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吩咐下去,以阿裏商行和晴文館遍布各地的眼線,再加上東廠和錦衣衛的番子,以臨安城為中心,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搜尋老二的蹤跡,半個月時間過去,也未能獲得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至於曲清歌,那更是無法打探到任何消息,哪怕被張太清重傷,但大宗師終究是大宗師,除非是曲清歌自己願意露臉,不然就算是張太清也找到對方。


    按照張太清事後與李兆所說,他那一招已然是衝著將老二抹殺的心思動手,武道宗師在受了那一招之後也會全身經脈寸斷,修為不存,徹底淪為廢人,就算能借助外力活下來,也不會活過半個月。


    但李兆卻不敢掉以輕心,原著中老二早期便是碰到過武道宗師的截殺,那一次同樣是性命垂危,但最後卻是奇跡的活了下來,而且武道境界還提升了一大截,原著中並沒有解釋其中的原由,但李兆還是相信,老二一定有什麽保命的手段,不然為何半個月過去,依舊了無音信。


    唯一的解釋就是,老二不僅活下來了,而且還逃往了他無法觸及的地方。


    紅花會的據點遍布天下,即便李兆這個原著黨也不可能知曉紅花會所有的據點,想要將老二的情報係統完全拔除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老二靠著紅花會的運作,隻要他不鬧出太大的動靜,偷渡出境也並非什麽難事,畢竟這個時代沒有監控,沒有互聯網身份信息...一個人一旦消失在民間,那就等同於是石沉大海...


    臨安城外的三方混戰,最後以王玄策率兵撤離而結束,這十萬四部驍騎衛目標龐大,講道理應該很容易便能查到蛛絲馬跡。


    但王玄策卻是用了個讓眾人都想不到的法子,將十萬大軍化整為零全部打散,而且竄逃的方向還是往燕王作亂的北方而去,那兩州之地眼下已經不在朝廷的掌控中,說是兵荒馬亂亦不為過,這些兵馬進入此地之後,哪怕是朝廷想要將其一鍋端掉,也要考慮到燕王的存在,幾乎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情。


    從這些種種的安排看來,李兆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老二早在意圖謀反篡位之前,就已經考慮過失敗的結果 ,哪怕他手握重兵,又有兩位大宗師的幫扶,他依然做了最壞的打算,這種算無遺策的布局不禁讓李兆感到頭疼。


    而老二比起來,太子和老三很明顯就沒有這種心思,這兩人都覺得自己此番必然會贏,根本就沒有留任何退路。


    既然結果已經成了這樣,李兆也無暇再去後悔棋差一招,隻能是想著如何補救。


    在李兆看來,老二絕不可能再留在大唐境內,八成的可能已然出關,但他具體會去往哪一國,李兆也拿捏不穩老二的想法。


    這樣一來就隻能廣撒網了,西涼那邊李兆已經給太後老媽去了信,讓齊君山麾下的典衛司暗中搜尋其下落。


    金夏那邊李兆則是隻能拜托自己的男性追求者...金夏三皇子拓跋真。


    拓跋真在收到李兆的消息之後,沒有任何猶豫便是答應了此事,更是為此動用了金夏的校事府。


    西蜀太子劉睿,也是保證了會替讓內衛府調查老二的行蹤,不過作為交換條件,阿裏商行要給西蜀提供大量的鐵礦和物資。


    眼下唯一讓李兆不能觸及的國家便隻剩下大遼和吐蕃,而大遼也是李兆覺得老二最有可能投靠的地方。


    好在沈萬三在大千城的生意已經做得不錯,雖然還不能觸及到大遼朝廷高層的權柄,但總算是能借用一些地方官員的力量。


    至於吐蕃那邊,李兆隻能派遣人手暗中潛入打探消息,不過由於吐蕃的國情異於其他幾國,吐蕃的藏王數百年來都不曾與任何國家合作,在李兆看來老二也不太可能前往吐蕃,即便老二有心付出代價尋求庇護,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在做完這些安排以後,李兆也隻能是盡人事聽天命,至少短時間以內老二想要囤積出動搖大唐國本的力量是不太可能,李兆也算是有了時間可以從長計議。


    太子麾下的十二萬州軍,老三麾下的十萬唐明軍,在與四部驍騎衛的亂戰中,可謂是損失慘重。


    不得不說四部驍騎衛確實是大唐邊軍的精銳,即便麵對超出一倍的兵力,亦是將這兩方大軍打得抬不起頭。


    兩方加起來足足二十二萬的大軍,傷亡甚至過半,這個結果就連李兆都沒有預料到,忍不住想問候一句:你們是人機嗎?


    而輸的這麽慘重的原因,卻是因為一個人,就是老三麾下唐明軍的大將軍李景隆。


    這家夥不愧是號稱屢戰屢敗的大唐戰神...原本靠人數優勢正麵迎戰也不會輸的這麽慘,但這家夥非要另辟蹊徑,將大軍完全散開形成包圍之勢,想要一口將四部驍騎衛吃掉。


    這番騷操作自然是給了四部驍騎衛逐個擊破的機會,直接攻破一點,再迂迴作戰,將李景隆布下的所謂的天羅地網捅了個稀巴爛...


    就連王玄策在事後都忍不住感歎,幸虧這李景隆是敵方的大將...不然四部驍騎衛也不能保留下這麽多的兵馬。


    李兆本想趁此機會消磨四部驍騎衛的兵力,卻也因為李景隆的騷操作而付諸東流。


    皇城內亂平定之後,雍王四人便是直接下令手下的州軍投降,而李景隆所率領的唐明軍眼看大勢已去,根本就不管自家主子的死活,帶著殘餘的六七萬兵馬便是逃往北方。


    老三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差點被李景隆氣得吐血,暗罵自己當初怎麽會看上這麽個玩意兒...十萬唐明軍平白的給他人做了嫁衣。


    朝廷對此隻是下了叛黨的公文,也沒有花費什麽精力去應付李景隆,畢竟像這種人才,就算不去管他,好像也不會出什麽問題...


    黑色的馬車在皇城外停下,高忠賢已經在宮門口候著,見李兆來了便是立馬迎上去。


    雖然修養了一段時間,但很明顯高忠賢的傷勢並未痊愈,臉色依舊是蒼白,以九品的境界硬抗老二這個超出常理的武道宗師,就算高忠賢的天罡童子功的也顯得杯水車薪。


    “王爺,陛下已經在養心殿等您了。”


    李兆緩步走上前,拍了拍高忠賢的肩膀:“高公公真是不辭辛勞啊,這身子骨還沒痊愈,何不多休養幾日。”


    高忠賢苦笑著迴道:“多謝王爺記掛,老奴恢複得七七八八了,不妨事的。”


    李兆從懷裏摸出一個玉瓶,從其中倒出一枚渾圓的褐色丹藥,這丹藥僅僅出倒出來的一瞬間便是散發出濃鬱的味道,讓人嗅到的刹那便是覺得心曠神怡。


    這便是老爺子早些時候留給李兆保命的丹藥之一,畢竟有個煉丹同樣是天下第一的爺爺,李某人身上自然是不缺這種好東西。


    “這是雲華丹,想必對高公公有些幫助。”


    高忠賢驚慌失措的看著李兆,惶恐的將丹藥接過來,小心翼翼的動作生怕丹藥掉到地方。


    李兆說得輕描淡寫,但這雲華丹的珍稀程度卻是可見一斑,雲華丹乃是療傷聖藥,武道宗師以下的武者隻需一枚皆是可以重塑經脈,即便是皇室的煉丹師也煉不出來如此丹藥,這可不是花銀子就能買到的。


    高忠賢的內心感動不已,暗道,九殿下居然連如此珍貴的丹藥都拿來送給自己,真是比自己的親爹還要親。


    如果不是考慮到自己的年事已高,高忠賢真想認下李兆這個幹爹...


    李兆笑著道:“不必謝我,你既然是為了保護父皇受的傷,這是你應得的,走吧,帶我入宮。”


    不多時李兆便是行至養心殿外,高忠賢隻是將李兆領到門口便是習慣性的退出去。


    養心殿內,李明乾臉色難看的站在桌案邊上,就像是被訓斥的小學生,而那張椅子上則是坐著一個布衣老道士。


    “你說說,你哪兒錯了?”


    “我...我錯在...爹,要不然您說我哪兒錯了...”


    “逆子!”


    看著這一幕李兆不禁露出苦笑,果然老爺子對皇帝老爹的血脈壓製是不講道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烤魚加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烤魚加麵並收藏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