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北郡,沙比城


    如今整個北郡已經被虎賁軍所占領,沙比城便是作為大後方,城中的百姓對於突然改換的門庭似乎並沒有什麽感覺,該做生意的做生意,該討生活的討生活,大遼的百姓與大唐不同,這本來就是各個種族雜糅起來的國家,他們內心深處對於大遼朝廷並沒有什麽發自內心的歸屬感。


    隻要能正常的生活,那換成誰來統治,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區別。


    更何況王家在占領北郡之後,王莽便是下令減免了賦稅和勞役,北郡的百姓自然就更加擁護了,畢竟之前羽陵部在北郡可是設置了各種苛捐雜稅,前後便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實王家能拿下北郡,過程也並不簡單,尤其是杜如晦向羽陵部那位四少君通風報信之後,沙比城便開始全城戒嚴,與此同時還從北郡之外的地方調遣大量的兵馬。


    也幸虧劉伯溫事先也算到了這步,即便杜如晦沒有與羽陵部沆瀣一氣,劉伯溫也做好了防備的手段。


    二十萬虎賁軍早就安排在通往北郡的必經之路上,羽陵部的增援大軍還未看到北郡的城門,便是被攔截在三道河子,八成兵馬全部被虎賁軍殲滅。


    在這個消息還未傳迴沙比城之前,王莽便是以雷霆手段鎮壓了城內的大遼官員和貴族。


    城外的十萬虎賁軍在內外接應的情況下,不出半個時辰就拿下了沙比城的控製權。


    羽陵部那位四少君,羽風華,本以為親自來沙比城坐鎮,就不會出現任何意外,隻是他還是低估了王家籌謀了幾十年的布局和底蘊。


    這並不是說羽風華沒有本事,隻能說他過於輕視王家,再有手段的人,往往也會敗在自己的目中無人。


    杜如晦雖然知道王莽會在北郡發動叛亂,但他也沒料到王家居然積攢了如此恐怖的實力。


    甚至杜如晦有點想罵人,大遼這群蠢貨...別人在你眼皮子地下囤積了幾十萬大軍,居然沒有人發現?


    不過羽風華也算是聰明,在虎賁軍封城之前便是早早逃離了北郡,至於杜如晦,眼看著北郡已經完全淪陷,他哪裏還敢繼續停留,隻能是果斷的離開此地,畢竟王莽可是對他動過殺心的,他可不敢再去跟王莽談什麽合作。


    沙比城城主府中,王莽依然是一副深仇大恨的模樣,即便是如今占據了北郡,他依然覺得不穩妥,甚至還想過要不然臨時停止造反?


    高仙芝身著甲胄從門外走進來,身上還沾染著血跡,神情之間也顯露出些許的疲態。


    王莽當即站起身,上前將高仙芝扶住:“高將軍,辛苦了,太倉郡那邊如何了?”


    高仙芝恭敬的拱手迴道:“主公放心,太倉郡的十五萬契丹鐵騎已經被打迴去了,短時間內,太倉郡也不可能再派遣大軍。”


    劉伯溫手裏搖晃著一把羽扇,緩緩開口道:“大遼朝廷幾次三番派大軍來圍剿,皆是無功而返,如今最有威脅的太倉郡也铩羽而歸,主公,北郡這下應該被咱們穩穩站住了。”


    八部上國之間各懷鬼胎,如今大遼局勢大亂,這些上國自然不會為了平叛而消耗自己手上的兵力。


    太倉郡的日連部看似順從大遼朝廷的旨意,派遣大軍來討伐,但實際上不過是日連部覬覦北郡這塊地盤。


    這種互相猜忌,互相防備,互相敵對的態勢,正是劉伯溫所需要達到的局麵,這樣一來才能進一步的擴大優勢。


    與此同時,早在十年前劉伯溫就已經在八部上國之中潛入了王家的暗子,這些人都是以謀士的身份進入,而且不管怎麽查,這些人的底子都是幹淨的,原因很簡單,這些人都是王家在大遼蟄伏下來之後才培養起來的暗子,他們都算是劉伯溫的學生。


    這些人在過去的十年裏,確實是鞠躬盡瘁的為各個上國出謀劃策,以此獲取到了極高的信任。


    但現在卻是他們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那就是進一步激化八部上國和大遼皇室之間的矛盾,以及讓八部上國之間互相猜忌,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讓大遼朝廷,無法將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北郡叛亂的事情上。


    從另一個角度說,大遼王朝看似是一座龐然大物,但實際上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正因為如此,才會給王家有造反的機會,不然若是換作大唐或是西涼,亦或是金夏,王莽根本不會像原著那般成為最大的反賊。


    王莽聽見高仙芝說擊退了契丹鐵騎之後,心裏鬆了口氣,作為一個造反頭子,他每天可都是擔驚受怕啊...


    劉伯溫繼續說道:“主公,下一步,咱們要行兩手布局,逼迫大遼朝廷和八部上國翻臉,挑撥八部上國中,至少三個上國開戰,其二...舉全軍之力,拿下太倉郡,此後咱們就算是徹底將大遼北部割據,即便大遼朝廷與八部上國聯手,也再難以撼動主公分毫。”


    王莽表麵上一邊點頭,一邊露出滿意的笑容。


    實際上心裏則是慌的一批...還要繼續造反嗎?這個反非造不可嗎?我想我媽了!


    畢竟王莽沒有完整的看過原著小說,根本不知道自己這個身份的人物結局如何,生怕哪天就嗝屁了。


    若是讓王莽知道,他可是這本書最大且最成功的反賊頭子,估計他就不會這麽慫了。


    王莽隨便發表了幾句意見,接著便是找了個理由溜迴自己的書房。


    反正軍事上有高仙芝,謀略和政事上有劉伯溫,王莽基本上隻用點頭同意就行,可以說是純粹的甩手掌櫃,這就是老天爺送上門的造反最佳左膀右臂...


    桌案上擺放著一大堆的卷宗和密信,這些都是關於大唐那位武陽王的消息。


    王莽動用了王家所有的手段收集消息,最後王莽幾乎可以八成確定,武陽王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親哥。


    但即便是八成的把握,王莽也不敢當真去和李兆聯係,畢竟還有兩成的不穩定因素...我哥有可能還是武陽王身邊的太監...


    王莽趴在桌案上,就像是上一世他趴在課桌上,眼睛望著窗外的那棵老榆樹。


    “八成的機率...要不然賭一把...”


    接著王莽便是坐起身,拿起筆在舌頭上舔了舔,然後扯出一張紙開始動筆。


    一陣謹慎的書寫過後,紙上僅僅隻留下了一句話。


    “仙路盡頭誰為峰......”


    “我在大遼...”


    在王莽看來,隻要將這封信送到武陽王手上,如果他當真是自己的親哥,那一定能猜到自己的身份,畢竟這句話可是他們兩兄弟最喜歡的一本小說的經典台詞。


    如果武陽王不是自己的親哥,那也頂多把這封信當作是神經病,如果自己的親哥是武陽王身邊的太監,那也會認出的身份。


    直到現在,王莽還是覺得,自己的親哥有可能重生成了太監...


    王莽將這張紙折起來裝進一枚竹筒裏,露出得意的笑容,暗道,機智如我,這個辦法真是太穩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加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加麵並收藏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