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的行政改革卻不是僅僅隻限於由下至上的防治貪腐,而是要施行三省六部製。三省六部製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製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
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東漢末年施行三省六部製,在行政上無論是對曹操、劉備還是孫權,都形成了碾壓式的優勢。但是由於連年征戰廝殺,天災頻繁,黃巾軍雖然施行了科舉,卻有數年沒有舉行,世家大族的士子們不願意和黃巾軍合作,就是六部的尚書、侍郎,一時也恐怕選不齊。所以趙弘並沒有急於在向文武官員宣布施行三省六部製。當然,也不可能等著一統天下以後再來施行三省六部製,如果那樣的話,恐怕就沒有施行三省六部製的機會了,
因為不能對曹操、劉備和孫權形成碾壓式的優勢,你趙弘憑什麽去統一他們三個。三省六部製的戶部掌管戶籍和財政,其職能大致相當於現代的民政部和財政部。趙弘準備從戶部著手,準確的說是從戶部的戶籍方麵著手,先建立戶部。因為隻有首先摸清楚了人口數量的準確數字,才能讓屯田所更好的施行下去,屯田製施行得好了,糧草才能充足,有了充足的糧草,才能足夠的經濟實力,厲兵秣馬,打造兵器,才有統
一天下的機會。自從趙弘率領黃巾軍占據了關中以後,就連年征戰,有大量的人口從關東流入關中,也有大量的人口從關中流入涼州,或者是逃出關中的人口,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
了黃巾軍控製區域內的人口數量一直不清楚。
這對黃巾軍而言,既是一種損失,也是一種威脅。是一種損失好理解,在生產力底下的時代,人口是唯一的勞動力;至於說威脅,如果有大量的人口被別用心有的人隱瞞,暗中豢養,一旦再發生大的戰事,別有用心的人
來個中間開花,會是什麽後果?另外,大量的人口如果沒有編入戶籍,那這些人口就沒有活計,沒有活計就沒有飯吃,沒有飯吃會怎麽樣?黃巾軍是怎麽來的?趙弘下令,三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每次普查造冊都要做成三本,一本留縣,一本送州,一本上交長安。沒有登記造冊的流民務必在三個月內全部編入屯田,以便統籌管
理。
賈詡在益州施行全麵屯田的時候,趙弘在關中開始進行人口普查。
此時趙政、趙邦和趙秀已經迴到了長安,趙弘將普查人口的任務交給了楊銘和趙政。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趙弘已經開曆練自己的兒子們了。
楊銘和趙政下去普查人口去了以後,趙弘又將趙邦和趙秀喚到自己的身邊,讓趙邦去施行記賬法。趙弘的記賬法相當於現代社會的國家會計製度,趙邦當然不能理解,問趙弘道:“父王,如今我們黃巾軍已然席卷了半個天下,為何要記賬呢?這是不是顯得父王有些……”
說到這裏,趙邦偷眼看了一迴趙弘,不敢再說下去。
趙弘微微一笑:“顯得我有些小家子氣了?”
趙邦低頭不語。趙弘看了看趙邦,又看了看趙秀,語重心長的道:“邦兒,還有秀兒,你們要知道,我們還麵對著三大敵手,曹操、劉備和孫權,他們每天都在枕戈待旦,隨時隨地都想將咱們碎屍萬段的,你們心裏得有數,得有準備,所以我們要謹慎小心的使用每一個銅板,每一斤糧食,不能浪費了。剛才邦兒說我們黃巾軍已然席卷了半個天下了,不錯,我們確實是席卷了半個天下了,越是席卷了半個天下,我們越要記賬,今年收了多少糧食,養民要多少糧食,養兵要多少糧食,這些咱們心裏都得有數。當然,我這個例子舉得很簡單,對於整個黃巾軍的方方麵麵,咱們都得記賬,記了賬,咱們才知道怎麽養兵,養多少兵,怎麽用兵,能用多少兵。”說到這裏,趙弘拍了拍趙邦的肩膀,
道:“記賬法是關係到全局全軍的事,你要和你的兄弟們,將這件事做好,然後在全軍推廣。”
趙邦和趙秀沒有想到記賬法竟然這般的重要,兄弟二人一起道:“請父王放心,兒臣一定小心施行記賬法。”
“這個不急。”趙弘道:“你們兄弟三人在屯田所裏差不多待了快一年了,說說你們在屯田所裏感受。”
趙邦看著趙秀,趙秀道:“父王,兒子先說。”
“好,”趙弘看了一眼趙邦,他很希望趙邦能先說但是既然趙秀要說他也不能阻攔,鼓舞趙秀道:“秀兒,你慢慢說的,為父洗耳恭聽。”
趙秀道:“稟報父王,兒子和王兄一起進了屯田所以後,是一個名叫趙二狗的十戶長給兒臣和王兄安排住處。”
“哦,是本家啊。”趙弘笑了:“好得很啊。”
趙秀見趙弘說話了,趕緊閉嘴。
趙弘道:“你接著說。”
趙秀道:“兒子在屯田所是個子最矮的一個,剛開始跟著百姓一起敢農活的時候,兒臣有些吃不消,趙二狗……”
“你不能這樣稱唿他,你應該稱唿十戶長。”“兒臣口誤了,”趙秀改口道:“十戶長照顧兒臣,給兒臣安排一些出力較輕的活讓兒臣幹,所裏的人都在一起幹活,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說說笑笑,非常的熱鬧。兒臣
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一些男人總和女人唇槍舌戰,他們出口便是一些毫無遮掩的混話……”
趙邦見趙弘聽得很認真,忙道:“三弟,混話就不要說了。”
“說,說,我喜歡聽,這才是百姓的生活。”趙弘道:“都有那些混話?”
趙秀看了一眼趙邦,然後接著道:“婆娘、天殺的……那端的是混話滿天飛,髒話連篇。兒臣覺得他們端的是下流,端的是流氓……”
趙弘聽後哈哈大笑:“這才是百姓,這才是百姓們的生活。你後來覺得怎麽樣?還覺得下流流氓嗎?”
趙邦插嘴道:“兒臣以為聽著雖然下流,但葷而不淫,大家夥在歡笑之中埋頭幹活,也不覺得怎麽累。”趙弘微微一笑:“你不是不會說啊。”
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東漢末年施行三省六部製,在行政上無論是對曹操、劉備還是孫權,都形成了碾壓式的優勢。但是由於連年征戰廝殺,天災頻繁,黃巾軍雖然施行了科舉,卻有數年沒有舉行,世家大族的士子們不願意和黃巾軍合作,就是六部的尚書、侍郎,一時也恐怕選不齊。所以趙弘並沒有急於在向文武官員宣布施行三省六部製。當然,也不可能等著一統天下以後再來施行三省六部製,如果那樣的話,恐怕就沒有施行三省六部製的機會了,
因為不能對曹操、劉備和孫權形成碾壓式的優勢,你趙弘憑什麽去統一他們三個。三省六部製的戶部掌管戶籍和財政,其職能大致相當於現代的民政部和財政部。趙弘準備從戶部著手,準確的說是從戶部的戶籍方麵著手,先建立戶部。因為隻有首先摸清楚了人口數量的準確數字,才能讓屯田所更好的施行下去,屯田製施行得好了,糧草才能充足,有了充足的糧草,才能足夠的經濟實力,厲兵秣馬,打造兵器,才有統
一天下的機會。自從趙弘率領黃巾軍占據了關中以後,就連年征戰,有大量的人口從關東流入關中,也有大量的人口從關中流入涼州,或者是逃出關中的人口,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
了黃巾軍控製區域內的人口數量一直不清楚。
這對黃巾軍而言,既是一種損失,也是一種威脅。是一種損失好理解,在生產力底下的時代,人口是唯一的勞動力;至於說威脅,如果有大量的人口被別用心有的人隱瞞,暗中豢養,一旦再發生大的戰事,別有用心的人
來個中間開花,會是什麽後果?另外,大量的人口如果沒有編入戶籍,那這些人口就沒有活計,沒有活計就沒有飯吃,沒有飯吃會怎麽樣?黃巾軍是怎麽來的?趙弘下令,三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每次普查造冊都要做成三本,一本留縣,一本送州,一本上交長安。沒有登記造冊的流民務必在三個月內全部編入屯田,以便統籌管
理。
賈詡在益州施行全麵屯田的時候,趙弘在關中開始進行人口普查。
此時趙政、趙邦和趙秀已經迴到了長安,趙弘將普查人口的任務交給了楊銘和趙政。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趙弘已經開曆練自己的兒子們了。
楊銘和趙政下去普查人口去了以後,趙弘又將趙邦和趙秀喚到自己的身邊,讓趙邦去施行記賬法。趙弘的記賬法相當於現代社會的國家會計製度,趙邦當然不能理解,問趙弘道:“父王,如今我們黃巾軍已然席卷了半個天下,為何要記賬呢?這是不是顯得父王有些……”
說到這裏,趙邦偷眼看了一迴趙弘,不敢再說下去。
趙弘微微一笑:“顯得我有些小家子氣了?”
趙邦低頭不語。趙弘看了看趙邦,又看了看趙秀,語重心長的道:“邦兒,還有秀兒,你們要知道,我們還麵對著三大敵手,曹操、劉備和孫權,他們每天都在枕戈待旦,隨時隨地都想將咱們碎屍萬段的,你們心裏得有數,得有準備,所以我們要謹慎小心的使用每一個銅板,每一斤糧食,不能浪費了。剛才邦兒說我們黃巾軍已然席卷了半個天下了,不錯,我們確實是席卷了半個天下了,越是席卷了半個天下,我們越要記賬,今年收了多少糧食,養民要多少糧食,養兵要多少糧食,這些咱們心裏都得有數。當然,我這個例子舉得很簡單,對於整個黃巾軍的方方麵麵,咱們都得記賬,記了賬,咱們才知道怎麽養兵,養多少兵,怎麽用兵,能用多少兵。”說到這裏,趙弘拍了拍趙邦的肩膀,
道:“記賬法是關係到全局全軍的事,你要和你的兄弟們,將這件事做好,然後在全軍推廣。”
趙邦和趙秀沒有想到記賬法竟然這般的重要,兄弟二人一起道:“請父王放心,兒臣一定小心施行記賬法。”
“這個不急。”趙弘道:“你們兄弟三人在屯田所裏差不多待了快一年了,說說你們在屯田所裏感受。”
趙邦看著趙秀,趙秀道:“父王,兒子先說。”
“好,”趙弘看了一眼趙邦,他很希望趙邦能先說但是既然趙秀要說他也不能阻攔,鼓舞趙秀道:“秀兒,你慢慢說的,為父洗耳恭聽。”
趙秀道:“稟報父王,兒子和王兄一起進了屯田所以後,是一個名叫趙二狗的十戶長給兒臣和王兄安排住處。”
“哦,是本家啊。”趙弘笑了:“好得很啊。”
趙秀見趙弘說話了,趕緊閉嘴。
趙弘道:“你接著說。”
趙秀道:“兒子在屯田所是個子最矮的一個,剛開始跟著百姓一起敢農活的時候,兒臣有些吃不消,趙二狗……”
“你不能這樣稱唿他,你應該稱唿十戶長。”“兒臣口誤了,”趙秀改口道:“十戶長照顧兒臣,給兒臣安排一些出力較輕的活讓兒臣幹,所裏的人都在一起幹活,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說說笑笑,非常的熱鬧。兒臣
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一些男人總和女人唇槍舌戰,他們出口便是一些毫無遮掩的混話……”
趙邦見趙弘聽得很認真,忙道:“三弟,混話就不要說了。”
“說,說,我喜歡聽,這才是百姓的生活。”趙弘道:“都有那些混話?”
趙秀看了一眼趙邦,然後接著道:“婆娘、天殺的……那端的是混話滿天飛,髒話連篇。兒臣覺得他們端的是下流,端的是流氓……”
趙弘聽後哈哈大笑:“這才是百姓,這才是百姓們的生活。你後來覺得怎麽樣?還覺得下流流氓嗎?”
趙邦插嘴道:“兒臣以為聽著雖然下流,但葷而不淫,大家夥在歡笑之中埋頭幹活,也不覺得怎麽累。”趙弘微微一笑:“你不是不會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