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雖然也主張朝廷出海,但畢竟張居正如今是以武陽王門人自居,自然是在之後親自去了趟太平園將此事告知李兆。


    聽聞消息之後,饒是李兆也有些意外,畢竟謝東陽可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頑固。


    在原著裏如果不是因為謝東陽這身硬骨頭油鹽不進,老二也不會在登基之後讓張居正取而代之。


    當初謝東陽初登朝堂時候,也是阻撓朝廷出海的官員中的一人。


    張居正本以為自家王爺會不喜此事,畢竟張居正是知道的,明麵上王爺雖然和海事沒什麽聯係,但眼下整個大唐,論起近海的軍事力量和通商實力,武陽王絕對是第一人,近海第一商的聚寶商行唯武陽王馬首是瞻,那個突然冒出來將舟山群島掌控在手中的炎黃水軍,亦是出自武陽王的手筆。


    這些事情張居正也是在最近才從李兆這裏得知,自然是心中震驚不已,誰能想到武陽王居然早就開始布局出海之事。


    當初李兆南下出海的時候,臨安城的官員都當作是九皇子的紈絝本性發作了,想要去海上耍耍威風。


    誰能猜到就那一次南行出海,李兆居然就拿下了聚寶商行的周家,還將大唐近海最大的舟山群島納入麾下。


    其實李兆還沒對張居正說,又豈止是舟山群島,在東瀛占據了一方勢力的大名家主都是自己的幹兒子...


    如今朝廷要直接幹預出海之事,甚至是要派遣船隊和軍隊出海,這無疑會影響到李兆的布局。


    而且張居正也做好了準備,若是王爺因為此事怪罪他,那他隻能硬著頭皮受罰了。


    不過李兆從頭到尾都是微笑的神情,看不出什麽不悅之色。


    饒是張居正這種深諳朝堂為官之道的人,此時李兆不開口,他亦是不敢貿然說什麽。


    有時候張居正感覺到,跟自家的王爺相處,簡直比跟陛下待在一起還要提心吊膽,根本猜不到李兆的心思。


    其實一開始李兆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確實有些不滿,畢竟出海一事在他未來的布局之中是很重要的一環,不管是出海所能帶來的豐厚的收益。


    更關鍵的是,李兆最初是將出海當作自己的退路,若是無法改變命運,那自己就不跟老二硬拚,到時候直接帶著家人逃出海外,就算老二也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在茫茫大海找到自己。


    但現在局勢也是變了,老二輸了,雖然還算不上一敗塗地,但李兆終究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皇帝老爹的命運。


    如此看來,既定的命運並不是無法更改的,這畢竟是書中的架空世界,一切看似既定,其實並不是一成不變。


    但至少李兆現在並不像一開始那般謹小慎微,這也是他為什麽沒有因朝廷出海而動怒的原因。


    況且拋開自己的個人原因,李兆其實是希望大唐能出海的,若是將眼光隻放在這片中原大地上,大唐亦或是大唐之後的某個王朝,也會像自己所熟悉的曆史那樣,迎來一個讓人滿是悔恨的時代...


    如果是那樣,那大唐的出海自然是正確的選擇,想要不被人踩在地上,最好的辦法並不是一味的隱忍,而是搶先一步,把別人先踩在腳下!


    李兆很早就讓聚寶商行找了不少來自西方的傳教士,從這些人的口中,李兆大概知道了西方目前的具體的情況。


    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西班牙和葡萄牙無疑是這個航海時代的先驅者,同時也是海上當仁不讓的霸主。


    據說在四十多年前,西班牙航海家,一個叫哥倫布的男人,發現了美洲大陸。


    至此後西班牙和葡萄牙便開始大量往美洲大陸輸送人口,不過從對方的話裏,李兆察覺似乎這兩個國家都還沒有發現在南美存在大量的銀礦。


    在前世的曆史進程中,正是因為大量白銀的出現,促進了世界貿易體係的逐漸形成,同時也導致華夏為了保持貿易平衡,繼而開始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目前大唐出海看似已經晚於西方國家,但其實大唐本身的航海實力和國力皆是不遜色於任何一個西方國家,而航海的經驗和開拓,隻需要靠著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慢慢彌補,並不是什麽無法彌補的差距。


    而且李兆也自信有一點,朝廷即便派出船隊和軍隊,也不可能搶走自己的飯碗,頂多是李兆自己吃肉,給朝廷留點湯喝...


    光是李兆當初留給曹達華和陳近南的兩本海上指南,就直接甩開朝廷的出海進度至少十年起步,不過朝廷也有此前鄭大人七下西洋時留下的海圖,也不至於完全兩眼抹黑的摸著石頭過河。


    李兆看了一眼神情凝固的張居正,笑著說道:“叔大,本王可不是什麽小家子氣的人,朝廷既然要出海,這是好事,本王並不會阻撓,亦是不會罰你。”


    其實這件事情還是張居正想得太複雜了,在張居正看來,王爺做了這麽多的布局,那必然都是為了成為天子,如今太子和兩位皇子皆是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眼下最有可能登基的人就是李兆。


    張居正甚至猜測,王爺是否會和陛下站在對立的立場,畢竟曆來的天子和儲君都是矛盾的結合體。


    隻是自從太子等人落馬之後,皇上雖然不斷的給武陽王更多的實權,但卻並沒有像以前那樣,扶植一個其他皇子,或是一個實權的官員來製衡李兆,這一點倒是讓內閣的諸位大臣都意料不到。


    天家之事從來就不可能簡單,李兆也看得出張居正的心思,不過李兆也無意去給張居正解釋。


    有些事情不說破,反而會省去很多麻煩,不必事事都計較清楚。


    畢竟除了李兆本人,誰又能知道,自己那個皇帝老爹已經不止一次的表示想要退休了。


    李兆根本就不需要去搶,哪怕他現在進宮說一句:我想當皇帝


    李明乾也會馬上從龍椅上屁顛屁顛的跑下來,親自給李兆把龍袍穿上,然後親自把李兆扶到龍椅上。


    還要心甘情願的說一句:我兒不愧是隨我,穿龍袍的樣子,真他娘的帥!


    隻是這些事情李兆和李明乾都不可能對外人說,甚至有些時候李兆還會讓李明乾故意冷羅自己一陣,以此讓外界猜不透這對天家父子的關係到底是如何...


    “叔大,此事你且全力配合謝閣老吧,出海不是兒戲,這可是關乎到國運的事情。”


    張居正心裏讚歎,王爺不愧是我張居正看中的未來天子,光是這份胸懷,縱觀天下就難以找出第二個!


    “王爺放心,居正必當竭盡全力。”


    李兆接著又吩咐道:“射洪縣那個縣令,叫什麽來著...何什麽來著...”


    張居正立馬提醒道:“王爺,何大海...”


    李兆笑著點頭道:“對對對,就是叫何大海。”


    “這家夥做人圓滑,為官更有幾分狡黠,不過在上次平定太子和老二的事上,此人出了不少力,本王答應過要給他一些好處,居正啊,你看著給他安排一番吧,當然,前提是不違反朝廷的規矩。”


    張居正是個剛正不阿的人,自從他當上吏部尚書後,那些走後門想要給吏部送銀子的,基本上都沒有好下場。


    但其實這件事即便李兆不說,張居正也會去辦,畢竟何大海確實是替王爺和朝廷辦了事。


    雖然這何大海在就職射洪縣令的期間,貪汙了不少銀子,還做不少違反律法的事情...但張居正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王爺放心,居正一定按照規矩辦事,七品縣令升成三品的州郡刺史,也是符合規矩的。”


    看著張居正一絲不苟說話的神情,就連李兆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


    七品縣令直升三品刺史?這真的符合規矩嗎?果然按規矩辦事,還得是張大人啊...


    黃大樓邁著臃腫的步伐,急匆匆的門外跑進來,氣喘籲籲的用兩隻手撐著膝蓋。


    “殿下...殿下...那個...”


    李兆訓斥道:“如此著急成何體統?什麽事情?難道是燕王帶著兵打進臨安城了?”


    黃大樓尷尬的迴道:“殿下,股票交易中心今日開市了,不過...不過...”


    “不過啥?”


    “來湊熱鬧的人不少,交易中心外麵人山人海的...隻是...購買股票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其中不少還是被奴才威逼利誘才買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加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加麵並收藏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