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大西北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嘉乘上李兆的黑色馬車,接著便朝著城內駛去。
城外的一眾官員皆是一臉的迷茫,啥意思啊?咱們這是被拋棄了?
眼看著馬車遠去,一個年邁的五品知州拄著拐杖便跟上去,連轎子都懶得坐。
“你們傻站著幹嘛?難道還要等王爺來請你們?沒眼力見還當什麽官?”
一眾官員這才反應過來,當即紛紛步行跟上去,黑色馬車後麵便是跟著一眾六品以上的地方官員,足足上百號人,全部都吭哧吭哧的跑起來,這些官員平日裏哪裏受過什麽訓練,出門都是馬車轎子,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一個兩個便是麵紅耳赤滿頭大汗,不過饒是如此,也沒有人敢掉隊,生怕這一掉隊就會掉了頭上的烏紗帽...
蘭銀城內的商賈和百姓看到這一幕也同樣是驚掉了下巴,曾幾何時見過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這副模樣。
不少人都在揣測那黑色馬車裏到底是何方大人物,竟然能讓整個西北兩州,數得上名號的官員都甘願當舔狗...
李兆透過馬車背後的窗戶看了一眼,雖然他無意去刁難這些地方官,但既然這些家夥自己要找罪受,李某人倒是樂得看個熱鬧。
西北的軍政大權,一半在魏國公手上,一半則是在郭嘉手上,明麵上郭嘉的政令便是西北的鐵律。
但畢竟郭嘉是外來的領導,西北官僚之間的盤踞的勢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瓦解的,即便是經曆了武勳四家之後,西北的官僚勢力依然還是存在,隻是這些人都選擇了臣服於李兆,但李兆如何不知道,這些家夥大部分都是牆頭草,如果西北再冒出一個武勳四家,隻怕是這些家夥馬上就會倒戈。
郭嘉斟好兩杯茶,一杯放到顧廷芳麵前。
“顧前輩,請用茶。”
顧廷芳樂嗬嗬的端起茶杯,對於李兆這幾個學生,顧廷芳還是相當滿意。
“刺史大人親自給老頭子倒茶,真是折煞老頭了。”
郭嘉倒是也習慣了顧廷芳這種冷嘲熱諷的說話方式,隻是淡然的笑著迴道:“在顧前輩麵,郭嘉豈敢擺什麽官架子,我早已命人買了幾壇西域來的羅曼尼康帝。”
顧廷芳當即挑挑眉頭,似乎已經聞到了酒香味。
“這小子的幾個學生裏麵,老頭子最好看的就是奉孝啊!”
郭嘉將另一杯茶端到李兆麵前,見老師在打量馬車後麵的一眾官員,於是開口道。
“老師,如今西北的三分之二的官員都已經被學生改換,不過大部分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員,其中不少實權官吏,暫時還不宜動他們,不過請老師放心,他們不會影響老師在西北的布局...”
李兆看得出郭嘉的布局之意,所謂政令,其實最重要的便是底層去執行政令的人,郭嘉先改換五品以下的官員,實際上才是從最底層開始掌控整個西北,上行下效,哪怕中間的官員要鬧出什麽幺蛾子,郭嘉也能有周旋的餘地。
其實郭嘉剛開始接手西北之後,確實有不少官員陽奉陰違,對此,郭嘉的手段亦是很簡單,甚至簡單得過分...
直接讓炎黃軍拿著刺史的手令上門抓人,管你是什麽品階,直接抓起來再說。
西北那些官員見郭嘉下手如此狠辣,隻得是聯名上書朝廷,讓朝廷懲戒郭嘉,畢竟隨便將五品以上的大員抓進牢獄,這件事情本就不符合大唐的律法。
本以為朝廷即便不把郭嘉革職,好歹也會申斥幾句...結果沒想到最後傳迴來的文書隻有簡單的一句話:西北諸事,郭嘉皆可便宜行事...
這可是來自於吏部那位張居正的親筆手書,上麵還蓋著吏部和內閣的印章。
吏部一把手,內閣的大佬,很明顯這是要給郭嘉站台啊,誰還敢去打小報告?這就相當於你去報警,結果接電話的人就是犯罪嫌疑人...這還怎麽玩?
靠著強硬的手段,郭嘉很快便將西北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即便如今還是有不少官員在暗地裏搞小動作,不過都還在郭嘉的掌控之中,隻要這些人不破壞老師給西北定下的五年發展計劃,郭嘉也不會對這些人趕盡殺絕。
馬車外除了跟著奔跑的一眾官員外,比起李兆當初離開蘭銀城之時,這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來自四麵八方的商賈是此前的數十倍,來往的貨物更是多不勝數,街頭已經看不到襤褸的乞丐和吃不飽飯的孩子,不遠處的街角,一座院子裏傳出悅耳的讀書聲,外麵掛著一個牌子:新學書院...
“按照老師的五年發展計劃,西北的商貿在明年就能完成五年的考核標準,如今的蘭銀城比起大遼的大千城亦是不遑多讓,按照張居正大人的指示,西北各地的田畝人口都重新丈量統計,官員的考核標準也和地方的財政人口掛鉤,三年為期,隻要不達標,便是直接罷免官職。”
“阿裏商行已經在西北各地州府以及下轄的七十八個縣域,建立了大規模的作坊和工廠,不僅解決了賦稅的問題,還讓西北流民的問題得到妥善處理。”
李兆看似漫不經心的聽著郭嘉匯報西北的工作,片刻之後才問道。
“新學書院怎麽樣了?”
郭嘉笑著迴道:“學院開了不少,不過來讀書的孩子卻是不多,不過這件事急不得,老師您曾經給學生說過的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已經在穩步的推進,請老師放心。”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讀書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費錢的事情,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沒有辦法讓孩子進入學堂,哪怕是能學會認字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在百姓看來,與其讓孩子去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早的替家裏幹活賺錢,想要改變這個觀念並不是短時間就能辦成的事情。
目前李兆在兩個地方開始實行了所謂的新政改革,其一便是李兆在浙江的封地,其二便是西北兩州。
西北雖然發展的時間比浙江封地要晚,但就李兆這一路上看下來,卻是也覺得甚是欣慰。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李兆從來沒想過要一夜之間將這個世界變成所謂的桃花源,他隻是想要盡可能的讓這個世界往好的方向發展。
蘭銀城東城崔家坪,周圍幾條街道早就全麵戒嚴,炎黃軍和西北邊軍調派了數千人駐守在周邊。
那些尾隨黑色馬車的一眾官員,在靠近崔家坪之時,便被軍隊的人攔下來。
這些人被攔下來以後,不僅沒有怨言,反而是露出了解脫的神情...再這麽跑下去,隻怕是命都要跑丟了...
馬車在崔家坪的牌坊外停下,穿著阿裏商行服飾以及白色大褂研究服的數百白人已經候在此處。
看到李兆從馬車裏走出來,這些人當即是神情激動,齊刷刷的便跪在地上。
“拜見東家!”
“拜見師爺!”
阿裏商行的人稱李兆東家,自然是沒毛病,而這些研究人員都是來自光霧山的研究院,他們大部分都是老七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王守仁的學生,稱李兆為師爺也是正常。
其實早在李兆離開蘭銀城之前,便開始在著手此事,當時老七率領的研究院給李兆傳來消息,說是按照李兆提供的圖紙和數據,研究院研製出了一部原型機,而這個原型機...正是劃時代的產物,曾經讓世界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產物...蒸汽機!
當時的大唐內部依然暗流湧動,為了確保蒸汽機的研發,李兆便是將光霧山研究院的人抽調到西北,同時由阿裏商行暗中調集物資進行研發。
一名胸口印著三個火箭標誌的中年人走上前,按照光霧山研究院的等級製度,三個火箭標誌便已經是副教授級別的存在,已經是在一個科學派係裏可以稱為泰山北鬥的人物。
而這個中年人正是當初研製出原型機的帶頭人,名叫王華。
王華滿走到李兆麵前,又是冷不丁的跪在地上,滿臉激動的神情溢於言表。
“師爺,咱們按照您的圖紙和數據,做了上萬次的實驗,終於...終於是...終於完成了!”
說話間,這個中年人便是忍不住開始淚流滿麵,身後的一眾科研人員也是紛紛感慨萬千。
畢竟李兆提供的圖紙可謂是相當是的簡陋,而數據也是模糊不清,就算是李兆親自來做這件事情,也不見得能把蒸汽機研製出來。
當初李兆也沒想過這些人會研製出蒸汽機,隻不過是給他們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誰能料到,這群瘋子居然當真把這劃時代的產物給鼓搗出來了...
城外的一眾官員皆是一臉的迷茫,啥意思啊?咱們這是被拋棄了?
眼看著馬車遠去,一個年邁的五品知州拄著拐杖便跟上去,連轎子都懶得坐。
“你們傻站著幹嘛?難道還要等王爺來請你們?沒眼力見還當什麽官?”
一眾官員這才反應過來,當即紛紛步行跟上去,黑色馬車後麵便是跟著一眾六品以上的地方官員,足足上百號人,全部都吭哧吭哧的跑起來,這些官員平日裏哪裏受過什麽訓練,出門都是馬車轎子,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一個兩個便是麵紅耳赤滿頭大汗,不過饒是如此,也沒有人敢掉隊,生怕這一掉隊就會掉了頭上的烏紗帽...
蘭銀城內的商賈和百姓看到這一幕也同樣是驚掉了下巴,曾幾何時見過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這副模樣。
不少人都在揣測那黑色馬車裏到底是何方大人物,竟然能讓整個西北兩州,數得上名號的官員都甘願當舔狗...
李兆透過馬車背後的窗戶看了一眼,雖然他無意去刁難這些地方官,但既然這些家夥自己要找罪受,李某人倒是樂得看個熱鬧。
西北的軍政大權,一半在魏國公手上,一半則是在郭嘉手上,明麵上郭嘉的政令便是西北的鐵律。
但畢竟郭嘉是外來的領導,西北官僚之間的盤踞的勢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瓦解的,即便是經曆了武勳四家之後,西北的官僚勢力依然還是存在,隻是這些人都選擇了臣服於李兆,但李兆如何不知道,這些家夥大部分都是牆頭草,如果西北再冒出一個武勳四家,隻怕是這些家夥馬上就會倒戈。
郭嘉斟好兩杯茶,一杯放到顧廷芳麵前。
“顧前輩,請用茶。”
顧廷芳樂嗬嗬的端起茶杯,對於李兆這幾個學生,顧廷芳還是相當滿意。
“刺史大人親自給老頭子倒茶,真是折煞老頭了。”
郭嘉倒是也習慣了顧廷芳這種冷嘲熱諷的說話方式,隻是淡然的笑著迴道:“在顧前輩麵,郭嘉豈敢擺什麽官架子,我早已命人買了幾壇西域來的羅曼尼康帝。”
顧廷芳當即挑挑眉頭,似乎已經聞到了酒香味。
“這小子的幾個學生裏麵,老頭子最好看的就是奉孝啊!”
郭嘉將另一杯茶端到李兆麵前,見老師在打量馬車後麵的一眾官員,於是開口道。
“老師,如今西北的三分之二的官員都已經被學生改換,不過大部分都是五品以下的官員,其中不少實權官吏,暫時還不宜動他們,不過請老師放心,他們不會影響老師在西北的布局...”
李兆看得出郭嘉的布局之意,所謂政令,其實最重要的便是底層去執行政令的人,郭嘉先改換五品以下的官員,實際上才是從最底層開始掌控整個西北,上行下效,哪怕中間的官員要鬧出什麽幺蛾子,郭嘉也能有周旋的餘地。
其實郭嘉剛開始接手西北之後,確實有不少官員陽奉陰違,對此,郭嘉的手段亦是很簡單,甚至簡單得過分...
直接讓炎黃軍拿著刺史的手令上門抓人,管你是什麽品階,直接抓起來再說。
西北那些官員見郭嘉下手如此狠辣,隻得是聯名上書朝廷,讓朝廷懲戒郭嘉,畢竟隨便將五品以上的大員抓進牢獄,這件事情本就不符合大唐的律法。
本以為朝廷即便不把郭嘉革職,好歹也會申斥幾句...結果沒想到最後傳迴來的文書隻有簡單的一句話:西北諸事,郭嘉皆可便宜行事...
這可是來自於吏部那位張居正的親筆手書,上麵還蓋著吏部和內閣的印章。
吏部一把手,內閣的大佬,很明顯這是要給郭嘉站台啊,誰還敢去打小報告?這就相當於你去報警,結果接電話的人就是犯罪嫌疑人...這還怎麽玩?
靠著強硬的手段,郭嘉很快便將西北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即便如今還是有不少官員在暗地裏搞小動作,不過都還在郭嘉的掌控之中,隻要這些人不破壞老師給西北定下的五年發展計劃,郭嘉也不會對這些人趕盡殺絕。
馬車外除了跟著奔跑的一眾官員外,比起李兆當初離開蘭銀城之時,這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來自四麵八方的商賈是此前的數十倍,來往的貨物更是多不勝數,街頭已經看不到襤褸的乞丐和吃不飽飯的孩子,不遠處的街角,一座院子裏傳出悅耳的讀書聲,外麵掛著一個牌子:新學書院...
“按照老師的五年發展計劃,西北的商貿在明年就能完成五年的考核標準,如今的蘭銀城比起大遼的大千城亦是不遑多讓,按照張居正大人的指示,西北各地的田畝人口都重新丈量統計,官員的考核標準也和地方的財政人口掛鉤,三年為期,隻要不達標,便是直接罷免官職。”
“阿裏商行已經在西北各地州府以及下轄的七十八個縣域,建立了大規模的作坊和工廠,不僅解決了賦稅的問題,還讓西北流民的問題得到妥善處理。”
李兆看似漫不經心的聽著郭嘉匯報西北的工作,片刻之後才問道。
“新學書院怎麽樣了?”
郭嘉笑著迴道:“學院開了不少,不過來讀書的孩子卻是不多,不過這件事急不得,老師您曾經給學生說過的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已經在穩步的推進,請老師放心。”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讀書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同時也是一件費錢的事情,大部分普通百姓都沒有辦法讓孩子進入學堂,哪怕是能學會認字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在百姓看來,與其讓孩子去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早的替家裏幹活賺錢,想要改變這個觀念並不是短時間就能辦成的事情。
目前李兆在兩個地方開始實行了所謂的新政改革,其一便是李兆在浙江的封地,其二便是西北兩州。
西北雖然發展的時間比浙江封地要晚,但就李兆這一路上看下來,卻是也覺得甚是欣慰。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李兆從來沒想過要一夜之間將這個世界變成所謂的桃花源,他隻是想要盡可能的讓這個世界往好的方向發展。
蘭銀城東城崔家坪,周圍幾條街道早就全麵戒嚴,炎黃軍和西北邊軍調派了數千人駐守在周邊。
那些尾隨黑色馬車的一眾官員,在靠近崔家坪之時,便被軍隊的人攔下來。
這些人被攔下來以後,不僅沒有怨言,反而是露出了解脫的神情...再這麽跑下去,隻怕是命都要跑丟了...
馬車在崔家坪的牌坊外停下,穿著阿裏商行服飾以及白色大褂研究服的數百白人已經候在此處。
看到李兆從馬車裏走出來,這些人當即是神情激動,齊刷刷的便跪在地上。
“拜見東家!”
“拜見師爺!”
阿裏商行的人稱李兆東家,自然是沒毛病,而這些研究人員都是來自光霧山的研究院,他們大部分都是老七的學生,還有一部分是王守仁的學生,稱李兆為師爺也是正常。
其實早在李兆離開蘭銀城之前,便開始在著手此事,當時老七率領的研究院給李兆傳來消息,說是按照李兆提供的圖紙和數據,研究院研製出了一部原型機,而這個原型機...正是劃時代的產物,曾經讓世界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產物...蒸汽機!
當時的大唐內部依然暗流湧動,為了確保蒸汽機的研發,李兆便是將光霧山研究院的人抽調到西北,同時由阿裏商行暗中調集物資進行研發。
一名胸口印著三個火箭標誌的中年人走上前,按照光霧山研究院的等級製度,三個火箭標誌便已經是副教授級別的存在,已經是在一個科學派係裏可以稱為泰山北鬥的人物。
而這個中年人正是當初研製出原型機的帶頭人,名叫王華。
王華滿走到李兆麵前,又是冷不丁的跪在地上,滿臉激動的神情溢於言表。
“師爺,咱們按照您的圖紙和數據,做了上萬次的實驗,終於...終於是...終於完成了!”
說話間,這個中年人便是忍不住開始淚流滿麵,身後的一眾科研人員也是紛紛感慨萬千。
畢竟李兆提供的圖紙可謂是相當是的簡陋,而數據也是模糊不清,就算是李兆親自來做這件事情,也不見得能把蒸汽機研製出來。
當初李兆也沒想過這些人會研製出蒸汽機,隻不過是給他們一個新的研究方向,誰能料到,這群瘋子居然當真把這劃時代的產物給鼓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