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昏暗,一片狼藉,筆墨紙硯,散落一地。


    “木公公,工公公,饒命!”


    來人正是“木工組合”,網文王朝最有權勢的人!


    “認命吧!”


    “幹什麽不好,竟然敢寫這種東西!”


    言必,刀劍齊下,木工合一!


    “噗——”三斤三兩三錢三毫鮮血從口中噴出!


    他用盡力氣,在地上寫了歪歪斜斜的四個大字——


    【不是曆史】


    ===========================


    三更時分,雷雨如晦。


    他木然地坐在香榻上,身體如木雕泥塑,腦中似江河翻湧。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他緩緩吐出一口氣,眼神逐漸清澈起來,好像電腦宕機重啟後的狀態。


    “我穿越了!”


    他想起前世自己名叫“李玉”,一名普通的大四學生,學的是物流專業。


    穿越之前的他,正在苦逼的修改一篇名為《北宋時期市井經濟研究》的論文,時值“天臨四年”,知網采取最嚴厲的查重機製,雖然修改了十個版本,重複率仍然卡在7%。


    可畢業論文的重複率要求在5%啊,李玉采取了“翻譯戰術”“換詞戰術”“錯別字戰術”及“改順序戰術”等,仍然無法通過!


    正當他苦苦思索,如何進一步裝修論文之際,一股寒意襲來,緊接著胸口劇烈疼痛,隨即大腦一片空白……


    再醒過來,已經身處陌生環境,身下是軟床香帳、沁人心脾,屋內精致豪華,有雕欄畫棟,有水仙幽蘭,有檀木桌櫃……儼然富貴之家的陳設。


    觸景生情,原主的記憶迅速湧現!


    南唐、北宋、大小周後、金陵之戰、違命侯、牽機藥……一江春水向東流!


    “我是李煜?!”


    事實上,他現在不叫“李煜”,準確點,應該叫作李從嘉,李煜是即位之後才用的名字。


    既是千古詞帝,也是亡國之君!


    雖說這年頭穿越不是啥稀罕事兒,李煜還是覺得鬱悶,不對,是悲哀,自己為啥不能穿越的好一點?


    比如閑散王爺、官家子弟、商賈巨富什麽的,平日提籠架鳥,勾欄聽曲,沉迷酒色,快快活活地過完一輩子。


    實在不行,穿越變成趙匡胤也行,好歹體驗一把一統天下的感覺。


    偏偏是李煜,雖然生來富貴,卻一生都憋屈,一個耍筆杆子的文人,一個千古聞名的菜雞,這不符合哥們兒的氣質。


    既來之,則安之,不安之,手衝之?


    “慶奴!”


    李煜習慣地喊了一聲,片刻之後,門外倩影一閃,少女款款而入。


    “太子殿下,你醒了?”


    太子?不應該是“國主”嗎?難道自己還未登基?


    見李煜一臉懵逼,慶奴柔聲道:“殿下昏倒在清涼寺,想必是憂思過度。”


    清涼寺……李煜想起來了,今天入夜時分,他前去清涼寺禮佛,目的是為死去的大哥李弘冀超度。


    李弘冀,南唐東宮之主,史稱文獻太子。


    為了與皇叔李景遂爭奪皇位,李弘冀派人送去摻雜毒藥的肉羹,害死皇叔之後,疑似被冤魂襲擾、晝夜不寧,終逃不過天道輪迴、因果報應,最終一命嗚唿。


    隨即,李煜被封吳王,立為太子。


    “文獻”二字又讓李煜想到了論文,他苦笑一下,莫非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很快,他的眼神又淩厲起來,“清涼寺”三個字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慶奴不知道其中緣故,但李煜很清楚,昏迷之前他分明聞到一股腥香!如果沒猜錯,應該是迷藥,結合自己對原主生平的了解,要害他的人,肯定是那個“小長老”!


    “慶奴,今夕何年?”


    “迴殿下,顯德六年”


    “幾月?”


    “歲末季冬”


    十二月份了,怪不得江南下了這麽冷的雨。


    等等,顯德六年?


    “顯德”是後周郭榮的年號,顯德六年,也就是公元959年。


    這一年,後周完成了“三征南唐”的戰略計劃,中主李璟(李煜父親)丟失了淮南十四州,兩國軍隊隔水相望,整個長江防線淪為虛設。


    第二年,也就是在公元960年1月,時任殿前都檢點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後周江山易主,改國號為“宋”,史稱北宋。


    如果將郭榮比作餓狼,那麽趙匡胤就是猛虎,如果將郭榮比作呂布,那麽趙匡胤就是曹操!


    “殿下,你怎麽了?可是要作詞,慶奴這就準備。”


    什麽時候了?還作個鳥詞!


    李煜站起身來,焦躁地揮了揮手,也不顧光腳,在屋子裏踱來踱去,大腦努力地拚湊著混亂地記憶碎片,隨即他意識到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曆史上,李煜登基是961年!也就是說,自己一年之後才能掌握大權,可再過一個多月,趙匡胤就要開創大宋王朝了!


    不行,這樣絕對不行!


    宋朝是個什麽德行,李煜再清楚不過了,如果說此前朝代更迭是“亡國”,但到了宋朝,那叫“滅種”!


    絕不能讓趙匡胤掌控天下!


    “殿下,你怎麽了?!”


    慶奴從未見過如此反常的李煜,平日裏,他總是謙謙君子、惠風和暢的樣子,歡喜時作畫,愁悶時寫詞,禪院好浮屠,後宅弄琵琶,永遠是那麽平和。


    “無礙,清風去哪兒了?”


    清風是李煜的貼身內侍,從自己被封安定郡公之時就跟隨,忠心無二,兩人的關係,就像唐明皇和高力士。


    “今日宮中宴請契丹來使,缺了幾件酒器,徐侍郎(徐鉉)派人來借,清風帶人去送了。”


    徐鉉,字鼎臣,時任禮部侍郎,接待使者是他的分內之事。


    按南唐禮製,今夜宴會原本應該由國主李璟主持、百官作陪,眼下,卻隻能交由禮部承辦,因為自己的敗家子老爹已經去了洪州,美其名曰“南巡”。


    其實,就是嚇尿了,撒丫子了。


    原因很簡單,首都金陵距離後周的長江防線太近,如同自己床邊時刻站著一個仇人,手裏拿把明晃晃的大刀,就等你一瞌睡就砍下來。


    名義上是“太子監國”,原主卻啥都不管,他寧可去寺院聽和尚念經,也不願意參與迎接契丹使者的宴會。


    猛然間,李煜渾身打了個激靈。


    慶奴以為是寒雨所致,剛要去拿衣服,卻一把被李煜拉住手腕。


    “什麽時辰了?”


    “夜入三更”


    “清風還沒有迴來嗎?”


    “這個,慶奴不知……”


    “備馬!”


    李煜一邊吩咐,一邊快步衝到門口,卻被冷冷的冰雨拍了一臉,瞬間清醒不少,趕緊折返迴來。


    “慶奴,更衣!”


    李煜的異常表現,讓慶奴也緊張起來,她手忙腳亂地幫忙穿戴,期間還被不停催促。


    “快,快,快!”


    廢話,再不快點,契丹使者就涼透了!


    契丹是漢人政權的重大威脅之一,可眼下局勢,李煜必須要救人!


    五代十國,戰亂頻頻,合縱連橫,勾心鬥角。


    契丹雄踞北方,後周占據中原,南唐偏隅江南,除了這三個實力較強的國家外,後蜀、吳越、南漢、大理等國的勢力犬牙交錯,彼此之間的攻伐不斷。


    如果隻看長江以南,南唐無疑是最強大的,但這種強大包含很多水分,它的三個統治者自始至終都沒有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戰爭動員與管理機製,因此盡管富庶,卻被籠罩在後周的陰影之下。


    到了後主李煜登基時,淮南十四州已經被郭榮吞並,相當於在長江邊上安裝了一塊“跳板”,後周軍隊隨時可以跨過天塹,直取金陵。幸運的是,北方有契丹牽製,為了保障自己後院不失火,郭榮才暫時放過南唐,但每年都要大量賦稅和進貢,簡直是把南唐當成了提款機。


    在這種情況下,契丹與南唐之間形成了合作關係,一方麵,契丹希望南唐不與後周聯合,一起攻打契丹,從而緩解自身的生存壓力。另一方麵,南唐希望契丹持續牽製後周兵力,倒逼郭榮陳兵北境,始終被動防禦、兩線作戰的境地。


    尤其抽象的是,契丹與南唐之間存在一種“天命相惜”的認同感,因為南唐中主李璟與契丹遼穆宗耶律璟兩人的名字中,都有一個“璟”字。


    固然天下雖亂,仍呈鼎足之勢。


    然而,顯德六年歲末的一場突變,打破了這種平衡。


    (新人新書:叩謝各位大佬關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