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福父子已經歸附,李俊來太原之目的已經達到。
方正卿和陳永福,去談細節及今後的戰守策略。
李洪拉上陳德去尋他的柳葉兒。
而李俊則跟郭靜中和傅山師徒倆杠上了。
李俊知道,若想拿下這兩個老江湖,至誠最是重要。
但是,將自己和盤托出,哪怕赤條條了,都有可能換不來他們對等的迴饋。
畢竟,連他們倆這時心向何處都還不知道。
這是前提,決定著有沒有談下去的必要。
李俊一試探,傅山立即給出來答案:
“當然是心向華夏!”
接著,傅山之言已如江水奔流,滔滔不絕:
“我泱泱華夏,數千年文明,豈可被野蠻落後的滿清奴隸主統治而中斷?
我等之前沒拜你這大明太子,皆因之前大明之皇帝們,他們之作為真的寒了我等的心!
二百多年的大明史上,皇帝們有哪一個將大明臣民當人來對待?
這樣之言,之前的大明治下,無人敢說。
今天,我敢當著你大明太子,抒發出藏在心中長久的憤懣,也是在這個大明已亡未亡時段,我仍隻一介草民也。
非我狂妄,我視功名為糞土!
是我看到了本質:大明曆代帝王從太祖始,到崇禎,個個都是流氓頭子!
處江湖還要講義氣。
可他們,臉麵都不要。
為所欲為,從不擔心有人會將他們打倒。
就是崇禎,都已亡國,還以上吊相抗。
看他遺詔:朕非亡國之君,諸臣誤朕……假惺惺:勿傷我百姓一人。
欺世盜名至如此境界,老朱家血脈裏,骨子裏流氓之氣的侵染可見一斑。
說到侵染。
兩千年來,從始皇帝開始,就將我華夏民族寖泡在皇權之下。
就是要將忠君兩個字,侵染進民族的血液及骨子裏。
至有明一朝,此舉空前!
皇帝和官吏蛇鼠一窩,聯手圈我華夏民眾之身;喝我華夏民族之血;還不許有哪怕一丁點的怨言……
君不見曆年大旱,瘟疫肆虐……三晉、甘陝、河南等地餓殍遍野。民眾將草根樹皮吃盡,易子而食……
這種時候皇帝派出的總督這麽說道:
農民遇天災,關皇帝,朝廷什麽事?你們,好好在家裏等著餓死就好,出來晃什麽蕩?還糾結起來吃大戶,禍害大明基礎,當全數誅滅!
他堂而皇之地講出了皇帝們,士子們的心聲!
請問,這樣的大明江山值得去盡忠嗎?皇帝,值得跪拜嗎?皇室值得尊敬嗎?……
當然,我不當明朝的官,沒造明朝的反,我這次出現在這裏,也不是要幫助大順。
追郭真人之蹤跡,欲拜入其門下修煉也。
然際遇太子,抒發鬱悶爾,既見太子清明,就多說幾句。”
李俊躬身給傅山行禮,再作請之姿勢,就是要掏空傅山心中所有話語的意思。
傅山此人,雖傲嬌得目無全天下智識,但終究有識龍鳳之眼光,不然怎又有拜師郭靜中之舉呢?
李俊這樣的謙恭,而其才智,僅此數息已讓傅山折服。此時李俊要掏他胸襟,他又怎會拒絕?不吐不快啊,豪情之人,莫不如此。
可以這麽說,傅山接下去這一吐胸襟,真就把個大明王朝剝得體無完膚,連方正卿,陳永福來了都聽不下去,又有礙於李俊在場不便駁斥而遠遠地躲開,耳不聞心不煩啦。
而傅山哪管他們,滔滔不絕地把話倒完,就看著李俊。
“啪,啪啪……”李俊拍著雙手向傅山走去,到了傅山麵前停住,說道:
“傅大俠講得好!終於有人站出來抨擊這個黑暗的大明王朝!如果華夏多一些如傅大俠您這樣的人,那麽我華夏民族振興有望;華夏文明光照天下的那一天就會盡快到來;華夏人民就有無限的未來……”
李俊的表態,話語,將傅山還要有的抨擊堵住,他被震撼到而久久地看著李俊,不敢相信李俊具有大明太子這樣的身份。
黑暗這個詞代表著什麽?而這個詞被大明太子用於形容大明王朝?
“太子殿下,你都這麽憎恨大明王朝,那麽,你還以大明太子自居,情何以堪?”
郭靜中這時過來李俊麵前,翹首以問。
李俊對郭靜中躬身行禮,禮畢長笑道:
“郭真人,您修道為何?為何要修道?您修道為令尊乎?為後代乎?……您迴答我。”
郭靜中何等人!他立即迴拜李俊:“受教!謝太子殿下!”
李俊迴禮後道:
“大明王朝之亡,沒有什麽可惜之說,就是集天下智識之士去探究,將所有原因找出來,最終結論還是:明朝必亡!
那麽請二位想一想,自秦以來,在華夏民族占據的這塊疆域內,有多少個王朝已經滅亡?曆史的洪流中有多少英雄被卷走?……
又想一想,秦以前,我華夏文明為什麽那麽璀璨?秦以來各個王朝始終要滅亡,為什麽?根源在哪裏?
再想一想,有誰探討過自秦以來華夏文明在這兩千年來,發展了多少?
還要想一想,如果我們將滿清趕迴長白山去放牧以後,我們該建立怎樣的一種製度,讓我華夏文明再不被一次次地中斷,停滯不前?
還有很多問題呢,都值得我們去想。
傅大俠,你已經摸到了問題的邊角,請繼續想下去!
可是,我們不能躺下去,在被窩裏想想了事啊,我們得做點什麽!
這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
集天下智識之士,先救我華夏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然後要建立一個讓我人民修養生息,生活幸福的太平天下。
然後才可談及長治久安,穩定發展……”
“啪,啪啪……”
傅山這時同樣還李俊以掌聲後,言道:
“太子跟我們打哈哈,不過,聽著讓人不得不振奮。
但這種嘴仗咱不想再打。
如今先顧眼巴前。今見太子擁有如此神器,還請問:
太子殿下,如何阻敵於晉地之外?
今陳永福父子已然歸附殿下,而清軍勢大,非幾杆神器可以阻之。
為臣者,君之手足也;為民者,君之附足毛也……為君者,何以自強,因不能探其德才,而一時作不出判斷。
然,為君自保當有預案。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能救民於水火者,做不得臣民之君主也!
草民肺腑之言尚多,僅言此,盼殿下答複。
言之有理,民服;行之有效,民隨;觀君才德,足以掃蕩天下,與民生息,富足天下,民願盡餘生以鋪之而揚我華夏文明!”
李俊笑了,傅山之狂可見一斑!難怪曆史上的他,就是輸在這個狂字上:
青年傅山,若少些輕狂,好好寫幾篇八股,再歌頌一下晚明醬缸,舉人,進士早已到手。
中年傅山,少一些氣節,不挺直腰杆要做華夏人。隻需向清廷表個態度,高官厚祿錢財,甚至兒孫滿堂……一樣不缺。
晚年傅山,發家致富的機會海了去:寫寫字,畫些畫,拍賣出去,價高者得。要不,給高官富豪看看病,開好藥,賣貴藥……他至於活得那麽窮困潦倒嗎?
就是康熙親賜他“內閣中書”名分加以籠絡,到死前,傅山還告訴後人,不以清廷所贈“內閣中書”身份下葬,要穿道袍入土……至死保持漢民族氣節!
是的,後世有人說他愚忠,說他傻,笨,不知一生不易,當要富足精彩……
在李俊這時看來,傅山,如文天祥,陸秀夫們一樣,他們哪裏忠的是一己之君啊?
他們誓死不屈,扞衛的是華夏文明,中華道統!
“好!”
李俊笑得真誠,擊掌以慶遇知己。然後言道:
“太原交托給陳永福父子,以我大明名義穩定周邊。阻滿清軍於晉地外,我來做!”
李俊宣稱:
“哪怕如今滿韃子已經占據井陘、固關。我將使它再難前進一步,找時機奪迴關隘,令滿韃子休想再越雷池半步!
我之宏願,哪是僅僅阻滿於晉地之外?跟先生實話實說:不出幾月,我要將滿清趕迴長白山去放牧,並且使之再無踏足中原的實力……
到那時,望先生不遺餘力,我們將華夏治理好,然後將華夏文明廣播於整個天下!”
“好!”
郭靜中都拍起小手,卻對傅山說道:
“跟我迴五峰山龍泉寺,受我畢生所學,待太子殿下兌現承諾,爾再出山輔佐於他!”
李俊趕緊相邀:“到時,還請真人同來教練於我!”
郭靜中捋著白須言道:
“我垂垂老矣,恐不久於人世。今幸得傅山為徒,當傾囊相授畢生所學。願華夏有幸,你與他如武王,薑尚,則創我民族千年昌盛,不在話下。願殿下鴻福齊天,得償所願。而後,當以慧根為基,尋玄化師承而保千年之身。是則,我華夏文明播撒於日月光照之寰宇,舉靈息出宇宙……
老夫在此拜托啦!”
說完話,郭靜中對李俊彎腰一拜,驚得李俊趕緊扶住,立即表態道:
“定不負真人所托!”
可是,李俊真沒聽懂郭靜中後麵的話!他正要請教,人家郭靜中已經帶著傅山離去。
這使得李俊很是鬱悶。
方正卿和陳永福,去談細節及今後的戰守策略。
李洪拉上陳德去尋他的柳葉兒。
而李俊則跟郭靜中和傅山師徒倆杠上了。
李俊知道,若想拿下這兩個老江湖,至誠最是重要。
但是,將自己和盤托出,哪怕赤條條了,都有可能換不來他們對等的迴饋。
畢竟,連他們倆這時心向何處都還不知道。
這是前提,決定著有沒有談下去的必要。
李俊一試探,傅山立即給出來答案:
“當然是心向華夏!”
接著,傅山之言已如江水奔流,滔滔不絕:
“我泱泱華夏,數千年文明,豈可被野蠻落後的滿清奴隸主統治而中斷?
我等之前沒拜你這大明太子,皆因之前大明之皇帝們,他們之作為真的寒了我等的心!
二百多年的大明史上,皇帝們有哪一個將大明臣民當人來對待?
這樣之言,之前的大明治下,無人敢說。
今天,我敢當著你大明太子,抒發出藏在心中長久的憤懣,也是在這個大明已亡未亡時段,我仍隻一介草民也。
非我狂妄,我視功名為糞土!
是我看到了本質:大明曆代帝王從太祖始,到崇禎,個個都是流氓頭子!
處江湖還要講義氣。
可他們,臉麵都不要。
為所欲為,從不擔心有人會將他們打倒。
就是崇禎,都已亡國,還以上吊相抗。
看他遺詔:朕非亡國之君,諸臣誤朕……假惺惺:勿傷我百姓一人。
欺世盜名至如此境界,老朱家血脈裏,骨子裏流氓之氣的侵染可見一斑。
說到侵染。
兩千年來,從始皇帝開始,就將我華夏民族寖泡在皇權之下。
就是要將忠君兩個字,侵染進民族的血液及骨子裏。
至有明一朝,此舉空前!
皇帝和官吏蛇鼠一窩,聯手圈我華夏民眾之身;喝我華夏民族之血;還不許有哪怕一丁點的怨言……
君不見曆年大旱,瘟疫肆虐……三晉、甘陝、河南等地餓殍遍野。民眾將草根樹皮吃盡,易子而食……
這種時候皇帝派出的總督這麽說道:
農民遇天災,關皇帝,朝廷什麽事?你們,好好在家裏等著餓死就好,出來晃什麽蕩?還糾結起來吃大戶,禍害大明基礎,當全數誅滅!
他堂而皇之地講出了皇帝們,士子們的心聲!
請問,這樣的大明江山值得去盡忠嗎?皇帝,值得跪拜嗎?皇室值得尊敬嗎?……
當然,我不當明朝的官,沒造明朝的反,我這次出現在這裏,也不是要幫助大順。
追郭真人之蹤跡,欲拜入其門下修煉也。
然際遇太子,抒發鬱悶爾,既見太子清明,就多說幾句。”
李俊躬身給傅山行禮,再作請之姿勢,就是要掏空傅山心中所有話語的意思。
傅山此人,雖傲嬌得目無全天下智識,但終究有識龍鳳之眼光,不然怎又有拜師郭靜中之舉呢?
李俊這樣的謙恭,而其才智,僅此數息已讓傅山折服。此時李俊要掏他胸襟,他又怎會拒絕?不吐不快啊,豪情之人,莫不如此。
可以這麽說,傅山接下去這一吐胸襟,真就把個大明王朝剝得體無完膚,連方正卿,陳永福來了都聽不下去,又有礙於李俊在場不便駁斥而遠遠地躲開,耳不聞心不煩啦。
而傅山哪管他們,滔滔不絕地把話倒完,就看著李俊。
“啪,啪啪……”李俊拍著雙手向傅山走去,到了傅山麵前停住,說道:
“傅大俠講得好!終於有人站出來抨擊這個黑暗的大明王朝!如果華夏多一些如傅大俠您這樣的人,那麽我華夏民族振興有望;華夏文明光照天下的那一天就會盡快到來;華夏人民就有無限的未來……”
李俊的表態,話語,將傅山還要有的抨擊堵住,他被震撼到而久久地看著李俊,不敢相信李俊具有大明太子這樣的身份。
黑暗這個詞代表著什麽?而這個詞被大明太子用於形容大明王朝?
“太子殿下,你都這麽憎恨大明王朝,那麽,你還以大明太子自居,情何以堪?”
郭靜中這時過來李俊麵前,翹首以問。
李俊對郭靜中躬身行禮,禮畢長笑道:
“郭真人,您修道為何?為何要修道?您修道為令尊乎?為後代乎?……您迴答我。”
郭靜中何等人!他立即迴拜李俊:“受教!謝太子殿下!”
李俊迴禮後道:
“大明王朝之亡,沒有什麽可惜之說,就是集天下智識之士去探究,將所有原因找出來,最終結論還是:明朝必亡!
那麽請二位想一想,自秦以來,在華夏民族占據的這塊疆域內,有多少個王朝已經滅亡?曆史的洪流中有多少英雄被卷走?……
又想一想,秦以前,我華夏文明為什麽那麽璀璨?秦以來各個王朝始終要滅亡,為什麽?根源在哪裏?
再想一想,有誰探討過自秦以來華夏文明在這兩千年來,發展了多少?
還要想一想,如果我們將滿清趕迴長白山去放牧以後,我們該建立怎樣的一種製度,讓我華夏文明再不被一次次地中斷,停滯不前?
還有很多問題呢,都值得我們去想。
傅大俠,你已經摸到了問題的邊角,請繼續想下去!
可是,我們不能躺下去,在被窩裏想想了事啊,我們得做點什麽!
這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
集天下智識之士,先救我華夏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然後要建立一個讓我人民修養生息,生活幸福的太平天下。
然後才可談及長治久安,穩定發展……”
“啪,啪啪……”
傅山這時同樣還李俊以掌聲後,言道:
“太子跟我們打哈哈,不過,聽著讓人不得不振奮。
但這種嘴仗咱不想再打。
如今先顧眼巴前。今見太子擁有如此神器,還請問:
太子殿下,如何阻敵於晉地之外?
今陳永福父子已然歸附殿下,而清軍勢大,非幾杆神器可以阻之。
為臣者,君之手足也;為民者,君之附足毛也……為君者,何以自強,因不能探其德才,而一時作不出判斷。
然,為君自保當有預案。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能救民於水火者,做不得臣民之君主也!
草民肺腑之言尚多,僅言此,盼殿下答複。
言之有理,民服;行之有效,民隨;觀君才德,足以掃蕩天下,與民生息,富足天下,民願盡餘生以鋪之而揚我華夏文明!”
李俊笑了,傅山之狂可見一斑!難怪曆史上的他,就是輸在這個狂字上:
青年傅山,若少些輕狂,好好寫幾篇八股,再歌頌一下晚明醬缸,舉人,進士早已到手。
中年傅山,少一些氣節,不挺直腰杆要做華夏人。隻需向清廷表個態度,高官厚祿錢財,甚至兒孫滿堂……一樣不缺。
晚年傅山,發家致富的機會海了去:寫寫字,畫些畫,拍賣出去,價高者得。要不,給高官富豪看看病,開好藥,賣貴藥……他至於活得那麽窮困潦倒嗎?
就是康熙親賜他“內閣中書”名分加以籠絡,到死前,傅山還告訴後人,不以清廷所贈“內閣中書”身份下葬,要穿道袍入土……至死保持漢民族氣節!
是的,後世有人說他愚忠,說他傻,笨,不知一生不易,當要富足精彩……
在李俊這時看來,傅山,如文天祥,陸秀夫們一樣,他們哪裏忠的是一己之君啊?
他們誓死不屈,扞衛的是華夏文明,中華道統!
“好!”
李俊笑得真誠,擊掌以慶遇知己。然後言道:
“太原交托給陳永福父子,以我大明名義穩定周邊。阻滿清軍於晉地外,我來做!”
李俊宣稱:
“哪怕如今滿韃子已經占據井陘、固關。我將使它再難前進一步,找時機奪迴關隘,令滿韃子休想再越雷池半步!
我之宏願,哪是僅僅阻滿於晉地之外?跟先生實話實說:不出幾月,我要將滿清趕迴長白山去放牧,並且使之再無踏足中原的實力……
到那時,望先生不遺餘力,我們將華夏治理好,然後將華夏文明廣播於整個天下!”
“好!”
郭靜中都拍起小手,卻對傅山說道:
“跟我迴五峰山龍泉寺,受我畢生所學,待太子殿下兌現承諾,爾再出山輔佐於他!”
李俊趕緊相邀:“到時,還請真人同來教練於我!”
郭靜中捋著白須言道:
“我垂垂老矣,恐不久於人世。今幸得傅山為徒,當傾囊相授畢生所學。願華夏有幸,你與他如武王,薑尚,則創我民族千年昌盛,不在話下。願殿下鴻福齊天,得償所願。而後,當以慧根為基,尋玄化師承而保千年之身。是則,我華夏文明播撒於日月光照之寰宇,舉靈息出宇宙……
老夫在此拜托啦!”
說完話,郭靜中對李俊彎腰一拜,驚得李俊趕緊扶住,立即表態道:
“定不負真人所托!”
可是,李俊真沒聽懂郭靜中後麵的話!他正要請教,人家郭靜中已經帶著傅山離去。
這使得李俊很是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