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去了多久,一陣嘚嘚嘚的馬蹄聲又讓吳三桂驚醒,但是,此時他都懶得睜開眼睛。


    一騎人馬從隊伍前麵跑迴到吳三桂的戰馬馬頭前,距離有五米,馬背上之人就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向吳三桂稟報道:


    “稟報平西王,前隊已經抵達關溝口,前鋒郭將軍遣小的迴來請平西王指示,是否立即進入關溝?”


    吳三桂睜開眼睛,看了眼迴稟請示的小校,已是麵露不悅而道:


    “這麽點小事還來請示!按慣例怎麽做?放出前哨,一刻鍾後,全軍跟進!耽擱什麽……”


    說著話,吳三桂又閉上了雙眼。


    隊伍這就停止下來,也就更方便吳三桂休息了,真睡著後,他進入了夢鄉:


    浩浩蕩蕩的隊伍,緩慢行走在寧遠到山海關的道路上。


    吳三桂策馬揚鞭從隊伍旁邊飛馳而過。突然,有股神秘力量讓他胯下戰馬仰前蹄一聲嘶吼後,停止下來。


    騎術超絕的吳三桂勒著馬韁繩,讓戰馬安靜下來後,他看向了隊伍中的人們。


    都是關外的漢家子民啊,個個目光呆滯,如一具具僵屍,機械性的走動著。


    這些人中有世居關外的軍戶遺民,也有屯墾築關政策執行後,從關內遷居的移戶人口,還有就是曆年來戰死將士的遺孀遺子們……


    自從接到皇帝放棄關外之地的詔旨,吳三桂就發告示,要求軍民做好撤退的準備。他和謀士們一通商量後,決定重重地向朝廷敲筆銀子,不然就以沒銀子控製不了軍隊,也帶不走子民為借口,一拖,二等,三要挾。


    一等二看,轉眼就是一個月過去了,朝廷就是籌不出百萬兩銀子,皇帝發起一場史無前例的募捐也是無濟於事。


    最後,探馬來報,說李自成大軍都過了大同,吳三桂因此才感覺到了危機來臨:


    大明這顆大樹要是倒了,自己這根騰條將失去攀附!於是,他下令軍民一起啟程。


    啟程後,他又心存僥幸:清軍幾次入關都沒有攻破北京城,他李自成要攻進去,至少得花數月圍困吧?


    於是,他又不慌不忙了,一路觀風景,逍遙著,等待京畿大營跟大順軍消耗的消息……


    “轟!”


    這時,剛想到看看關寧軍一路之上的狀況。突然,一聲雷鳴炸響,令人驚懼哦!吳三桂不由自主地望向天空。


    這時的天空中:無風起黑雲,黑雲翻滾壓山頂,而且越來越低,直至吳三桂之頭都在黑雲之中。


    先是舉目一片混沌的黑,什麽也看不清,接著就有幽光閃爍,一片似綠似藍的空間顯現,一個披頭散發之人的形象也越來越清晰。


    他,埋頭朝吳三桂走來,在距離有丈遠處停止,突然抬頭……


    風吹開他臉麵前的長發,讓吳三桂看清了那張臉:皇上!……他現在最嚇人之表情是:一雙無神的大眼瞪著吳三桂;舌頭伸出口來都有五寸長……


    皇帝出聲,聲音拖得老慢老長:“朕…非…亡國…之…君!……諸…臣…害…朕!……爾等……要…遭…報…應……不…得…好…死!……”


    風起!將烏雲卷成青龍偃月刀,向吳三桂之頭砍來……


    “啊……”


    吳三桂大叫著從惡夢中驚醒,差點栽下馬來!


    這時, 隊伍已經再次啟動,沒人注意到吳三桂的異常舉動,仿佛他那聲驚吼,都被某種屏障阻斷,沒人聽到見。而吳三桂的戰馬,無需他驅動地已隨隊伍邁腿開拔。


    以後的行進,仍在恍惚中的吳三桂,他不敢去迴味剛才那個夢境,心有餘悸地隨大隊,很快就要進入關溝之中。


    關溝裏窄蔽啊,最窄出僅容兩三騎並行。因此,隊伍行進就愈加地慢下來,以至於讓吳三桂及寧致遠兩騎都又停止,馬上人,一個仍撾瞌睡,一個似在迷夢中……


    大軍行軍,像席特庫那樣總帶隊走在最前麵的將領,就是絕無僅有的奇葩。


    像吳三桂這種,一般走在隊伍中間,要麽走在最後頭。


    今晨出發後,吳三桂就是一直


    走在隊伍的最後頭。


    到此時,他感覺曆次行軍從沒這次這麽低迷。頭暈腦脹,很不好受。於是他都放下來馬韁繩,由戰馬自己信步,走走停停


    當他的戰馬進入關溝有兩裏的時候,突然,前方一聲炸響:“轟!”


    巨大的聲響,讓吳三桂還沒反應過來,他身後又有小響聲:“啪!”。


    這聲小響,沒讓吳三桂有多感興趣。


    “嗵!”


    這是人栽下馬去才有的,地上的迴響!


    吳三桂這才迴頭,看到一直跟隨著的戰馬背上,已經成空。他再放眼地上,哦……寧致遠已經伏地而抽搐,頭都被血汙弄得認不清了五官排布……


    吳三桂自小就是是個頑劣,不喜讀書。


    走上武將之路後,靠悍勇救父於清兵圍困之中而盛名遠播。


    崇禎皇帝聽說了吳三桂事跡,以為忠孝之人而提拔大用,使他終成關寧軍統帥。


    成為一方主將後,吳三桂就得需要人才輔助啊。於是,他招攬了一批文人智士給他遇事出謀劃策。


    這個寧致遠,字子敬。原是拔貢出身,屢次鄉試未中舉,自認走不通科舉之路後投奔吳三桂,卻靠智謀成為吳三桂手下第一謀士。


    當李自成大軍進軍山海關時,吳三桂一時慌亂,就是這個寧致遠給吳三桂出謀:借清軍之手,消滅大順軍,萬般無奈之下,投降滿清。


    這個寧致遠!嘴皮子那麽一動,說出二十個字,就徹底改變了曆史,使得清軍從山海關入關,順便消滅了大順軍主力,而後順利進入了北京城……


    因此說,這時,他寧致遠應該就是得到了報應,死有餘辜!


    可是,對於吳三桂來說,最為倚仗的謀士突然死於非命,他心痛都蓋過了震驚。


    “哎呀!怎麽迴事?是什麽人致子敬於如此死地?……”


    吳三桂吼叫著,不斷質問。


    可此時哪有人迴答他啊?他身後很遠的距離上空無一人。


    就是他前麵,也因為他剛才睡著了,戰馬通人性地小步慢行,使得他現在距離部隊有一段距離。


    實際就是:寧致遠死後,在一定範圍之內,他吳三桂已經就是孤家寡人!


    而打死寧致遠的大明兵,前置於此,因害怕,也是早已逃遁……


    “哦,部隊可能遇到大麻煩啦!”


    吳三桂這麽想著,就要驅戰馬前奔。可是,就在這時候,前麵已經傳來密集的爆炸聲,還夾雜著密集的槍聲!


    於是,戰馬都因更大的驚嚇,將邁開的四條腿收住,停止下來。


    進退維穀間,吳三桂終於看到有關寧軍士卒從前麵關溝之中跑迴來:不是一兩個,是許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末兩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嶲州老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嶲州老貓並收藏穿越明末兩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