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這次在齊國麵前是吃了大虧,畢竟重新建立蔡國,需要耗費很多資源,楚國內部對於是否重建蔡國還是直接將蔡國的領土變成楚國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執。
但是,爭執歸爭執,齊國這個仇還是要報的。
楚國報仇的方法比較簡單,就是仿效當初的鎮國之亂,直接派人去離間和挑撥齊國公的五個兒子。
還別說,這招還真的很好使,主要是齊相死了,原本輔佐和監管齊國公的齊相一死,齊國公就像是放飛自我的小孩子一樣,幹脆就不理朝政了,一麵讓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主持朝政,一麵又讓四個小人當高官。
偏偏,小兒子和四個小人還玩不到一塊去,而這四個小人又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暗地裏支持的又是不同的公子。
結果,您猜怎麽著?齊國公一病倒,身邊連個端茶送水的都沒有,身邊的都巴不得他趕緊死了才好。
齊國公這邊還沒咽氣呢,那五個公子就打起來了,不是打群架,而是帶著支持自己的軍隊打內戰。
沒錯,身為一國之主的老爸還沒死呢,五個兒子就帶人開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了。
齊國公死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戶縫爬出來了,愣是沒人管。
直到最後一方打贏了,這才有空草草的將屍體處理了。
要不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早就趁機北上把齊國給滅了。
齊國這一亂呢,楚國沒撿到什麽實際便宜,隻是出了一口惡氣。但是,倒是讓宋國占了大便宜。
宋國之前通過祭仲把控鎮國,撈了不少好處,這些年給齊國當馬前卒,也是撈了不少,別人都是不虧不賺或者像衛國那樣虧的褲衩都沒了,就宋國越撈越多。
而且這次齊國的內亂,宋國又押寶成功,撈了一大筆,結果等大家夥反應過來的時候,一瞧,謔!宋國竟然成了龐然大物了。
宋國看自己的扛把子齊國要涼,自然就有了坐莊的想法,那最近一次讓宋國吃虧的就是楚國,要立威,自然是揍楚國是最好的,就算不能將其滅國,好歹得再來一次城下之盟不是?
於是乎,剛剛複國的蔡國啊,又被滅了……
楚國一看就毛了,啥情況啊,你齊國的八國聯軍我打不過就算了,你現在宋國這個古惑仔也敢來打我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你真當我楚國是兔子啊!
楚國舉全國之力,勢要錘爆宋國軍隊。
宋國這邊仗著自己有錢,見楚國要暴走,連忙開始花錢請人來幫忙,很多國家和組織響應,一時間,宋國湊齊的人數,竟然高達楚國軍的兩倍。
但是,宋國忘記了一個問題,人家是求財來的,人死了,有錢有什麽用,所以打順鳳仗可以,要是逆風仗,嗯,不反咬一口都算給你麵子的。
楚國也知道宋國軍這個致命的缺點,他們有個人站出來,出了一個十分缺德的主意,就是隻打雇傭兵,而且還允許雇傭兵交錢免揍,如果都交了,誰交的少就得挨揍。
結果就變成了楚國的水師追著雇傭兵的船打,然後人家投降就開始勒索贖金,當然也有頭鐵的,寧死不屈,然後就真的死了。
等打到後麵,雇傭兵們就迴過味來了,合著你們宋國和楚國是把我們當經驗包在刷啊。
雇傭兵們手裏的錢還沒捂熱乎,然後就被楚國敲詐走了,轉頭,楚國就拿敲詐的錢,從宋國手裏贖迴蔡國和楚國被俘的權貴和重要人才,然後宋國再拿錢去雇人來送人頭。
宋國和楚國打了半天,宋國自己人沒死幾個,光死雇傭兵了,然後有的國家和組織打到後麵,都開始倒貼了。
有的雇傭軍被打急了,直接倒戈了,轉過頭來幫楚國打宋國。
也不能怪人家不講江湖道義不講誠信,你宋國本來就沒有水軍,壓根就不會打水戰,隻能靠雇傭軍來打,結果宋軍就隻能站在岸上,看著雇傭軍被楚國水師追著打。
當初人家齊國,人多勢眾,不就是因為過不去嘛,所以才拿了一個虛名走的。
時間一久,宋國也抗不住了,畢竟又不是組團來旅遊的,於是開始撤軍了。
楚國這次可沒放過宋軍,直接全軍出擊,開始追殺宋軍,當初楚國沒出動追擊齊國聯軍,說白了也是覺得陸戰可能討不到便宜,現在你宋軍可不是當初的齊國聯軍啊。
宋軍本就軍心動蕩士氣全無,大家出來旅遊一趟,連個秋風都沒打到,光看著每天拿著大量的財寶給人了,然後緊接著沒多久,自己抓到的俘虜就被人給放了,宋軍哪裏還有跟楚軍戰鬥的信念。
結果就是,你逃我追,我讓你插翅難逃。
宋軍大敗,這一敗,直接打碎了宋軍稱霸的心,倒不是宋軍沒錢了,也不是宋軍沒人了,而是宋軍在其他國家和組織眼裏,沒有信用了,當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大家都抱著你有再多錢,我也不跟你玩了,免得到時被你坑的傾家蕩產。
如果這個時候,宋國和楚國可以就此把柄,倒是可能形成兩超,多強的情形。
可惜,楚國犯了跟宋國一樣的毛病,那就是楚國認為這一次是稱霸的好機會,於是楚國沒有再次讓蔡國複國,更沒有再次投放資源來複興蔡國領地,而是決定一舉擊垮宋國,從此稱霸整個東夷境內。
宋國見楚國打沒夠了,第一個反應就是花錢買太平,那意思就是哥,我錯了,我給你錢,你放過我行嗎?
楚國看完宋國使節帶來的禮品和條件後,直接連人帶物全扣了,繼續進軍宋國,那意思也很明白:弟啊,客氣了,不需要,你以後人和東西都是我的了。
宋國一看,這不完犢子了嗎?於是四處求援,高價請打手,結果沒人肯來,就在宋國絕望的時候,晉國來了,但是晉國提出的條件,也幾乎可以要宋國的半條老命。
宋國猶豫再三,直到都城被圍,這才決定,半死和全死之間,他們選擇半死。
但是,爭執歸爭執,齊國這個仇還是要報的。
楚國報仇的方法比較簡單,就是仿效當初的鎮國之亂,直接派人去離間和挑撥齊國公的五個兒子。
還別說,這招還真的很好使,主要是齊相死了,原本輔佐和監管齊國公的齊相一死,齊國公就像是放飛自我的小孩子一樣,幹脆就不理朝政了,一麵讓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主持朝政,一麵又讓四個小人當高官。
偏偏,小兒子和四個小人還玩不到一塊去,而這四個小人又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暗地裏支持的又是不同的公子。
結果,您猜怎麽著?齊國公一病倒,身邊連個端茶送水的都沒有,身邊的都巴不得他趕緊死了才好。
齊國公這邊還沒咽氣呢,那五個公子就打起來了,不是打群架,而是帶著支持自己的軍隊打內戰。
沒錯,身為一國之主的老爸還沒死呢,五個兒子就帶人開始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了。
齊國公死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戶縫爬出來了,愣是沒人管。
直到最後一方打贏了,這才有空草草的將屍體處理了。
要不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早就趁機北上把齊國給滅了。
齊國這一亂呢,楚國沒撿到什麽實際便宜,隻是出了一口惡氣。但是,倒是讓宋國占了大便宜。
宋國之前通過祭仲把控鎮國,撈了不少好處,這些年給齊國當馬前卒,也是撈了不少,別人都是不虧不賺或者像衛國那樣虧的褲衩都沒了,就宋國越撈越多。
而且這次齊國的內亂,宋國又押寶成功,撈了一大筆,結果等大家夥反應過來的時候,一瞧,謔!宋國竟然成了龐然大物了。
宋國看自己的扛把子齊國要涼,自然就有了坐莊的想法,那最近一次讓宋國吃虧的就是楚國,要立威,自然是揍楚國是最好的,就算不能將其滅國,好歹得再來一次城下之盟不是?
於是乎,剛剛複國的蔡國啊,又被滅了……
楚國一看就毛了,啥情況啊,你齊國的八國聯軍我打不過就算了,你現在宋國這個古惑仔也敢來打我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你真當我楚國是兔子啊!
楚國舉全國之力,勢要錘爆宋國軍隊。
宋國這邊仗著自己有錢,見楚國要暴走,連忙開始花錢請人來幫忙,很多國家和組織響應,一時間,宋國湊齊的人數,竟然高達楚國軍的兩倍。
但是,宋國忘記了一個問題,人家是求財來的,人死了,有錢有什麽用,所以打順鳳仗可以,要是逆風仗,嗯,不反咬一口都算給你麵子的。
楚國也知道宋國軍這個致命的缺點,他們有個人站出來,出了一個十分缺德的主意,就是隻打雇傭兵,而且還允許雇傭兵交錢免揍,如果都交了,誰交的少就得挨揍。
結果就變成了楚國的水師追著雇傭兵的船打,然後人家投降就開始勒索贖金,當然也有頭鐵的,寧死不屈,然後就真的死了。
等打到後麵,雇傭兵們就迴過味來了,合著你們宋國和楚國是把我們當經驗包在刷啊。
雇傭兵們手裏的錢還沒捂熱乎,然後就被楚國敲詐走了,轉頭,楚國就拿敲詐的錢,從宋國手裏贖迴蔡國和楚國被俘的權貴和重要人才,然後宋國再拿錢去雇人來送人頭。
宋國和楚國打了半天,宋國自己人沒死幾個,光死雇傭兵了,然後有的國家和組織打到後麵,都開始倒貼了。
有的雇傭軍被打急了,直接倒戈了,轉過頭來幫楚國打宋國。
也不能怪人家不講江湖道義不講誠信,你宋國本來就沒有水軍,壓根就不會打水戰,隻能靠雇傭軍來打,結果宋軍就隻能站在岸上,看著雇傭軍被楚國水師追著打。
當初人家齊國,人多勢眾,不就是因為過不去嘛,所以才拿了一個虛名走的。
時間一久,宋國也抗不住了,畢竟又不是組團來旅遊的,於是開始撤軍了。
楚國這次可沒放過宋軍,直接全軍出擊,開始追殺宋軍,當初楚國沒出動追擊齊國聯軍,說白了也是覺得陸戰可能討不到便宜,現在你宋軍可不是當初的齊國聯軍啊。
宋軍本就軍心動蕩士氣全無,大家出來旅遊一趟,連個秋風都沒打到,光看著每天拿著大量的財寶給人了,然後緊接著沒多久,自己抓到的俘虜就被人給放了,宋軍哪裏還有跟楚軍戰鬥的信念。
結果就是,你逃我追,我讓你插翅難逃。
宋軍大敗,這一敗,直接打碎了宋軍稱霸的心,倒不是宋軍沒錢了,也不是宋軍沒人了,而是宋軍在其他國家和組織眼裏,沒有信用了,當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大家都抱著你有再多錢,我也不跟你玩了,免得到時被你坑的傾家蕩產。
如果這個時候,宋國和楚國可以就此把柄,倒是可能形成兩超,多強的情形。
可惜,楚國犯了跟宋國一樣的毛病,那就是楚國認為這一次是稱霸的好機會,於是楚國沒有再次讓蔡國複國,更沒有再次投放資源來複興蔡國領地,而是決定一舉擊垮宋國,從此稱霸整個東夷境內。
宋國見楚國打沒夠了,第一個反應就是花錢買太平,那意思就是哥,我錯了,我給你錢,你放過我行嗎?
楚國看完宋國使節帶來的禮品和條件後,直接連人帶物全扣了,繼續進軍宋國,那意思也很明白:弟啊,客氣了,不需要,你以後人和東西都是我的了。
宋國一看,這不完犢子了嗎?於是四處求援,高價請打手,結果沒人肯來,就在宋國絕望的時候,晉國來了,但是晉國提出的條件,也幾乎可以要宋國的半條老命。
宋國猶豫再三,直到都城被圍,這才決定,半死和全死之間,他們選擇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