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老乞丐
屯兵百萬!什麽!朕不是太子? 作者:烤魚加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養心殿。
張居正將一份關於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以及裁撤軍隊的章程呈到李明乾麵前。
兩個月前,當張居正知道陛下將這麽大的事情交給自己之時,張居正的內心是拒絕的。
雖然他有一顆匡扶社稷的心,但卻是知道,現在的時局還不是自己施展抱負的時候。
但李明乾的聖旨直接下到他家裏,言語之間根本沒有給張居正拒絕的理由。
在謝東陽等人的勸說下,張居正這才將擔子接下來。
這件事情看似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力,而且掌握了皇室宗親的生殺大權,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分明就是燙手的山芋。
一旦出現什麽紕漏,那便是張居正這個內閣大臣,也難以輕易脫身。
清查戶籍土地不僅是涉及藩王,同樣也涉及到世家大族和朝中諸多大臣,畢竟誰家沒有暗地裏謊報人口偷稅漏稅。
大唐的官員可以說是相當的清廉,說好聽點是清廉,說難聽點就是窮。
原因則是當初大唐開國之時,便是定下的百官俸祿製。
大唐官員發放俸祿並非嚴格按照大米實物發放,而是根據年景,米價高的時候發放銀子、銀價高的時候發放大米、兩者都高的時候發放布匹,並以此類推。
百官所養豢養的師爺、府吏、家眷等人的支出,全都出自俸祿。
在這樣的製度下,哪怕是最清流的官員,也得想辦法賺點錢,不然根本無法維持生活。
曾經就有一個縣令,為人清廉剛正不阿,結果他媽下葬的時候,家裏竟然是掏出一張棺材錢...足以看出有多窮。
就說這兩個月,自打張居正出任欽差大臣後,皇室宗親還有許多大臣都登門拜訪,這其中的緣由自然不言而喻,張居正皆是以稱病為由都絕之門外。
還沒出臨安城,就來了這麽多說客,要是當真去地方上,隻怕是麻煩更多。
李明乾粗略的看了看章程,他隻是擬定了一個大方向,但張居正則是已經將細節都補充完整。
“叔大,這幾年在內閣,辛苦你了。”
張居正沒想到陛下會突然提及這件事情,連忙拱手道:“能得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和談辛苦。”
在李明乾的記憶裏,張居正可是個能人,一個懂進退識大局的聰明人。
聰明人當然很好,但聰明人卻有一個共同的弊端,那就是過於的謹小慎微,而且所謀太多,就導致顧慮太多。
李明乾當然看得出來張居正並不想接手這件事,對於張居正這種人,許以高官厚祿沒有用,隻有攻心才是上策。
“記得朕與叔大第一次見麵,你是朕登基之後第一屆的新科進士,在這養心殿裏朕召見了你們那批進士,雖然你是二甲,但朕還是第一眼就看中了你。”
李明乾站起身,緩緩走到堪輿圖下麵,臉上透露出幾分惆悵。
“眼下的大唐看似鼎盛,朕又如何不知這內憂外患的局麵,外有西涼虎視眈眈,內有皇子爭儲奪嫡,宗親皇室蠢蠢欲動,若是朕不在了,這大唐還能偏安一隅嗎?”
張居正的神色亦是凝重,開口道:“陛下正值壯年,有陛下在,大唐還是大唐!”
李明乾轉過身,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削藩事關江山社稷,朕可以用的人不多,叔大你要明白朕的苦心啊。”
接著李明乾招招手,高忠賢便端著一個盒子走進來。
盒子打開,裏麵放著一把造型素雅的折扇,扇麵還是空白的。
高忠賢開口道:“張大人,這折扇可是陛下親自糊的,眼看南方就要濕熱起來,這扇子倒是能替張大人緩解一些暑熱。”
張居正頓時感覺心頭一熱,眼裏止不住的浮現淚光。
李明乾將折扇取出來,又拿起筆,在扇麵上揮毫寫下四個字。
“大唐肱骨。”
李明乾把折扇遞到張居正手中:“叔大,此去艱難,朕就將一切都托付給你了。”
張居正將折扇緊握在手中,當即跪在地上。
目光堅定,聲音顫抖的道:“臣絕不辜負陛下所托!”
李明乾滿意的點點頭,心道,老子好歹也是學了幾年行政管理的,還駕馭不了一個部門經理?
等張居正離開後,高忠賢才說道:“陛下,張大人這次的擔子可是重啊,稍有差池,不僅是得罪藩王和宗親,就連朝中百官,怕是也會有不少人紅眼。”
“要怪就怪老九吧。”李明乾輕聲笑了笑
畢竟張居正是李兆推薦的人選,不然李明乾還是準備讓謝東陽接手。
高忠賢心裏納悶...這件事怎麽又和九殿下扯上關係了?
......
晴文館這幾日已經閉門謝客,上百號匠人正在從裏到外的進行翻修。
一切的裝潢陳設都是按照最高的規格,小到一件擺放的瓷器,都是用的從河南道送來的汝州窯。
原本晴文館裏的姑娘,大部分都被遣散,但這些被遣散的姑娘卻並沒有不滿,新東家不僅將賣身契給了她們,臨走前還給了一筆不菲的遣散費。
身著淡雅水袖長裙的女子端坐在主位上,臉上掛著一層白絲的薄紗。
身下的眾人皆是謹慎的低著頭。
這些姑娘都是從蘇浙二地買來的,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的佳人,而且身懷不俗的才藝。
但這些佳人在麵對眼前這個女子之時,卻是都感到自愧不如,雖然看不清她的麵容,但僅僅是這出塵的氣質就讓眾人發自內心的歎服。
原本的老鴇子已經成了管事,站在女子身邊,神色嚴肅的說道:“這位子衿姑娘,就是我們晴文館的東家,大家日後都得好好做事,東家自然不會虧待你們。”
一眾姑娘皆是施了一禮。
“見過東家。”
而這個名喚子衿的女子,自然就是曾經的貴妃娘娘,秦思思。
原本李兆以為秦思思不會接受自己的提議,沒想到自己一開口,秦思思便直接答應下來,似乎不管李兆說什麽,她都會願意去做。
為了遮掩身份,李兆給秦思思取了子衿這個名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秦思思在聽到這段話後,便是臉紅的同意了。
但有一說一,秦思思確實超出了李兆的預期,不管是翻修的事宜還是姑娘的培訓,秦思思都做到了事無巨細,而且讓人挑不出毛病。
甚至李兆還沒有說,秦思思就猜到了李兆開青樓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三教九流的人之中獲取情報。
秦思思緩緩開口:“大家都是女人,我自然不會為難你們,你們好好做事,定期晴文館會請醫生為各位檢查身子,你們賺取的銀錢,晴文館也隻收取五成,遇到身體不適也可以不接待客人。”
這三條規矩一出,在場的姑娘們都瞪大了眼睛,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以前的東家可不會為了青樓女子的身子請醫生,巴不得她們一直接客,而且客人給的銀錢頂多也就到手兩成,沒想到這位新東家居然直接給出五成。
“如果你們不想做了,隻要湊夠贖身的錢,隨時可以離去,不管你是普通姑娘還是花魁,我都一視同仁,放心,我不會為難你們。”
對於青樓女子來說,贖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哪怕你有錢,東家也不會輕易放人,尤其是花魁,畢竟沒有老板會輕易放走自己的搖錢樹。
還不待秦思思繼續說什麽,一眾姑娘已經齊刷刷的跪在地上。
這不是迫於秦思思的威嚴,而是她們發自內心的追隨。
如果新東家說的這些都是真的,那她們怎麽會走,畢竟這樣的東家隻怕整個大唐也找不出第二個。
而秦思思這些做法並不是李兆教的,她隻是站在這些青樓女子的角度,去替她們解決了一些後顧之憂。
在秦思思看來,流落青樓,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對於女人來說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既然李兆給了自己足夠的權力,自己能做的也就是讓這些姑娘們過得好一點。
隻是秦思思沒想到,就因為她這些看似不重要的規矩,讓晴文館裏的姑娘們甚至願意為她賣命...
“多謝東家垂憐。”
秦思思朝身邊的老鴇子吩咐道:“還有幾日就要重開了,讓姑娘們都好好歇著吧,從江淮那邊請來的廚師,讓他們準備一桌飯菜,我要試試菜,待會兒大東家要來。”
一輛馬車從涪溪河畔駛入臨安街。
李兆坐在馬車裏,手裏擺弄著一把一尺長短的燧發槍。
這是真理火器廠最近研發出第一支燧發短槍,其外型與後世的手槍基本相似,隻是結構上差別很大。
李兆所提供的圖紙是最原始的燧發槍,這種槍的擊發裝置是一個金屬轉輪,通過轉輪砧打擊燧石產生火花的方式,來產生火星並進而引燃火藥擊發,讓鐵彈發射出來。
對比目前大唐軍方所使用的需要用引線觸發的火銃,燧發槍已經算是劃時代的產物了,而且可以做到量產。
不過這燧發槍還是得從前麵進行裝填,李兆實驗過後,最遠距離可以達到百米。
如果是燧發步槍,則可以將有效射程提高一倍。
“殿下,到晴文館了。”
李兆撩開簾子,從馬車上走下來,看著外麵也煥然一新的三層閣樓,不禁暗歎,秦思思這女人果然不一般。
就在李兆剛走下馬車的時候,一個麵容汙穢的老乞丐便步履蹣跚的走過來。
身邊的護衛連忙出手阻攔,但神奇的是,老乞丐看似虛弱的身子,居然以一種怪異的扭動方式躲開了護衛的阻攔。
兩三步就走到李兆麵前,接著一下子趴在地上,一隻手扯著李兆的褲腳。
“大人,三天沒吃飯了,給點錢吧。”
李兆揮揮手,讓幾個護衛退下。
他這幾個護衛都是四五品的武者,怎麽可能輕易被一個老乞丐突破防線,李兆可不相信這老乞丐是運氣好。
很明顯這個老乞丐有點東西...
李兆笑著道:“老人家,看到這家青樓了嗎,我開的,走,我請你吃飯。”
老乞丐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疑惑。
“當真?”
李兆一把拉起老乞丐:“今天,晴文館就隻接待你這一位客人!”
張居正將一份關於清查人口丈量土地,以及裁撤軍隊的章程呈到李明乾麵前。
兩個月前,當張居正知道陛下將這麽大的事情交給自己之時,張居正的內心是拒絕的。
雖然他有一顆匡扶社稷的心,但卻是知道,現在的時局還不是自己施展抱負的時候。
但李明乾的聖旨直接下到他家裏,言語之間根本沒有給張居正拒絕的理由。
在謝東陽等人的勸說下,張居正這才將擔子接下來。
這件事情看似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力,而且掌握了皇室宗親的生殺大權,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分明就是燙手的山芋。
一旦出現什麽紕漏,那便是張居正這個內閣大臣,也難以輕易脫身。
清查戶籍土地不僅是涉及藩王,同樣也涉及到世家大族和朝中諸多大臣,畢竟誰家沒有暗地裏謊報人口偷稅漏稅。
大唐的官員可以說是相當的清廉,說好聽點是清廉,說難聽點就是窮。
原因則是當初大唐開國之時,便是定下的百官俸祿製。
大唐官員發放俸祿並非嚴格按照大米實物發放,而是根據年景,米價高的時候發放銀子、銀價高的時候發放大米、兩者都高的時候發放布匹,並以此類推。
百官所養豢養的師爺、府吏、家眷等人的支出,全都出自俸祿。
在這樣的製度下,哪怕是最清流的官員,也得想辦法賺點錢,不然根本無法維持生活。
曾經就有一個縣令,為人清廉剛正不阿,結果他媽下葬的時候,家裏竟然是掏出一張棺材錢...足以看出有多窮。
就說這兩個月,自打張居正出任欽差大臣後,皇室宗親還有許多大臣都登門拜訪,這其中的緣由自然不言而喻,張居正皆是以稱病為由都絕之門外。
還沒出臨安城,就來了這麽多說客,要是當真去地方上,隻怕是麻煩更多。
李明乾粗略的看了看章程,他隻是擬定了一個大方向,但張居正則是已經將細節都補充完整。
“叔大,這幾年在內閣,辛苦你了。”
張居正沒想到陛下會突然提及這件事情,連忙拱手道:“能得陛下信任,臣感激涕零,和談辛苦。”
在李明乾的記憶裏,張居正可是個能人,一個懂進退識大局的聰明人。
聰明人當然很好,但聰明人卻有一個共同的弊端,那就是過於的謹小慎微,而且所謀太多,就導致顧慮太多。
李明乾當然看得出來張居正並不想接手這件事,對於張居正這種人,許以高官厚祿沒有用,隻有攻心才是上策。
“記得朕與叔大第一次見麵,你是朕登基之後第一屆的新科進士,在這養心殿裏朕召見了你們那批進士,雖然你是二甲,但朕還是第一眼就看中了你。”
李明乾站起身,緩緩走到堪輿圖下麵,臉上透露出幾分惆悵。
“眼下的大唐看似鼎盛,朕又如何不知這內憂外患的局麵,外有西涼虎視眈眈,內有皇子爭儲奪嫡,宗親皇室蠢蠢欲動,若是朕不在了,這大唐還能偏安一隅嗎?”
張居正的神色亦是凝重,開口道:“陛下正值壯年,有陛下在,大唐還是大唐!”
李明乾轉過身,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削藩事關江山社稷,朕可以用的人不多,叔大你要明白朕的苦心啊。”
接著李明乾招招手,高忠賢便端著一個盒子走進來。
盒子打開,裏麵放著一把造型素雅的折扇,扇麵還是空白的。
高忠賢開口道:“張大人,這折扇可是陛下親自糊的,眼看南方就要濕熱起來,這扇子倒是能替張大人緩解一些暑熱。”
張居正頓時感覺心頭一熱,眼裏止不住的浮現淚光。
李明乾將折扇取出來,又拿起筆,在扇麵上揮毫寫下四個字。
“大唐肱骨。”
李明乾把折扇遞到張居正手中:“叔大,此去艱難,朕就將一切都托付給你了。”
張居正將折扇緊握在手中,當即跪在地上。
目光堅定,聲音顫抖的道:“臣絕不辜負陛下所托!”
李明乾滿意的點點頭,心道,老子好歹也是學了幾年行政管理的,還駕馭不了一個部門經理?
等張居正離開後,高忠賢才說道:“陛下,張大人這次的擔子可是重啊,稍有差池,不僅是得罪藩王和宗親,就連朝中百官,怕是也會有不少人紅眼。”
“要怪就怪老九吧。”李明乾輕聲笑了笑
畢竟張居正是李兆推薦的人選,不然李明乾還是準備讓謝東陽接手。
高忠賢心裏納悶...這件事怎麽又和九殿下扯上關係了?
......
晴文館這幾日已經閉門謝客,上百號匠人正在從裏到外的進行翻修。
一切的裝潢陳設都是按照最高的規格,小到一件擺放的瓷器,都是用的從河南道送來的汝州窯。
原本晴文館裏的姑娘,大部分都被遣散,但這些被遣散的姑娘卻並沒有不滿,新東家不僅將賣身契給了她們,臨走前還給了一筆不菲的遣散費。
身著淡雅水袖長裙的女子端坐在主位上,臉上掛著一層白絲的薄紗。
身下的眾人皆是謹慎的低著頭。
這些姑娘都是從蘇浙二地買來的,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的佳人,而且身懷不俗的才藝。
但這些佳人在麵對眼前這個女子之時,卻是都感到自愧不如,雖然看不清她的麵容,但僅僅是這出塵的氣質就讓眾人發自內心的歎服。
原本的老鴇子已經成了管事,站在女子身邊,神色嚴肅的說道:“這位子衿姑娘,就是我們晴文館的東家,大家日後都得好好做事,東家自然不會虧待你們。”
一眾姑娘皆是施了一禮。
“見過東家。”
而這個名喚子衿的女子,自然就是曾經的貴妃娘娘,秦思思。
原本李兆以為秦思思不會接受自己的提議,沒想到自己一開口,秦思思便直接答應下來,似乎不管李兆說什麽,她都會願意去做。
為了遮掩身份,李兆給秦思思取了子衿這個名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秦思思在聽到這段話後,便是臉紅的同意了。
但有一說一,秦思思確實超出了李兆的預期,不管是翻修的事宜還是姑娘的培訓,秦思思都做到了事無巨細,而且讓人挑不出毛病。
甚至李兆還沒有說,秦思思就猜到了李兆開青樓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三教九流的人之中獲取情報。
秦思思緩緩開口:“大家都是女人,我自然不會為難你們,你們好好做事,定期晴文館會請醫生為各位檢查身子,你們賺取的銀錢,晴文館也隻收取五成,遇到身體不適也可以不接待客人。”
這三條規矩一出,在場的姑娘們都瞪大了眼睛,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以前的東家可不會為了青樓女子的身子請醫生,巴不得她們一直接客,而且客人給的銀錢頂多也就到手兩成,沒想到這位新東家居然直接給出五成。
“如果你們不想做了,隻要湊夠贖身的錢,隨時可以離去,不管你是普通姑娘還是花魁,我都一視同仁,放心,我不會為難你們。”
對於青樓女子來說,贖身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哪怕你有錢,東家也不會輕易放人,尤其是花魁,畢竟沒有老板會輕易放走自己的搖錢樹。
還不待秦思思繼續說什麽,一眾姑娘已經齊刷刷的跪在地上。
這不是迫於秦思思的威嚴,而是她們發自內心的追隨。
如果新東家說的這些都是真的,那她們怎麽會走,畢竟這樣的東家隻怕整個大唐也找不出第二個。
而秦思思這些做法並不是李兆教的,她隻是站在這些青樓女子的角度,去替她們解決了一些後顧之憂。
在秦思思看來,流落青樓,不管是自願的還是被迫的,對於女人來說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既然李兆給了自己足夠的權力,自己能做的也就是讓這些姑娘們過得好一點。
隻是秦思思沒想到,就因為她這些看似不重要的規矩,讓晴文館裏的姑娘們甚至願意為她賣命...
“多謝東家垂憐。”
秦思思朝身邊的老鴇子吩咐道:“還有幾日就要重開了,讓姑娘們都好好歇著吧,從江淮那邊請來的廚師,讓他們準備一桌飯菜,我要試試菜,待會兒大東家要來。”
一輛馬車從涪溪河畔駛入臨安街。
李兆坐在馬車裏,手裏擺弄著一把一尺長短的燧發槍。
這是真理火器廠最近研發出第一支燧發短槍,其外型與後世的手槍基本相似,隻是結構上差別很大。
李兆所提供的圖紙是最原始的燧發槍,這種槍的擊發裝置是一個金屬轉輪,通過轉輪砧打擊燧石產生火花的方式,來產生火星並進而引燃火藥擊發,讓鐵彈發射出來。
對比目前大唐軍方所使用的需要用引線觸發的火銃,燧發槍已經算是劃時代的產物了,而且可以做到量產。
不過這燧發槍還是得從前麵進行裝填,李兆實驗過後,最遠距離可以達到百米。
如果是燧發步槍,則可以將有效射程提高一倍。
“殿下,到晴文館了。”
李兆撩開簾子,從馬車上走下來,看著外麵也煥然一新的三層閣樓,不禁暗歎,秦思思這女人果然不一般。
就在李兆剛走下馬車的時候,一個麵容汙穢的老乞丐便步履蹣跚的走過來。
身邊的護衛連忙出手阻攔,但神奇的是,老乞丐看似虛弱的身子,居然以一種怪異的扭動方式躲開了護衛的阻攔。
兩三步就走到李兆麵前,接著一下子趴在地上,一隻手扯著李兆的褲腳。
“大人,三天沒吃飯了,給點錢吧。”
李兆揮揮手,讓幾個護衛退下。
他這幾個護衛都是四五品的武者,怎麽可能輕易被一個老乞丐突破防線,李兆可不相信這老乞丐是運氣好。
很明顯這個老乞丐有點東西...
李兆笑著道:“老人家,看到這家青樓了嗎,我開的,走,我請你吃飯。”
老乞丐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疑惑。
“當真?”
李兆一把拉起老乞丐:“今天,晴文館就隻接待你這一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