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行看著董建川收藏室裏一排排的瓷器,由衷感慨:“董哥,我感覺收藏才是你最主要的生意,這些年賺的錢應該不少吧。”


    董建川笑道:“那也是入行早,我入手的第一件古玩是二十多年前偶爾買的一對雍正粉彩龍紋大碗,花了20萬,結果不到五年,賣了600萬,正是這次無意間的交易讓我發現古玩裏的商機。”


    王景行說道:“那也得您有火眼金睛啊。”


    董建川說道:“我一開始也是門外漢,所以成天跟錢老他們混,拚命學習,看得多了也就入門了。而且我要麽在拍賣公司競拍,要麽和信得過的熟人做生意,在金陵,知根知底的人不敢騙我。”


    王景行還是很認同董建川所說的多看的經驗。


    末代皇帝溥儀曾經被人拉去鑒賞一個古董,他見到古董之後,隻是看了幾眼,就斷定那是贗品,問他為什麽是假的,溥儀說這個古董和他家的不一樣,最後經過其他專家的鑒定,這個古董還真的是贗品。


    王景行能透視,可以將瓷器內部的胎質和死亡氣泡等情況看得很清楚,通過記住各個朝代的瓷器特質和死亡氣泡的特征,基本可以判斷瓷器的真假和年代。


    鑒定其他古玩也是一樣。


    王景行說道:“董哥,咱們按年代來,教教我怎麽鑒定瓷器。”


    董建川指了指架子上的一件青瓷花瓶,得意地說道:“我的收藏基本都是官窯精品,這是極少數的民窯之一,南宋龍泉窯梅子青花瓶,也是我所有藏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瓷器。”


    “你別看它是民窯就以為不值錢,龍泉窯雖然是民窯,但也是宋代六大窯係之一,南宋時期是它最輝煌的年代,龍泉窯的瓷器雖然不少見,但這種高度超過三十五公分的花瓶可是相當罕見。”


    王景行點點頭,說道:“趴的不如臥的,臥的不如坐的,坐的不如站的,南宋花瓶確實稀少”。玩瓷器的都知道,趴的盤類不如臥的杯具,杯類不如坐的盆樽類,盆樽類不如站的瓶類。


    董建川拿起花瓶繼續說道:“你看,這花瓶器型雅致,長頸鼓腹,胎體厚重,內外均施青釉,釉色濕潤翠綠,開片自然,製作精湛,保存完好,算是我這價值較高的精品之一了。”


    說完龍泉窯花瓶,王景行指了指下一層架子上的青花盤說道:“這也是件大開門的成化雲龍戲珠大盤。”


    “成化朝是瓷器曆史上的一個高峰,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可不是吹的,成化瓷器對質量非常講究,特別是成化鬥彩,個個都是天價,非常具有收藏價值的。”


    “成化鬥彩我聽說過,2.8億港幣的成化鬥彩雞缸杯轟動一時。”王景行答道。


    “可惜老哥這裏沒有成化鬥彩。”董建川說道:“不過,成化青花也是非常珍貴的,青花瓷在成化時風格大變,青花呈色由以往的濃豔變為淡雅,淡描五彩精雅絕倫,推為明代八大時期之冠。”


    “成化無大器,洪武、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都是大氣派,到了成化朝,瓷器風格轉向玲瓏秀奇的精細小巧,像我這樣的大盤,算是很罕見的。”


    董建川上手說道:“你仔細看,這大盤胎子潔白細潤,施釉又肥又透,瑩潤如脂。成化朝進口的蘇麻離青料幾乎已經絕跡,改用國產的平等青。這種青料發色穩定,色彩柔和,雲龍戲珠的圖案造型輕靈秀美,筆畫流利,精致如一。”


    “我這大盤保存完美,尤其是極少見的成化官窯大盤,現在要是拿去拍賣,起拍價都得過千萬,能拍多少沒法估計。”董建川得意地說道。


    鑒賞完成化青花雲龍戲珠大盤,董建川又介紹了明萬曆五彩鴛蓮紋提梁壺,這件提梁壺具有鮮明的嘉萬時期五彩器特點,紅色特別突出,感覺翠濃紅豔,極為華麗。


    一下午就在瓷器室中度過,從南宋龍泉瓷介紹到清宣統瓷。


    董建川說一處,王景行記一處,並且用透視眼逐一驗證,不懂就問,領悟極快,受益匪淺。


    通過觀察,王景行發現每個朝代瓷器胎體的厚薄程度都不盡相同,如明代的大件藏品和清代康熙早期瓷器的胎體相對較厚,明代成化、清代雍正等年間的胎體則相對較薄。


    明清官窯瓷器由於製作程序非常規範,胎土經過人工反複淘洗,因而胎質特別幹淨,透視進去既有粉狀,又有細顆粒狀,特征很明顯,而且人工製泥製坯燒出來的瓷器胎密度適宜,既不會過密也不會有疏鬆的感覺。


    不同年代瓷器的死亡氣泡數量和顏色上也明顯不同,氣泡在死亡過程中大體是由淺色變深色。


    宋代瓷器氣泡死亡較多,基本都超過氣泡數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多數為黑色,少數為褐色和黃色。


    明代的瓷器比宋瓷死亡氣泡相對較少,但不同時期的氣泡情況差別較大,永樂、宣德瓷器由於施釉較厚,有較強的氣泡保護能力,死亡氣泡多為褐色。


    清代早中期瓷器氣泡死後多為黃色或者微黃色;民國以後的瓷器基本上無死亡氣泡。


    不同朝代的瓷器也有不同的氣泡特征,比如永樂瓷的氣泡數量雖然較少,但大、中、小氣泡混雜。


    宣德瓷卻是大、中、小氣泡各自形成不同的氣泡群。


    說到氣泡,董建川還介紹,宋瓷官、哥、定、鈞四窯瓷器的氣泡的特點是“聚沫攢珠”,汝瓷的氣泡是“寥若晨星”,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特征。


    可惜這些瓷器董建川家都沒有,沒辦法見到實物。


    當然,還可以通過器物的造型、底足的露胎、瓷釉的差異和款識的特征來鑒定瓷器的年代和真偽,但這涉及的知識和實踐積累不是短時間能掌握的。


    吃過晚飯再進瓷器室的時候,王景行通過下午梳理的各朝代瓷器胎質和死亡氣泡的特征,已經能大體判斷瓷器的年代,各朝代瓷器的特征也記得七七八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透視開始暴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江並收藏從透視開始暴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