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練習書法,多推崇“歐柳顏趙”,至於曆史上南唐後主李煜的“金錯刀體”,確實是屬於小眾賽道,若要類比的話,大概是微軟雅黑與“藝術字”的差異。


    這種字體,反而很適合穿越而來的李煜,因為書寫過程中,強調顫動、虯曲,說好聽點是“矯若遊龍”,說難聽點就是“蚯蚓跳舞”。


    李煜寫完“通天觀”三個字,左看右看,十分滿意,又在孫晟麵前顯擺——


    “孫卿,你看,朕寫的這字兒,嘖嘖。”


    孫晟還能說啥,誇唄,陛下啊,您的字兒,嘖嘖。


    隻不過,孫晟仔細看一眼之後,總覺得通天觀三個字中的“天”,上麵一橫有點歪,怎麽越看越像夭亡的“夭”字?


    通天觀,通夭觀,一字之差,謬之千裏!


    看破不說破,孫晟低頭不語,心中默念:皇帝的心思你別猜,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孫卿,白鹿書院,你了解多少?”


    “臣孤陋寡聞,然白鹿書院聞名天下,也知曉一二。昔日,貞元年間,李氏兄弟(李渤、李涉)豢養白鷺於廬山之下,得名‘白鹿洞’,我朝開元四年,國子監祭酒李善道、國子助教朱弼在此興學,亦稱‘廬山國學’‘白鹿國學’。”


    李煜起身,踱步思考,謹慎問道:“朕聞聽白鹿書院有一些不法之徒,想要處置他們,孫卿,你以為如何?”


    孫晟表情變化不大,但嘴角明顯抽了抽,這個問題,實在有點超出他的認知範圍了。


    孫晟當前的職務,是樞密院下屬國安局統製孫晟,專門搞情報的,而白鹿書院相當於“中央黨校”,他的手不敢伸那麽長。


    別人不說,孫晟敢要亂來,光是盧絳、諸葛濤、蒯鼇等一眾武將,就饒不了他,這仨人當年號稱“廬山三害”,是白鹿書院裏麵最搗蛋的學生。


    “臣,臣認為若真有此事,最好由國子監出麵。”


    “金陵國子監?”


    “不,匡山國子監。”


    國子監,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匡山國子監就是專門針對白鹿書院設置的,如果不夠清楚,可以理解為“清華大學+北京教育部”的聯合體。


    讓匡山國子監去監察白鹿書院,就跟讓老鼠去監察米缸失盜一樣。


    李煜聽了,頗感失望,孫晟這把刀如果不夠鋒利,就該考慮,是不是要換一把了!


    朕縱容你們貪汙受賄、作威作福,就是在關鍵時刻,放你們出去咬人!連這點都做不到的話,養著有什麽用?


    不過,還可以再給你一個機會。


    “此事,朕派人去辦,你去查一個人,不,準確地說,是兩個人。”


    “陛下請吩咐!”


    “皇甫繼勳,王金道,尤其是這個王金道,到底是什麽來路。”


    出乎意料的是,孫晟開口就說:“陛下,皇甫繼勳那邊,要查的話,需要費些時日,如果說王金道其人,臣倒是有所了解。”


    “哦?你認識這個人?”


    “談不上認識,隻不過,早些年有些耳聞,而且,他與臣的經曆恰恰相反。”


    李煜猛然想起來,對呀,孫晟早些年也當過道士!而且,巧合的是,他出家的“簡寂觀”,就在廬山之上,與白鹿書院相距不遠。


    孫晟之所以說“兩人經曆恰恰相反”,是指王金道一開始進士及第、進入官學,後來混不下去做了道士,而他自己則是一開始不習慣進士“修邊幅、尚名檢”的風氣,先去做了道士,後來“褪去道袍、重穿儒服”,去做了官。


    事實上,李煜找孫晟調查事情,屬於“無心之舉”,可在孫晟看來,皇帝讓自己去調查一個道士,絕地是成心的!


    世人皆知,孫晟做道士的經曆不怎麽愉快——


    身為道士,孫晟每天不去讀《道德經》《南華經》《太平經》這些經文,而是整天讀賈島的詩文。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去去行人遠,塵隨馬不窮。”


    “麟德燃香請,長安春幾迴”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每日手不釋卷,恨得簡寂觀的道士牙根癢癢!


    最可氣的是,孫晟每天還對著賈島的畫像,頂禮膜拜,把“三清祖師”晾在一邊吃灰。


    眾所周知,賈島是和尚出身!你一個道士,把和尚當偶像,故意找茬兒吧!


    事實並非如此,孫晟之所以如此禮遇賈島,是當時他的境遇,與賈島太相似了,雖有功名,卻衣食無著、壯誌難酬。


    可道士不管那些,直接把孫晟趕跑了。


    李煜想起這件事兒,心中暗笑,很好,這次讓你去查王金道,應該會有大收獲。


    “孫卿,你說說看。”


    “王金道本為江北人士,臣知曉此人時,他已經是嘉應書院教授一職,彼時,閩國與大唐開戰,先帝(李璟)許諾南渡之人給予庇護,名單中就有這個王金道。”


    “據朕所知,他後來去了劉鋹(南漢)那裏。”


    “不錯,因為泉州、漳州仍然是留從效的地盤,留氏苛待南渡之人,引發不滿,這個王金道才跑過去。隻不過,後來不知如何運作,竟然到了白鹿書院。”


    “王金道從教授到道士,究竟是怎麽迴事?”


    孫晟臉一紅,說道:“臣不敢隱瞞,王金道之所以轉行做了道士,實在是品行卑劣、性情猥瑣,他,偏好房中術。”


    李煜眉頭一皺,了然——


    《新五代十·卷三十三》記載:晟事昪父子二十餘年,家益富驕,每食不設幾案,使眾妓各執一器,環立而侍,號“肉台盤”。


    吃飯的時候,不用桌子,而是用漂亮的姑娘,參考“x體盛”即可。


    王金道如此下賤的愛好,孫晟也不遑多讓,說不定,兩人還曾經交流過心得。


    “孫卿,你懂房中術?”


    孫晟一時激動,結結巴巴地說:“不,陛下……臣,隻不過……不過……一時……糊塗……房中術並非淫……”


    【史料記載,孫晟確實是有口吃的毛病。】


    “說重點!那個房中術究竟是怎麽搞的!”


    “啊?”


    “我呸——朕是說,王金道這個下三濫,究竟為什麽要做道士!”


    孫晟擦了把汗,說道——


    “陛下,無非是財色二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