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賭上身家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卿還有何事啟奏?”
一個頭發稀疏的老頭站出來,他便是當朝的工部尚書,元仁甫。
十年前才被提拔成為工部尚書,此前元仁甫一直都在地方州府出任刺史。
可以說六部尚書之中,元仁甫在朝堂上的底蘊和積累是最少的,因此元仁甫不管是遇到什麽事情都選擇中立。
除非是李明乾點名道姓的找到他,不然元仁甫絕不會像其他官員那般高調。
在謝東陽被貶謫到臨安府出任府尹之後,李明乾也是有意讓元仁甫進駐內閣,任華蓋殿大學士。
這件事雖然不曾聲張出來,但元仁甫還是親自進宮謝絕了李明乾的旨意,說是自己能力有限,而且年事已高。
對此李明乾也是不好再給元仁甫施壓,畢竟這老頭在工作上還是可圈可點。
元仁甫神色凝重的呈上一份折子。
“陛下,這是三日前送到工部的折子,冀州通往河南道一路上的千裏河堤皆是潰堤,這折子想來送出已經半個多月,此時洪災應是進入了河南道,據工部派駐冀州的官員通報,此次洪災乃是五十年前難見的大水,隻怕是河南道下遊的歸德府和徐州也難以幸免,還請陛下定奪此事,早做聖裁。”
李明乾也不禁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這洪災之事確實是棘手,哪怕李明乾已經派駐地方州兵進駐許州和河南道,但這隻能穩定民間,對於洪災卻沒有絲毫用處。
按照元仁甫所說,這一次的洪災會接連席卷三州之地,這對於大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且不說災後的賑濟就需要近千萬兩,災後這三州之地怕是一兩年之內都難以恢複生計,到時候又會出現大量的流民,甚至會出現民變的事情,尤其是河南道,畢竟這已經是河南道連續兩年遭災了。
一開始李明乾對於水泥修築的堤壩還是很有信心,但聽到五十年難遇的洪災之後,還是忍不住為之動容。
李明乾做事情向來都是考慮最壞的結果,也不是說對自己的兒子沒有信心,而是李明乾習慣了萬事留有後手。
李明乾眼神悠悠的在眾人身上掃了一遍,這時候朝堂上的官員便是謹慎的低下頭。
李明乾心中無奈的歎道,真到了這幫家夥幹實事的時候,一個二個又變成乖寶寶了...
“蘇愛卿怎麽看此事?”
被李明乾點名之後,蘇文璋便是隻得硬著頭皮頂上,其實他哪裏有什麽辦法,不過陛下既然點到他,便是在暗示戶部想辦法多籌措一些銀子。
蘇文璋微微歎了口氣,認真的道:“陛下,之前戶部才支了冀州三百萬兩銀子,臣會想辦法,再抽調五百萬兩銀子。”
戶部每年的銀子其實早就有規劃,哪裏用多少錢,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算能周轉,能隨意抽調的也不過幾百萬兩。
如今蘇文璋想要在籌措五百萬兩,實際上就隻能拆了東牆補西牆了,若是換一個人來當這戶部尚書,怕是早已經在家裏哭爹求娘。
說到底不管是天災也好,還是人禍也好,都是燒錢的事情,也難怪蘇文璋著急把李兆拉攏到戶部。
李明乾看了蘇文璋,也是無奈的點點頭,其實五百萬兩根本就不夠,畢竟一州之地就有數百萬百姓,這三州之地,可想而知,五百萬兩看似很多,實則是杯水車薪。
不過李明乾也知道,就算再壓榨蘇文璋,怕是也沒有任何作用了。
史遷跟著站出來,沉聲道:“啟稟陛下,已經調了兩州兵馬進駐冀州和河南道,兵部會從隨州再調集三萬州兵前往徐州,以備不時之需。”
李明乾抬手摸了摸下巴,另一隻手則是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打扶手上的龍頭。
其他官員皆是害怕在這個時候被李明乾點到頭上,一個個都假裝露出深思熟慮的模樣,有些演技好的官員則是表現得悲天憫人,似乎他家裏有什麽親人就在河南道...
就在這時,陳嵩微微一笑,再次從右側站出來。
還不待陳嵩開口,李明乾已經眼神陰翳的看向陳嵩,就差開口說,給朕滾迴去站著...結果陳嵩硬是沒有退迴去。
陳嵩臉色嚴肅的開口道:“陛下,去歲武陽王攬下河南道河堤修築的工程,戶部還因此撥了數百萬兩的銀子,如今河堤修築已經過去一年,若是河南道的河堤當真不堪一擊,那這修築河堤之人,自然是難辭其咎。”
陳嵩接著又補充道:“臣的意思是,這修築河堤的人既然是武陽王的門生,房玄齡,那如果河南道遭災嚴重,這房玄齡便應該被朝廷問罪。”
陳嵩也算是學聰明了,知道自己如果對李兆發起進攻,可能難以起到作用。
與其這樣還不如對李兆麾下的門生動手,陛下保得住九殿下,莫非還能保住他的學生?
而且房玄齡確實是在負責河堤一事,就算自己要給房玄齡治罪,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蘇文璋皺著眉頭,眼神鄙夷的看向陳嵩,想要說什麽,卻是漠然的搖搖頭。
張居正本以為陳嵩今日不會再鬧出什麽幺蛾子,卻沒料到這家夥居然會在河南道的事情上再做文章。
眼下是追究誰的責任的時候嗎?這家夥怎麽看不清局勢?
李兆發現陳嵩暗中朝自己狠厲的看了一眼,似乎還有些得意。
怎麽樣李兆?我搞不了你,難道還搞不了你的學生嗎?
其實陳嵩沒發現,殿上此時還有一個人的臉色難看,正是工部尚書元仁甫。
畢竟除去河南道之外的河堤,皆是由工部督辦修建的,陳嵩話裏話外都在說追究責任。
那冀州的堤壩全線潰敗,自己這個工部尚書是不是也應該被革職查辦?
以前陳嵩還是工部右侍郎,當時元仁甫還覺得陳嵩是個可以培養的人,現在卻是覺得,這家夥怎麽像個瘋狗?
元仁甫不禁暗道,莫非這陳嵩不是在針對九殿下,其實是在針對老夫?
借著追責房玄齡這件事,來向老夫這個工部尚書發難?
陳嵩當然沒想過要針對元仁甫,不過元仁甫此時的猜測也不無道理,在元仁甫看來,陳嵩如今已經沒有實權官職,他想要搞掉自己成為工部尚書,也是有足夠的動機。
剛好陳嵩此時還轉過頭,朝著元仁甫笑著點點頭。
但這笑容在元仁甫的眼中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甚至覺得陳嵩是在挑釁自己...
李明乾剛準備開口訓斥陳嵩一番,結果元仁甫卻是突然臉色一變。
語氣不善的朝陳嵩說道:“陳大人,眼下河南道是否真的遭了洪災還不一定,文書還未送進臨安,你怎麽就覺得河南道的河堤一定潰敗了?莫非陳大人親眼看到了?”
陳嵩當即一愣,他沒想到元仁甫為何會突然跟著自己對著幹。
我惹到這老頭了?這老頭向來脾氣不是挺好的嗎?怎麽感覺這老頭恨不得想揍我兩拳?
不對...陳嵩很快便明白過來,自己剛才那番針對房玄齡的說辭,倒是也無意中得罪了元仁甫。
陳嵩不禁心中苦澀,他倒是忘了這一茬,隻想要怎麽對李兆動手了,居然忽視了這個工部尚書。
“元大人,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陳嵩剛想解釋一番,奈何元仁甫已經懶得聽,直接揮了揮袖袍。
臉色沉悶的繼續道:“陳大人,就算老夫隱退辭官,這個工部尚書的位置也輪不到你來坐!”
大殿上的官員皆是沒想到元仁甫會突然發怒,而且說話間根本不給陳嵩留任何台階,還是元仁甫出任工部尚書以來第一次發這麽大的火。
李兆忍不住想笑,暗道,這陳嵩果然腦子不太靈光,居然敢得罪元仁甫。
雖然元仁甫當上工部尚書之後好像儒雅了很多,但這位大人在出任各州刺史之時,那可是以暴脾氣聞名的,就連勳貴的子嗣都敢打,更別說是懟一個沒有實權的內閣大臣了。
陳嵩被元仁甫這麽一懟,頓時也是來了火氣,嘴角抽搐的迴道:“元大人作為工部尚書,此次洪災的事情自然是難辭其咎,就算是辭官也是理所應當的,難道還要陛下賞賜你嗎?”
兩個人都從各自的位置上衝出來,在大殿中央便是直接吵了起來。
雖然兩個人都沒有說什麽帶上父母的詞語,不過言語之間還是越發的露骨。
李明乾無奈的撫了撫額頭,接著朝李兆遞了個眼神。
皇帝老爹都示意了,李兆自然不能繼續在一旁看戲,接著便站出來。
“兩位大人,可否聽我一言?”
元仁甫這才停下來,憤怒的甩了一把袖袍,重新站迴自己的位置上。
陳嵩則是冷笑著朝李兆說道:“武陽王有什麽高見?”
李兆平靜的開口道:“若是此番洪災導致河南道等州府損失慘重,這一切的損失皆由我來負責,我願意拿出一千萬兩銀子賑災。”
陳嵩挑挑眉,臉上的得意更盛。
暗道這一次自己總算是勝了這李兆一籌,一千萬兩銀子,哪怕是對於李兆來說也不是一筆小錢。
接著李兆又說道:“如果河南道能頂住此次洪災,陳大人覺得又該如何?”
陳嵩眯著眼睛,用一種不屑的眼神看著李兆。
就連工部修築的河堤都潰敗了,你李兆修的河堤憑什麽就能擋住洪災,更何況這是五十年難遇的洪災。
陳嵩是完全不相信房玄齡有本事能修築出千裏不潰的河堤。
李兆笑著挑釁道:“我知道陳大人拿不出什麽銀子,不過既然我願意拿出一千萬兩,若是河南道沒有潰堤,那陳大人便拿出一百三十六萬兩如何?”
不是一百萬兩,也不是兩百萬兩,而是一百三十六萬兩。
聽到此話,陳嵩心裏一驚,因為他的家產全部加起來好像就這個數目。
怎麽感覺自己掉進了李兆的陷阱?
李兆見陳嵩不接招,便是繼續笑道:“若是陳大人覺得此事不妥,那剛才陳大人說的話便也作罷吧。”
陳嵩哪裏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他已經篤定河南道必遭洪災。
陳嵩咬著牙迴道:“好,本官答應你了,若是河南道未曾遭受洪災,本官就賠你一百三十六萬兩。”
昨日高忠賢告知李兆陳嵩可能會在朝會上發難之後,李兆便是連夜讓黃大樓想辦法查清楚了陳嵩的家產。
與其讓陳嵩以後在背後一直搞小動作,李兆便是謀劃著,一次性把這家夥打得一蹶不振。
哪怕最後自己賭輸了,那李兆也不覺得虧,原本他就計劃著要拿一千萬兩出來賑災,雖然一千萬兩很多,但為了穩住如今大唐的局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反觀陳嵩,若是這家夥輸了,那可就是傾家蕩產。
還是那句話,不要拿你的全部身家來挑戰資本的力量...
一個頭發稀疏的老頭站出來,他便是當朝的工部尚書,元仁甫。
十年前才被提拔成為工部尚書,此前元仁甫一直都在地方州府出任刺史。
可以說六部尚書之中,元仁甫在朝堂上的底蘊和積累是最少的,因此元仁甫不管是遇到什麽事情都選擇中立。
除非是李明乾點名道姓的找到他,不然元仁甫絕不會像其他官員那般高調。
在謝東陽被貶謫到臨安府出任府尹之後,李明乾也是有意讓元仁甫進駐內閣,任華蓋殿大學士。
這件事雖然不曾聲張出來,但元仁甫還是親自進宮謝絕了李明乾的旨意,說是自己能力有限,而且年事已高。
對此李明乾也是不好再給元仁甫施壓,畢竟這老頭在工作上還是可圈可點。
元仁甫神色凝重的呈上一份折子。
“陛下,這是三日前送到工部的折子,冀州通往河南道一路上的千裏河堤皆是潰堤,這折子想來送出已經半個多月,此時洪災應是進入了河南道,據工部派駐冀州的官員通報,此次洪災乃是五十年前難見的大水,隻怕是河南道下遊的歸德府和徐州也難以幸免,還請陛下定奪此事,早做聖裁。”
李明乾也不禁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這洪災之事確實是棘手,哪怕李明乾已經派駐地方州兵進駐許州和河南道,但這隻能穩定民間,對於洪災卻沒有絲毫用處。
按照元仁甫所說,這一次的洪災會接連席卷三州之地,這對於大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且不說災後的賑濟就需要近千萬兩,災後這三州之地怕是一兩年之內都難以恢複生計,到時候又會出現大量的流民,甚至會出現民變的事情,尤其是河南道,畢竟這已經是河南道連續兩年遭災了。
一開始李明乾對於水泥修築的堤壩還是很有信心,但聽到五十年難遇的洪災之後,還是忍不住為之動容。
李明乾做事情向來都是考慮最壞的結果,也不是說對自己的兒子沒有信心,而是李明乾習慣了萬事留有後手。
李明乾眼神悠悠的在眾人身上掃了一遍,這時候朝堂上的官員便是謹慎的低下頭。
李明乾心中無奈的歎道,真到了這幫家夥幹實事的時候,一個二個又變成乖寶寶了...
“蘇愛卿怎麽看此事?”
被李明乾點名之後,蘇文璋便是隻得硬著頭皮頂上,其實他哪裏有什麽辦法,不過陛下既然點到他,便是在暗示戶部想辦法多籌措一些銀子。
蘇文璋微微歎了口氣,認真的道:“陛下,之前戶部才支了冀州三百萬兩銀子,臣會想辦法,再抽調五百萬兩銀子。”
戶部每年的銀子其實早就有規劃,哪裏用多少錢,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就算能周轉,能隨意抽調的也不過幾百萬兩。
如今蘇文璋想要在籌措五百萬兩,實際上就隻能拆了東牆補西牆了,若是換一個人來當這戶部尚書,怕是早已經在家裏哭爹求娘。
說到底不管是天災也好,還是人禍也好,都是燒錢的事情,也難怪蘇文璋著急把李兆拉攏到戶部。
李明乾看了蘇文璋,也是無奈的點點頭,其實五百萬兩根本就不夠,畢竟一州之地就有數百萬百姓,這三州之地,可想而知,五百萬兩看似很多,實則是杯水車薪。
不過李明乾也知道,就算再壓榨蘇文璋,怕是也沒有任何作用了。
史遷跟著站出來,沉聲道:“啟稟陛下,已經調了兩州兵馬進駐冀州和河南道,兵部會從隨州再調集三萬州兵前往徐州,以備不時之需。”
李明乾抬手摸了摸下巴,另一隻手則是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打扶手上的龍頭。
其他官員皆是害怕在這個時候被李明乾點到頭上,一個個都假裝露出深思熟慮的模樣,有些演技好的官員則是表現得悲天憫人,似乎他家裏有什麽親人就在河南道...
就在這時,陳嵩微微一笑,再次從右側站出來。
還不待陳嵩開口,李明乾已經眼神陰翳的看向陳嵩,就差開口說,給朕滾迴去站著...結果陳嵩硬是沒有退迴去。
陳嵩臉色嚴肅的開口道:“陛下,去歲武陽王攬下河南道河堤修築的工程,戶部還因此撥了數百萬兩的銀子,如今河堤修築已經過去一年,若是河南道的河堤當真不堪一擊,那這修築河堤之人,自然是難辭其咎。”
陳嵩接著又補充道:“臣的意思是,這修築河堤的人既然是武陽王的門生,房玄齡,那如果河南道遭災嚴重,這房玄齡便應該被朝廷問罪。”
陳嵩也算是學聰明了,知道自己如果對李兆發起進攻,可能難以起到作用。
與其這樣還不如對李兆麾下的門生動手,陛下保得住九殿下,莫非還能保住他的學生?
而且房玄齡確實是在負責河堤一事,就算自己要給房玄齡治罪,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蘇文璋皺著眉頭,眼神鄙夷的看向陳嵩,想要說什麽,卻是漠然的搖搖頭。
張居正本以為陳嵩今日不會再鬧出什麽幺蛾子,卻沒料到這家夥居然會在河南道的事情上再做文章。
眼下是追究誰的責任的時候嗎?這家夥怎麽看不清局勢?
李兆發現陳嵩暗中朝自己狠厲的看了一眼,似乎還有些得意。
怎麽樣李兆?我搞不了你,難道還搞不了你的學生嗎?
其實陳嵩沒發現,殿上此時還有一個人的臉色難看,正是工部尚書元仁甫。
畢竟除去河南道之外的河堤,皆是由工部督辦修建的,陳嵩話裏話外都在說追究責任。
那冀州的堤壩全線潰敗,自己這個工部尚書是不是也應該被革職查辦?
以前陳嵩還是工部右侍郎,當時元仁甫還覺得陳嵩是個可以培養的人,現在卻是覺得,這家夥怎麽像個瘋狗?
元仁甫不禁暗道,莫非這陳嵩不是在針對九殿下,其實是在針對老夫?
借著追責房玄齡這件事,來向老夫這個工部尚書發難?
陳嵩當然沒想過要針對元仁甫,不過元仁甫此時的猜測也不無道理,在元仁甫看來,陳嵩如今已經沒有實權官職,他想要搞掉自己成為工部尚書,也是有足夠的動機。
剛好陳嵩此時還轉過頭,朝著元仁甫笑著點點頭。
但這笑容在元仁甫的眼中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甚至覺得陳嵩是在挑釁自己...
李明乾剛準備開口訓斥陳嵩一番,結果元仁甫卻是突然臉色一變。
語氣不善的朝陳嵩說道:“陳大人,眼下河南道是否真的遭了洪災還不一定,文書還未送進臨安,你怎麽就覺得河南道的河堤一定潰敗了?莫非陳大人親眼看到了?”
陳嵩當即一愣,他沒想到元仁甫為何會突然跟著自己對著幹。
我惹到這老頭了?這老頭向來脾氣不是挺好的嗎?怎麽感覺這老頭恨不得想揍我兩拳?
不對...陳嵩很快便明白過來,自己剛才那番針對房玄齡的說辭,倒是也無意中得罪了元仁甫。
陳嵩不禁心中苦澀,他倒是忘了這一茬,隻想要怎麽對李兆動手了,居然忽視了這個工部尚書。
“元大人,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陳嵩剛想解釋一番,奈何元仁甫已經懶得聽,直接揮了揮袖袍。
臉色沉悶的繼續道:“陳大人,就算老夫隱退辭官,這個工部尚書的位置也輪不到你來坐!”
大殿上的官員皆是沒想到元仁甫會突然發怒,而且說話間根本不給陳嵩留任何台階,還是元仁甫出任工部尚書以來第一次發這麽大的火。
李兆忍不住想笑,暗道,這陳嵩果然腦子不太靈光,居然敢得罪元仁甫。
雖然元仁甫當上工部尚書之後好像儒雅了很多,但這位大人在出任各州刺史之時,那可是以暴脾氣聞名的,就連勳貴的子嗣都敢打,更別說是懟一個沒有實權的內閣大臣了。
陳嵩被元仁甫這麽一懟,頓時也是來了火氣,嘴角抽搐的迴道:“元大人作為工部尚書,此次洪災的事情自然是難辭其咎,就算是辭官也是理所應當的,難道還要陛下賞賜你嗎?”
兩個人都從各自的位置上衝出來,在大殿中央便是直接吵了起來。
雖然兩個人都沒有說什麽帶上父母的詞語,不過言語之間還是越發的露骨。
李明乾無奈的撫了撫額頭,接著朝李兆遞了個眼神。
皇帝老爹都示意了,李兆自然不能繼續在一旁看戲,接著便站出來。
“兩位大人,可否聽我一言?”
元仁甫這才停下來,憤怒的甩了一把袖袍,重新站迴自己的位置上。
陳嵩則是冷笑著朝李兆說道:“武陽王有什麽高見?”
李兆平靜的開口道:“若是此番洪災導致河南道等州府損失慘重,這一切的損失皆由我來負責,我願意拿出一千萬兩銀子賑災。”
陳嵩挑挑眉,臉上的得意更盛。
暗道這一次自己總算是勝了這李兆一籌,一千萬兩銀子,哪怕是對於李兆來說也不是一筆小錢。
接著李兆又說道:“如果河南道能頂住此次洪災,陳大人覺得又該如何?”
陳嵩眯著眼睛,用一種不屑的眼神看著李兆。
就連工部修築的河堤都潰敗了,你李兆修的河堤憑什麽就能擋住洪災,更何況這是五十年難遇的洪災。
陳嵩是完全不相信房玄齡有本事能修築出千裏不潰的河堤。
李兆笑著挑釁道:“我知道陳大人拿不出什麽銀子,不過既然我願意拿出一千萬兩,若是河南道沒有潰堤,那陳大人便拿出一百三十六萬兩如何?”
不是一百萬兩,也不是兩百萬兩,而是一百三十六萬兩。
聽到此話,陳嵩心裏一驚,因為他的家產全部加起來好像就這個數目。
怎麽感覺自己掉進了李兆的陷阱?
李兆見陳嵩不接招,便是繼續笑道:“若是陳大人覺得此事不妥,那剛才陳大人說的話便也作罷吧。”
陳嵩哪裏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他已經篤定河南道必遭洪災。
陳嵩咬著牙迴道:“好,本官答應你了,若是河南道未曾遭受洪災,本官就賠你一百三十六萬兩。”
昨日高忠賢告知李兆陳嵩可能會在朝會上發難之後,李兆便是連夜讓黃大樓想辦法查清楚了陳嵩的家產。
與其讓陳嵩以後在背後一直搞小動作,李兆便是謀劃著,一次性把這家夥打得一蹶不振。
哪怕最後自己賭輸了,那李兆也不覺得虧,原本他就計劃著要拿一千萬兩出來賑災,雖然一千萬兩很多,但為了穩住如今大唐的局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反觀陳嵩,若是這家夥輸了,那可就是傾家蕩產。
還是那句話,不要拿你的全部身家來挑戰資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