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一早,李岩也從宣化府出發,趕往大同。
李牟於前一晚快馬加鞭趕到,讓李岩有一晚上的時間給弟弟交代對宣化的防禦,管理等方麵的諸多事宜,也讓李岩自己離開時內心裏寬慰了許多。
上一次跟隨李自成在宣化住了七天,這一次又因等王繼漠召集部隊,待了兩天。雖然都是匆匆而過,境況不同,李岩自是感受大不一樣。
這時的李岩,他得綜合考量宣化府防禦,對將來大明國應對來自北方武裝力量威脅的作用。還有要考察有無可能以此地為基地,大明國軍隊向北發展的路徑,及可行度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太子殿下交給李岩的任務。太子殿下說:“未雨綢繆嘛,總要事先做一些研究,防患於未然,是到頭了也就不會心中無底。”
太子殿下還說:“宣化、大同等九邊重鎮之建立,是居於大明朝一貫的內斂政策下的產物。
這對於一個王朝建立之初,為使內地經濟得以發展,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是有極大作用的。
但是,當帝國強盛之後,還堅持這樣保守的政策,就是自掘墳墓。
因為保守,從皇帝到天下臣民皆故步自封,不思進取,逐漸地就生享樂,懶惰之心,並隨即蔓延到帝國的各個角落。
而長期的享樂主義盛行,必然導致腐敗,投機,不勞而獲等國風。
國風下行,整個民族好的民風就改變,敗壞了,人人為獲取財富及其他可以炫耀的東西,不擇手段,卑躬屈膝,下作至極……
長此以往,這個民族就沒有了脊梁,國的概念,傳統美德,等等好的傳承,什麽忠君愛國,隻成讀書人空喊的口號,激不起任何人的熱情。
要知道,人類的發展,真正來自於競爭!而失去競爭力的民族必定自行消亡,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而要保持競爭力,就要不怕競爭,勇敢地去參與其中,而不是退縮……”
騎馬而行的李岩,迴味著太子殿下的錚錚之言,心說:太子殿下啊,心胸好廣大!原大明朝這片天,容納不下他!
“欽差大人,想什麽呐?前麵就要經過天成衛。”
王繼漠縱馬趕上李岩坐騎,斷了李岩思緒後,這樣對李岩說:
“在天成衛周邊,我還有幾百部屬,我先前去,將他們召集而來!”
李岩也是欣喜,可他卻是一臉沉靜,故意這樣講:“之前你不是說隻聯絡到部屬一千二百人嗎?怎麽現在又說這裏還有幾百呢?”
“哎呀,欽差大人,您忘啦,我王繼漠可做過大明朝大同巡撫之官,而巡撫衙門就在陽和衛嘛!
之前在宣化府召集到的人,都是些原大明朝各處關城、衛所之軍戶兵。
從天成衛這邊,到太原界,這地盤上的人馬才是當初咱的部下嘛。 ”
王繼漠繼續講:
“前往陽和衛,咱還能再召集到數百人馬。這樣,到達大同時,加上您從原軍團抽調的二百多火槍手,咱們這支騎兵軍團應該有二千七八百騎兵啦。”
講到此,王繼漠又試探著這樣說:“如今,在大同,原大順軍中也有兩千多騎兵。欽差大人啊,您能不能也抽調到騎兵軍團中來?”
“是啊,騎兵軍團若有五千之數,其作戰效能也就足以衝垮萬人,及以上步兵組成的軍陣。”
李岩也是這樣說,但是,他就是不說從原大順軍中抽調騎兵這事:
“王大人啊,你在天成衛及陽和衛的部屬可能都是騎兵,可是這時候了,他們還保有戰馬不?”
王繼漠這時一聲長歎:
“唉……欽差大人是要榨幹我王繼漠所有的潛能。也罷!咱努力努力,多跑些地方,盡量將這一地域內,所有的原大明朝軍戶兵都召集而來,而且,還要求他們想盡辦法弄到戰馬坐騎!”
李岩這才笑了,“就是嘛!作為一軍之將領,自己的原部屬好帶、好使嘛。去吧,你召集到的人馬直接去大同,咱們就在大同城裏再見啦。”
“好,咱走啦!”
王繼漠催馬而去。李岩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重重地點了頭,心裏也是最終決定:到了大同,就將大明國騎兵軍團完全交給他啦!……
從宣化府到大同,三百多裏路程,李岩一行也是跑了一天一夜。
二十六日早上,袁賦諴、王輔臣等將李岩迎進了大同城裏,住進原大同府衙。
“袁將軍啊,你也住進大同城裏來吧,以方便咱倆隨時討論相關於戰事的各項問題。”
李岩對袁賦諴這樣要求,袁賦諴卻是有些不大願意,他抱雙拳再給李岩行軍中之禮後,這樣講:
“欽差大人有大才能,即是太子殿下將這一地域內,戰事及其他處置權授予您,屬下必遵大人之令是從,絕不敢不竭盡全力完成各項任務。”
李岩知道,這時的袁賦諴,就是不滿於太子殿下派自己來此,做他頂頭上司。要壓服他,還是要借用太子殿下的名頭:
“袁將軍啊,讓你隨時在我身邊,我們共同完成此一方麵的戰略目標,可是太子殿下的命令。若你抗拒,就是違令。來與不來,你自己掂量掂量。”
雖然李岩這話說得平淡,可在袁賦諴心裏,已是放下了所有芥蒂,他立即迴複李岩:
“好!在下即刻就在這衙門裏尋個房間住下,不迴附城軍營啦。”
“王輔臣!張黑臉!”
按平了袁賦諴,李岩喊出這兩個姓名。
“末將王輔臣,拜見欽差大人!”
王輔臣當即單膝跪地,抱拳向李岩行禮後還有話說:
“稟欽差大人,原大順軍張黑臉已死。如今,大明國大同駐軍統領,就是末將王輔臣!”
這時的李岩,他已經抽出配槍盒子炮,將槍在案幾邊緣杵響兩聲,再開口,語氣更加威嚴:
“這個姓名還算可以,希望你人如其名,做個我大明國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的輔助之臣。若再想改名,無論你有天大的本身,也必將死於太子殿下製造的殺神之器打擊之下!”
王輔臣聽完李岩之言,立即雙腿都跪了,重重地將頭磕到地上:
“嗵!嗵!嗵!”
三聲響之同時,地麵都有振動。
王輔臣抬起頭來,就要鳴誓,李岩已經繞過案幾,過來就握住他那舉起的右手,將他拉了起來。
看著王輔臣眼裏閃出淚花,李岩這才徹底相信了眼前這人,就是真心地投誠。而且,李岩從王輔臣那被握著的手,也是得到了別樣的感受:這時的王輔臣,其功力,可不是自己全力施展可以對抗的。可能啊,三五個自己也是不可敵的!
既有這樣的感覺,李岩望向袁賦諴去求證。因為李岩也知道:就袁賦諴之功力也是遠在自己之上,不知高出有多少的啊。
袁賦諴給了李岩迴應:重重地點了兩下頭,目光裏還暴露出對王輔臣戰力值得欽佩!
這,對於李岩來說,就是欣喜家慰籍咯:雖然太子殿下說,自己這個方向上的大明國軍隊,裝備是最差的,可是,咱這裏可有兩員超一流戰將!
嗬嗬,唐通,你就哭吧!李過,有種你來跟咱這兩員虎將較量較量?
李岩啊,這時充滿信心。
“報!王繼漠將軍率領近兩千騎兵部隊,已經到達大同城北門外。”
這時,有傳訊兵及時來衙門稟報:
“王繼漠將軍要求:請欽差大人親自前去迎接。否則,他帶領而來之將領不會加入大明國騎兵軍團!”
李岩一聽這樣的稟報,本來正高興著的他,立即來氣了,拉上袁賦諴、王輔臣二人就奔出衙門,朝大同城北門而去。
李牟於前一晚快馬加鞭趕到,讓李岩有一晚上的時間給弟弟交代對宣化的防禦,管理等方麵的諸多事宜,也讓李岩自己離開時內心裏寬慰了許多。
上一次跟隨李自成在宣化住了七天,這一次又因等王繼漠召集部隊,待了兩天。雖然都是匆匆而過,境況不同,李岩自是感受大不一樣。
這時的李岩,他得綜合考量宣化府防禦,對將來大明國應對來自北方武裝力量威脅的作用。還有要考察有無可能以此地為基地,大明國軍隊向北發展的路徑,及可行度等等。
當然,這些都是太子殿下交給李岩的任務。太子殿下說:“未雨綢繆嘛,總要事先做一些研究,防患於未然,是到頭了也就不會心中無底。”
太子殿下還說:“宣化、大同等九邊重鎮之建立,是居於大明朝一貫的內斂政策下的產物。
這對於一個王朝建立之初,為使內地經濟得以發展,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是有極大作用的。
但是,當帝國強盛之後,還堅持這樣保守的政策,就是自掘墳墓。
因為保守,從皇帝到天下臣民皆故步自封,不思進取,逐漸地就生享樂,懶惰之心,並隨即蔓延到帝國的各個角落。
而長期的享樂主義盛行,必然導致腐敗,投機,不勞而獲等國風。
國風下行,整個民族好的民風就改變,敗壞了,人人為獲取財富及其他可以炫耀的東西,不擇手段,卑躬屈膝,下作至極……
長此以往,這個民族就沒有了脊梁,國的概念,傳統美德,等等好的傳承,什麽忠君愛國,隻成讀書人空喊的口號,激不起任何人的熱情。
要知道,人類的發展,真正來自於競爭!而失去競爭力的民族必定自行消亡,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而要保持競爭力,就要不怕競爭,勇敢地去參與其中,而不是退縮……”
騎馬而行的李岩,迴味著太子殿下的錚錚之言,心說:太子殿下啊,心胸好廣大!原大明朝這片天,容納不下他!
“欽差大人,想什麽呐?前麵就要經過天成衛。”
王繼漠縱馬趕上李岩坐騎,斷了李岩思緒後,這樣對李岩說:
“在天成衛周邊,我還有幾百部屬,我先前去,將他們召集而來!”
李岩也是欣喜,可他卻是一臉沉靜,故意這樣講:“之前你不是說隻聯絡到部屬一千二百人嗎?怎麽現在又說這裏還有幾百呢?”
“哎呀,欽差大人,您忘啦,我王繼漠可做過大明朝大同巡撫之官,而巡撫衙門就在陽和衛嘛!
之前在宣化府召集到的人,都是些原大明朝各處關城、衛所之軍戶兵。
從天成衛這邊,到太原界,這地盤上的人馬才是當初咱的部下嘛。 ”
王繼漠繼續講:
“前往陽和衛,咱還能再召集到數百人馬。這樣,到達大同時,加上您從原軍團抽調的二百多火槍手,咱們這支騎兵軍團應該有二千七八百騎兵啦。”
講到此,王繼漠又試探著這樣說:“如今,在大同,原大順軍中也有兩千多騎兵。欽差大人啊,您能不能也抽調到騎兵軍團中來?”
“是啊,騎兵軍團若有五千之數,其作戰效能也就足以衝垮萬人,及以上步兵組成的軍陣。”
李岩也是這樣說,但是,他就是不說從原大順軍中抽調騎兵這事:
“王大人啊,你在天成衛及陽和衛的部屬可能都是騎兵,可是這時候了,他們還保有戰馬不?”
王繼漠這時一聲長歎:
“唉……欽差大人是要榨幹我王繼漠所有的潛能。也罷!咱努力努力,多跑些地方,盡量將這一地域內,所有的原大明朝軍戶兵都召集而來,而且,還要求他們想盡辦法弄到戰馬坐騎!”
李岩這才笑了,“就是嘛!作為一軍之將領,自己的原部屬好帶、好使嘛。去吧,你召集到的人馬直接去大同,咱們就在大同城裏再見啦。”
“好,咱走啦!”
王繼漠催馬而去。李岩望著他遠去的背影,重重地點了頭,心裏也是最終決定:到了大同,就將大明國騎兵軍團完全交給他啦!……
從宣化府到大同,三百多裏路程,李岩一行也是跑了一天一夜。
二十六日早上,袁賦諴、王輔臣等將李岩迎進了大同城裏,住進原大同府衙。
“袁將軍啊,你也住進大同城裏來吧,以方便咱倆隨時討論相關於戰事的各項問題。”
李岩對袁賦諴這樣要求,袁賦諴卻是有些不大願意,他抱雙拳再給李岩行軍中之禮後,這樣講:
“欽差大人有大才能,即是太子殿下將這一地域內,戰事及其他處置權授予您,屬下必遵大人之令是從,絕不敢不竭盡全力完成各項任務。”
李岩知道,這時的袁賦諴,就是不滿於太子殿下派自己來此,做他頂頭上司。要壓服他,還是要借用太子殿下的名頭:
“袁將軍啊,讓你隨時在我身邊,我們共同完成此一方麵的戰略目標,可是太子殿下的命令。若你抗拒,就是違令。來與不來,你自己掂量掂量。”
雖然李岩這話說得平淡,可在袁賦諴心裏,已是放下了所有芥蒂,他立即迴複李岩:
“好!在下即刻就在這衙門裏尋個房間住下,不迴附城軍營啦。”
“王輔臣!張黑臉!”
按平了袁賦諴,李岩喊出這兩個姓名。
“末將王輔臣,拜見欽差大人!”
王輔臣當即單膝跪地,抱拳向李岩行禮後還有話說:
“稟欽差大人,原大順軍張黑臉已死。如今,大明國大同駐軍統領,就是末將王輔臣!”
這時的李岩,他已經抽出配槍盒子炮,將槍在案幾邊緣杵響兩聲,再開口,語氣更加威嚴:
“這個姓名還算可以,希望你人如其名,做個我大明國太子殿下,忠心耿耿的輔助之臣。若再想改名,無論你有天大的本身,也必將死於太子殿下製造的殺神之器打擊之下!”
王輔臣聽完李岩之言,立即雙腿都跪了,重重地將頭磕到地上:
“嗵!嗵!嗵!”
三聲響之同時,地麵都有振動。
王輔臣抬起頭來,就要鳴誓,李岩已經繞過案幾,過來就握住他那舉起的右手,將他拉了起來。
看著王輔臣眼裏閃出淚花,李岩這才徹底相信了眼前這人,就是真心地投誠。而且,李岩從王輔臣那被握著的手,也是得到了別樣的感受:這時的王輔臣,其功力,可不是自己全力施展可以對抗的。可能啊,三五個自己也是不可敵的!
既有這樣的感覺,李岩望向袁賦諴去求證。因為李岩也知道:就袁賦諴之功力也是遠在自己之上,不知高出有多少的啊。
袁賦諴給了李岩迴應:重重地點了兩下頭,目光裏還暴露出對王輔臣戰力值得欽佩!
這,對於李岩來說,就是欣喜家慰籍咯:雖然太子殿下說,自己這個方向上的大明國軍隊,裝備是最差的,可是,咱這裏可有兩員超一流戰將!
嗬嗬,唐通,你就哭吧!李過,有種你來跟咱這兩員虎將較量較量?
李岩啊,這時充滿信心。
“報!王繼漠將軍率領近兩千騎兵部隊,已經到達大同城北門外。”
這時,有傳訊兵及時來衙門稟報:
“王繼漠將軍要求:請欽差大人親自前去迎接。否則,他帶領而來之將領不會加入大明國騎兵軍團!”
李岩一聽這樣的稟報,本來正高興著的他,立即來氣了,拉上袁賦諴、王輔臣二人就奔出衙門,朝大同城北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