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願者上鉤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給各地的收到消息的商賈地主留出足夠的時間,內務府一直到元宵節的前一天才召開了入選資格大會。
就在內務府的院子裏,來自四麵八方的有錢人齊聚一堂,這些人表麵上說說笑笑,其實都在打探對方的底細,生怕自己搶不到參加元宵慶典的名額。
內務府一側的偏房裏,兩個老頭正好奇的透過窗戶打量外麵的烏泱泱的人群。
一個是戶部尚書蘇文璋,另一個則是兵部尚書史遷。
史遷是擔心李兆籌不夠足夠的糧餉,而蘇文璋則是好奇李兆這一次能耍出什麽花樣。
雖然蘇文璋已經知道李兆是靠出售參加元宵慶典的名額來換取糧餉,但內務府標出的底價卻是五萬斤糧食和五千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天價。
蘇文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內務府裏的人數,即便是這些人都拿出相應數量的糧食和銀子,還是不足以滿足朝廷所需的糧餉。
史遷不禁笑著道:“隻怕是武陽王此次要自掏腰包補足糧餉了。”
蘇文璋摸著胡須,皺著眉頭迴道:“史大人,你是沒見過武陽王的手段,論起拿捏這些商賈和地主,武陽王說第二,怕是天下無人敢說第一。”
畢竟蘇文璋是親眼見識了李兆舉辦的那場拍賣會,一條皇上的內褲就賣出了一萬兩銀子的天價。
在蘇文璋看來,李兆既然將這些商賈和地主召集起來,就絕對不會放過讓他們大出血的機會,關鍵在於,還能讓這些家夥心甘情願的把糧食和銀子交出來。
不多時,作為內務府副總管的黃大樓便是從屋內走出來,身後跟著十幾個內務府的官吏,分別在廊道一側的桌案旁坐下,手裏握著毛筆,準備隨時登記在冊。
與此同時,上百名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出現在院子的四周,一個個皆是掛著一張嚴肅的死人臉。
原本還吵雜的院子裏頓時安靜下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民間的商賈和地主,雖然平日裏威風慣了,哪怕是見了官府的衙役亦是不懼分毫,但眼下看到這些身穿飛魚服的番子,卻是變成了一個個猥瑣的鵪鶉,根本不敢有絲毫的逾越之舉。
“諸位,我在此聲明,此次元宵慶典入宮資格大會,最終解釋權歸內務府所有,內務府會遵照完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資格發放。”
黃大樓揮揮手,幾十個侍從便端著托盤從一旁排著隊走出來,托盤裏放著特殊的木製令牌。
不少人看著這木製令牌都忍不住開始流口水,這就是進入皇城的身份證啊...
“按照咱們內務府訂下的規矩,隻需要繳納五萬斤糧食以及五千兩銀子,就可以獲得這木製令牌。”
黃大樓從托盤裏拿起一塊令牌,專業的介紹道:“這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資格,如今這麽便宜的價格就能到手,真是各位的福氣,咱們還得叩謝皇上的聖恩,不然咱們這些人哪裏有資格能進宮麵聖,你們說是不是。”
在場的人紛紛深以為然的點頭,五萬斤糧食,五千兩銀子,對於在場的大部分人來說都算什麽。
不過很快便有人發現,這木製令牌隻有三百個,但是此次開放的名額卻有一千個...
“黃總管,不是說好一千個名額嗎,怎麽隻有三百個令牌,難道還要競價嗎?”
黃大樓笑著迴道:“當然不會,咱們內務府從來都是講誠信,訂好的價錢就不會變...不過,這木製令牌隻是最外圍的資格,大概能看清楚皇上的一點點影子...”
話音一落,又是幾十個侍從走出來,托盤裏則是放著銀質,還有金質的令牌。
不過為了節約成本,這些都是鍍銀和包銅的,看起來貴重,其實也不值什麽錢..
“這銀質令牌可以坐到廣場的中央,大概能看到陛下的模糊的身影,一共有三百個名額。”
“而這金質令牌就不同了,可以坐到廣場的最前方,可以清楚的看到陛下的龍顏,一共有四百個名額。”
黃大樓接著又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接著說道。
“不過這資格花落誰家,也並不是我說了算,關鍵還得看各位手上的糧食多不多,銀子多不多,咱們這不是文會也不是武會,沒有那麽多規矩。”
“規矩就隻有一個,價格者得!”
此話一出,原本還陷入沉寂的院子裏頓時又再次變得熱鬧起來,眾人皆是躍躍欲試,每個人都是準備充分,緊緊握住手裏的號牌,隨時準備消費!
偏方裏蘇文璋嘴角抽搐,他沒想到李兆居然能在位置上想辦法撈錢,這巧立名目的本事簡直是個鬼才...
本以為這些人會對內務府的行為表示抗議,結果這些人一個二個都表現得十分積極,絲毫不在意要掏多少銀子。
隨著資格大會的逐步進行,兩個時辰之後,所有的令牌全部銷售一空。
銀質令牌最高被喊到了十五萬斤糧食,外加八萬兩銀子的高價,而金質令牌更是被炒到了二十五萬斤糧食,外加十五萬兩銀子的價格...
這些糧食和銀子加起來,別說是去平定西南局勢了,順便還能讓黔國公和韓信帶著大軍去吐蕃境內溜達一圈都夠了。
反觀那些搶到了資格的商賈和地主,臉上皆是一副心滿意足的神情,沒有一點後悔的意思。
還有一部分人沒能搶到名額,則是捶胸頓足,隻恨自己太窮了,居然有錢也花不出去...
史遷已經老臉麻木,神情呆滯的看向蘇文璋,這還是史遷為官幾十年以來,第一次感覺到人生如夢幻泡影。
“蘇大人,武陽王就這麽簡單把糧餉籌夠了?”
以往朝廷也不止一次向民間征集糧餉,但這些商賈和地主皆是避之不及,想盡辦法少出錢少出糧。
如今眼看著這些家夥眉頭都不皺一下,就拿出數萬斤甚至十幾萬斤的連那個是,史遷恨不得把這些人全部流放到邊關去打仗,這些家夥真是太賤了...
蘇文璋倒是已經習慣了李兆的行事風格,不過依然還是被李兆的騷操作又震驚了一次。
苦笑著朝史遷說道:“史大人,畢竟這是好事,總算是兩全其美,而且武陽王做事情向來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不過不管過程手段如何,至少這結果是盡如人意的。”
李兆名義上還是蘇文璋的學生,蘇文璋自然也是要向著李兆說幾句好話。
就在蘇文璋和史遷都以為這場鬧劇要結束的時候,隻聽見外麵突然又變得喧鬧起來。
隻見幾個侍從拿著不同尺寸的木牌還有橫幅出現在院子四周。
黃大樓依然是掛著職業笑容介紹道:“此次元宵慶典采用讚助的行式,換句話說,隻要各位願意花費銀錢和繳納糧食,便可以把自家商號的名字寫在牌子上,到時候會出現在慶典的醒目位置上,讓所有人都看見。”
“各位,這可是名揚天下的好機會啊,隻需要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情,難道還算事兒嗎?”
讚助?讓自家商號的名字出現在皇城內?名揚天下?
黃大口繼續煽風點火的說道:“你想想,史官一定會記錄這一次的慶典,到時候就會有記載,某某人讚助此次慶典,某某商行讚助慶典,雖然隻是寥寥幾筆,但這可是實打實的青史留名啊!”
對於這些商賈和地主來說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比起之前拍賣令牌的時候還要激動萬分。
他們這輩子不管賺多少錢都沒有機會達成的目標,現在居然就擺在麵前,而且隻需要花錢就能辦到!
在場的這些人中不少都是富甲一方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此前所花費的糧食和銀子並不算什麽。
李兆作為一個貼心的賣家,怎麽可能允許自己的消費者不能盡興的消費?
咱們的宗旨就是,割韭菜,當然是能割多少是多少,千萬不要心疼韭菜,因為那是跟錢過不去...
一個地主尷尬的站起來,忍不住舉手問道:“黃總管,能不能打上家族的名號,我家是汾河縣九曲李氏...”
黃大樓豪氣的一揮手,當即點頭迴道。
“當然可以!別說是家族名號了,隻要你競價成功,就算寫上你小老婆的名字都可以!”
眾人聞言,皆是忍不住啼笑皆非。
當然不會有人浪費這種機會把自己小老婆的名字寫上去,畢竟這是光宗耀祖的機會。
“諸位,還是老規矩,價高者得!”
“各位不要擔心,內務府準備了一百條橫幅,還有兩百塊牌位,大家都有機會。”
黃大樓轉過身的瞬間,叫價的聲音已然是此起彼伏。
糧食和銀子在此刻都隻是一個數字,這些人根本就不用任何勸說,便是拚盡全力的舉著牌子叫價!
偏房裏的史遷已經頹廢的坐在椅子上,緩了半天才慢慢的開口道。
“蘇大人,武陽王當真是深不可測,從某一個角度看,武陽王才是這天下最恐怖的人...”
蘇文璋亦是沒有反駁,他本以為出售資格和位置已經是李兆所有的手段,沒想到居然又冒出來一個讚助。
若是換做以往,李兆的做法自然是不符合規矩,但如今情況不同,再加上當今皇上給李兆撐腰,這一切就都合理合法了。
如果內閣敢派人去彈劾李兆,隻怕是李兆馬上就會撂挑子...
然後留下一句,好啊,那幾十萬大軍的糧餉你來出?
就在內務府的院子裏,來自四麵八方的有錢人齊聚一堂,這些人表麵上說說笑笑,其實都在打探對方的底細,生怕自己搶不到參加元宵慶典的名額。
內務府一側的偏房裏,兩個老頭正好奇的透過窗戶打量外麵的烏泱泱的人群。
一個是戶部尚書蘇文璋,另一個則是兵部尚書史遷。
史遷是擔心李兆籌不夠足夠的糧餉,而蘇文璋則是好奇李兆這一次能耍出什麽花樣。
雖然蘇文璋已經知道李兆是靠出售參加元宵慶典的名額來換取糧餉,但內務府標出的底價卻是五萬斤糧食和五千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天價。
蘇文璋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內務府裏的人數,即便是這些人都拿出相應數量的糧食和銀子,還是不足以滿足朝廷所需的糧餉。
史遷不禁笑著道:“隻怕是武陽王此次要自掏腰包補足糧餉了。”
蘇文璋摸著胡須,皺著眉頭迴道:“史大人,你是沒見過武陽王的手段,論起拿捏這些商賈和地主,武陽王說第二,怕是天下無人敢說第一。”
畢竟蘇文璋是親眼見識了李兆舉辦的那場拍賣會,一條皇上的內褲就賣出了一萬兩銀子的天價。
在蘇文璋看來,李兆既然將這些商賈和地主召集起來,就絕對不會放過讓他們大出血的機會,關鍵在於,還能讓這些家夥心甘情願的把糧食和銀子交出來。
不多時,作為內務府副總管的黃大樓便是從屋內走出來,身後跟著十幾個內務府的官吏,分別在廊道一側的桌案旁坐下,手裏握著毛筆,準備隨時登記在冊。
與此同時,上百名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出現在院子的四周,一個個皆是掛著一張嚴肅的死人臉。
原本還吵雜的院子裏頓時安靜下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民間的商賈和地主,雖然平日裏威風慣了,哪怕是見了官府的衙役亦是不懼分毫,但眼下看到這些身穿飛魚服的番子,卻是變成了一個個猥瑣的鵪鶉,根本不敢有絲毫的逾越之舉。
“諸位,我在此聲明,此次元宵慶典入宮資格大會,最終解釋權歸內務府所有,內務府會遵照完全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資格發放。”
黃大樓揮揮手,幾十個侍從便端著托盤從一旁排著隊走出來,托盤裏放著特殊的木製令牌。
不少人看著這木製令牌都忍不住開始流口水,這就是進入皇城的身份證啊...
“按照咱們內務府訂下的規矩,隻需要繳納五萬斤糧食以及五千兩銀子,就可以獲得這木製令牌。”
黃大樓從托盤裏拿起一塊令牌,專業的介紹道:“這可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資格,如今這麽便宜的價格就能到手,真是各位的福氣,咱們還得叩謝皇上的聖恩,不然咱們這些人哪裏有資格能進宮麵聖,你們說是不是。”
在場的人紛紛深以為然的點頭,五萬斤糧食,五千兩銀子,對於在場的大部分人來說都算什麽。
不過很快便有人發現,這木製令牌隻有三百個,但是此次開放的名額卻有一千個...
“黃總管,不是說好一千個名額嗎,怎麽隻有三百個令牌,難道還要競價嗎?”
黃大樓笑著迴道:“當然不會,咱們內務府從來都是講誠信,訂好的價錢就不會變...不過,這木製令牌隻是最外圍的資格,大概能看清楚皇上的一點點影子...”
話音一落,又是幾十個侍從走出來,托盤裏則是放著銀質,還有金質的令牌。
不過為了節約成本,這些都是鍍銀和包銅的,看起來貴重,其實也不值什麽錢..
“這銀質令牌可以坐到廣場的中央,大概能看到陛下的模糊的身影,一共有三百個名額。”
“而這金質令牌就不同了,可以坐到廣場的最前方,可以清楚的看到陛下的龍顏,一共有四百個名額。”
黃大樓接著又露出人畜無害的笑容接著說道。
“不過這資格花落誰家,也並不是我說了算,關鍵還得看各位手上的糧食多不多,銀子多不多,咱們這不是文會也不是武會,沒有那麽多規矩。”
“規矩就隻有一個,價格者得!”
此話一出,原本還陷入沉寂的院子裏頓時又再次變得熱鬧起來,眾人皆是躍躍欲試,每個人都是準備充分,緊緊握住手裏的號牌,隨時準備消費!
偏方裏蘇文璋嘴角抽搐,他沒想到李兆居然能在位置上想辦法撈錢,這巧立名目的本事簡直是個鬼才...
本以為這些人會對內務府的行為表示抗議,結果這些人一個二個都表現得十分積極,絲毫不在意要掏多少銀子。
隨著資格大會的逐步進行,兩個時辰之後,所有的令牌全部銷售一空。
銀質令牌最高被喊到了十五萬斤糧食,外加八萬兩銀子的高價,而金質令牌更是被炒到了二十五萬斤糧食,外加十五萬兩銀子的價格...
這些糧食和銀子加起來,別說是去平定西南局勢了,順便還能讓黔國公和韓信帶著大軍去吐蕃境內溜達一圈都夠了。
反觀那些搶到了資格的商賈和地主,臉上皆是一副心滿意足的神情,沒有一點後悔的意思。
還有一部分人沒能搶到名額,則是捶胸頓足,隻恨自己太窮了,居然有錢也花不出去...
史遷已經老臉麻木,神情呆滯的看向蘇文璋,這還是史遷為官幾十年以來,第一次感覺到人生如夢幻泡影。
“蘇大人,武陽王就這麽簡單把糧餉籌夠了?”
以往朝廷也不止一次向民間征集糧餉,但這些商賈和地主皆是避之不及,想盡辦法少出錢少出糧。
如今眼看著這些家夥眉頭都不皺一下,就拿出數萬斤甚至十幾萬斤的連那個是,史遷恨不得把這些人全部流放到邊關去打仗,這些家夥真是太賤了...
蘇文璋倒是已經習慣了李兆的行事風格,不過依然還是被李兆的騷操作又震驚了一次。
苦笑著朝史遷說道:“史大人,畢竟這是好事,總算是兩全其美,而且武陽王做事情向來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不過不管過程手段如何,至少這結果是盡如人意的。”
李兆名義上還是蘇文璋的學生,蘇文璋自然也是要向著李兆說幾句好話。
就在蘇文璋和史遷都以為這場鬧劇要結束的時候,隻聽見外麵突然又變得喧鬧起來。
隻見幾個侍從拿著不同尺寸的木牌還有橫幅出現在院子四周。
黃大樓依然是掛著職業笑容介紹道:“此次元宵慶典采用讚助的行式,換句話說,隻要各位願意花費銀錢和繳納糧食,便可以把自家商號的名字寫在牌子上,到時候會出現在慶典的醒目位置上,讓所有人都看見。”
“各位,這可是名揚天下的好機會啊,隻需要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情,難道還算事兒嗎?”
讚助?讓自家商號的名字出現在皇城內?名揚天下?
黃大口繼續煽風點火的說道:“你想想,史官一定會記錄這一次的慶典,到時候就會有記載,某某人讚助此次慶典,某某商行讚助慶典,雖然隻是寥寥幾筆,但這可是實打實的青史留名啊!”
對於這些商賈和地主來說簡直就像是做夢一樣,比起之前拍賣令牌的時候還要激動萬分。
他們這輩子不管賺多少錢都沒有機會達成的目標,現在居然就擺在麵前,而且隻需要花錢就能辦到!
在場的這些人中不少都是富甲一方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此前所花費的糧食和銀子並不算什麽。
李兆作為一個貼心的賣家,怎麽可能允許自己的消費者不能盡興的消費?
咱們的宗旨就是,割韭菜,當然是能割多少是多少,千萬不要心疼韭菜,因為那是跟錢過不去...
一個地主尷尬的站起來,忍不住舉手問道:“黃總管,能不能打上家族的名號,我家是汾河縣九曲李氏...”
黃大樓豪氣的一揮手,當即點頭迴道。
“當然可以!別說是家族名號了,隻要你競價成功,就算寫上你小老婆的名字都可以!”
眾人聞言,皆是忍不住啼笑皆非。
當然不會有人浪費這種機會把自己小老婆的名字寫上去,畢竟這是光宗耀祖的機會。
“諸位,還是老規矩,價高者得!”
“各位不要擔心,內務府準備了一百條橫幅,還有兩百塊牌位,大家都有機會。”
黃大樓轉過身的瞬間,叫價的聲音已然是此起彼伏。
糧食和銀子在此刻都隻是一個數字,這些人根本就不用任何勸說,便是拚盡全力的舉著牌子叫價!
偏房裏的史遷已經頹廢的坐在椅子上,緩了半天才慢慢的開口道。
“蘇大人,武陽王當真是深不可測,從某一個角度看,武陽王才是這天下最恐怖的人...”
蘇文璋亦是沒有反駁,他本以為出售資格和位置已經是李兆所有的手段,沒想到居然又冒出來一個讚助。
若是換做以往,李兆的做法自然是不符合規矩,但如今情況不同,再加上當今皇上給李兆撐腰,這一切就都合理合法了。
如果內閣敢派人去彈劾李兆,隻怕是李兆馬上就會撂挑子...
然後留下一句,好啊,那幾十萬大軍的糧餉你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