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宋摩詰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摩詰,時任南都工部侍郎,正四品。
這個人在史書上留下的記載不多,並非因為他身世不顯赫,恰恰相反,至少在“南唐曆史”的現實維度,宋摩詰一度是炙手可熱的。
他有兩個父親。
其中一個,名字叫做宋齊丘!
至於宋齊丘,熟悉南唐曆史的人,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在李璟上位之後,官職一路升遷,從鎮南節度副使(洪州四十二路軍之一),一路升遷為太子太保、中書令、太師,四次被拜為宰相,還被冊封為“楚國公”,這已經跟李從善一個級別了。
人不能太得意,否則容易飄,最後要挨刀。
宋齊丘生動地演繹了“不作死就不會死”,在他權力達到極限的時候,做了一件愚蠢透頂的事兒,他要學董卓。
隻可惜,李璟不是劉協。
公元955年,也就是郭榮發動第一次“淮南之戰”的末期,南唐內外交困,宋齊丘就與同黨秘密商議,打算逼迫中主李璟推入後宮,自己獨掌握朝政大權。
結果就是,宋齊丘被流放到青陽,最後“幽禁而死”。
在李煜經曆“順化門之變”後,第一次走進永壽宮,父子兩人交談的話語中,李璟就表明了態度。
“體恤功勳舊臣,唯宋氏一族不必顧忌。”
李璟恨宋齊丘,恨到骨子裏的那種。
想當初,烈宗李昪確定繼承人的時候,選中了李璟,可宋齊丘不同意,非要舉薦宣城王李景達。
差一點,李璟就失去做皇帝的機會了。
宋齊丘雖然死了,但朋黨關係仍在,曾經的查文徽、陳覺等人,都是他的死黨。
如果還不夠形象,那麽,“南唐五鬼”的共同首領,就是宋齊丘。
現在的“馮黨”,其實就是“宋黨”的發展產物。
宋摩詰是宋齊丘的兒子,說的在具體一點,是養子。
沒錯,宋齊丘沒有子嗣,從自己兄弟那裏過繼一個侄子,至於沒有孩子的原因,隻能說,未必是宋齊丘不孕不育。
因為,宋齊丘的老婆,南唐官方冊封的“封國夫人”,是一個娼妓。
【絕不是淩霄瞎掰,《馬氏南唐書》:齊丘初館於娼妓魏氏,借其貲給,遂以為正室,亦封國夫人。】
李煜盯著宋摩詰看了好一會兒,方才說道:“宋侍郎,太上皇入南都以後,修了幾座宮殿?”
宋摩詰早就慌神了,結結巴巴地說:“迴稟陛下,一共修了長春、宣政、永寧、鳳鸞四座宮殿。”
李煜立即大加讚賞:“諸位臣卿,你們好好看看,這才是我大唐棟梁,朕一問,就能脫口而出!”
眾人不以為然,宋摩詰是工部侍郎,這是他分內之事。
就如同,問一個當媽的,你生過幾個孩子,隻要腦子沒問題,肯定能答對。
宋摩詰得到讚賞,心情一鬆。
一旁的馮延魯皺了皺眉頭,他覺得不對勁,李煜轉變的太突然了,肯定有貓膩兒,卻又想不出來什麽。
“好,我再問你,你們到了洪州,一共新建修繕幾座橋?幾條路?”
宋摩詰都學會搶答了,立即說道:“新橋一座,舊橋修繕三座,道路隻修了宮城門前的,一共三十丈!”
“都聽見了吧,對答如流!”
李煜都翹起了大拇指,當著群臣的麵,將宋摩詰一陣誇獎。
“還有嗎?”
宋摩詰得意洋洋,說道:“迴稟陛下,令為太上皇擴建了涵虛亭,臣親自監工。”
“沒有了?”
“沒有了,陛下,幾個月時間,能夠修建這麽多,臣已經殫精竭慮了。”
李煜滿意的點點頭,對群臣問道:“你們都聽見了?”
在場的官員都點頭,心中不服,難道陛下剛剛抄了咱們的家,就要獎賞這小子?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恩威並施?
打的是我們,棗兒給宋摩詰!
李煜重新迴到龍椅上,微笑的表情漸漸收了起來,慢慢的,眼角眉梢,開始彌漫一股淩冽的殺氣。
“一座新橋,四座舊橋,四座宮殿,三十丈路,一個亭子——”猛然間,李煜大吼一聲:“宋摩詰,就幹了這點活,竟然花了將近一千萬緡!”
宋摩詰臉上的笑意,還沒來得及收迴去,整個人傻了!
“朕在問你話!”
“陛下……”
“工部幹活,磚是金子做的,還是泥是金子做的?!”
“陛下……”
“那都是朕的錢!讓你們揮霍!”
馮延魯已經記不得自己是第幾次出冷汗了,後背濕乎乎的,自己的預感太正確了,李煜果然是在挖坑。
說什麽都來不及了,宋摩詰可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親口承認,就幹了這麽點工程!
驚喜來的太快,宋摩詰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身體在自動顫栗,根本就控製不住。
“陛下,臣記錯了,還有,還有其他工程。”
“哦,你倒說說。”
“有,有禦花園……”
“放你娘的……什麽厥詞,禦花園本來就有!朕已經派人調查清楚,自遷入南都以來,除了宮城幾處大修大建了之外,其他地方基本沒動!”
撲通——
宋摩詰雙膝一軟,跪在地上,苦苦哀嚎:“臣冤枉,臣不知道啊。”
李煜冷笑一聲:“陶敬宣!”
工部尚書陶敬宣一哆嗦,驚恐地下跪,兩隻手摁在地上,有節奏的顫栗——動次打次,動次打次。
“你來說說,朕的錢都去哪兒了?”
“這,臣屬實不知啊!”
“不知道?你這個工部尚書是怎麽當的!”
一見陶敬宣,李煜就按捺不住殺人的念頭,順化門之變,他雖然沒有直接策劃參與,卻是最主要的幫兇,如果工部不下令,沒人敢在章江門修路。
陶敬宣用乞求的眼神,看了一眼馮延魯,希望他出手搭救一下。
可馮延魯的眼神,讓他感覺到了深深的絕望。
皇帝可以弄死他,“馮黨”也可以,陶敬宣在“馮黨”中的地位,遠不及宋摩詰。
判斷的依據就是,在天策軍查抄的名單上,馮延魯、宋摩詰及一眾“馮黨”核心,家中都沒有巨量財富,收入似乎控製在合理範圍之內,李煜根本就找不出破綻。
反而陶敬宣,家中的“小金庫”裏麵,銀錢塞得滿滿的。
“馮黨”有的是辦法,將自己的財產隱藏起來,很顯然,陶敬宣沒有享受到這一待遇。
這就是為什麽,李煜一開始就將矛頭對準了宋摩詰,而不是陶敬宣,他隻不過是一個“局外人”。
氣氛極度窒息的時候,大殿門口響起了一個聲音:“臣徐鉉求見。”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門口,徐鉉,他怎麽也在洪州?
李煜鬆了口氣,徐鉉來了,說明罪證已經有了。
“臣徐鉉,叩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平身!徐卿,怎麽樣?”
徐鉉徑直走到李煜跟前,沒有通過內侍,直接將一本賬冊交給李煜。
“臣奉命調取賬簿,這是自從遷入洪州之後,所有的工程明細。”
陶敬宣震驚了,皇帝竟然派人私自去工部調取賬冊,而他竟然毫不知情。
不過,不用擔心,工部的賬本做的很好,這也是他最後一張底牌,每一筆錢的出入,都是精心修飾過的。
果然,李煜翻看幾頁,眉頭就皺了起來。
哈哈,李煜傻眼了吧,工部做賬的功夫,可是不比戶部差!
誰知,剛翻了幾頁之後,李煜就走到了陶敬宣跟前,冷不丁地,一腳踹在他腦門上。
“李元清,把他捆起來!”
天策軍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將陶敬宣捆成了粽子,陶敬宣不服,大聲辯解:“陛下,臣冤枉,賬冊記載的明明白白,每一筆錢都是花在了正經用途上。”
“沒錯,工程支出,一共不到十萬緡,那你給我說一說,三千緡送給南都留守是怎麽迴事?”
陶敬宣懵逼了,什麽?
“還有,洪州知事,你送了一千緡,禮部員外郎,你送了五百緡。”
“馮延魯,你也有份啊,不少,送了你三萬銀子。嘖嘖,大手筆啊。”
馮延魯大驚,撩衣跪倒:“陛下明鑒,這是誣陷啊。”
他一開口,其餘官員也紛紛哀嚎——
“陛下,臣情似水、明似鏡,絕對不會受賄。”
“陛下,臣飽讀聖賢書,絕對不會同流合汙!”
“陛下……”
李煜一擺手,李元清“嗖”地一下,拔出了腰間長劍,大吼一聲:“爾等要造反不成!”
事實證明,還是暴力最好使。
殿堂上瞬間就安靜了,隻剩下粗重的喘息聲。
李煜揚了揚手中賬本,問道:“馮延魯,你說有人誣陷你,有何證據。”
“陛下,工部賬冊,陶敬宣一人說了算,他要造假,沒人會知道。”
李煜看了一眼麵如死灰的陶敬宣,心中覺得可憐,上杆子當舔狗,都沒人要你。
“馮延魯,朕何曾說過,這本賬冊是從工部拿來的。”
“啊,這……”
“徐鉉,告訴他們。”
徐鉉冰冷地說:“這本賬冊,是從工部侍郎宋摩詰的私庫中搜到的。”
眾人的眼神,“刷”地又集中到了宋摩詰身上,尤其是馮延魯,眼睛裏都噴火了。
貪汙國庫的事情,“馮黨”一直都在幹,為了堵住其他官員的嘴,宋摩詰負責去行賄,行賄自然要記賬。不然日後找人辦事兒,都不知道去找誰。
事到如今,宋摩詰已經不覺得害怕了,他隻是疑惑,李煜是如何找到賬簿的,他存放的可是極為嚴密!
李煜環顧一圈,文武百官,沒幾個是站著的了。
官場,文官,根兒都壞了。
可要實事求是地說,剩下的人,就那麽幹淨?不可能,李煜隻是不想深追究,水至清則無魚,事情做得太過了,反而會遭到反噬。
“朕隻問一句,你們認不認罪?”
事到如今,家也抄了,證據確鑿,再不認罪,指不定李煜會幹出什麽事兒。
“臣認罪!”
“臣認罪”
……
收了錢的官員,腦袋一個勁與地麵親密接觸,磕的李煜都心疼地上的磚。
唯獨馮延魯、宋摩詰及一眾“馮黨”骨幹,沒有開口。
因為馮延魯沒開口,他打算做最後一搏,因為,家中的財產很合理。
內心篤定,李煜絕對找不到贓款!
這個人在史書上留下的記載不多,並非因為他身世不顯赫,恰恰相反,至少在“南唐曆史”的現實維度,宋摩詰一度是炙手可熱的。
他有兩個父親。
其中一個,名字叫做宋齊丘!
至於宋齊丘,熟悉南唐曆史的人,應該對這個名字不陌生,在李璟上位之後,官職一路升遷,從鎮南節度副使(洪州四十二路軍之一),一路升遷為太子太保、中書令、太師,四次被拜為宰相,還被冊封為“楚國公”,這已經跟李從善一個級別了。
人不能太得意,否則容易飄,最後要挨刀。
宋齊丘生動地演繹了“不作死就不會死”,在他權力達到極限的時候,做了一件愚蠢透頂的事兒,他要學董卓。
隻可惜,李璟不是劉協。
公元955年,也就是郭榮發動第一次“淮南之戰”的末期,南唐內外交困,宋齊丘就與同黨秘密商議,打算逼迫中主李璟推入後宮,自己獨掌握朝政大權。
結果就是,宋齊丘被流放到青陽,最後“幽禁而死”。
在李煜經曆“順化門之變”後,第一次走進永壽宮,父子兩人交談的話語中,李璟就表明了態度。
“體恤功勳舊臣,唯宋氏一族不必顧忌。”
李璟恨宋齊丘,恨到骨子裏的那種。
想當初,烈宗李昪確定繼承人的時候,選中了李璟,可宋齊丘不同意,非要舉薦宣城王李景達。
差一點,李璟就失去做皇帝的機會了。
宋齊丘雖然死了,但朋黨關係仍在,曾經的查文徽、陳覺等人,都是他的死黨。
如果還不夠形象,那麽,“南唐五鬼”的共同首領,就是宋齊丘。
現在的“馮黨”,其實就是“宋黨”的發展產物。
宋摩詰是宋齊丘的兒子,說的在具體一點,是養子。
沒錯,宋齊丘沒有子嗣,從自己兄弟那裏過繼一個侄子,至於沒有孩子的原因,隻能說,未必是宋齊丘不孕不育。
因為,宋齊丘的老婆,南唐官方冊封的“封國夫人”,是一個娼妓。
【絕不是淩霄瞎掰,《馬氏南唐書》:齊丘初館於娼妓魏氏,借其貲給,遂以為正室,亦封國夫人。】
李煜盯著宋摩詰看了好一會兒,方才說道:“宋侍郎,太上皇入南都以後,修了幾座宮殿?”
宋摩詰早就慌神了,結結巴巴地說:“迴稟陛下,一共修了長春、宣政、永寧、鳳鸞四座宮殿。”
李煜立即大加讚賞:“諸位臣卿,你們好好看看,這才是我大唐棟梁,朕一問,就能脫口而出!”
眾人不以為然,宋摩詰是工部侍郎,這是他分內之事。
就如同,問一個當媽的,你生過幾個孩子,隻要腦子沒問題,肯定能答對。
宋摩詰得到讚賞,心情一鬆。
一旁的馮延魯皺了皺眉頭,他覺得不對勁,李煜轉變的太突然了,肯定有貓膩兒,卻又想不出來什麽。
“好,我再問你,你們到了洪州,一共新建修繕幾座橋?幾條路?”
宋摩詰都學會搶答了,立即說道:“新橋一座,舊橋修繕三座,道路隻修了宮城門前的,一共三十丈!”
“都聽見了吧,對答如流!”
李煜都翹起了大拇指,當著群臣的麵,將宋摩詰一陣誇獎。
“還有嗎?”
宋摩詰得意洋洋,說道:“迴稟陛下,令為太上皇擴建了涵虛亭,臣親自監工。”
“沒有了?”
“沒有了,陛下,幾個月時間,能夠修建這麽多,臣已經殫精竭慮了。”
李煜滿意的點點頭,對群臣問道:“你們都聽見了?”
在場的官員都點頭,心中不服,難道陛下剛剛抄了咱們的家,就要獎賞這小子?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恩威並施?
打的是我們,棗兒給宋摩詰!
李煜重新迴到龍椅上,微笑的表情漸漸收了起來,慢慢的,眼角眉梢,開始彌漫一股淩冽的殺氣。
“一座新橋,四座舊橋,四座宮殿,三十丈路,一個亭子——”猛然間,李煜大吼一聲:“宋摩詰,就幹了這點活,竟然花了將近一千萬緡!”
宋摩詰臉上的笑意,還沒來得及收迴去,整個人傻了!
“朕在問你話!”
“陛下……”
“工部幹活,磚是金子做的,還是泥是金子做的?!”
“陛下……”
“那都是朕的錢!讓你們揮霍!”
馮延魯已經記不得自己是第幾次出冷汗了,後背濕乎乎的,自己的預感太正確了,李煜果然是在挖坑。
說什麽都來不及了,宋摩詰可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親口承認,就幹了這麽點工程!
驚喜來的太快,宋摩詰反應過來的時候,發現身體在自動顫栗,根本就控製不住。
“陛下,臣記錯了,還有,還有其他工程。”
“哦,你倒說說。”
“有,有禦花園……”
“放你娘的……什麽厥詞,禦花園本來就有!朕已經派人調查清楚,自遷入南都以來,除了宮城幾處大修大建了之外,其他地方基本沒動!”
撲通——
宋摩詰雙膝一軟,跪在地上,苦苦哀嚎:“臣冤枉,臣不知道啊。”
李煜冷笑一聲:“陶敬宣!”
工部尚書陶敬宣一哆嗦,驚恐地下跪,兩隻手摁在地上,有節奏的顫栗——動次打次,動次打次。
“你來說說,朕的錢都去哪兒了?”
“這,臣屬實不知啊!”
“不知道?你這個工部尚書是怎麽當的!”
一見陶敬宣,李煜就按捺不住殺人的念頭,順化門之變,他雖然沒有直接策劃參與,卻是最主要的幫兇,如果工部不下令,沒人敢在章江門修路。
陶敬宣用乞求的眼神,看了一眼馮延魯,希望他出手搭救一下。
可馮延魯的眼神,讓他感覺到了深深的絕望。
皇帝可以弄死他,“馮黨”也可以,陶敬宣在“馮黨”中的地位,遠不及宋摩詰。
判斷的依據就是,在天策軍查抄的名單上,馮延魯、宋摩詰及一眾“馮黨”核心,家中都沒有巨量財富,收入似乎控製在合理範圍之內,李煜根本就找不出破綻。
反而陶敬宣,家中的“小金庫”裏麵,銀錢塞得滿滿的。
“馮黨”有的是辦法,將自己的財產隱藏起來,很顯然,陶敬宣沒有享受到這一待遇。
這就是為什麽,李煜一開始就將矛頭對準了宋摩詰,而不是陶敬宣,他隻不過是一個“局外人”。
氣氛極度窒息的時候,大殿門口響起了一個聲音:“臣徐鉉求見。”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門口,徐鉉,他怎麽也在洪州?
李煜鬆了口氣,徐鉉來了,說明罪證已經有了。
“臣徐鉉,叩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平身!徐卿,怎麽樣?”
徐鉉徑直走到李煜跟前,沒有通過內侍,直接將一本賬冊交給李煜。
“臣奉命調取賬簿,這是自從遷入洪州之後,所有的工程明細。”
陶敬宣震驚了,皇帝竟然派人私自去工部調取賬冊,而他竟然毫不知情。
不過,不用擔心,工部的賬本做的很好,這也是他最後一張底牌,每一筆錢的出入,都是精心修飾過的。
果然,李煜翻看幾頁,眉頭就皺了起來。
哈哈,李煜傻眼了吧,工部做賬的功夫,可是不比戶部差!
誰知,剛翻了幾頁之後,李煜就走到了陶敬宣跟前,冷不丁地,一腳踹在他腦門上。
“李元清,把他捆起來!”
天策軍一擁而上,不由分說,將陶敬宣捆成了粽子,陶敬宣不服,大聲辯解:“陛下,臣冤枉,賬冊記載的明明白白,每一筆錢都是花在了正經用途上。”
“沒錯,工程支出,一共不到十萬緡,那你給我說一說,三千緡送給南都留守是怎麽迴事?”
陶敬宣懵逼了,什麽?
“還有,洪州知事,你送了一千緡,禮部員外郎,你送了五百緡。”
“馮延魯,你也有份啊,不少,送了你三萬銀子。嘖嘖,大手筆啊。”
馮延魯大驚,撩衣跪倒:“陛下明鑒,這是誣陷啊。”
他一開口,其餘官員也紛紛哀嚎——
“陛下,臣情似水、明似鏡,絕對不會受賄。”
“陛下,臣飽讀聖賢書,絕對不會同流合汙!”
“陛下……”
李煜一擺手,李元清“嗖”地一下,拔出了腰間長劍,大吼一聲:“爾等要造反不成!”
事實證明,還是暴力最好使。
殿堂上瞬間就安靜了,隻剩下粗重的喘息聲。
李煜揚了揚手中賬本,問道:“馮延魯,你說有人誣陷你,有何證據。”
“陛下,工部賬冊,陶敬宣一人說了算,他要造假,沒人會知道。”
李煜看了一眼麵如死灰的陶敬宣,心中覺得可憐,上杆子當舔狗,都沒人要你。
“馮延魯,朕何曾說過,這本賬冊是從工部拿來的。”
“啊,這……”
“徐鉉,告訴他們。”
徐鉉冰冷地說:“這本賬冊,是從工部侍郎宋摩詰的私庫中搜到的。”
眾人的眼神,“刷”地又集中到了宋摩詰身上,尤其是馮延魯,眼睛裏都噴火了。
貪汙國庫的事情,“馮黨”一直都在幹,為了堵住其他官員的嘴,宋摩詰負責去行賄,行賄自然要記賬。不然日後找人辦事兒,都不知道去找誰。
事到如今,宋摩詰已經不覺得害怕了,他隻是疑惑,李煜是如何找到賬簿的,他存放的可是極為嚴密!
李煜環顧一圈,文武百官,沒幾個是站著的了。
官場,文官,根兒都壞了。
可要實事求是地說,剩下的人,就那麽幹淨?不可能,李煜隻是不想深追究,水至清則無魚,事情做得太過了,反而會遭到反噬。
“朕隻問一句,你們認不認罪?”
事到如今,家也抄了,證據確鑿,再不認罪,指不定李煜會幹出什麽事兒。
“臣認罪!”
“臣認罪”
……
收了錢的官員,腦袋一個勁與地麵親密接觸,磕的李煜都心疼地上的磚。
唯獨馮延魯、宋摩詰及一眾“馮黨”骨幹,沒有開口。
因為馮延魯沒開口,他打算做最後一搏,因為,家中的財產很合理。
內心篤定,李煜絕對找不到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