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高層人員的晚飯,要在千戶所衙門一起吃。
這是李俊昨天定下的規矩,今天早早過來,就是想有所安排
很快和廚子們搞得熟絡,李俊又在這裏了解到了相關於基地裏的不少情況:
這裏雖然是山區,但是方國梁他們十幾年來,一直在管理和經營。
這個鎮,是異鎮。
鎮子裏的住戶,是異人。
這麽多年來,這些人一直偽裝成一般居民:開鋪子做生意;打鐵匠做農具;建燒房釀老酒……
免不了山外麵有人來旅遊,拜佛或走商。這些人看到的是:鎮外田地有農夫,鎮裏店鋪有商人……
表象之下,農夫,商人,工匠……各色人等都是兵,不論男女和小孩!
明朝的軍戶製度,連軍官都是世襲的,一入軍籍,代代從軍……
另外,李俊也是都有些佩服方國梁他們這樣的搞法:
所轄之地,人員亦是兵,又是農、還要經商、做工匠……將基地經濟搞得一派繁榮景象。
當然了,在這樣的繁榮背景下,千戶所衙門的廚子們,每天張羅長官們的生活還不要太簡單?雞鴨魚肉為主,各種小菜輔助拚盤……
今天,太子殿下要來和官員們一起吃?當然還要加些山珍什麽的,弄得更豐盛些啦。
李俊當即就製止了廚子這樣去做。
他告訴廚子說,平時怎麽樣的飯菜,現在不能多添任何一樣。還要算著人頭,定量下鍋。稍多做點,讓熬夜的人將剩下的飯菜,打包迴去當宵夜。
看著廚子難以理解的眼神,李俊又講道:
“這裏即將湧進來很多的人,這些都是我大明的臣民,不能讓他們來了這裏,沒吃的而餓死吧?
省下一盤山珍的原料,賣到基地外麵去,再買迴的糧食,可以讓幾個人吃飽一頓。你說劃算不劃算?
是,作為這裏的管理者,很是辛苦。吃食上比難民們好點也應該。但,營養管夠就可以了,絕對要杜絕浪費。
今後,若是誰敢大吃大喝,鋪張浪費,本太子就擼了他的官。貪汙腐化者,本太子還要殺他的頭!”
最後,李俊吩咐廚子們,在昨天的定額人員基礎上,今晚多做五個人的飯菜……
都安排好之後,李俊才去隔壁,看望在陳心兒那裏就醫的方以智。
他都是做好了跟方以智激烈交鋒的準備,才跨進方以智所在病房的。
“嗨,老方,這會兒你的雙腳好些了嗎?”
李俊進去,就這樣跟方以智打招唿帶問候。
可是,方以智隻是盯著李俊看,沒有語言反饋,也不給個態度!
李俊再看薄玨和陳心兒:兩人正抿嘴笑著。
這就給了李俊一個驚喜:搞定!
給陳心兒投去感激的目光後,李俊說道:
“我來,是看方大人是否可以赴宴,還要像陳大醫士問問,像方大人這樣的傷,有啥不能吃或忌口的地方。”
薄玨聽李俊說到宴席,一下子站起,“太子殿下為我等準備了接風宴?哈哈,先透露透露,有什麽好吃的?”
李俊趕緊說道:“這裏雖然條件艱苦,但,招待貴客啊,雞鴨魚肉是少不了的。酒可以喝一點。飯嘛,一定管飽!”
陳心兒在旁,聽得一愣一愣的。她心說:這是招待貴客?千戶所衙門哪天不是這樣的夥食?
但她哪能說出來?隻投給李俊一個怪異的眼神,就要準備離開。
李俊急忙將她攔下來:“心兒姑娘也要赴宴!我都安排廚子多做了五個人的飯菜。”
“好呀,今天就蹭頓飯吃。”
陳心兒轉過身來,“除了這裏仨,太子殿下還請了哪兩位?說來聽聽。”
“焦毷和孫雲球,”
李俊看著陳心兒,“心兒姑娘認識這倆嗎?”
陳心兒搖頭,薄玨卻已接口過去:“他們倆也在難民之中?”
李俊說:“在呢。子玉先生剛走,他們就拱出來了。”
李俊說出“拱”字,陳心兒就捂嘴笑了,笑得花枝亂顫。
薄玨隨後也笑,連帶著方以智都“噗呲”了一聲。
“有這麽好笑嗎?”
李俊一臉懵逼,“我這話裏,有什麽地方值得這麽好笑?”
方以智這才開了口道:
“殿下用詞不當啊,所謂豬打圈門,拱出來……唉,不可言,不可言啊!”
李俊一想,也就臉紅,趕緊逃了……
飯後碰頭會,李俊也讓四個新人參加。
匯總這一天的工作,雖然李俊被難民所阻沒去參與火藥局,各個組的搬遷也是在三大將的張羅下,基本完成。
軍器局改造槍管獲得成功,等步槍槍機鑄造出來,組裝一批新式步槍,就再改造一批火繩槍……
最後,李俊將焦點集中於接收和安置難民上來。
一天時間,一共湧進來五萬多人。
這令人恐懼的數字一統計出來,立即就嚇壞了參會眾人。
李俊倒是說得輕鬆:
“這是第一天,肯定會人多啦,之前不是把人堵在外麵嗎。這就像堵河流,一放閘門,原先攔著的水是不是一湧而下?以後就是細水長流啦,沒那麽多恐慌的。”
“太子殿下啊,我們總的糧食儲備隻有五萬石,就算最後總數是二十萬人,這點糧食也隻能支撐一個月!”
方國梁還說道:
“前天就派人出去,又通知了後山張家口方向,希望從範永鬥那裏買到大宗糧食。
今天從張家口傳迴來的消息,說範永鬥手裏現有將近二十萬石糧食。
可是,他範永鬥說,那是給清軍準備的軍糧,所以,一粒都不能賣給我們。
迴來之人還說:王大宇,翟堂等也在張家口。
八家商號的倉庫裏,也是堆滿了給清軍準備的軍糧。”
聽到這些信息,李俊也是一拍自己腦袋:
是啊,是啊,曆史上這次清軍入關,是清廷早在大順軍抵達京城時,就已經決定,而且很快就已出動了的。
多爾袞的原計劃還是從張家口堡方向進軍北京,而且,這次是起全國之兵,誌在必得。
所以,他給八大晉商下達了命令:要八大晉商拚命在張家口堡和來遠堡囤積糧食,以便清軍到達後使用。
隻是,清軍走到半路,多爾袞收到了吳三桂的邀請信後,經與範文程及洪承疇等商議,多爾袞才下令:清軍改道從山海關進軍北京。
這樣,八大晉商應該在張家口堡和來遠堡都囤積的大量糧食,一時隻能屯著,不敢運走,也不能出售。
曆史上,這些糧食最後還是轉運出去,作為全麵進攻大順軍的,清軍的軍糧。
不過那也是在這年九月之後。
現在嘛,嗬嗬……
這時,李俊已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偷襲張家口堡!
張家口堡,距北京城的直線距離隻有三百多裏,始建於大明嘉靖十八年。
坐落於蒙古壩上草原,冀北壩下平原交接處的清水河畔高地上。三麵環山,一麵臨河。
萬曆四十一年,巡撫汪道享又建來遠堡,作為貿易商堡,兩堡相距六七裏。
原想將一武一商兩堡分開,便於防守和管理。
可隨著張庫大道的日漸興盛,張家口堡的軍事功能也逐漸被貿易功能所替代。
就是在天啟年間,兩堡內都擁有票號,商號上千家,年貿易額上億兩白銀。
其附近的宣化府, 作為明朝九邊重鎮之首,曆來是明軍重兵把守之地。
可是,曆經清軍幾次從這裏突入京畿後,這裏早已經成為清軍進軍中原的前進基地。
據傳迴的信息:那裏明軍早已作鳥獸散,大順軍這時也已經逃去了山西。
宣化府周圍城池都是以範永鬥家為首的,八大晉商家丁占據維持……
嘿嘿,既然八大漢奸晉商,都在張家口堡及來遠堡附近城池囤糧,又沒有清軍駐紮,那麽,這些糧食就是為我準備的!
李俊想著想著,臉上都笑開了花。
這是李俊昨天定下的規矩,今天早早過來,就是想有所安排
很快和廚子們搞得熟絡,李俊又在這裏了解到了相關於基地裏的不少情況:
這裏雖然是山區,但是方國梁他們十幾年來,一直在管理和經營。
這個鎮,是異鎮。
鎮子裏的住戶,是異人。
這麽多年來,這些人一直偽裝成一般居民:開鋪子做生意;打鐵匠做農具;建燒房釀老酒……
免不了山外麵有人來旅遊,拜佛或走商。這些人看到的是:鎮外田地有農夫,鎮裏店鋪有商人……
表象之下,農夫,商人,工匠……各色人等都是兵,不論男女和小孩!
明朝的軍戶製度,連軍官都是世襲的,一入軍籍,代代從軍……
另外,李俊也是都有些佩服方國梁他們這樣的搞法:
所轄之地,人員亦是兵,又是農、還要經商、做工匠……將基地經濟搞得一派繁榮景象。
當然了,在這樣的繁榮背景下,千戶所衙門的廚子們,每天張羅長官們的生活還不要太簡單?雞鴨魚肉為主,各種小菜輔助拚盤……
今天,太子殿下要來和官員們一起吃?當然還要加些山珍什麽的,弄得更豐盛些啦。
李俊當即就製止了廚子這樣去做。
他告訴廚子說,平時怎麽樣的飯菜,現在不能多添任何一樣。還要算著人頭,定量下鍋。稍多做點,讓熬夜的人將剩下的飯菜,打包迴去當宵夜。
看著廚子難以理解的眼神,李俊又講道:
“這裏即將湧進來很多的人,這些都是我大明的臣民,不能讓他們來了這裏,沒吃的而餓死吧?
省下一盤山珍的原料,賣到基地外麵去,再買迴的糧食,可以讓幾個人吃飽一頓。你說劃算不劃算?
是,作為這裏的管理者,很是辛苦。吃食上比難民們好點也應該。但,營養管夠就可以了,絕對要杜絕浪費。
今後,若是誰敢大吃大喝,鋪張浪費,本太子就擼了他的官。貪汙腐化者,本太子還要殺他的頭!”
最後,李俊吩咐廚子們,在昨天的定額人員基礎上,今晚多做五個人的飯菜……
都安排好之後,李俊才去隔壁,看望在陳心兒那裏就醫的方以智。
他都是做好了跟方以智激烈交鋒的準備,才跨進方以智所在病房的。
“嗨,老方,這會兒你的雙腳好些了嗎?”
李俊進去,就這樣跟方以智打招唿帶問候。
可是,方以智隻是盯著李俊看,沒有語言反饋,也不給個態度!
李俊再看薄玨和陳心兒:兩人正抿嘴笑著。
這就給了李俊一個驚喜:搞定!
給陳心兒投去感激的目光後,李俊說道:
“我來,是看方大人是否可以赴宴,還要像陳大醫士問問,像方大人這樣的傷,有啥不能吃或忌口的地方。”
薄玨聽李俊說到宴席,一下子站起,“太子殿下為我等準備了接風宴?哈哈,先透露透露,有什麽好吃的?”
李俊趕緊說道:“這裏雖然條件艱苦,但,招待貴客啊,雞鴨魚肉是少不了的。酒可以喝一點。飯嘛,一定管飽!”
陳心兒在旁,聽得一愣一愣的。她心說:這是招待貴客?千戶所衙門哪天不是這樣的夥食?
但她哪能說出來?隻投給李俊一個怪異的眼神,就要準備離開。
李俊急忙將她攔下來:“心兒姑娘也要赴宴!我都安排廚子多做了五個人的飯菜。”
“好呀,今天就蹭頓飯吃。”
陳心兒轉過身來,“除了這裏仨,太子殿下還請了哪兩位?說來聽聽。”
“焦毷和孫雲球,”
李俊看著陳心兒,“心兒姑娘認識這倆嗎?”
陳心兒搖頭,薄玨卻已接口過去:“他們倆也在難民之中?”
李俊說:“在呢。子玉先生剛走,他們就拱出來了。”
李俊說出“拱”字,陳心兒就捂嘴笑了,笑得花枝亂顫。
薄玨隨後也笑,連帶著方以智都“噗呲”了一聲。
“有這麽好笑嗎?”
李俊一臉懵逼,“我這話裏,有什麽地方值得這麽好笑?”
方以智這才開了口道:
“殿下用詞不當啊,所謂豬打圈門,拱出來……唉,不可言,不可言啊!”
李俊一想,也就臉紅,趕緊逃了……
飯後碰頭會,李俊也讓四個新人參加。
匯總這一天的工作,雖然李俊被難民所阻沒去參與火藥局,各個組的搬遷也是在三大將的張羅下,基本完成。
軍器局改造槍管獲得成功,等步槍槍機鑄造出來,組裝一批新式步槍,就再改造一批火繩槍……
最後,李俊將焦點集中於接收和安置難民上來。
一天時間,一共湧進來五萬多人。
這令人恐懼的數字一統計出來,立即就嚇壞了參會眾人。
李俊倒是說得輕鬆:
“這是第一天,肯定會人多啦,之前不是把人堵在外麵嗎。這就像堵河流,一放閘門,原先攔著的水是不是一湧而下?以後就是細水長流啦,沒那麽多恐慌的。”
“太子殿下啊,我們總的糧食儲備隻有五萬石,就算最後總數是二十萬人,這點糧食也隻能支撐一個月!”
方國梁還說道:
“前天就派人出去,又通知了後山張家口方向,希望從範永鬥那裏買到大宗糧食。
今天從張家口傳迴來的消息,說範永鬥手裏現有將近二十萬石糧食。
可是,他範永鬥說,那是給清軍準備的軍糧,所以,一粒都不能賣給我們。
迴來之人還說:王大宇,翟堂等也在張家口。
八家商號的倉庫裏,也是堆滿了給清軍準備的軍糧。”
聽到這些信息,李俊也是一拍自己腦袋:
是啊,是啊,曆史上這次清軍入關,是清廷早在大順軍抵達京城時,就已經決定,而且很快就已出動了的。
多爾袞的原計劃還是從張家口堡方向進軍北京,而且,這次是起全國之兵,誌在必得。
所以,他給八大晉商下達了命令:要八大晉商拚命在張家口堡和來遠堡囤積糧食,以便清軍到達後使用。
隻是,清軍走到半路,多爾袞收到了吳三桂的邀請信後,經與範文程及洪承疇等商議,多爾袞才下令:清軍改道從山海關進軍北京。
這樣,八大晉商應該在張家口堡和來遠堡都囤積的大量糧食,一時隻能屯著,不敢運走,也不能出售。
曆史上,這些糧食最後還是轉運出去,作為全麵進攻大順軍的,清軍的軍糧。
不過那也是在這年九月之後。
現在嘛,嗬嗬……
這時,李俊已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偷襲張家口堡!
張家口堡,距北京城的直線距離隻有三百多裏,始建於大明嘉靖十八年。
坐落於蒙古壩上草原,冀北壩下平原交接處的清水河畔高地上。三麵環山,一麵臨河。
萬曆四十一年,巡撫汪道享又建來遠堡,作為貿易商堡,兩堡相距六七裏。
原想將一武一商兩堡分開,便於防守和管理。
可隨著張庫大道的日漸興盛,張家口堡的軍事功能也逐漸被貿易功能所替代。
就是在天啟年間,兩堡內都擁有票號,商號上千家,年貿易額上億兩白銀。
其附近的宣化府, 作為明朝九邊重鎮之首,曆來是明軍重兵把守之地。
可是,曆經清軍幾次從這裏突入京畿後,這裏早已經成為清軍進軍中原的前進基地。
據傳迴的信息:那裏明軍早已作鳥獸散,大順軍這時也已經逃去了山西。
宣化府周圍城池都是以範永鬥家為首的,八大晉商家丁占據維持……
嘿嘿,既然八大漢奸晉商,都在張家口堡及來遠堡附近城池囤糧,又沒有清軍駐紮,那麽,這些糧食就是為我準備的!
李俊想著想著,臉上都笑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