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婊子的牌坊
宋劍長歌3:銅簫鐵鏡 作者:耿耿秋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追蹤南郭飛天時,意外結識淩霄宮主,殺了假扮我行兇、製造血案的千麵郎君。宮主堅持不說真相,要我自己查。我就推算出你大概年齡。和你遭遇的時候,我更感覺到,鬼帝應該是我認識的人,甚至還有種親近感。”譚笑頓了頓,接著道,“打鬼同盟出了內奸,費盡力氣抓到一個鬼幫活口,卻死在一根極細的針下,搞得互相猜忌,幾件機密事情的知情人隻有我和言幫主、柳大俠和來自居德莊的容可心。追究當初酆都要淹沒的傳言來源,疑點都集中到柳大俠身上,而柳大俠卻說是聽鐵鏡先生說的,別人都認為他推到死無對證的人身上,更加深對他的懷疑。王老英雄遇難,臨終寫了個木字旁,當時相關的主要人員中隻有柳大俠姓名裏有木字旁,幾乎就把他當成替罪羊。但是,容可心舍命維護柳大俠。我從柳大俠的反應感到有蹊蹺,又看到葉穀主用針灸為柳大俠診治時的手法,認為殺人滅口的是容可心!這又讓我聯想起一件事。”
“哦?什麽事?”鐵鏡先生問。
“我師父請葉穀主替我向愛晚山莊求親,詹莊主卻因妻子的娘家親戚反對而拒絕了。這個親戚的分量不在葉穀主和靈山聖母之下,這世上還有誰?我還知道,詹碧雲的舅家姓楊,我第一次踏進愛晚山莊,正是受鐵鏡先生所托,送一件價值連城的禮物作嫁妝。難道不是這個親戚,要用這件禮物來抬高她在司空家的地位,進而控製天遠莊嗎?不但如此,根據鬼教流傳的說法,第一代北方鬼帝楊雲也正是姓楊!楊,不正是木字旁嗎?”
“聯想能力倒是很強。不過單憑猜測太不著邊際。”
這樣說自然有很大缺失,加上詹碧雲的推測就完整了。但現在還不能和盤托出。譚笑微微一笑:“當然,猜測隻是猜測,就在進羅酆山之前,我去了一趟居德莊,你知道我遇到一件什麽事?”
這迴輪到鐵鏡先生驚奇了:“什麽事?”
“我見到了鐵鏡先生賢德的夫人。她正和一個男人說話,那個人我見過,是剛建立打鬼同盟時夫人派來援助的仆人吳鈍。”
“主仆之間說話不很平常麽?”
“是平常,可說的話就太不平常了。夫人說:‘我這三十年,實在是活夠了。想死,又不甘心。’吳鈍說:‘主母不要這麽想,能太太平平過過吧。像我們,求個太平都求不到。’夫人說:‘那老鬼,在外麵不知道多少女人,可三十年了,都從沒碰我一下,隻是做他門麵上擋箭牌,不甘心啊。這樣活著有什麽意思,他裝死也不用跟我裝啊’。”
鐵鏡先生臉色鐵青:“臭婆娘,敢違抗我的意誌,讓她碎屍萬段!”
“那吳鈍慌忙道:‘使不得,家主母,可要連累我死無葬身之地。’”
“哼,還算知道利害。”
“夫人說:‘他倒會胡編,什麽功夫每上一層要假死一迴?不過是休息幾個時辰罷了,隻能騙鬼去。’吳鈍沒吭聲。夫人哭了:‘他這般沒心沒肺,又怎樣對你了?你為他鞍前馬後奔波,他要幹大事,就把你扔在這裏了。他還會迴來不?他現在一唿百應,有宮殿住,有美女陪,我也不稀罕,反正不活下去了。’吳鈍說道:‘可誰來可憐我?整天做牛做馬,還要擔驚受怕,也罷了,咱們就互相可憐可憐。’抱住夫人。”
鐵鏡先生攥緊手,骨節裏發出咯咯聲。
“我就判定,我猜測對了。我退出去,想下一步怎麽做。可迴頭時,他們抱在一起都沒氣了,我想這個樣子實在又可憐又不雅觀,就找了鐵鍬把他們埋了;又趕到墓地,刨開棺木,蓋子已經移位,裏麵果然是空的。棺木旁還有少許鬆土,順著鬆土往外有扒過的痕跡,表明的確棺木下葬時沒有任何疑問,而且沒有用幫手,人複活後自己托開館蓋從土中鑽出一段才到地麵遁跡。所以更加確信,鐵鏡先生的功力比傳說中更強,閉氣能超過半月。他,就是讓我們感到強悍到不可思議的鬼帝!”
鐵鏡先生哈哈大笑,又戛然而止:“心思倒活絡,終究聰明反被聰明誤。譚笑,我一直很欣賞你,對你也算有恩吧?你卻恩將仇報!本來我是不想殺你的,如果你們這幹人知難而退,我也不願意殺太多人。你們中有我的親戚,有我敬重的武林名宿,有我過去江湖上的朋友,有我賞識的奇才。可現在,我不得不大開殺戒了!”
“是嗎?”
“因為你們知道了太多不該知道的事情!我為什麽要轉換身份?如果我成功,就是君臨天下,開創一個新朝代的帝王,我的姓名自然會彪炳史冊;可如果天命成不了帝王,我會悄悄隱去蹤跡,在山中了卻殘生,世人隻會知道曾經叱吒風雲的鬼帝消失了,而武林中那個聖人鐵鏡先生楊瀚德依然是備受後世推崇的英雄豪傑!”
“哈,正應了人家那句話,又做婊子要要立牌坊。”大智和尚給他的謬論氣樂了。
“是!所謂的英雄,都是這樣造就的!世人膜拜的一切,哪一個不是婊子的牌坊?周公創下禮數,自己卻圖謀篡位,因管叔蔡叔反對未成,反給管、蔡按上叛亂的罪名;劉邦無賴透頂,卻成了漢高祖;李世民殺兄逼父,浪得一代明君的虛名!宋官家也是從孤兒寡母手上篡位的逆臣,孔丘不過是野合留下的孽種,不管他們是婊子,還是婊子養的,還不都是最受人膜拜的!所以隻要你們全死了,居德莊依然是武德的象征,鐵鏡先生楊瀚德依然是整個武林最崇敬的名字!”
眾人愕然,麵麵相覷。雖然不能認同他的荒謬論調,卻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符合曆史,也符合現實。
良久,還是葉蘭蓀開口了:“閣下通曉史籍,又頗能變通,的確有過人之處。但是,未免有斷章取義,以偏概全之嫌。漢文帝無為而治,開創了文景之治;唐太宗於與孝道親情雖然有虧,但勤政愛民,實現貞觀之治;大宋以文興邦,工商繁茂,較之唐朝百姓更富足。閣下為一己之私挑起戰亂,最後受苦最多的是黎民百姓。何況,從你前麵的言語中也看得出,閣下才智不凡,內心完全能夠明辨是非善惡,就更應該明白,欺世盜名者,欺得世人,卻欺不了自己的心;盜得名利,盜不了天!家父一生所為,不求名利,隻為心安。碧桃穀受江湖抬愛,並非武功天下無敵,不正是敬重他的品格嗎?眾人心目中的鐵鏡先生,也曾是救人危難,不圖權勢的高人,本來已經美名四海,又何苦為權勢掩耳盜鈴?”
譚笑心裏暗暗叫好。自己也想說出一番話來反駁鐵鏡先生,卻終究學識不夠,葉蘭蓀有板有眼,絲絲入扣,反叫鐵鏡先生啞口無言。
沉默半晌,鐵鏡先生道:“現在說什麽都遲了,隻有先留下你們,不肯配合的就一條路:死!”他手劃太極,寬袖起風,頓時濃雲生起,飛沙走石,石林移位。
鐵鏡先生不見了。眾人再看自己處的位置,已然在石林之中!
“哦?什麽事?”鐵鏡先生問。
“我師父請葉穀主替我向愛晚山莊求親,詹莊主卻因妻子的娘家親戚反對而拒絕了。這個親戚的分量不在葉穀主和靈山聖母之下,這世上還有誰?我還知道,詹碧雲的舅家姓楊,我第一次踏進愛晚山莊,正是受鐵鏡先生所托,送一件價值連城的禮物作嫁妝。難道不是這個親戚,要用這件禮物來抬高她在司空家的地位,進而控製天遠莊嗎?不但如此,根據鬼教流傳的說法,第一代北方鬼帝楊雲也正是姓楊!楊,不正是木字旁嗎?”
“聯想能力倒是很強。不過單憑猜測太不著邊際。”
這樣說自然有很大缺失,加上詹碧雲的推測就完整了。但現在還不能和盤托出。譚笑微微一笑:“當然,猜測隻是猜測,就在進羅酆山之前,我去了一趟居德莊,你知道我遇到一件什麽事?”
這迴輪到鐵鏡先生驚奇了:“什麽事?”
“我見到了鐵鏡先生賢德的夫人。她正和一個男人說話,那個人我見過,是剛建立打鬼同盟時夫人派來援助的仆人吳鈍。”
“主仆之間說話不很平常麽?”
“是平常,可說的話就太不平常了。夫人說:‘我這三十年,實在是活夠了。想死,又不甘心。’吳鈍說:‘主母不要這麽想,能太太平平過過吧。像我們,求個太平都求不到。’夫人說:‘那老鬼,在外麵不知道多少女人,可三十年了,都從沒碰我一下,隻是做他門麵上擋箭牌,不甘心啊。這樣活著有什麽意思,他裝死也不用跟我裝啊’。”
鐵鏡先生臉色鐵青:“臭婆娘,敢違抗我的意誌,讓她碎屍萬段!”
“那吳鈍慌忙道:‘使不得,家主母,可要連累我死無葬身之地。’”
“哼,還算知道利害。”
“夫人說:‘他倒會胡編,什麽功夫每上一層要假死一迴?不過是休息幾個時辰罷了,隻能騙鬼去。’吳鈍沒吭聲。夫人哭了:‘他這般沒心沒肺,又怎樣對你了?你為他鞍前馬後奔波,他要幹大事,就把你扔在這裏了。他還會迴來不?他現在一唿百應,有宮殿住,有美女陪,我也不稀罕,反正不活下去了。’吳鈍說道:‘可誰來可憐我?整天做牛做馬,還要擔驚受怕,也罷了,咱們就互相可憐可憐。’抱住夫人。”
鐵鏡先生攥緊手,骨節裏發出咯咯聲。
“我就判定,我猜測對了。我退出去,想下一步怎麽做。可迴頭時,他們抱在一起都沒氣了,我想這個樣子實在又可憐又不雅觀,就找了鐵鍬把他們埋了;又趕到墓地,刨開棺木,蓋子已經移位,裏麵果然是空的。棺木旁還有少許鬆土,順著鬆土往外有扒過的痕跡,表明的確棺木下葬時沒有任何疑問,而且沒有用幫手,人複活後自己托開館蓋從土中鑽出一段才到地麵遁跡。所以更加確信,鐵鏡先生的功力比傳說中更強,閉氣能超過半月。他,就是讓我們感到強悍到不可思議的鬼帝!”
鐵鏡先生哈哈大笑,又戛然而止:“心思倒活絡,終究聰明反被聰明誤。譚笑,我一直很欣賞你,對你也算有恩吧?你卻恩將仇報!本來我是不想殺你的,如果你們這幹人知難而退,我也不願意殺太多人。你們中有我的親戚,有我敬重的武林名宿,有我過去江湖上的朋友,有我賞識的奇才。可現在,我不得不大開殺戒了!”
“是嗎?”
“因為你們知道了太多不該知道的事情!我為什麽要轉換身份?如果我成功,就是君臨天下,開創一個新朝代的帝王,我的姓名自然會彪炳史冊;可如果天命成不了帝王,我會悄悄隱去蹤跡,在山中了卻殘生,世人隻會知道曾經叱吒風雲的鬼帝消失了,而武林中那個聖人鐵鏡先生楊瀚德依然是備受後世推崇的英雄豪傑!”
“哈,正應了人家那句話,又做婊子要要立牌坊。”大智和尚給他的謬論氣樂了。
“是!所謂的英雄,都是這樣造就的!世人膜拜的一切,哪一個不是婊子的牌坊?周公創下禮數,自己卻圖謀篡位,因管叔蔡叔反對未成,反給管、蔡按上叛亂的罪名;劉邦無賴透頂,卻成了漢高祖;李世民殺兄逼父,浪得一代明君的虛名!宋官家也是從孤兒寡母手上篡位的逆臣,孔丘不過是野合留下的孽種,不管他們是婊子,還是婊子養的,還不都是最受人膜拜的!所以隻要你們全死了,居德莊依然是武德的象征,鐵鏡先生楊瀚德依然是整個武林最崇敬的名字!”
眾人愕然,麵麵相覷。雖然不能認同他的荒謬論調,卻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符合曆史,也符合現實。
良久,還是葉蘭蓀開口了:“閣下通曉史籍,又頗能變通,的確有過人之處。但是,未免有斷章取義,以偏概全之嫌。漢文帝無為而治,開創了文景之治;唐太宗於與孝道親情雖然有虧,但勤政愛民,實現貞觀之治;大宋以文興邦,工商繁茂,較之唐朝百姓更富足。閣下為一己之私挑起戰亂,最後受苦最多的是黎民百姓。何況,從你前麵的言語中也看得出,閣下才智不凡,內心完全能夠明辨是非善惡,就更應該明白,欺世盜名者,欺得世人,卻欺不了自己的心;盜得名利,盜不了天!家父一生所為,不求名利,隻為心安。碧桃穀受江湖抬愛,並非武功天下無敵,不正是敬重他的品格嗎?眾人心目中的鐵鏡先生,也曾是救人危難,不圖權勢的高人,本來已經美名四海,又何苦為權勢掩耳盜鈴?”
譚笑心裏暗暗叫好。自己也想說出一番話來反駁鐵鏡先生,卻終究學識不夠,葉蘭蓀有板有眼,絲絲入扣,反叫鐵鏡先生啞口無言。
沉默半晌,鐵鏡先生道:“現在說什麽都遲了,隻有先留下你們,不肯配合的就一條路:死!”他手劃太極,寬袖起風,頓時濃雲生起,飛沙走石,石林移位。
鐵鏡先生不見了。眾人再看自己處的位置,已然在石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