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都來了?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地方州軍比不上老二的四部驍騎衛,但這四個藩王也足足有十二萬的兵馬,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對此李兆自然是動了納為己用的心思。
畢竟這四人之中也隻有雍王有點腦子,其他三個加起來也不夠李兆忽悠的。
李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讓他們戴罪立功,並且沒有挑明他們造反之事,再加上李兆並沒有說是誰派自己來的,如此一來便是給了他們更多想象的空間,就比如…這一切都是皇上布的局…
十二萬大軍如預期在七日後抵達射洪縣,麵對突如其來的大軍,射洪縣縣令何大海自然是被嚇得不輕。
直到看到自己的主子武陽王從那艘煙雲寶船上走下來,何大海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隨即何大海又開始揣測,王爺帶著如此多的兵馬走水路而來,身後還跟著四個藩王,這是什麽意思?
一聯想到如今燕王造反,天下局勢已經動蕩不安,當今聖上又重病不起…難道說,自家的主子也要趁機起勢?王爺要造反了?
對於李兆要造反這種事,何大海不僅沒有一絲慌張和害怕,反倒是還有些激動,當初他第一次見到李兆之後,就在猜測李兆會造反。
一開始何大海自然是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生怕自己哪一天從朝廷命官突然就變成反賊,直到燕王造反之後,何大海突然就想通了,甚至還有點期待這一天的來到。
現在眼看著李兆帶著十二萬大軍北上而來,還跟著四個藩王,何大海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老夫活了幾十年,終於要建功立業了!
隻要李兆一聲令下,他馬上就揭竿而起,高唿萬歲!
李兆剛走上碼頭,何大海表示帶著一幫衙門的官吏衝上來。
李兆自然是不知道何大海有這麽多內心戲,麵對這些官吏也沒有躲閃。
何大海恭敬無比的在李兆麵前匍匐跪下。
“臣何大海,參見陛下!”
這一嗓子吼得聲嘶力竭,整個碼頭上的人都能聽見了。
雍王四人頓時目瞪口呆,滿臉震驚的看著李兆。
啥情況?武陽王也要造反?咱們其實是同行?
別說這些局外人,就連李兆本人都被何大海這一嗓子給震住了,這家夥的腦子裏到底裝的什麽東西?這簡直太突然了?
我什麽時候說過要造反?本王乃是大唐皇帝唯一的親兒子,本王還需要造反?
李兆察覺到雍王等人異樣的神情,無可奈何的搖搖頭,這種事情都是越抹越黑。
“皇上並未在船上,此番隻有本王和四位王爺到此,你不必誠惶誠恐,這些地方州軍都是調往平叛燕王的。”
李兆的臉上並無任何多餘的神色,讓人看不出一絲問題,就好像何大海真的是自以為皇上在船上,才會作出這樣舉動。
何大海還是跪在地上,不過李兆這番話卻是讓他頓時驚醒,暗道,難道我說錯話了?
不過何大海不愧是有奸臣之資的人,很快便讀懂了李兆話裏的意思。
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站起身恭敬的朝李兆等人行禮。
“還請五位王爺見諒,前幾日臨安城來了消息,說是陛下在近日會來射洪縣,下官便是以為陛下來了,畢竟這麽多的兵馬,下官也是不敢怠慢。”
李兆微微鬆了口氣,如果何大海說不出來一個完美的理由,李兆絕對會馬上以謀逆的罪名將何大海砍掉腦袋。
畢竟雍王等人並不是完全被李兆把控,他們以為這一切都是李明乾的布局,所以才甘願聽從李兆吩咐,一旦被這四個家夥看出什麽端倪,第一時間就會選擇背叛。
雖然李兆可以直接將四人都殺了,但失去這四人,並不能肯定這十二萬大軍會不會嘩變。
更何況這四人還有利用價值,李兆可不準備在這個時候拋頭露麵,在大局未定之前,他必須要藏在暗處,至少不能被老二察覺到自己已經可以威脅到他。
李兆也順著何大海的話往下接,微笑著說道:“陛下確實有意來射洪縣,不過因為最近忙於應付謀逆叛亂之事,暫時擱置了,何大人,不知者無罪,本王和四位王爺也不會怪罪你。”
主仆二人一唱一和,簡直是滴水不漏,幾句話就打消了四個藩王剛冒出來的疑心,甚至還讓他們更加堅信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陛下病重的消息,是假消息!
不禁在心裏暗罵太子,這太子居然連陛下是否病重都沒有打聽清楚,就讓自己帶著大軍來臨安城,如果陛下當真是在玩薑太公釣魚那一套,自己豈不是完蛋了?
四個人同時都認真朝著李兆點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幸虧遇到了武陽王,隻要跟著武陽王混,就算皇上問罪,至少也能落個從輕發落。
原本四人對於李兆那點僅剩的懷疑也打消了,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這個知縣認錯了人,他們還不敢肯定陛下真的是在裝病。
現在他們卻是再沒有一點多餘的心思,不管李兆說什麽,他們都是毫無理由的認同。
十二萬大軍有條不紊從碼頭進入射洪縣,接著四個藩王便按照李兆的吩咐,將十二萬大軍駐紮在射洪縣外的龍泉山。
為了確認老二是否調用了四部驍騎衛,李兆早已讓留守在關外的戰狼軍不斷襲擾四部驍騎衛駐守的關隘,隻是為了確定關隘內的守軍人數是否減少。
不久前李兆就收到消息,北部邊關的四部驍騎衛守軍銳減,即便戰狼軍擺出攻城的架勢,城內也沒有守軍出城退敵。
放在以往,麵對賊匪的襲擾,四部驍騎衛哪裏會如此忍氣吞聲,眼下據城不出,那就隻有一個原因,城內的守軍已經不足以出城作戰了…
李兆和四位藩王都暫時在縣衙住下,何大海也是費盡心思把碼頭上的消息壓下來,再加上李兆身邊還跟著一個東廠的副都督,不管是十二萬大軍還自己和四個藩王的事情,都沒有走漏風聲。
縣衙後堂
李兆漫不經心的逗弄著何大海八姨太的山東獅貓。
何大海神情緊張的走進後院,湊到李兆身邊開口道:“王爺,來船了。”
畢竟這四人之中也隻有雍王有點腦子,其他三個加起來也不夠李兆忽悠的。
李兆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讓他們戴罪立功,並且沒有挑明他們造反之事,再加上李兆並沒有說是誰派自己來的,如此一來便是給了他們更多想象的空間,就比如…這一切都是皇上布的局…
十二萬大軍如預期在七日後抵達射洪縣,麵對突如其來的大軍,射洪縣縣令何大海自然是被嚇得不輕。
直到看到自己的主子武陽王從那艘煙雲寶船上走下來,何大海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隨即何大海又開始揣測,王爺帶著如此多的兵馬走水路而來,身後還跟著四個藩王,這是什麽意思?
一聯想到如今燕王造反,天下局勢已經動蕩不安,當今聖上又重病不起…難道說,自家的主子也要趁機起勢?王爺要造反了?
對於李兆要造反這種事,何大海不僅沒有一絲慌張和害怕,反倒是還有些激動,當初他第一次見到李兆之後,就在猜測李兆會造反。
一開始何大海自然是過著擔驚受怕的生活,生怕自己哪一天從朝廷命官突然就變成反賊,直到燕王造反之後,何大海突然就想通了,甚至還有點期待這一天的來到。
現在眼看著李兆帶著十二萬大軍北上而來,還跟著四個藩王,何大海心中隻有一個想法。
老夫活了幾十年,終於要建功立業了!
隻要李兆一聲令下,他馬上就揭竿而起,高唿萬歲!
李兆剛走上碼頭,何大海表示帶著一幫衙門的官吏衝上來。
李兆自然是不知道何大海有這麽多內心戲,麵對這些官吏也沒有躲閃。
何大海恭敬無比的在李兆麵前匍匐跪下。
“臣何大海,參見陛下!”
這一嗓子吼得聲嘶力竭,整個碼頭上的人都能聽見了。
雍王四人頓時目瞪口呆,滿臉震驚的看著李兆。
啥情況?武陽王也要造反?咱們其實是同行?
別說這些局外人,就連李兆本人都被何大海這一嗓子給震住了,這家夥的腦子裏到底裝的什麽東西?這簡直太突然了?
我什麽時候說過要造反?本王乃是大唐皇帝唯一的親兒子,本王還需要造反?
李兆察覺到雍王等人異樣的神情,無可奈何的搖搖頭,這種事情都是越抹越黑。
“皇上並未在船上,此番隻有本王和四位王爺到此,你不必誠惶誠恐,這些地方州軍都是調往平叛燕王的。”
李兆的臉上並無任何多餘的神色,讓人看不出一絲問題,就好像何大海真的是自以為皇上在船上,才會作出這樣舉動。
何大海還是跪在地上,不過李兆這番話卻是讓他頓時驚醒,暗道,難道我說錯話了?
不過何大海不愧是有奸臣之資的人,很快便讀懂了李兆話裏的意思。
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站起身恭敬的朝李兆等人行禮。
“還請五位王爺見諒,前幾日臨安城來了消息,說是陛下在近日會來射洪縣,下官便是以為陛下來了,畢竟這麽多的兵馬,下官也是不敢怠慢。”
李兆微微鬆了口氣,如果何大海說不出來一個完美的理由,李兆絕對會馬上以謀逆的罪名將何大海砍掉腦袋。
畢竟雍王等人並不是完全被李兆把控,他們以為這一切都是李明乾的布局,所以才甘願聽從李兆吩咐,一旦被這四個家夥看出什麽端倪,第一時間就會選擇背叛。
雖然李兆可以直接將四人都殺了,但失去這四人,並不能肯定這十二萬大軍會不會嘩變。
更何況這四人還有利用價值,李兆可不準備在這個時候拋頭露麵,在大局未定之前,他必須要藏在暗處,至少不能被老二察覺到自己已經可以威脅到他。
李兆也順著何大海的話往下接,微笑著說道:“陛下確實有意來射洪縣,不過因為最近忙於應付謀逆叛亂之事,暫時擱置了,何大人,不知者無罪,本王和四位王爺也不會怪罪你。”
主仆二人一唱一和,簡直是滴水不漏,幾句話就打消了四個藩王剛冒出來的疑心,甚至還讓他們更加堅信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陛下病重的消息,是假消息!
不禁在心裏暗罵太子,這太子居然連陛下是否病重都沒有打聽清楚,就讓自己帶著大軍來臨安城,如果陛下當真是在玩薑太公釣魚那一套,自己豈不是完蛋了?
四個人同時都認真朝著李兆點頭,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幸虧遇到了武陽王,隻要跟著武陽王混,就算皇上問罪,至少也能落個從輕發落。
原本四人對於李兆那點僅剩的懷疑也打消了,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這個知縣認錯了人,他們還不敢肯定陛下真的是在裝病。
現在他們卻是再沒有一點多餘的心思,不管李兆說什麽,他們都是毫無理由的認同。
十二萬大軍有條不紊從碼頭進入射洪縣,接著四個藩王便按照李兆的吩咐,將十二萬大軍駐紮在射洪縣外的龍泉山。
為了確認老二是否調用了四部驍騎衛,李兆早已讓留守在關外的戰狼軍不斷襲擾四部驍騎衛駐守的關隘,隻是為了確定關隘內的守軍人數是否減少。
不久前李兆就收到消息,北部邊關的四部驍騎衛守軍銳減,即便戰狼軍擺出攻城的架勢,城內也沒有守軍出城退敵。
放在以往,麵對賊匪的襲擾,四部驍騎衛哪裏會如此忍氣吞聲,眼下據城不出,那就隻有一個原因,城內的守軍已經不足以出城作戰了…
李兆和四位藩王都暫時在縣衙住下,何大海也是費盡心思把碼頭上的消息壓下來,再加上李兆身邊還跟著一個東廠的副都督,不管是十二萬大軍還自己和四個藩王的事情,都沒有走漏風聲。
縣衙後堂
李兆漫不經心的逗弄著何大海八姨太的山東獅貓。
何大海神情緊張的走進後院,湊到李兆身邊開口道:“王爺,來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