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於吳三桂人格、軍事才能、行事作風等各方麵卓越的養成,致其最後有如此成就,影響最大的,卻是他那個便宜舅舅祖大壽。”


    宋獻策繼續打壓吳襄道:


    “吳三桂最為佩服,敬重之人,都不是你吳襄,而是洪承疇……”


    “而於此時功成名就的吳三桂,他心中最愛,除了他自己之外,竟然還是個藝妓:陳圓圓。”


    “你吳襄,在他吳三桂心中,可以說屁都不算!”


    “你別漲紅了臉想狡辯!鐵證如山:你寫給兒子的招降信,你兒子迴信怎麽說?”


    “……聽到皇帝死了,京城裏官民都被屠戮,我是肝寒膽裂般的痛苦憐惜。


    父親,你作為負責京城防務的最高軍事長官,掌管禦林軍,不能說勢單力薄,又有堅固城牆作為屏障……


    為什麽僅僅兩天,你就讓北京城失守了呢?


    你讓我既使率領關寧軍突奔而來,也是救援不及,實在可悲、可恨!


    父親啊,你自詡的義勇忠心哪裏去啦?


    就算終是打不贏賊寇,你也該拚命反擊啊!


    哪怕最後不能跟賊寇同歸於盡,你也該自刎於廟堂之下嘛!


    你該以身殉國,鼓勵兒子帶孝出征,號慟三軍,為國、為你報仇啊。


    既使我再次戰敗,也可以追隨你和皇上含笑於九泉之下,這才是忠孝兩全的美事嘛。


    你怎麽就恥辱偷生,歸順敵營,心甘情願的做出勸兒歸降,這麽不仁不義的事來呢?


    曆史上有孝寬善守攻城,終獲勝利,你是沒有他的才華;


    閆振興身陷敵營,仍然破口大罵,你又沒有他的勇氣;


    徐庶因為要救母親而去投靠曹操,還終身負罪;


    王陵的母親成了項羽的人質,母親以自盡身死,激勵起兒子的悲心;


    趙苞殺敵,身在敵營的母親和妻子都能與敵人同歸於盡。


    可惜的是,父親你身為一名老將軍,顯赫的王臣……你的行為還不如這些巾幗女子們!


    父親啊,你既然都不做忠臣了,兒子我也就不做孝子啦。


    兒子隻能今天就跟你說:永別了。


    你已經走出了這麽錯誤的一步,現在,就算賊寇們把你放在油鍋前來威脅我,兒子都不會多看你一眼……”


    背誦到此,宋獻策還敲響壁板,提醒吳襄道:


    “你聽見了嗎?你兒子吳三桂給你的迴信,滿篇其實就這幾個字:你咋不去死啊!”


    “有機會,我請皇上將吳三桂的這封迴信,讓你看到!其內容啊,咱自信背誦得大致不差……”


    “哇……”吳襄已經吐出口老血。


    血沫子都有噴到朱慈烺身上。


    朱慈烺扶住搖搖欲癱的吳襄,情急之下脫口喊道:


    “你把吳襄氣死啦!”


    壁板外傳來一聲“啊!”宋獻策勒馬停車,即開箱門,進入車箱裏來了。


    掐人中,拍腦門,還取下隨身葫蘆給吳襄灌了口酒……


    經過宋獻策一番操作之後,吳襄悠悠醒來。


    醒來了的吳襄臉色慘白,動了動嘴唇,終是沒有說出話來。


    “吳襄,你也別這麽地尋死覓活!我老宋實話實說,吳三桂的迴信,就是故意這麽寫,罵給我朝皇上和文武大臣們聽的……”宋獻策說道:


    “也就是說,以這封信裏的內容,你兒子哪怕罵死了你,與你何幹?”


    “因為吳三桂也是料定:他的迴信根本不會落到你吳襄手裏嘛。”


    “就像之前,你根本不知道你兒子如此罵你,你呢,還在極盡所能地誇讚吳三桂……”


    “對呀,聰明!我兒有此智識,我這作父親的當為之驕傲啊,為何要生氣!”吳襄翻身坐起,又是一臉神清氣爽了。


    宋獻策則不再搭理吳襄,麵對朱慈烺似笑非笑,當即言道:


    “太子殿下,你裝瘋賣傻的本事一流!而且,這心智……這承受能力……哪怕宋某都是不可比!”


    “嗯!大明朝……崇禎有太子若此,死當瞑目矣!”


    “可惜了!……咱就是沒明白:危急時刻,崇禎皇帝咋沒派得力錦衣衛,將你送去南京?”


    “以太子殿下你這樣的定力……聽說你又是才學匪淺……那麽於大明南方,你當有所作為!”


    宋獻策如此誇讚朱慈烺,令吳襄都瞪大了雙眼,盯著朱慈烺看個不夠了。


    “嗯……我得考考你朱慈烺!”宋獻策自語一句,略一思考,即出口問道:


    “剛才咱講了吳三桂此人的過去,現在,請太子殿下預測一下,吳三桂是否會降我朝?”


    這樣個問題,於朱慈烺這個穿越者來說,算是問題嗎?


    哪怕他於後世活到十七歲年紀,再不好學,對於曆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這種人盡皆知的故事,怎會不知道呢?


    “不會!”朱慈烺脫口給出來了答案,還解釋道:


    “他這時派遣而來的山海關紳士代表團,言他吳三桂要降大順,不過就是延緩大順軍的進軍速度,為他布置防禦爭取時間。這是其計劃中一個小目的。”


    “大目的呢?是什麽?”宋獻策急問道。


    朱慈烺卻不予迴答了,直直地看著宋獻策,說道:


    “以你宋軍師智力,應該猜他吳三桂一個十拿九穩嘛,何必要我說出來?”


    “以我猜測,昨晚,你們的皇帝已經發出去了幾道旨令。”


    “第一,急調各部明朝降順軍、兩萬多人馬極速集結,由唐通、白廣恩率領趕上東征大軍,一起前去對戰關寧軍。”


    “第二,傳諭給保定劉芳亮,要他調集二萬精兵迅速北上,以備加強北京城防禦。”


    “第三,傳令李岩,對北京城實行宵禁,做好打大規模守城戰的準備;加緊將拷掠所得金銀財寶運送迴西安……”


    麵對驚異錯愕得有些驚慌的宋獻策,朱慈烺還這麽地說道:


    “其他的,本太子就不必說了吧?”


    “你……你怎麽會知道呢?”


    哪怕吳襄都要這麽問呢!


    昨晚,太子殿下就一直沉睡嘛!而且,還就是那種雷都震不醒的沉睡……


    大順皇帝於昨晚在通州是召開了軍事會議。


    可是,這樣的會議,保密級別一定是最高的。


    那麽,朱慈烺怎麽會連會後,李自成隻對宋獻策一人下達,要發出的諭旨,知道得如此清楚?


    不說吳襄了,就是宋獻策也是不敢相信。


    他們兩個,真就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然而,幾息之後,宋獻策猛然迴神。


    “不行,這個崇禎太子再不能留!咱這就該啟奏皇上,將他立即處死!”


    “不然,大明未滅……將來,我們這些人,必要栽在他手裏……”


    這時的宋獻策,神神叨叨,丟下這些話,還丟下車廂裏麵兩個人,下車之後,向李自成那龍輦跑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兩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嶲州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嶲州老貓並收藏穿越明末兩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