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的話一問,張任和魏延都陷入了沉思。是啊,兩軍作戰,他們怎麽能隻考慮自己這一邊怎麽用兵而不預想對手呢?何況對手是曹操!
張任道:“如果在下是曹操,現在以一部分兵力助守洛陽,而已主力兵馬攻打潼關。”
張任的話一出口,呂蒙和魏延都大吃一驚。一旦潼關被偷襲攻破,那不僅僅是呂蒙所部的黃巾軍的後路被切斷,就是長安城也收了曹軍的威脅,那可就大勢休矣!
呂蒙看著輿圖道:“別說他曹操能攻下潼關,就算他不能攻下潼關,隻是將主力大軍部署在我軍和潼關之間,截斷我軍的退路,那形勢就十分的不利了!”
呂蒙對張任道:“子堪將軍,我調一萬軍馬給你,你能守住大寨嗎?”
張任道:“半個月以內可以,超出半個月,恐怕就難了。”
呂蒙問道:“如果我調兩萬人馬給你呢?”
張任道:“都督,你的用意在下已知曉一二,都督可是有去潼關城下伏擊曹軍的心思?”
“正是。”呂蒙迴答。張任道:“都督,守不守得住大寨,看的不是人馬的多少,而是曹操能不能發現都督已經將主力人馬調走。曹操如果發現我軍主力調走,他來攻打大寨,兩萬人馬也是守不
住的,如果他沒發現,一萬人馬也就足夠了。但是時日越久,他發現的可能性就越大。”
魏延道:“在下倒有個法子,不知成也不成?”
呂蒙道:“文長將軍,如今怎麽都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有什麽成也不成的,有好的法子但說無妨。”魏延道:“我軍隻在大寨之中留五千人馬,而將主力埋伏在一個既可以伏擊偷襲潼關的曹軍路上,又可以救援大營的位置。曹軍的人馬雖然有十五萬,但是曹操決然不會分
兵同時攻打潼關和我軍的大寨。”
張任道:“這個法子不錯。如果曹軍攻打大寨,我軍主力殺出,曹操定然會以為中了我軍的妙計。”
呂蒙道:“但是依舊是伏擊偷襲潼關的曹軍為主。”
張任、魏延齊道:“謹遵都督遵命!”
因為變成濃霧的細雨將五十尺以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的昏暈的外殼,使得長江江麵上一支巨大的船隊在細雨中穿行,也是若隱若現。
諸葛亮已經算定了,今天會有小雨,而江麵上的小雨往往就猶如濃霧一般。
趙弘領著白帝城的軍馬和糧草已經進駐了諸葛亮的大寨,而江麵上的那隻船隊正是由諸葛亮率領的一萬黃巾軍。諸葛亮站在船舷上,身上披著一領蓑衣,忍受著打在臉上的冰涼雨水,看著茫茫的江對岸,再一次向身旁的冷苞核對軍報:“冷將軍,公安縣江東軍有多少守軍?後麵還有
軍報迴來嗎?”
冷苞答道:“迴稟先生,據先行過江探查軍情的兵士最近的一次迴報,確認防守公安縣的江東軍不到五百人。”
諸葛亮依舊站在那裏,沒有動一下。
劉璝道:“先生,先迴船艙去避一避雨吧。”雨水順著諸葛亮的臉頰流下來,他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因為他知道,這一會一萬黃巾軍南渡意味著什麽,如果南渡成功,那麽荊南四郡將全部落入黃巾軍之手。一旦黃
巾軍掌控了荊南四郡那就意味著整個江東就好似一個敞開了懷抱的大漢,一隻手在江陵,一隻手在徐州,而揚州這個胸膛,就完全的暴露了出來黃巾軍的兵鋒之下。當然,諸葛亮更是明白,如果這一次黃巾軍渡江被江東軍發現,或者是渡江以後沒有取得重大的勝利,一旦失敗,哪怕是與江東軍形成了僵持形勢,對黃巾軍的整個形勢
都是不利的。
約莫過了近一個時辰,頭船靠岸,船上的黃巾軍兵士陸續上岸,接著所有的船隻紛紛靠岸,黃巾軍兵士都登上了岸。
上岸以後,諸葛亮下令將所有的船隻都鑿沉了。
所有的兵士,包括冷苞、劉璝、楊懷和高沛都傻眼了。
冷苞問道:“先生是要上演破釜沉舟嗎?”諸葛亮反問道:“大王將掃定江東的大任交給了我們,我們既然成功得登上了荊南的土地,難道眾位以為如果沒有平定荊南,你們還有臉迴去嗎?反正我諸葛孔明是沒有臉
迴去了!”
冷苞、劉璝、楊懷和高沛四將一聽這話,立刻道:“謹遵先生將令!”一萬黃巾軍登岸以後,黃巾軍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取了公安縣。黃巾軍進城以後,沒有殺戮任何一個百姓,任何一個放下了兵器的士兵。然後再由當地的百姓舉報,
縣城之中的世家大族,哪一個殺害過百姓,哪一個放過高利貸,哪一個欺男霸女,哪一個魚肉鄉民。
隻要有百姓舉報,且證據確鑿的,全部當著城中百姓的麵上斬首示眾。這是世家大族的家財全部抄沒充公,土地分給百姓。
諸葛亮在這裏沒有施行屯田,這是臨行前趙弘交代給他的。因為在造反的初期,分田分地比屯田更為有誘惑力,更為吸引窮苦百姓。
諸葛亮留下了三百黃巾軍在公安縣發動百姓,自己率領黃巾軍的主力迅速南下,直撲武陵。
整個荊南幾乎就沒有經曆多少戰亂,不要說百姓不知道戰爭是怎麽迴事,就是守城的兵士也沒有想到戰爭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諸葛亮率領的黃巾軍在向導的率領下,於黎明時分抵達武陵,城門剛剛打開,黃巾軍一擁而入,武陵城的守軍竟然沒有一人抵抗,黃巾軍兵不血刃的就攻克了武陵。武陵
太守金旋還在睡夢之中便被黃巾軍給生擒活捉了。
黃巾軍進了武陵城對於尋常百姓秋毫無犯,諸葛亮發動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將金旋斬首示眾,一時間整個武陵城窮苦百姓歡天喜地,世家大族愁雲慘淡。但是,黃巾軍沒有在武陵城久留,僅僅隻在武陵城修正了三天,諸葛亮留下一千黃巾軍在城中大殺土豪劣紳,率領著九千黃巾軍和自願加入黃巾軍的一萬三千多精壯少年,向零陵殺了過去。
張任道:“如果在下是曹操,現在以一部分兵力助守洛陽,而已主力兵馬攻打潼關。”
張任的話一出口,呂蒙和魏延都大吃一驚。一旦潼關被偷襲攻破,那不僅僅是呂蒙所部的黃巾軍的後路被切斷,就是長安城也收了曹軍的威脅,那可就大勢休矣!
呂蒙看著輿圖道:“別說他曹操能攻下潼關,就算他不能攻下潼關,隻是將主力大軍部署在我軍和潼關之間,截斷我軍的退路,那形勢就十分的不利了!”
呂蒙對張任道:“子堪將軍,我調一萬軍馬給你,你能守住大寨嗎?”
張任道:“半個月以內可以,超出半個月,恐怕就難了。”
呂蒙問道:“如果我調兩萬人馬給你呢?”
張任道:“都督,你的用意在下已知曉一二,都督可是有去潼關城下伏擊曹軍的心思?”
“正是。”呂蒙迴答。張任道:“都督,守不守得住大寨,看的不是人馬的多少,而是曹操能不能發現都督已經將主力人馬調走。曹操如果發現我軍主力調走,他來攻打大寨,兩萬人馬也是守不
住的,如果他沒發現,一萬人馬也就足夠了。但是時日越久,他發現的可能性就越大。”
魏延道:“在下倒有個法子,不知成也不成?”
呂蒙道:“文長將軍,如今怎麽都是一個鍋裏吃飯的兄弟,有什麽成也不成的,有好的法子但說無妨。”魏延道:“我軍隻在大寨之中留五千人馬,而將主力埋伏在一個既可以伏擊偷襲潼關的曹軍路上,又可以救援大營的位置。曹軍的人馬雖然有十五萬,但是曹操決然不會分
兵同時攻打潼關和我軍的大寨。”
張任道:“這個法子不錯。如果曹軍攻打大寨,我軍主力殺出,曹操定然會以為中了我軍的妙計。”
呂蒙道:“但是依舊是伏擊偷襲潼關的曹軍為主。”
張任、魏延齊道:“謹遵都督遵命!”
因為變成濃霧的細雨將五十尺以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的昏暈的外殼,使得長江江麵上一支巨大的船隊在細雨中穿行,也是若隱若現。
諸葛亮已經算定了,今天會有小雨,而江麵上的小雨往往就猶如濃霧一般。
趙弘領著白帝城的軍馬和糧草已經進駐了諸葛亮的大寨,而江麵上的那隻船隊正是由諸葛亮率領的一萬黃巾軍。諸葛亮站在船舷上,身上披著一領蓑衣,忍受著打在臉上的冰涼雨水,看著茫茫的江對岸,再一次向身旁的冷苞核對軍報:“冷將軍,公安縣江東軍有多少守軍?後麵還有
軍報迴來嗎?”
冷苞答道:“迴稟先生,據先行過江探查軍情的兵士最近的一次迴報,確認防守公安縣的江東軍不到五百人。”
諸葛亮依舊站在那裏,沒有動一下。
劉璝道:“先生,先迴船艙去避一避雨吧。”雨水順著諸葛亮的臉頰流下來,他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因為他知道,這一會一萬黃巾軍南渡意味著什麽,如果南渡成功,那麽荊南四郡將全部落入黃巾軍之手。一旦黃
巾軍掌控了荊南四郡那就意味著整個江東就好似一個敞開了懷抱的大漢,一隻手在江陵,一隻手在徐州,而揚州這個胸膛,就完全的暴露了出來黃巾軍的兵鋒之下。當然,諸葛亮更是明白,如果這一次黃巾軍渡江被江東軍發現,或者是渡江以後沒有取得重大的勝利,一旦失敗,哪怕是與江東軍形成了僵持形勢,對黃巾軍的整個形勢
都是不利的。
約莫過了近一個時辰,頭船靠岸,船上的黃巾軍兵士陸續上岸,接著所有的船隻紛紛靠岸,黃巾軍兵士都登上了岸。
上岸以後,諸葛亮下令將所有的船隻都鑿沉了。
所有的兵士,包括冷苞、劉璝、楊懷和高沛都傻眼了。
冷苞問道:“先生是要上演破釜沉舟嗎?”諸葛亮反問道:“大王將掃定江東的大任交給了我們,我們既然成功得登上了荊南的土地,難道眾位以為如果沒有平定荊南,你們還有臉迴去嗎?反正我諸葛孔明是沒有臉
迴去了!”
冷苞、劉璝、楊懷和高沛四將一聽這話,立刻道:“謹遵先生將令!”一萬黃巾軍登岸以後,黃巾軍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取了公安縣。黃巾軍進城以後,沒有殺戮任何一個百姓,任何一個放下了兵器的士兵。然後再由當地的百姓舉報,
縣城之中的世家大族,哪一個殺害過百姓,哪一個放過高利貸,哪一個欺男霸女,哪一個魚肉鄉民。
隻要有百姓舉報,且證據確鑿的,全部當著城中百姓的麵上斬首示眾。這是世家大族的家財全部抄沒充公,土地分給百姓。
諸葛亮在這裏沒有施行屯田,這是臨行前趙弘交代給他的。因為在造反的初期,分田分地比屯田更為有誘惑力,更為吸引窮苦百姓。
諸葛亮留下了三百黃巾軍在公安縣發動百姓,自己率領黃巾軍的主力迅速南下,直撲武陵。
整個荊南幾乎就沒有經曆多少戰亂,不要說百姓不知道戰爭是怎麽迴事,就是守城的兵士也沒有想到戰爭會降臨到自己的身上。諸葛亮率領的黃巾軍在向導的率領下,於黎明時分抵達武陵,城門剛剛打開,黃巾軍一擁而入,武陵城的守軍竟然沒有一人抵抗,黃巾軍兵不血刃的就攻克了武陵。武陵
太守金旋還在睡夢之中便被黃巾軍給生擒活捉了。
黃巾軍進了武陵城對於尋常百姓秋毫無犯,諸葛亮發動百姓打土豪,分田地,將金旋斬首示眾,一時間整個武陵城窮苦百姓歡天喜地,世家大族愁雲慘淡。但是,黃巾軍沒有在武陵城久留,僅僅隻在武陵城修正了三天,諸葛亮留下一千黃巾軍在城中大殺土豪劣紳,率領著九千黃巾軍和自願加入黃巾軍的一萬三千多精壯少年,向零陵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