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弘得知殺害趙邦的兇手是諸葛瑾以後,又恨又氣,幾乎暈厥了過去。
福寧宮中隻有趙弘和於抵根兩個人,於抵根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起來。
整個福寧宮中落針可聞。於抵根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他跟著趙弘已經幾十年了,這一迴的太子遇刺案事關重大,他知道陛下一定會掀起大案,會有無數的人人頭落地,就是他自己,能不能幸免
於難,也是很難說的。
漢初的郅都處置了那麽多的違法亂紀,維護了大漢王朝的尊嚴和法製,最後他又落得個什麽下場呢?
傷心欲絕,顯得十分虛弱的趙弘躺在床榻之上,問於抵根道:“你確定諸葛亮、趙秀都沒有參與這件事嗎?”於抵根跪在床邊道:“迴稟陛下,諸葛孔明和吳王殿下決然沒有參與,諸葛均曾經問過諸葛瑾,是否要告知諸葛孔明,諸葛瑾怕諸葛孔明不準許他們胡作非為,所以他們沒
有告知諸葛孔明這件事。至於吳王殿下,他們一開始就不想將吳王殿下牽連進來。”
“好好好,好得很啊!”趙弘冷冷的道:“看來他們都還留著後手棋啊,厲害,厲害!他們有沒有商議,如果事情暴露之後準備怎麽辦啊?”
於抵根道:“迴稟陛下,諸葛瑾的意思是就算暴露了,他諸葛瑾願意去死,隻要能保住吳王殿下,保住諸葛孔明,他們諸葛家就有大興大旺的一日。”
就在這時,忽然一個太監在門前低聲道:“陛下,呂丞相求見。”
趙弘問道:“他說有什麽事嗎?”
那太監道:“呂丞相說有要事要向陛下稟報。”
趙弘道:“讓他進來吧。抵根啊,你先退下去吧。”
於抵根道:“微臣告退。”
不一會兒,呂蒙進了福寧宮,跪在趙弘的床榻前向趙弘行禮。
夏季裏晝長夜短,現在已經過了酉時,但是窗外還有些蒙蒙亮。趙弘一見呂蒙進來,掙紮著要坐起身來,呂蒙過來攙扶。
趙弘坐穩以後問道:“子明,你有什麽事啊?”
呂蒙麵色鄭重的道:“陛下,微臣查到了一件天大的事,要向陛下稟報。”“天大的事?”趙弘提高了警惕,趙邦事被人謀殺的事他自己也才剛剛知道,難不成他也派人在查這事,並且知道了兇手是誰?當然,趙弘心中雖然有千軍萬馬,但是麵上
卻不露神色道:“什麽大事,說來聽聽。”
呂蒙湊近了一步,道:“微臣偶然知道當初挖掘運河的糧草是被誰燒毀的了。”
“是誰做的這事?”趙弘依舊是麵無表情的問道。
“諸葛瑾。”呂蒙幾乎是一個字一頓的說出這三個字的。
“哦?”趙弘一臉不信的笑道:“子明啊,你可要知道,子瑜先生是孔明的兄長啊,他怎麽可能做這些危害天下,危害朝廷的事呢?”趙弘聽了呂蒙的話,心中又驚又怕,他怕得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都沒有查到的事情竟然被呂蒙查到了,看來呂蒙在大渠國中確實有了穩固的勢力。另外,趙弘驚得事呂蒙現在將這個事情抖落出來,顯然是看準了時機了,如今太子不在了,如果他再借糧草被焚燒一事,利用諸葛瑾牽連諸葛亮,那諸葛亮就百口莫辯了。如果諸葛亮被扳
倒了,秀兒雖然還有一個甘興霸,那也是不足以和他呂蒙抗衡的。
那朝中就等於成了他呂蒙一家獨大的局麵。
這是趙弘絕對不能容許的。
但是,現在的趙弘隻想要諸葛瑾死,並且不能引發內亂。既然你呂蒙跳出來了,那就不能怪我趙弘利用你一把了。
呂蒙道:“陛下,微臣有證據!”
“你有什麽證據?”趙弘道:“子明啊,如今你也是大渠國的丞相,有些事是不能亂說的。”
呂蒙道:“陛下,微臣當然有證據。”說著,呂蒙遞給趙弘一張狀紙。趙弘接過狀紙看,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在看狀紙的時候,趙弘的雙手是顫抖的,不隻是氣憤還是恐懼。看罷狀紙,趙弘沉默良久,道:“馬虎不得,馬虎不得,僅僅憑這一
份來路不明的狀紙,你就要告倒孔明的兄長,你要知道孔明如今可正領著大軍在遼東與司馬懿血戰,要是他、要是他……你想過這些後果嗎?”“陛下,微臣和孔明名為同僚,其實情同兄弟,不是微臣要要告倒孔明,而是有人告狀告到微臣這裏來了,微臣不得不將實情稟報陛下啊!”呂蒙一麵說著一麵淚流滿麵:“
陛下,微臣可以對不住孔明,但決然不能對不住陛下,對不住朝廷,對不住天下呀!隻要陛下一道聖旨,微臣現在就可以去遼東換迴孔明,如何?”
“不……不,你不能去遼東。”趙弘故作驚慌失措的樣子道:“你去遼東換下孔明,他一定會生疑的,一定會。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趙弘確實在想,但他想的不是如何召迴諸葛亮,他想的是如何將置諸葛瑾於死地的責任要不露痕跡的推給呂蒙。
既要讓處死諸葛瑾,又要讓呂蒙、諸葛亮形成均勢。
趙弘問道:“子明,肯定要將孔明從遼東召迴來,你覺得讓誰去替代他,可以抵擋得住司馬懿?”呂蒙一聽這話,心中暗喜,但是他不會在趙弘的麵前流露出來,道:“陛下,有文遠、公明二位老將軍在襄平,子龍將軍在範陽,想那司馬老兒想要破城,也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吧。”
趙弘道:“子明,這樣吧,你先不要輕舉妄動,但是你要暗中死死的給我盯著諸葛瑾,如今漠北戰事正急,待匈奴人被消滅之後,你首先抓捕諸葛瑾,不可讓他走脫了。”
呂蒙得了趙弘的這個口諭,心中暗喜,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辱使命!”呂蒙告退以後,趙弘攤到在床上,大臣們為了爭權奪利,已經到了相互殘殺,落井下石,不折手段的地步,自己活著的時候他們都敢這麽敢,一旦自己死了,這天下會不
會立刻就分崩離析,重新上演挾天子以令諸侯,群雄割據的悲劇?哎——這可怎麽得了啊!
福寧宮中隻有趙弘和於抵根兩個人,於抵根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起來。
整個福寧宮中落針可聞。於抵根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他跟著趙弘已經幾十年了,這一迴的太子遇刺案事關重大,他知道陛下一定會掀起大案,會有無數的人人頭落地,就是他自己,能不能幸免
於難,也是很難說的。
漢初的郅都處置了那麽多的違法亂紀,維護了大漢王朝的尊嚴和法製,最後他又落得個什麽下場呢?
傷心欲絕,顯得十分虛弱的趙弘躺在床榻之上,問於抵根道:“你確定諸葛亮、趙秀都沒有參與這件事嗎?”於抵根跪在床邊道:“迴稟陛下,諸葛孔明和吳王殿下決然沒有參與,諸葛均曾經問過諸葛瑾,是否要告知諸葛孔明,諸葛瑾怕諸葛孔明不準許他們胡作非為,所以他們沒
有告知諸葛孔明這件事。至於吳王殿下,他們一開始就不想將吳王殿下牽連進來。”
“好好好,好得很啊!”趙弘冷冷的道:“看來他們都還留著後手棋啊,厲害,厲害!他們有沒有商議,如果事情暴露之後準備怎麽辦啊?”
於抵根道:“迴稟陛下,諸葛瑾的意思是就算暴露了,他諸葛瑾願意去死,隻要能保住吳王殿下,保住諸葛孔明,他們諸葛家就有大興大旺的一日。”
就在這時,忽然一個太監在門前低聲道:“陛下,呂丞相求見。”
趙弘問道:“他說有什麽事嗎?”
那太監道:“呂丞相說有要事要向陛下稟報。”
趙弘道:“讓他進來吧。抵根啊,你先退下去吧。”
於抵根道:“微臣告退。”
不一會兒,呂蒙進了福寧宮,跪在趙弘的床榻前向趙弘行禮。
夏季裏晝長夜短,現在已經過了酉時,但是窗外還有些蒙蒙亮。趙弘一見呂蒙進來,掙紮著要坐起身來,呂蒙過來攙扶。
趙弘坐穩以後問道:“子明,你有什麽事啊?”
呂蒙麵色鄭重的道:“陛下,微臣查到了一件天大的事,要向陛下稟報。”“天大的事?”趙弘提高了警惕,趙邦事被人謀殺的事他自己也才剛剛知道,難不成他也派人在查這事,並且知道了兇手是誰?當然,趙弘心中雖然有千軍萬馬,但是麵上
卻不露神色道:“什麽大事,說來聽聽。”
呂蒙湊近了一步,道:“微臣偶然知道當初挖掘運河的糧草是被誰燒毀的了。”
“是誰做的這事?”趙弘依舊是麵無表情的問道。
“諸葛瑾。”呂蒙幾乎是一個字一頓的說出這三個字的。
“哦?”趙弘一臉不信的笑道:“子明啊,你可要知道,子瑜先生是孔明的兄長啊,他怎麽可能做這些危害天下,危害朝廷的事呢?”趙弘聽了呂蒙的話,心中又驚又怕,他怕得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都沒有查到的事情竟然被呂蒙查到了,看來呂蒙在大渠國中確實有了穩固的勢力。另外,趙弘驚得事呂蒙現在將這個事情抖落出來,顯然是看準了時機了,如今太子不在了,如果他再借糧草被焚燒一事,利用諸葛瑾牽連諸葛亮,那諸葛亮就百口莫辯了。如果諸葛亮被扳
倒了,秀兒雖然還有一個甘興霸,那也是不足以和他呂蒙抗衡的。
那朝中就等於成了他呂蒙一家獨大的局麵。
這是趙弘絕對不能容許的。
但是,現在的趙弘隻想要諸葛瑾死,並且不能引發內亂。既然你呂蒙跳出來了,那就不能怪我趙弘利用你一把了。
呂蒙道:“陛下,微臣有證據!”
“你有什麽證據?”趙弘道:“子明啊,如今你也是大渠國的丞相,有些事是不能亂說的。”
呂蒙道:“陛下,微臣當然有證據。”說著,呂蒙遞給趙弘一張狀紙。趙弘接過狀紙看,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在看狀紙的時候,趙弘的雙手是顫抖的,不隻是氣憤還是恐懼。看罷狀紙,趙弘沉默良久,道:“馬虎不得,馬虎不得,僅僅憑這一
份來路不明的狀紙,你就要告倒孔明的兄長,你要知道孔明如今可正領著大軍在遼東與司馬懿血戰,要是他、要是他……你想過這些後果嗎?”“陛下,微臣和孔明名為同僚,其實情同兄弟,不是微臣要要告倒孔明,而是有人告狀告到微臣這裏來了,微臣不得不將實情稟報陛下啊!”呂蒙一麵說著一麵淚流滿麵:“
陛下,微臣可以對不住孔明,但決然不能對不住陛下,對不住朝廷,對不住天下呀!隻要陛下一道聖旨,微臣現在就可以去遼東換迴孔明,如何?”
“不……不,你不能去遼東。”趙弘故作驚慌失措的樣子道:“你去遼東換下孔明,他一定會生疑的,一定會。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趙弘確實在想,但他想的不是如何召迴諸葛亮,他想的是如何將置諸葛瑾於死地的責任要不露痕跡的推給呂蒙。
既要讓處死諸葛瑾,又要讓呂蒙、諸葛亮形成均勢。
趙弘問道:“子明,肯定要將孔明從遼東召迴來,你覺得讓誰去替代他,可以抵擋得住司馬懿?”呂蒙一聽這話,心中暗喜,但是他不會在趙弘的麵前流露出來,道:“陛下,有文遠、公明二位老將軍在襄平,子龍將軍在範陽,想那司馬老兒想要破城,也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吧。”
趙弘道:“子明,這樣吧,你先不要輕舉妄動,但是你要暗中死死的給我盯著諸葛瑾,如今漠北戰事正急,待匈奴人被消滅之後,你首先抓捕諸葛瑾,不可讓他走脫了。”
呂蒙得了趙弘的這個口諭,心中暗喜,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不辱使命!”呂蒙告退以後,趙弘攤到在床上,大臣們為了爭權奪利,已經到了相互殘殺,落井下石,不折手段的地步,自己活著的時候他們都敢這麽敢,一旦自己死了,這天下會不
會立刻就分崩離析,重新上演挾天子以令諸侯,群雄割據的悲劇?哎——這可怎麽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