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趙匡胤的新動向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皇登基,昭告天下,金陵方麵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劉政諮、孫晟、李平、潘佑、陳喬等人自然歡欣鼓舞。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煜登基,意味著曾經擁護他的官員們,身價也會水漲船高。
升官是肯定的。
大軍南征的過程中,長江防線整體穩定,主持大局的劉政諮越發清晰的感覺到,“揚州政權”正變得腐朽墮落,李重進身為淮王、鎮國將軍、太尉一等公,連月來最大的“政績”,竟然是為郭宗訓修建宮殿!
相對應的,占據許州的趙匡胤,自從亳州敗北之後,就迅速調整戰略,將重心放在黃淮經營方麵,同時,積極向西部發展勢力,鳳翔節度使、雄勝節度使、雄武節度使均以被收攏,意味著趙匡胤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了秦州(天水)。
劉政諮發出的“八百裏加急”,匯報了一件緊急軍情,王審琦為主將、曹彬為副將,率軍一萬,陳兵淮河以北,準備攻打壽州。
這件事情,確實很緊急,因為此時守在壽州的人,是後周忠正節度使向訓,他已經歸順“揚州政權”。
昔日“壽州之亂”,團練使李懷仁與向訓各為其主,李懷仁投奔了趙匡胤,臨走前還一把火燒了壽州,導致城防工程嚴重破壞。
這倒是其次,如果趙匡胤決意攻打壽州,向訓是絕對守不住的。
原因無他,就因為向訓不如劉仁贍!
一提起壽州,李煜就無名火大,這個地方,簡直就是南唐的恥辱標簽!
郭榮“一征南唐”的關鍵,就是壽州,這地方戰死的不止一個劉仁贍,一起當做“火鍋底料”的還有皇甫暉、劉彥貞、吳廷紹、鹹師朗、張全約……等等,有的是英勇就義,有的就他媽的是蠢死的!
比如劉彥貞與鹹師朗,這倆貨純純的有勇無謀,就是“五鬼之一”的魏岑那麽一頓吹牛逼,就屁顛屁顛的領兵去追後周軍隊,結果中了人家的“拖刀計”,自己還擺一個“一字長蛇陣”。
後周、南唐在正陽一戰,南唐這邊死了一萬多,伏屍三十裏!武器、帳篷、糧草、戰馬等損失無數!
如今,趙匡胤剛剛吃飽飯,就又準備攻打壽州了,這是上癮了?
李煜反複思量著情報內容,漸漸地,他就覺察出一絲陰謀的味道。
為什麽這次攻打壽州的將領,由王審琦擔任主將?而曹彬則是副將?難道,僅僅因為王審琦是“義社十兄弟”之一?
論軍事才能,十個王審琦綁在一塊,才抵得上一個曹彬。
作為現代人,李煜很好地運用了“逆向思維”,那就是,如果趙匡胤表麵上任命王審琦為主將,實則真正指揮大軍的人,是曹彬呢?
很好,沿著這個思路往下走,曹彬善水戰,一條淮河很顯然是攔不住他的。
但如果順流而下,直取濠州、泗州呢?
想到這裏,李煜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愧是你,趙官家,大手筆啊,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此前,李煜受到曆史資料的影響,一直認為趙匡胤肯定會把重心放在汴梁附近,尤其是宋州,畢竟,宋朝的“宋”就是宋州的“宋”。
現在看來,趙匡胤決定放棄攻打宋州的計劃,仍然繼續執行趙普製定的“先南後北”戰略。
看地圖,情況會更加明顯,以壽州為跳板,奪下濠州、泗州之後,不僅可以切斷“揚州政權”與“汴梁政權”的聯係,還能夠控製大運河!
李煜扔下情報,自言自語地說:“趙匡胤,一步險棋,你也敢走。”
拿下壽州,包括拿下泗州、濠州又能怎麽樣呢?你有把握迅速攻占揚州嗎?
李重進不是吃素的,錢俶也不會坐視不管。
退一萬步,就算你打到揚州、兵臨城下,李重進仍然有戰略縱深,他可以帶著符太後、郭宗訓逃亡泰州,最不濟,就坐船渡海,繞道去青州。
一句話,趙匡胤想要玩“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沒那麽容易。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以壽州為跳板,繼續南下,走當初郭榮一樣的路線,攻取和州、廬州等地,掌控巢湖水道。
這樣一來,趙匡胤的地盤,就能夠從黃淮地區,進一步延伸到淮南地區。
有了更大的地盤,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資、人口,以逸待勞。
李煜篤定,趙匡胤一定是在等待契丹南下,到時候符彥卿、張永德等人防禦重心在河北,自己在伺機攻打汴梁,統一黃河之南。
南唐該怎麽辦呢?
出兵,很麻煩,既可能引起李重進的質疑,讓好不容易維穩的兩岸關係走向分裂,同時,也意味著南唐需要投入新的一輪“消耗戰”。
李煜很清楚,“嶺南+閩南”一戰,南唐已經傷元氣了,再打,很可能將壓箱底的都賠進去!到頭來,隻是為李重進遮風擋雨,劃不來。
而且,想必自己“登基稱帝”的消息,也傳到了李重進、錢俶等人的耳朵裏。
如果自己依然是“國主身份”,揚州、吳越方麵還會稍稍放心,可稱帝之後,明擺著是告訴李重進、錢俶,老子才是正統,後周玩蛋去吧!
如果不出兵,李煜又很不甘心,坐等趙匡胤占領壽州,再一步步蠶食淮南?
李煜揉了揉腦袋,這個消息,暫時不能讓林仁肇、李元清等人知道,否則,一定會要求出兵阻攔。
然而,南唐現在最需要的,恰恰是“猥瑣發育”,隻要能守住長江防線,就該燒高香了。
因為,在李煜腦海中,早就勾勒出一個宏大、有效的戰略計劃,要確保這個計劃順利進行,前提就是趙匡胤集中全部兵力,越過長江、攻打金陵!
沒錯,李煜也在走“一步險棋”,一場足以改變天下局勢的謀劃。
阻礙趙匡胤的戰略謀劃,還是可以做到的。
“清風,研墨!”
李煜寫了一封迴信,要求火速送到金陵。
信中吩咐兩件事,一是要求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蘄州參軍李平(不是金陵李平),組織“白甲軍”沿著大別山東麓,向廬江地區侵擾,最好能夠打到巢湖,去跟趙匡胤搶水稻。實在打不過去,也沒關係,隻要牽製趙匡胤的注意力就行了。同時,劉承勳、龍幼安據守江陵的空隙,也向襄陽方向進發,仍然以襲擾為主。
另一件事,就有點奇怪了,李煜要求劉政諮協助“五大商號”,集中全力去吳越采購名貴絲綢,如“水波綾”“五色錦”等,不要嫌貴,一定要在新桑新蠶下來之前入手,要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麵。
這一舉措,是針對吳越的,時間長、比較損,可為了對付錢俶,李煜已經打算傾家蕩產了。
必須在趙匡胤打過長江之前,先滅掉吳越國!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煜登基,意味著曾經擁護他的官員們,身價也會水漲船高。
升官是肯定的。
大軍南征的過程中,長江防線整體穩定,主持大局的劉政諮越發清晰的感覺到,“揚州政權”正變得腐朽墮落,李重進身為淮王、鎮國將軍、太尉一等公,連月來最大的“政績”,竟然是為郭宗訓修建宮殿!
相對應的,占據許州的趙匡胤,自從亳州敗北之後,就迅速調整戰略,將重心放在黃淮經營方麵,同時,積極向西部發展勢力,鳳翔節度使、雄勝節度使、雄武節度使均以被收攏,意味著趙匡胤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了秦州(天水)。
劉政諮發出的“八百裏加急”,匯報了一件緊急軍情,王審琦為主將、曹彬為副將,率軍一萬,陳兵淮河以北,準備攻打壽州。
這件事情,確實很緊急,因為此時守在壽州的人,是後周忠正節度使向訓,他已經歸順“揚州政權”。
昔日“壽州之亂”,團練使李懷仁與向訓各為其主,李懷仁投奔了趙匡胤,臨走前還一把火燒了壽州,導致城防工程嚴重破壞。
這倒是其次,如果趙匡胤決意攻打壽州,向訓是絕對守不住的。
原因無他,就因為向訓不如劉仁贍!
一提起壽州,李煜就無名火大,這個地方,簡直就是南唐的恥辱標簽!
郭榮“一征南唐”的關鍵,就是壽州,這地方戰死的不止一個劉仁贍,一起當做“火鍋底料”的還有皇甫暉、劉彥貞、吳廷紹、鹹師朗、張全約……等等,有的是英勇就義,有的就他媽的是蠢死的!
比如劉彥貞與鹹師朗,這倆貨純純的有勇無謀,就是“五鬼之一”的魏岑那麽一頓吹牛逼,就屁顛屁顛的領兵去追後周軍隊,結果中了人家的“拖刀計”,自己還擺一個“一字長蛇陣”。
後周、南唐在正陽一戰,南唐這邊死了一萬多,伏屍三十裏!武器、帳篷、糧草、戰馬等損失無數!
如今,趙匡胤剛剛吃飽飯,就又準備攻打壽州了,這是上癮了?
李煜反複思量著情報內容,漸漸地,他就覺察出一絲陰謀的味道。
為什麽這次攻打壽州的將領,由王審琦擔任主將?而曹彬則是副將?難道,僅僅因為王審琦是“義社十兄弟”之一?
論軍事才能,十個王審琦綁在一塊,才抵得上一個曹彬。
作為現代人,李煜很好地運用了“逆向思維”,那就是,如果趙匡胤表麵上任命王審琦為主將,實則真正指揮大軍的人,是曹彬呢?
很好,沿著這個思路往下走,曹彬善水戰,一條淮河很顯然是攔不住他的。
但如果順流而下,直取濠州、泗州呢?
想到這裏,李煜倒吸了一口冷氣!
不愧是你,趙官家,大手筆啊,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此前,李煜受到曆史資料的影響,一直認為趙匡胤肯定會把重心放在汴梁附近,尤其是宋州,畢竟,宋朝的“宋”就是宋州的“宋”。
現在看來,趙匡胤決定放棄攻打宋州的計劃,仍然繼續執行趙普製定的“先南後北”戰略。
看地圖,情況會更加明顯,以壽州為跳板,奪下濠州、泗州之後,不僅可以切斷“揚州政權”與“汴梁政權”的聯係,還能夠控製大運河!
李煜扔下情報,自言自語地說:“趙匡胤,一步險棋,你也敢走。”
拿下壽州,包括拿下泗州、濠州又能怎麽樣呢?你有把握迅速攻占揚州嗎?
李重進不是吃素的,錢俶也不會坐視不管。
退一萬步,就算你打到揚州、兵臨城下,李重進仍然有戰略縱深,他可以帶著符太後、郭宗訓逃亡泰州,最不濟,就坐船渡海,繞道去青州。
一句話,趙匡胤想要玩“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碼,沒那麽容易。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以壽州為跳板,繼續南下,走當初郭榮一樣的路線,攻取和州、廬州等地,掌控巢湖水道。
這樣一來,趙匡胤的地盤,就能夠從黃淮地區,進一步延伸到淮南地區。
有了更大的地盤,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資、人口,以逸待勞。
李煜篤定,趙匡胤一定是在等待契丹南下,到時候符彥卿、張永德等人防禦重心在河北,自己在伺機攻打汴梁,統一黃河之南。
南唐該怎麽辦呢?
出兵,很麻煩,既可能引起李重進的質疑,讓好不容易維穩的兩岸關係走向分裂,同時,也意味著南唐需要投入新的一輪“消耗戰”。
李煜很清楚,“嶺南+閩南”一戰,南唐已經傷元氣了,再打,很可能將壓箱底的都賠進去!到頭來,隻是為李重進遮風擋雨,劃不來。
而且,想必自己“登基稱帝”的消息,也傳到了李重進、錢俶等人的耳朵裏。
如果自己依然是“國主身份”,揚州、吳越方麵還會稍稍放心,可稱帝之後,明擺著是告訴李重進、錢俶,老子才是正統,後周玩蛋去吧!
如果不出兵,李煜又很不甘心,坐等趙匡胤占領壽州,再一步步蠶食淮南?
李煜揉了揉腦袋,這個消息,暫時不能讓林仁肇、李元清等人知道,否則,一定會要求出兵阻攔。
然而,南唐現在最需要的,恰恰是“猥瑣發育”,隻要能守住長江防線,就該燒高香了。
因為,在李煜腦海中,早就勾勒出一個宏大、有效的戰略計劃,要確保這個計劃順利進行,前提就是趙匡胤集中全部兵力,越過長江、攻打金陵!
沒錯,李煜也在走“一步險棋”,一場足以改變天下局勢的謀劃。
阻礙趙匡胤的戰略謀劃,還是可以做到的。
“清風,研墨!”
李煜寫了一封迴信,要求火速送到金陵。
信中吩咐兩件事,一是要求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蘄州參軍李平(不是金陵李平),組織“白甲軍”沿著大別山東麓,向廬江地區侵擾,最好能夠打到巢湖,去跟趙匡胤搶水稻。實在打不過去,也沒關係,隻要牽製趙匡胤的注意力就行了。同時,劉承勳、龍幼安據守江陵的空隙,也向襄陽方向進發,仍然以襲擾為主。
另一件事,就有點奇怪了,李煜要求劉政諮協助“五大商號”,集中全力去吳越采購名貴絲綢,如“水波綾”“五色錦”等,不要嫌貴,一定要在新桑新蠶下來之前入手,要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麵。
這一舉措,是針對吳越的,時間長、比較損,可為了對付錢俶,李煜已經打算傾家蕩產了。
必須在趙匡胤打過長江之前,先滅掉吳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