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國麵對華夏遠征軍,猶如螳臂擋車,本來菲國仗著亞米利加撐腰,還敢狐假虎威的對華夏指手畫腳。


    但亞米利加卻一夜之間分崩離析,菲國總統馬柯斯措手不及,好在八國聯盟並沒有散,非國又抱上了八國聯盟的大腿。


    馬柯斯想的是八國聯盟具有海上優勢,一旦從海上封鎖華夏,華夏很難有反製手段。


    菲國地處海上交通要道,按照八國聯盟要求,扣押了華夏國的貨船。


    八國聯盟的本意是引誘華夏戰艦出擊,先依仗海軍優勢殲滅華夏海軍,然後靠封鎖,困死華夏。


    卻不料此舉仿佛捅了馬蜂窩。


    華夏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根本不跟八國聯盟打海戰,反而是海陸並進,千裏轉戰。


    僅僅數月時間就擊潰了號稱世界第三陸軍的猴子國陸軍。


    而八國聯盟方麵則是一副無能為力的模樣,根本沒有對猴子國進行像樣的支援。


    馬柯斯看得心底一片冰涼,隻覺得諸事不順,真可謂靠山山倒,靠水水斷。


    菲國總統馬柯斯,心中已經對當初加入亞米利加陣營後悔不已。


    不過,現在後悔於事無補。


    馬柯斯心中已經有了別樣心思。


    現在的八國聯盟各成員國之間,早已是暗流湧動。


    倭國作為與華夏有夙怨的國家,在國內民意的推動下,是堅定的主戰派。


    漢斯國因為是第2次世界大戰戰敗國,也迫切希望能夠提升自身國際地位。


    但是漢斯國跟華夏並無曆史恩怨,看八國聯盟如此狀態,已經有了退出的心思。


    昂撒國與袋鼠國隻想能夠保住目前的國際地位,已有與華夏談判的打算。


    棒子國與白象國是牆頭草,私下裏已經在對華夏暗送秋波。


    剩下的菲國戰力不強。


    猴子國名存實亡,隻剩下了一個流亡政府苟延殘喘。


    貌似強大的八國聯盟,已經是各懷鬼胎。


    這一切,令自詡為八國聯盟領袖的倭國大為不滿,卻又無計可施。


    隻要沒人能擋住華夏陸軍的前進步伐,八國聯盟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華夏從陸路占領一個個沿海港口。


    還不等八國聯盟商量出一個對策,菲國卻突然投向華夏,不但主動放行了華夏被扣押的貨船,菲國軍隊還主動放棄抵抗,避免與華夏的衝突。


    華夏遠征軍指揮官龍一鳴將軍,在思考之後,決定按照原計劃,繼續向菲國縱深挺進。


    遠征軍被賦予的使命是控製六甲海峽的航道,而不僅僅是為了救迴華夏貨輪。


    因為在菲國境內還有9個原亞米利加的基地。


    亞米利加解體之後,亞米利加國內並不希望如此大量的軍隊返迴國內引起政治動蕩。


    這些駐守海外的亞米利加軍人都成為了無國籍雇傭兵,接受八國聯盟的雇傭。


    沒有占領這些基地,就無法達成對菲國的控製。


    同時派出華夏雙航母編隊前出保護華夏貨輪。


    上百架陸基戰機同時起飛,為航母編隊護航。


    倭國駐軍接到菲國軍隊不戰而降的消息已經是一天之後。


    倭國指揮官山本暴跳如雷,嚷著玉碎,指揮駐紮於菲國的雙航母編隊就要追擊華夏貨輪。


    這些原屬亞米利加的核動力航母,實力不容小覷,眼看大戰一觸即發。


    這時,倭國本部卻傳來命令:立刻停止一切行動,雙航母編隊駛離菲國。


    這一命令相當於八國聯盟正式放棄對菲國的控製,也標誌著八國聯盟對華夏的封鎖徹底失敗。


    至此,華夏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菲國。


    隻在幾座原亞米利加軍事基地,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


    絕大多數原亞米利加軍人在被華夏軍隊包圍之後,都選擇了投降。


    隻有少部分不願意接受事實的軍人,駕駛戰機戰車試圖頑抗,但是在華夏的優勢兵力麵前,根本無法形成有效抵抗,所有形式的抵抗都被迅速撲滅。


    這些被八國聯盟拋棄的雇傭軍,既無法得到有效支援,基地內的補給與物資也並不充分。


    了解基地情況的雇傭軍首領,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投降。


    菲國並非戰敗,隻是臣服,所以菲國現政府並沒有被推翻。


    華夏遠征軍的到來,對菲國人的生活幾乎沒有造成什麽改變。


    菲國原來是在亞米利加控製之下,亞米利加解體之後變成在八國聯盟控製之下,現在不改成在華夏控製之下而已。


    菲國人對他國控製之下的政治經濟生活早已習慣,不過更換一個控製者而已。


    見風使舵,東來東倒,西來西倒,本來就是菲國這種處於咽喉要地的小國生存之道。


    菲國總統馬柯斯以非國最高禮節,接待了華夏遠征軍的最高統帥,龍一鳴將軍。


    雙方交換了對八國聯盟的看法,一致認為菲國與華夏是友好鄰邦,是永遠搬不走的鄰居,保持友好的合作關係,有利於地區穩定。


    菲國與華夏共處亞洲,亞洲的事務最好由亞洲人自己來決定,容不得其他勢力指手畫腳。


    會談在友好的氛圍中結束,給雙方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華夏貨輪在得到航母編隊以及陸基戰機的保護之後,以最快速度迴歸華夏本土。


    得知華夏最稀缺的原材料已經運達,卓爾喜不自勝。


    萬教授的材料實驗室,萬教授在傷勢基本好轉之後,就立刻迴到了實驗室。


    得益於卓爾為實驗室加速培養了一批掌握高級技術的人才。


    在經過一個多月夜以繼日的緊張研究之後,終於把華夏的材料科技向前推進了數個層次。


    雖然距離大規模生產外星高科技材料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實驗室中少量生產已經能夠實現。


    這正是卓爾需要的東西,最新的鉻原料運到,卓爾終於可以開始製造水滴探測器。


    現在卓爾已經可以使用係統修正的能力,開始進行水滴探測器的製造。


    想到在三體原著故事中,一艘水滴探測器擊毀數千艘巨大戰艦的戰績,卓爾就不禁熱血澎湃。


    終於到了結束藍星上國與國之間戰爭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夏:從星球到宇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在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在此並收藏華夏:從星球到宇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