一聽是借道而過,他們當然樂於放過了。”
“要知道,九門口關,修造有多個藏兵洞。”
“洞中之兵可通過這些洞,前出,後進,於九門口關城東、西來敵實行包夾攻擊。”
“那是一座攻守兼備的關城。”
“當然,對於唐通、白廣恩來說,也是便於逃跑。”
“所以,他們放過關寧鐵騎是沒什麽危險的。”
“牆頭草嘛,風吹兩邊倒。按兵不動,就是在觀望:”
“大順軍勝了,他們繼續從順;吳三桂勝了,他們跟吳;哪怕滿清軍來了,聯吳滅了順軍,他們不惜剃頭易服,去做清廷狗……”
“就是這樣的啦!”李友說道:
“當咱們穿關寧鐵騎裝扮到達九門口關城前,把倆狗賊驚得不輕:
近二萬關寧鐵騎都敗得這麽慘?
僅剩五百騎返迴來?”
“這時,他們當然不會放過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啦!”
“嗬嗬,城上的唐通、白廣恩二聲令下,誠垛口立即冒出士卒,朝咱們射箭,砸石塊……”
“咱們後麵,還出現上千人包抄上來……”
“咱當時悲憤於雙喜將軍及大順騎兵之死,痛恨他們放關寧鐵騎通過……”
“帶領五百騎人馬迴身一次衝鋒,即將身後上千降兵殺了個落花流水。”
“迴到九門口關城前,咱就自報身份了:咱是大順騎兵統領,威武將軍李友!”
“可是,唐通、白廣恩仍是不開門啊。”
“沒辦法攻城,又不能說服他們,咱也沒有辦法,隻能跟他們僵持,監視著了。”
“之前,崇禎太子不是說滿清軍要來嗎?”
“咱就想啊:如果滿達子從九門口這裏來了,而唐通、白廣恩投降,咱即可以趕迴來報信。”
“至傍晚時候,九門口城頭突然出現關寧軍!”
“然後,咱還看到了吳三桂!”
“那狗賊!比畫像上高大威猛得多!”
“到這時,咱還不跑啊?”
這一路摸黑,不敢驅馬奔馳,所以這時候才趕了迴來。”
“嗯!”李自成說道:
“這跟太子殿下的分析一致!李友,你去安頓好部下,今晚好生休息。明天晨時再來領受任務吧。”
“末將告退!”
李友躬身退出大堂而去。
“皇上啊,太子殿下,夜深了。你們也該休息了。”這時宋獻策說道:
“睡上兩個時辰,天就亮了。”
“天亮之後,許多事要您們去安排,廢神費力……”
李自成卻說:“朕是睡不著了,太子殿下必須去睡。因為你必須保持清醒,以讓咱大順順利脫困!”
他不僅如此說,說完,還抱拳朝朱慈烺行軍中之禮:“太子殿下,擺脫了!”
“皇上!”宋獻策欲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而李自成站直身體後則說道:
“宋軍師!古有建壇拜將,咱現在給予太子殿下一軍中之禮有何不可?”
“想想都後怕啊!”
“若是這次東征沒有帶上太子殿下……”
“若是太子殿下一直裝瘋賣傻,不搭理咱們……”
“若是太子殿下不予我等忠告提示……”
“哪怕咱們遲到一天……”
“若非太子殿下,咱們怕都要葬身於這山海關城下了!”
“這時,咱給他行禮。這禮太輕!迴到京師……若有可能,咱還要扶他登基,做大明朝新皇……”
“皇上!萬萬不可!”宋獻策驚慌失措,立即跪地拜倒,喊道:
“皇上啊,您此舉,不是在幫崇禎太子,您要害死他呀!”
“嗯!怎麽說話呢?”
李自成都怒視宋獻策,非要他說出理由來。
“皇上啊,您這話也就隻微臣聽到了,咱不會讓軍中任何人知曉。”
“若讓軍中任何一將領聽去,恐怕崇禎太子都看不到明天清晨的太陽!”
“這個說法,您得相信啊,皇上!”
“事後,恐怕所有大順將領都會跪倒您麵前,爭著搶著當主謀。”
“您能將他們全殺了不?”
“哪咱就不說,等迴到京師之後……”
“皇上啊,您那樣做,同樣是將崇禎太子推進火坑!”
這時,不等李自成再置疑,宋獻策即說道:
“咱就不引經據典了,直說通俗道理了:”
“自古有無財、無勢、無臣、無軍、無天道法理加持……這樣的人敢登基做皇帝的嗎?”
“哦,可能有。但,最終的下場都是嫌自己命長。然後,就死得年輕了。”
“你……”李自成欲阻止宋獻策說下去,卻被宋獻策搶著說道:
“皇上,您別攔我,讓我說出理由來!”
“錢呢,您可以給崇禎太子留下一些,具體多少,咱就不去猜測了。”
“可是,具體問題呢?”
“首先,皇上您會說:北京城裏,還有那麽多大明朝的官員。”
“可是,您想想吧,他們中,誰有於謙之能?誰又有劉伯溫之智?……”
“還有忠誠呢?那些個貨色,狼心狗肺,哪有一絲絲忠貞可言啊?”
“然後,皇上您會說,大明宮廷還在,太監都活著,這不就可以為一皇帝造勢了嗎?”
“那麽,這樣的皇上,又怎麽去維係一國的存在?”
“某軍閥領一軍衝進紫禁城去:好的呢,攜天子以令諸侯。不好的呢,殺了天子,自己做皇上!”
“哦,您可以給崇禎太子留下一支禁衛軍。”
“可您留下的還是大順軍嘛,這支禁衛軍嘩變的機率,可能都有八九成。”
“ 最後一個問題:天道和法理。”
“在講這個之前,臣要請皇上恕臣無罪,否則,臣不敢說。”
李自成立即說道:“無論你怎麽說,這裏隻咱們仨。朕絕不怪罪!”
宋獻策即說道:
“全天下,除您之外,哪怕滿清多爾袞扶崇禎太子登基,於法理,道義上說都可圓通。”
“唯您,圓不通!”
“因為是您推翻了大明王朝。”
“而且,是您逼死了崇禎皇帝。”
“再說,您還背著個賊軍首腦的名聲,您扶崇禎太子登基,那麽崇禎太子也變賊啦……”
“宋獻策!老子殺了你!”
一聽宋獻策說出這個“賊”字,李自成就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