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部隊有條不紊地散去。李岩走到李俊麵前來說道:
“太子殿下,您要親臨戰場啊?……您可是答應過我等,再不以身犯險……”
看到範景文,方正卿等也在圍攏過來,那架勢都要勸諫,李俊趕緊大聲說道:
“這是第二軍團建軍以來的第一仗,必須打好。
第二,我現在是大明軍隊的最高統帥。如果不身先士卒,今後這支軍隊會沒有精神支柱。
第三,你們中,誰都沒有指揮過全火器戰鬥。所以,我要帶領軍隊,還有你們,一起去見識見識……”
眾人還是說出來了勸阻之言:
“殿下,戰場之上,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萬望三思啊!”
這些人差不多都要給李俊跪下,李俊想了一下仍然這樣說道:
“安全當然是第一位的,你們全都得去,我就更不敢大意。
所以,我們這些人,由特戰隊全體出動負責保護,我要求特戰隊員們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孫世瑞跳了出來說道:
“還有我們擴大了的天啟火槍隊,哦……現在應該是步槍隊。
我天啟步槍隊請求參加戰鬥,或是參與對太子殿下及眾大人的保衛!”
孫世瑞對陶成都升任第一軍團前鋒營統領,而自己卻還隻帶領著雖說擴大了,實際不過數百人的天啟火槍隊,一直耿耿於懷。
他這時跳出來,就是想參戰,立功。再不濟,保衛李俊。哪怕無功也要引起李俊關注到,以便合適的時候,請李俊也將自己升上個台階。
李俊這時當然願意給孫世瑞個順水人情:
“眾位大人啊,有孫大人的隊伍在加入保衛,你們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說過這話,他立即給孫世瑞下令:
“馬上去準備吧,將你部原來的防衛都交給周大人的軍戶兵。這一仗後,我將以你的步槍隊為基礎,準備籌建大明第三軍團。”
孫世瑞聽到這個,那心情簡直都要飛!他迴答一聲“是!”立即飛奔而去。
李俊再次望向李岩道:
“這下放心了吧?大順軍三千精銳都奈何不了我三十多個特戰隊員。而這時,光保護部隊就已上千!”
李岩在內,在場所有人都一齊點頭。就是剛才對清軍來犯還小有的畏懼,都丟爪哇國去了。
因為清軍走大道而來,李俊把戰場選在了鬼笑石到和順門之間的快活林。因為這裏有一塊較為寬闊的穀地,可以作為圍殲清軍的場地。
具體部署是:
第二軍團六千步兵,分兩部分。三千人埋伏於和順門後麵的山穀裏;三千人則藏在鬼笑石與平山亭之間的深澗下。
而兩千人的炮兵,及他們擁有的三百門迫擊炮,是這次戰鬥的主要殺敵力量。
對李俊這樣的戰爭指揮小白來說,步兵作戰,在突襲宣府戰役中已經見識到,並深有體會。
他現在要體驗體驗炮兵作戰!
這種隻有迫擊炮的炮兵,今後要分派進步兵的各個戰鬥隊去,作為步兵戰鬥隊的協同作戰力量使用。
可這樣一下子集中三百門迫擊炮,一次擊發就是三百發迫擊炮彈,對敵轟擊的作戰方式,規模,恐怕就是後世戰爭中也不多見。
畢竟李俊還不到二十歲,玩的心態啊都超過了冷靜地分析,計算,籌劃等等。
好在這時,他身邊就沒人懂後世的熱兵器戰爭,也就沒人敢質疑他的指揮。
在李俊想來,清軍一旦進入快活林,這個沒有任何樹林的開闊地。他們前麵有三千步兵,從兩崖壁形成的“和順門”後麵衝出攔截。後麵又被突然冒出的伏兵堵了退路。這時候,藏在側麵崖頂上的炮兵,立即將三百發迫擊炮炮彈,一次性傾瀉到清軍群中……
嗬嗬,恐怕第二撥炮彈爆炸後,清軍一千五百韃子兵就沒幾個還活著咯!
然後,步兵兩頭對進,進行戰場清理,一個韃子兵都休想逃脫!
是的,李俊就是不會放一個韃子兵逃脫!在他心裏,若有一個逃脫,那就視這次戰鬥為失敗。
可是,當他把想法跟李岩一說,李岩旁邊的劉芳亮就表示出了他的不能理解了:
“哎呀,殿下。您這樣的要求太苛刻啦!可能全天下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以做到!
韃子兵的強悍和逃生,兩項本領都可說是獨步天下。
一千五百個哎,不放過一個?”
李岩雖沒說話,可臉上也是表明:李俊這個大話怕是難以實現!
連紅娘子都朝李俊搖頭:這牛皮吹大發啦!……
“哈哈。”
李俊長笑,笑過了才說道:
“八千人打一千五百人,而且八千人還擁有領先敵人幾個代差的大殺器。如果還放走一個敵人,真就是太失敗!”
紅娘子搶先說道:“可百密一疏啊……”
李俊立即將右手臂在空中一揮,阻斷紅娘子說下去,言道:
“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都成虛妄!
有疏,就是炮擊過後,我軍步兵得像梳子一樣,把每個敵人屍體給梳出來。
有密,就是嚴密到將包括被爆炸弄沒了的敵人屍體數量確認下來。
必須百分之百的保證沒有一個敵人逃脫!
大家想過沒有,如果有哪怕一個韃子兵逃迴去了,將他們遭受到的打擊讓多爾袞知道,後果是什麽?
所以……”
李俊立即給孫世瑞下達命令道:
“孫大人,你親自去給步兵傳令,將我的意思讓每個戰士清楚,明白地知道。
另外告訴他們,哪怕麵對敵人屍體,每個戰士都要每人至少捅上一刺刀,以確保每個敵人死盡死絕!
各隊官長監督士兵,凡沒捅刀的士兵記大過一次。
今後,有被三次記大過者,逐出軍營,脫下軍裝,去煤窯挖煤!”
李俊這話出來,連孫世瑞都直咂嘴,吐出來了舌頭……
清軍方麵,巴哈納是拖延了兩天,才帶領他的部隊奔西山而來。
他不自信能夠殺光整個西山裏的所有老弱婦孺,更不自信能夠管理好剩下來的青壯。
隻是,他沒想過自己帶著一千五百部下,進入西山會有什麽危險。
因為他及他的部隊,多次參與入關,對大明京畿各地的襲擾和搶掠。
曾經,這一千五百人的部隊,擊潰過一萬多人的明軍精銳。
最近,在山東還拿下一個又一個城池。那些守城的明軍或大順軍士卒,都是軟骨頭,沒有蛋蛋的慫貨,比普通百姓更沒有血性……
所以,巴哈納走大路。他帶領一千五百部隊大搖大擺,也不派前哨,後衛,一齊簇擁而行。
清晨從北京城出來,巴哈納都預計好了,到了潭柘寺鎮吃午飯,時間上正合適呢。
從鬼見石旁邊走過,巴哈納讀過巨石上的三個字還笑了,心想:鬼見了這石頭會怎麽樣?打這石頭一頓呢,還是背走這石頭?
想過,他又搖頭,心說:“這漢人文字,理解起來比鬼還鬼!”
等他抬頭,快活林地塊已是一覽無餘:這山間難得的平坦穀地,長有四裏,寬二裏。
嗬嗬,這穀地已被開墾,還種上了大豆,蕎麥等作物。一壟一壟青油油,都有了好收成的兆頭。
“漢奴在這裏種地,想建世外桃源吧?哼!距離我大清都城這麽近,還想過田園日子逍遙快活,可能嗎?不可能!”
巴哈納對身邊手下說過 這些話後,冷笑而道:
“馬上,這些漢奴就會知道什麽叫人不如豬狗!”
他楊馬鞭指著穀地盡頭兩崖壁,向他的兒郎們下達了攻擊命令:
“種地的漢狗應該就在那崖壁後麵。兒郎們,衝出去,殺戮從這裏開始!”
“哇嗚…哇嗚……”
韃子兵唿嚎著,跑下嶺崗,很快進入穀地,朝和順門衝去。
巴哈納看到部隊都進入了穀底,他才揚鞭催馬,帶著衛士隨後跟了上去。
數息之後,巴哈納馬踏青苗,已經到達穀地中央。
突然間,他看見崖壁後麵,衝出來眾多穿奇異服裝的人。
那些人一出來,就迅速朝穀地兩邊散開,然後呈扇形,前後三排擋住了清軍前麵的去路。
敵襲!
巴哈納心裏一緊,立即給馬屁股上狠抽一鞭。
戰馬衝了出去,很快到達部隊中間。
巴哈納勒住戰馬,大聲嘶吼道:
“全體結陣,準備戰鬥!快!快!快!……”
一千五百滿洲兵迅速靠攏,結成戰鬥方陣:前麵五排弓箭手拉弓搭箭;中間五排火槍兵開始給火繩槍裝填火藥、彈丸;最後五排長槍兵也做好了衝鋒的準備……
“漢狗進入一百步內,弓箭手放箭,然後蹲下搭箭。
然後,火槍兵從弓箭手身邊衝出,向敵邁進,距敵七十步點火,將彈丸射向敵人……”
這時的巴哈納沉著指揮,心裏還說道:笑話了,我大清勇士會懼怕漢狗?
他估計:一輪箭雨,一輪彈丸,兩撥攻擊後,漢兵立即轉身就逃跑。弓箭手再射出第二箭後抽出腰刀,和後跟上來的長槍兵就將奮勇追擊。
這都是曆年來,跟明軍作戰積累的經驗!
“太子殿下,您要親臨戰場啊?……您可是答應過我等,再不以身犯險……”
看到範景文,方正卿等也在圍攏過來,那架勢都要勸諫,李俊趕緊大聲說道:
“這是第二軍團建軍以來的第一仗,必須打好。
第二,我現在是大明軍隊的最高統帥。如果不身先士卒,今後這支軍隊會沒有精神支柱。
第三,你們中,誰都沒有指揮過全火器戰鬥。所以,我要帶領軍隊,還有你們,一起去見識見識……”
眾人還是說出來了勸阻之言:
“殿下,戰場之上,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萬望三思啊!”
這些人差不多都要給李俊跪下,李俊想了一下仍然這樣說道:
“安全當然是第一位的,你們全都得去,我就更不敢大意。
所以,我們這些人,由特戰隊全體出動負責保護,我要求特戰隊員們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孫世瑞跳了出來說道:
“還有我們擴大了的天啟火槍隊,哦……現在應該是步槍隊。
我天啟步槍隊請求參加戰鬥,或是參與對太子殿下及眾大人的保衛!”
孫世瑞對陶成都升任第一軍團前鋒營統領,而自己卻還隻帶領著雖說擴大了,實際不過數百人的天啟火槍隊,一直耿耿於懷。
他這時跳出來,就是想參戰,立功。再不濟,保衛李俊。哪怕無功也要引起李俊關注到,以便合適的時候,請李俊也將自己升上個台階。
李俊這時當然願意給孫世瑞個順水人情:
“眾位大人啊,有孫大人的隊伍在加入保衛,你們還有什麽可擔心的呢?”
說過這話,他立即給孫世瑞下令:
“馬上去準備吧,將你部原來的防衛都交給周大人的軍戶兵。這一仗後,我將以你的步槍隊為基礎,準備籌建大明第三軍團。”
孫世瑞聽到這個,那心情簡直都要飛!他迴答一聲“是!”立即飛奔而去。
李俊再次望向李岩道:
“這下放心了吧?大順軍三千精銳都奈何不了我三十多個特戰隊員。而這時,光保護部隊就已上千!”
李岩在內,在場所有人都一齊點頭。就是剛才對清軍來犯還小有的畏懼,都丟爪哇國去了。
因為清軍走大道而來,李俊把戰場選在了鬼笑石到和順門之間的快活林。因為這裏有一塊較為寬闊的穀地,可以作為圍殲清軍的場地。
具體部署是:
第二軍團六千步兵,分兩部分。三千人埋伏於和順門後麵的山穀裏;三千人則藏在鬼笑石與平山亭之間的深澗下。
而兩千人的炮兵,及他們擁有的三百門迫擊炮,是這次戰鬥的主要殺敵力量。
對李俊這樣的戰爭指揮小白來說,步兵作戰,在突襲宣府戰役中已經見識到,並深有體會。
他現在要體驗體驗炮兵作戰!
這種隻有迫擊炮的炮兵,今後要分派進步兵的各個戰鬥隊去,作為步兵戰鬥隊的協同作戰力量使用。
可這樣一下子集中三百門迫擊炮,一次擊發就是三百發迫擊炮彈,對敵轟擊的作戰方式,規模,恐怕就是後世戰爭中也不多見。
畢竟李俊還不到二十歲,玩的心態啊都超過了冷靜地分析,計算,籌劃等等。
好在這時,他身邊就沒人懂後世的熱兵器戰爭,也就沒人敢質疑他的指揮。
在李俊想來,清軍一旦進入快活林,這個沒有任何樹林的開闊地。他們前麵有三千步兵,從兩崖壁形成的“和順門”後麵衝出攔截。後麵又被突然冒出的伏兵堵了退路。這時候,藏在側麵崖頂上的炮兵,立即將三百發迫擊炮炮彈,一次性傾瀉到清軍群中……
嗬嗬,恐怕第二撥炮彈爆炸後,清軍一千五百韃子兵就沒幾個還活著咯!
然後,步兵兩頭對進,進行戰場清理,一個韃子兵都休想逃脫!
是的,李俊就是不會放一個韃子兵逃脫!在他心裏,若有一個逃脫,那就視這次戰鬥為失敗。
可是,當他把想法跟李岩一說,李岩旁邊的劉芳亮就表示出了他的不能理解了:
“哎呀,殿下。您這樣的要求太苛刻啦!可能全天下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以做到!
韃子兵的強悍和逃生,兩項本領都可說是獨步天下。
一千五百個哎,不放過一個?”
李岩雖沒說話,可臉上也是表明:李俊這個大話怕是難以實現!
連紅娘子都朝李俊搖頭:這牛皮吹大發啦!……
“哈哈。”
李俊長笑,笑過了才說道:
“八千人打一千五百人,而且八千人還擁有領先敵人幾個代差的大殺器。如果還放走一個敵人,真就是太失敗!”
紅娘子搶先說道:“可百密一疏啊……”
李俊立即將右手臂在空中一揮,阻斷紅娘子說下去,言道:
“在絕對實力麵前,一切都成虛妄!
有疏,就是炮擊過後,我軍步兵得像梳子一樣,把每個敵人屍體給梳出來。
有密,就是嚴密到將包括被爆炸弄沒了的敵人屍體數量確認下來。
必須百分之百的保證沒有一個敵人逃脫!
大家想過沒有,如果有哪怕一個韃子兵逃迴去了,將他們遭受到的打擊讓多爾袞知道,後果是什麽?
所以……”
李俊立即給孫世瑞下達命令道:
“孫大人,你親自去給步兵傳令,將我的意思讓每個戰士清楚,明白地知道。
另外告訴他們,哪怕麵對敵人屍體,每個戰士都要每人至少捅上一刺刀,以確保每個敵人死盡死絕!
各隊官長監督士兵,凡沒捅刀的士兵記大過一次。
今後,有被三次記大過者,逐出軍營,脫下軍裝,去煤窯挖煤!”
李俊這話出來,連孫世瑞都直咂嘴,吐出來了舌頭……
清軍方麵,巴哈納是拖延了兩天,才帶領他的部隊奔西山而來。
他不自信能夠殺光整個西山裏的所有老弱婦孺,更不自信能夠管理好剩下來的青壯。
隻是,他沒想過自己帶著一千五百部下,進入西山會有什麽危險。
因為他及他的部隊,多次參與入關,對大明京畿各地的襲擾和搶掠。
曾經,這一千五百人的部隊,擊潰過一萬多人的明軍精銳。
最近,在山東還拿下一個又一個城池。那些守城的明軍或大順軍士卒,都是軟骨頭,沒有蛋蛋的慫貨,比普通百姓更沒有血性……
所以,巴哈納走大路。他帶領一千五百部隊大搖大擺,也不派前哨,後衛,一齊簇擁而行。
清晨從北京城出來,巴哈納都預計好了,到了潭柘寺鎮吃午飯,時間上正合適呢。
從鬼見石旁邊走過,巴哈納讀過巨石上的三個字還笑了,心想:鬼見了這石頭會怎麽樣?打這石頭一頓呢,還是背走這石頭?
想過,他又搖頭,心說:“這漢人文字,理解起來比鬼還鬼!”
等他抬頭,快活林地塊已是一覽無餘:這山間難得的平坦穀地,長有四裏,寬二裏。
嗬嗬,這穀地已被開墾,還種上了大豆,蕎麥等作物。一壟一壟青油油,都有了好收成的兆頭。
“漢奴在這裏種地,想建世外桃源吧?哼!距離我大清都城這麽近,還想過田園日子逍遙快活,可能嗎?不可能!”
巴哈納對身邊手下說過 這些話後,冷笑而道:
“馬上,這些漢奴就會知道什麽叫人不如豬狗!”
他楊馬鞭指著穀地盡頭兩崖壁,向他的兒郎們下達了攻擊命令:
“種地的漢狗應該就在那崖壁後麵。兒郎們,衝出去,殺戮從這裏開始!”
“哇嗚…哇嗚……”
韃子兵唿嚎著,跑下嶺崗,很快進入穀地,朝和順門衝去。
巴哈納看到部隊都進入了穀底,他才揚鞭催馬,帶著衛士隨後跟了上去。
數息之後,巴哈納馬踏青苗,已經到達穀地中央。
突然間,他看見崖壁後麵,衝出來眾多穿奇異服裝的人。
那些人一出來,就迅速朝穀地兩邊散開,然後呈扇形,前後三排擋住了清軍前麵的去路。
敵襲!
巴哈納心裏一緊,立即給馬屁股上狠抽一鞭。
戰馬衝了出去,很快到達部隊中間。
巴哈納勒住戰馬,大聲嘶吼道:
“全體結陣,準備戰鬥!快!快!快!……”
一千五百滿洲兵迅速靠攏,結成戰鬥方陣:前麵五排弓箭手拉弓搭箭;中間五排火槍兵開始給火繩槍裝填火藥、彈丸;最後五排長槍兵也做好了衝鋒的準備……
“漢狗進入一百步內,弓箭手放箭,然後蹲下搭箭。
然後,火槍兵從弓箭手身邊衝出,向敵邁進,距敵七十步點火,將彈丸射向敵人……”
這時的巴哈納沉著指揮,心裏還說道:笑話了,我大清勇士會懼怕漢狗?
他估計:一輪箭雨,一輪彈丸,兩撥攻擊後,漢兵立即轉身就逃跑。弓箭手再射出第二箭後抽出腰刀,和後跟上來的長槍兵就將奮勇追擊。
這都是曆年來,跟明軍作戰積累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