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您得活著啊!隻有您活著,才是我大明不滅的載體和希望……”


    吳襄之言真誠啊,令朱慈烺一時感動,不禁說道:


    “我們都應該活著!不然以我孤家寡人,怎麽去振興大明?”


    “哎呀,太子呀,如今情勢,三桂敗了。”


    “他之敗,咎由自取。”


    “千不該萬不該,他不該投降清廷。”


    “他這一投清,天人共憤。太子怒而幫助殺父仇敵,欲滅他而後快。”


    “昔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今我說:太子之怒,虎賁變犬戎,喋血石河中。”


    “哎呀,日當午,又有邪崇圍當陽,白虹貫日天相來警示。”


    “祥解正如太子殿下當時所說:人間君主大兇已過,這才來昭示天下:新主當立!”


    “懂的都懂:太子殿下鴻鵠之誌!”


    “我,一老朽也!太子需拯救者,像我兒那種青年才俊。”


    “死則死爾。我最後願望,仍是求太子殿下於懸崖邊上,將三桂給拽迴正道上來。”


    對吳襄這樣的央求,朱慈烺表示懷疑:


    “事到如今,有這個可能嗎?”


    “太子殿下啊,三桂降清,不過捕風捉影事爾!”


    “不是嗎?謠傳變箴言之事,於曆史上冤殺了多少能臣良將?”


    “遠的不說,十幾年前的袁崇煥,忠心耿耿,卻落得個千刀萬剮的下場。”


    “事後呢?連清廷皇太極都親口承認:是施用了反間計……”


    “吳襄!你這是要為袁崇煥翻案乎?”


    因為被指責,朱慈烺不服,才有這樣的恫嚇和質問。


    然而,吳襄仿佛無所畏懼: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於臣子來說,不過就是講出心中對君上施政之誤的不滿。”


    “而施政有誤尚可納諫改之,此明君風尚也。”


    “我承認太子殿下睿智。”


    “然,因傲生怪癖:以夢解現實;將猜忌當事實。”


    “哪怕李賊探子,探明多爾袞率軍奔山海,怎可就說是三桂他勾引而來?”


    “您說多爾袞封三桂平西王,拿出真憑實據來!……”


    “太子殿下啊,您老說曆史上怎麽怎麽樣。”


    “其實,您之行徑就是在有意改變著曆史!”


    “不是嗎?三桂本沒降清心。”


    “就算之前,可能真就像您的細作所說:派遣部將去跟多爾袞有過接觸、求援、借兵……”


    “那也是要滅大順軍啊。”


    “大敵當前,利用外力有何不可?”


    “多爾袞想招降三桂久矣,帶話封個口頭的平西王,那也是滿清一廂情願而已。”


    “三桂不是還沒受封而剃發易服嘛!”


    “之前不降大順,舉大明旗幟,為崇禎發喪……”


    “今又被大明太子,您所拋棄。”


    “還失去了山海各關城堡壘作為倚仗,率軍去關城之東遊蕩。”


    “那麽,他真就隻降清這麽一條路可走了!”


    “他這一降啊,大明複國徹底無望。”


    “所以我說:這時清軍未到,也許您拉他一把,讓他遠離山海,也就不能跟多爾袞有所接觸。”


    “降清?那不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了嗎?”


    “若他以關寧軍現有剩餘人馬,拱衛太子殿下去往南京……”


    “大明猶在,振興亦有望也!”


    抓緊時間哦,吳襄趁此機會,將他這一天的思慮都給說了出來。


    也就是剛剛說完,李自成等人已經返迴到這府衙大堂裏來了。


    李自成一來大堂,即是在那掛上大紅雲紋錦緞桌圍的公案後,那把披有椅披的交椅上高坐而辦公了。


    非常時候,舉非常之事嘛。


    皇帝要於夜間辦公,大順朝的文武百官們,就不敢不奉陪了。


    首先聽取山崗上實際指揮使用火焰箭、散彈槍對關寧鐵騎攻擊的戰果。


    雖然李自成本人就在現場,可是:


    下午時候,李過、穀可成兵分兩路,朝山海關城南北進軍,到這時,還沒傳來戰果;


    李自成最為關切的西邊:李雙喜、李友,他們倆率領的八千大順騎兵軍,一整天來,一直沒有任何消息。


    從山崗上下來,李自成第一時間派出人員去尋找。


    可是,那些人馬就像打出去的石頭樣,一去不複返……


    等著唄,要有事做,估計都是長時間的等待。


    那麽將這時間用於總結戰鬥過程、成果,倒是消磨時間,解煩降躁的不二選擇了。


    “我軍於山崗之上有可戰鬥兵員一百六十九名;火焰箭發射架,九具;散彈槍九十杆;火藥、羽箭、彈丸等無數……”


    在李自成目光鼓勵下,李強繼續匯報道:


    “於關寧軍騎兵,學著亳侯李將軍,采用單列衝擊方法,進擊到山腳下前。”


    “經過火焰箭數次發射,估計給敵予三千騎左右的有效殺傷。”


    “總結使用弓箭配合散彈槍,對三撥爬山敵人的打擊,效果更佳。”


    “關寧軍在山坡、山腳下丟下近三千具屍體後,狼狽逃遁。”


    “最後,號稱天下無敵的關寧鐵騎,隻剩數千殘軍,從北邊阜門關出長城,向東而去。”


    “我的匯報講完了。”


    說完這句,有些無趣的李強,自己退迴武將班列中去了。


    這種匯報,主要講給皇帝聽,有邀功請賞的語言襯托,它就生動形象了。


    可是,皇帝就在現場,李強就不能添油加醋。


    這沒有了調料的菜,成色再好,它也沒有味道不是……


    “我軍出動,戰士們動若脫兔,奮勇向前……”


    你聽嘛,穀英這講述,講得有聲有色,讓人一聽,就倍感振奮。


    實際上呢,三萬多人的大順部隊,這一場攻堅戰打下來。


    雖然實現了戰略目標,卻是損失兵員七千五。


    殺敵呢,也僅五千之數。


    “別的不講,於山海關城中,殺死吳家家丁有多少?”


    李自成插進穀英講述中去,這樣問過,又說道:


    “對這個,嗩呐傳達指令,你子傑將軍當有過統計吧?”


    “初步統計:那些穿特別製服的吳三桂家丁,被我火槍部隊打死有二千多。”


    “短兵相接的戰鬥中,那些人也有幾百被砍殺。”


    “當然了……於這樣的戰鬥中,我軍戰士幾乎是以三四條命,去換取殺死他們一人……”


    說到此,穀英的聲音都低沉得幾乎隻他自己才可聽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兩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嶲州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嶲州老貓並收藏穿越明末兩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