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推動經濟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第一片雪花飄落在皇城之上,一夜之間,整個臨安便是換做銀裝素裹,滿目皆是白雪皚皚的景象。
再過不久便又是臨近一年之末,城中已是漸漸有了過年的味道,張燈結彩的街道上亦是熱鬧得很。
雖然大唐在經曆了一次差點讓朝廷顛覆的叛亂,各地皆是剛剛才穩定,但這也不影響百姓們對於年節的期盼。
反倒是不少人都認為,就是要靠著過年的氣氛來衝衝喜,比起去年之時,臨安城裏也來了不少南北的百姓。
雖然已經是到了朝廷規定的休沐日子,但文淵閣中依然是來往不斷,大大小小的官員來來迴迴的穿梭其中,來自大唐各地的折子更是如潮水一般湧進文淵閣。
暖房之中,謝東陽和幾個內閣大臣皆是一刻不得停歇,每一份折子頂多看了兩眼就批複,若是不痛不癢的事情則是直接丟進竹簍裏,等著被拿去燒鍋爐...
畢竟才平定了各地的叛亂,再加上燕王此前攻下了兩州之地,雖然叛逆已經清除,但卻是留了一堆爛攤子。
要不是李明乾這一朝的內閣堪稱有史以來能排進前三的內閣大臣陣容,換做是其他人來文淵閣當差,隻怕是早就焦頭爛額了。
蘇文璋皺著眉頭,將一份折子直接丟進身旁的火爐子裏。
嘴裏忍不住罵道:“燕王叛軍在南下路上搶了五頭豬...這種事情怎麽報上來的?五頭豬的賠償還需要內閣票擬嗎?通政使司幹什麽吃的,這種折子是怎麽送到內閣來的?”
屋子裏幾個負責文書的翰林院官員被嚇得頭都不敢抬,隻能互相使眼色,將那些還未呈報上來的折子拿出來再次檢查。
史遷抬手揉了揉腦門,臉上滿是疲憊之色,作為兼任兵部尚書的內閣大臣,這幾日所處理的文書比他一年的量還要大,地方州軍的抽調,叛軍的處置,圍剿剩餘叛逆...史遷幾乎已經一個月沒能迴家,這個人都蒼老了許多。
謝東陽放下手中的文書,看了一眼史遷說道 :“兵部的折子拿一半過來吧,史大人去偏房眯一會兒吧,累垮了身子可不行。”
張居正亦是點點頭:“史大人,下官對兵部的公務也不陌生,可以代勞一些。”
其實張居正作為吏部尚書的爛攤子也不少,畢竟這一次因為皇子造反的事情,朝堂上一大半的官員都被革職,如今都被流放到海外了。
這麽大的缺口,簡直比當初長孫家覆滅之時還要麻煩,再加上地方州府的官員在叛亂中也死傷不少,眼下吏部為了維持穩定,就連那些六七十歲的舉人都起複到地上任職了...
史遷點了點頭,也沒有故作矯情,緩步的朝著偏房而去。
“我休息一陣,待會兒替你們多勾幾個折子...”
雖然這一堆爛攤子讓人應接不暇,但不管是內閣這幾位大佬也好,還是其他九卿衙門的官員也好,大家都沒有一句怨言。
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曾經的大唐內憂外患,而內憂是最為可怕的,畢竟一旦內亂,外患便會同時出現,屆時便是大唐生死存亡的時候。
如今內亂已經平定,經過陛下的布局,將這些藏在水麵之下的人都釣了出來,此後便再無後顧之憂。
一個穿著緋色官服的男人穿過廊道,手裏提著一個精致的木盒走進文淵閣。
此人正是如今在臨安城頗負盛名的新晉紅人,外事部右侍郎,徐賓。
外事部如今已是被天下商賈當作是最向往的地方,以前戶部想要讓這些商賈捐錢捐糧,那簡直比殺了他們還難,至於商稅,這些商賈更是偷奸耍滑的想盡辦法不交或是拖延,甚至把銀子埋到地下。
但現在不同了,這些商賈可謂是上杆子給外事部送銀子,還生怕外事部拒之門外,為了得到一個入庫的名額,這些商賈更是爭先恐後的自願多上稅,根本都不用去催,妥妥的變成了一幫舔狗。
徐賓也慢慢有了一個新的稱唿,那就是小財神,至於財神爺本尊,自然還得是徐冰那位老師。
“下官徐賓見過幾位大人。”
見徐賓來了,謝東陽當即放下折子,難得對年輕一輩的官員露出和藹的笑容。
“徐大人來了。”
一來徐賓是李兆的學生,謝東陽一直認為自己欠了李兆不少人情,二來眼下將徐賓叫來文淵閣,自然是因為需對徐賓做事情。
蘇文璋對徐賓頗為滿意,畢竟靠著這家夥一手操持,才讓今年的商稅多了四成,這可是實打實進了國庫的銀子。
不過外事部雖然名義上歸戶部管轄,但實際上戶部卻並沒有辦法插手外事部的公務,畢竟皇上放了話,外事部隻需要對他一個人匯報公務,這個意思已經很明白,外事部的地位其實已經等同於九卿衙門了。
“小徐啊,你家老師為何沒有進宮啊?”
畢竟蘇文璋是李兆的老師,而徐賓是李兆的學生,蘇文璋叫他小徐也是正常的。
徐賓謙卑的抬手道:“老師今日身體不適,在家中養病,便是讓下官前來,老師交代了,各位大人需要外事部配合做什麽,隻管吩咐就行,下官一定盡力辦成。”
謝東陽和蘇文璋都相繼露出關切的神色,紛紛詢問李兆的病情。
隻有張居正知道自家的王爺是在裝病,隻是低著頭笑了笑,並未說什麽。
如今太子和三皇子被流放海外,二皇子也逃出了大唐,如此一來,眾人突然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那就是最有資格最有本事能成為的儲君的人,居然變成了九皇子...
誰也想不到,曾經的天下第一紈絝,居然有朝一日成為了儲君的有力人選...
況且經過內戰之後,不少地方都遭了天災人禍,雖然國庫還算充裕,但終究是有些難以支撐...這個時候謝東陽自然就想到了一個人,李兆...誰讓這家夥被稱為財神爺。
而李兆的身家早就讓人猜不透了,民間有傳聞說,武陽王家裏的銀子跟國庫都差不多了...
而李兆對此則是表示:你丫瘋了嗎?這不是侮辱人嗎?老子的銀子可比國庫多得多!
這就像是有人祝福雷總月入過萬一樣,這不就是侮辱人嗎?
當下各地的軍費支出加大,明年的軍費更是比以前提了兩三成,而且這提高軍費還是陛下的旨意,謝東陽等人隻得是照辦。
其他六部亦是如此,就比如工部要繼續興修天下水利,另外還加上了官道翻新工程,聽說是要用水泥重新修築道路。
對於謝東陽等人來說,並不怕事情多,但問題的關鍵則是,幹這些事情都需要花銀子啊...國庫的銀子好不容易增長了不少,結果迴過頭來一看,卻是發現還是不夠用,而且好像還變得更窮了..
缺錢了找誰?謝東陽和蘇文璋都想到了一個人,李兆!
不過文淵閣派了幾次官員去太平院找李兆,結果連李兆的腿毛都沒見到,最後謝東陽隻能是另辟蹊徑,抓不到老的,難道還抓不住小的嗎?
便是將算盤打在徐賓的身上,是鐵了心要讓李兆大出血...
謝東陽和蘇文璋對視了一眼,兩人皆是認真的點點頭,便是準備要對徐賓進行輪番轟炸。
兩個老家夥的臉上都寫著兩個字:搶錢!
徐賓尷尬的笑了笑,還不待這兩個大佬開口說話,徐賓已經從懷裏掏出一份公文。
“雖然不知閣老找下官來此所為何事,但是老師在下官來之前交代了,這份文書是外事部出具的國債方案,大概意思就是,由朝廷和國庫做擔保,向民間進行借貸,再由國庫的稅收作為償還,期限最長是十年...”
其實李兆完全可以給朝廷提供一筆數目可觀的銀子解決燃眉之急,畢竟他剛剛才從太子等人身上賺了不少銀子。
但在李兆看來,與其讓這些銀子被朝廷拿去,還不留在他手裏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而李某人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花別人的銀子來辦事,空手套白狼才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於是才想出用國債這個法子。
“老師說了,這個辦法能解決各位大人的燃眉之急,此事外事部可以做公證,並且號召民間商賈購買國債,戶部隻需要按照文書要求發行國債就行。”
徐賓將文書分別呈給謝東陽等人,一邊解釋何為國債,一邊闡述國債的好處,卻是完全不提及國債的弊端...主打就是忽悠人...
謝東陽雖然是老謀深算的內閣大臣,但比起經濟學上的本事卻是遠遠不及徐賓,被徐賓一番言語便說得蠢蠢欲動。
隻用幾張寫著國債的紙就能換來銀子?那些商賈當真如此好騙...
至於蘇文璋,雖然他感覺到這國債裏麵肯定也有李兆的算計,但一時間也挑不出什麽毛病,光從文書上看並沒有什麽問題,而且確實能解決朝廷目前的問題。
張居正之此前便聽李兆說過國債的事情,在他看來,自家王爺坑誰都不會坑百姓,隻要不牽連到百姓民生,張居正便覺得無所謂,至於坑不坑朝廷,那就不知道了...
謝東陽沉聲道:“武陽王當真不從中收取一點好處?”
徐賓認真的迴道:“老師說了,外事部不會從中牟利,請閣老放心,老師是真心實意在幫朝廷。”
“不過老師說了,若是幫朝廷辦成此事,他準備做一件事情,還請各位大人鼎力支持。”
原本謝東陽和蘇文璋都擔心會不會有什麽貓膩,畢竟李兆是無利不起早的人,若是當真什麽都不要,他們還真不敢搞這個國債。
現在聽到徐賓說李兆有所求,他們反而倒是放心了不少,對對對,這才是他們熟悉的李兆啊。
蘇文璋一本正經的開口道:“什麽事情?老夫先說好,如果是讓國庫掏銀子,那就麵談。”
徐賓笑著道:“蘇大人放心,和銀子沒有關係,老師準備以外事部下麵設立一個機構,名為大唐證監會,同時在民間開設金融機構,名為股票交易中心...”
證監會?股票交易?這又是什麽玩意兒?
再過不久便又是臨近一年之末,城中已是漸漸有了過年的味道,張燈結彩的街道上亦是熱鬧得很。
雖然大唐在經曆了一次差點讓朝廷顛覆的叛亂,各地皆是剛剛才穩定,但這也不影響百姓們對於年節的期盼。
反倒是不少人都認為,就是要靠著過年的氣氛來衝衝喜,比起去年之時,臨安城裏也來了不少南北的百姓。
雖然已經是到了朝廷規定的休沐日子,但文淵閣中依然是來往不斷,大大小小的官員來來迴迴的穿梭其中,來自大唐各地的折子更是如潮水一般湧進文淵閣。
暖房之中,謝東陽和幾個內閣大臣皆是一刻不得停歇,每一份折子頂多看了兩眼就批複,若是不痛不癢的事情則是直接丟進竹簍裏,等著被拿去燒鍋爐...
畢竟才平定了各地的叛亂,再加上燕王此前攻下了兩州之地,雖然叛逆已經清除,但卻是留了一堆爛攤子。
要不是李明乾這一朝的內閣堪稱有史以來能排進前三的內閣大臣陣容,換做是其他人來文淵閣當差,隻怕是早就焦頭爛額了。
蘇文璋皺著眉頭,將一份折子直接丟進身旁的火爐子裏。
嘴裏忍不住罵道:“燕王叛軍在南下路上搶了五頭豬...這種事情怎麽報上來的?五頭豬的賠償還需要內閣票擬嗎?通政使司幹什麽吃的,這種折子是怎麽送到內閣來的?”
屋子裏幾個負責文書的翰林院官員被嚇得頭都不敢抬,隻能互相使眼色,將那些還未呈報上來的折子拿出來再次檢查。
史遷抬手揉了揉腦門,臉上滿是疲憊之色,作為兼任兵部尚書的內閣大臣,這幾日所處理的文書比他一年的量還要大,地方州軍的抽調,叛軍的處置,圍剿剩餘叛逆...史遷幾乎已經一個月沒能迴家,這個人都蒼老了許多。
謝東陽放下手中的文書,看了一眼史遷說道 :“兵部的折子拿一半過來吧,史大人去偏房眯一會兒吧,累垮了身子可不行。”
張居正亦是點點頭:“史大人,下官對兵部的公務也不陌生,可以代勞一些。”
其實張居正作為吏部尚書的爛攤子也不少,畢竟這一次因為皇子造反的事情,朝堂上一大半的官員都被革職,如今都被流放到海外了。
這麽大的缺口,簡直比當初長孫家覆滅之時還要麻煩,再加上地方州府的官員在叛亂中也死傷不少,眼下吏部為了維持穩定,就連那些六七十歲的舉人都起複到地上任職了...
史遷點了點頭,也沒有故作矯情,緩步的朝著偏房而去。
“我休息一陣,待會兒替你們多勾幾個折子...”
雖然這一堆爛攤子讓人應接不暇,但不管是內閣這幾位大佬也好,還是其他九卿衙門的官員也好,大家都沒有一句怨言。
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曾經的大唐內憂外患,而內憂是最為可怕的,畢竟一旦內亂,外患便會同時出現,屆時便是大唐生死存亡的時候。
如今內亂已經平定,經過陛下的布局,將這些藏在水麵之下的人都釣了出來,此後便再無後顧之憂。
一個穿著緋色官服的男人穿過廊道,手裏提著一個精致的木盒走進文淵閣。
此人正是如今在臨安城頗負盛名的新晉紅人,外事部右侍郎,徐賓。
外事部如今已是被天下商賈當作是最向往的地方,以前戶部想要讓這些商賈捐錢捐糧,那簡直比殺了他們還難,至於商稅,這些商賈更是偷奸耍滑的想盡辦法不交或是拖延,甚至把銀子埋到地下。
但現在不同了,這些商賈可謂是上杆子給外事部送銀子,還生怕外事部拒之門外,為了得到一個入庫的名額,這些商賈更是爭先恐後的自願多上稅,根本都不用去催,妥妥的變成了一幫舔狗。
徐賓也慢慢有了一個新的稱唿,那就是小財神,至於財神爺本尊,自然還得是徐冰那位老師。
“下官徐賓見過幾位大人。”
見徐賓來了,謝東陽當即放下折子,難得對年輕一輩的官員露出和藹的笑容。
“徐大人來了。”
一來徐賓是李兆的學生,謝東陽一直認為自己欠了李兆不少人情,二來眼下將徐賓叫來文淵閣,自然是因為需對徐賓做事情。
蘇文璋對徐賓頗為滿意,畢竟靠著這家夥一手操持,才讓今年的商稅多了四成,這可是實打實進了國庫的銀子。
不過外事部雖然名義上歸戶部管轄,但實際上戶部卻並沒有辦法插手外事部的公務,畢竟皇上放了話,外事部隻需要對他一個人匯報公務,這個意思已經很明白,外事部的地位其實已經等同於九卿衙門了。
“小徐啊,你家老師為何沒有進宮啊?”
畢竟蘇文璋是李兆的老師,而徐賓是李兆的學生,蘇文璋叫他小徐也是正常的。
徐賓謙卑的抬手道:“老師今日身體不適,在家中養病,便是讓下官前來,老師交代了,各位大人需要外事部配合做什麽,隻管吩咐就行,下官一定盡力辦成。”
謝東陽和蘇文璋都相繼露出關切的神色,紛紛詢問李兆的病情。
隻有張居正知道自家的王爺是在裝病,隻是低著頭笑了笑,並未說什麽。
如今太子和三皇子被流放海外,二皇子也逃出了大唐,如此一來,眾人突然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現實,那就是最有資格最有本事能成為的儲君的人,居然變成了九皇子...
誰也想不到,曾經的天下第一紈絝,居然有朝一日成為了儲君的有力人選...
況且經過內戰之後,不少地方都遭了天災人禍,雖然國庫還算充裕,但終究是有些難以支撐...這個時候謝東陽自然就想到了一個人,李兆...誰讓這家夥被稱為財神爺。
而李兆的身家早就讓人猜不透了,民間有傳聞說,武陽王家裏的銀子跟國庫都差不多了...
而李兆對此則是表示:你丫瘋了嗎?這不是侮辱人嗎?老子的銀子可比國庫多得多!
這就像是有人祝福雷總月入過萬一樣,這不就是侮辱人嗎?
當下各地的軍費支出加大,明年的軍費更是比以前提了兩三成,而且這提高軍費還是陛下的旨意,謝東陽等人隻得是照辦。
其他六部亦是如此,就比如工部要繼續興修天下水利,另外還加上了官道翻新工程,聽說是要用水泥重新修築道路。
對於謝東陽等人來說,並不怕事情多,但問題的關鍵則是,幹這些事情都需要花銀子啊...國庫的銀子好不容易增長了不少,結果迴過頭來一看,卻是發現還是不夠用,而且好像還變得更窮了..
缺錢了找誰?謝東陽和蘇文璋都想到了一個人,李兆!
不過文淵閣派了幾次官員去太平院找李兆,結果連李兆的腿毛都沒見到,最後謝東陽隻能是另辟蹊徑,抓不到老的,難道還抓不住小的嗎?
便是將算盤打在徐賓的身上,是鐵了心要讓李兆大出血...
謝東陽和蘇文璋對視了一眼,兩人皆是認真的點點頭,便是準備要對徐賓進行輪番轟炸。
兩個老家夥的臉上都寫著兩個字:搶錢!
徐賓尷尬的笑了笑,還不待這兩個大佬開口說話,徐賓已經從懷裏掏出一份公文。
“雖然不知閣老找下官來此所為何事,但是老師在下官來之前交代了,這份文書是外事部出具的國債方案,大概意思就是,由朝廷和國庫做擔保,向民間進行借貸,再由國庫的稅收作為償還,期限最長是十年...”
其實李兆完全可以給朝廷提供一筆數目可觀的銀子解決燃眉之急,畢竟他剛剛才從太子等人身上賺了不少銀子。
但在李兆看來,與其讓這些銀子被朝廷拿去,還不留在他手裏才能發揮最大價值。
而李某人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花別人的銀子來辦事,空手套白狼才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於是才想出用國債這個法子。
“老師說了,這個辦法能解決各位大人的燃眉之急,此事外事部可以做公證,並且號召民間商賈購買國債,戶部隻需要按照文書要求發行國債就行。”
徐賓將文書分別呈給謝東陽等人,一邊解釋何為國債,一邊闡述國債的好處,卻是完全不提及國債的弊端...主打就是忽悠人...
謝東陽雖然是老謀深算的內閣大臣,但比起經濟學上的本事卻是遠遠不及徐賓,被徐賓一番言語便說得蠢蠢欲動。
隻用幾張寫著國債的紙就能換來銀子?那些商賈當真如此好騙...
至於蘇文璋,雖然他感覺到這國債裏麵肯定也有李兆的算計,但一時間也挑不出什麽毛病,光從文書上看並沒有什麽問題,而且確實能解決朝廷目前的問題。
張居正之此前便聽李兆說過國債的事情,在他看來,自家王爺坑誰都不會坑百姓,隻要不牽連到百姓民生,張居正便覺得無所謂,至於坑不坑朝廷,那就不知道了...
謝東陽沉聲道:“武陽王當真不從中收取一點好處?”
徐賓認真的迴道:“老師說了,外事部不會從中牟利,請閣老放心,老師是真心實意在幫朝廷。”
“不過老師說了,若是幫朝廷辦成此事,他準備做一件事情,還請各位大人鼎力支持。”
原本謝東陽和蘇文璋都擔心會不會有什麽貓膩,畢竟李兆是無利不起早的人,若是當真什麽都不要,他們還真不敢搞這個國債。
現在聽到徐賓說李兆有所求,他們反而倒是放心了不少,對對對,這才是他們熟悉的李兆啊。
蘇文璋一本正經的開口道:“什麽事情?老夫先說好,如果是讓國庫掏銀子,那就麵談。”
徐賓笑著道:“蘇大人放心,和銀子沒有關係,老師準備以外事部下麵設立一個機構,名為大唐證監會,同時在民間開設金融機構,名為股票交易中心...”
證監會?股票交易?這又是什麽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