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樊老哥啊,你是要害我嗎?”趙弘的臉色忽然拉了下來。
“這……”樊老二有些不明所以,滿臉懵懂。
“我說了,我不是皇帝。”趙弘黑著臉道:“如果你想害我,你就稱唿我做皇帝,如果你不想害我,還向著我,你就稱唿我渠帥。”
“這……這是為何啊?”趙弘的話讓樊老二越來越糊塗了。“如今天下人人都想當皇帝,袁尚已經當了,曹操也想當,孫權也相當,就是劉璋也想當,如果你稱唿我做皇帝,那不是要這些人都來打我們黃巾軍嗎?”趙弘道:“渠帥是
什麽,就是溝渠的元帥,起碼說明,我是向著咱們這些窮苦的百姓的。”樊老二雖然不知道什麽袁尚、曹操、孫權、劉璋,但是他是絕對絕對不想害趙弘,不想讓這些人來打黃巾軍的,立刻道:“小人知道了,知道了,你們是渠帥,不是皇帝。
”此時城內到處有公雞啼叫,而東方天空也露出魚肚白色。天明以後,城內各處的火都被黃巾軍督同百姓救滅,街道和城門口粘貼著黃巾軍的安民告示,嚴申軍紀:凡搶劫奸淫者就地正法。告示中還提到樊城中的鄉紳,隻要不糾眾反抗黃巾軍,交出倉庫中的糧食和金銀,一律不殺。有幾隊騎兵,捧著趙弘的令箭,在城關各處巡邏,一城安
靜。街上店鋪紛紛開市,而一般人家還在大門口點了香,門額上貼“甲子”二字。上一迴趙弘占據樊城的時候是大殺世家大族和鄉紳的,而這一迴趙弘不殺,目的就是要給漢水對岸的襄陽一種感覺:黃巾軍這一迴不殺鄉紳,是不是有在樊城久駐之心?
如果黃巾賊寇真有久駐之心,那就必須請求曹丞相迴軍來征討黃巾賊寇了。
前番殺人,是為了激怒蔡家;這一迴不殺人,是為了恐嚇曹操迴師,總而言之一句話,要讓黃巾軍的敵人聽從他趙弘的調遣。
穩住了樊城的形勢以後,趙弘將黃巾軍的主力調出城外駐紮。為了給襄陽製造壓力,也為了壯大軍馬,趙弘讓占據軍資倉庫的龐德在樊城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又將樊城的鄉紳“主動自願”交出來的糧食,一部分留作軍用,一部分分
給樊城的百姓。
分糧的同時,一場對蔡瑁與蔡氏家族的公審大會也開始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蔡家此番是在家難逃了……正在攻打的漢中的曹操聞知黃巾賊寇趙弘率領數萬賊兵突然襲擊了樊城,並且在樊城安撫鄉紳,招兵買馬,又將蔡瑁滿門老幼屠戮殆盡,意在收買荊襄人心,攻打襄陽,
難免大吃一驚,問荀攸道:“公達,如何是好?”
荀攸思索良久道:“丞相,此乃黃巾賊寇圍魏救趙之計,不過是為了解漢中之圍而已、”
曹操聽了荀攸的話,微微頷首道:“那依公達之見,我軍是迴師荊州,還是繼續圍攻漢中?”
荀攸道:“丞相,如果我軍主力不迴師襄陽,黃巾賊寇極有可能猛攻襄陽,荊州守軍既要東防孫權,西扼劉璋,剩餘的兵馬隻怕守不住襄陽啊!”曹操聽了荀攸的話,陷入了思索,嘴中喃喃道:“我萬萬沒有想到,如今袁尚正在攻打他的玉壁和潼關,並且有一支袁軍已經進了關中,他還敢突襲樊城,這個趙弘太過陰
險,太過狡詐了,太過狡詐了!”
荀攸道:“丞相,就算我軍迴師,也不能立刻返迴,需得再攻一攻漢中,讓漢中和陽平關的賊兵不敢妄動。”
曹操道:“先生所言有理。”
“另外,”荀攸又補充道:“迴師之時,我軍也需防備趙弘仿佛當年孫臏在馬陵道伏擊龐涓之計,伏擊我軍。”“先生所言有理!”說到這裏,曹操長歎一聲:“黃巾賊寇原本已然是覆滅在即,可是卻突然出現了一個趙弘,硬是將奄奄一息的小寇帶成了割據一方的大賊,如果沒有這趙
弘,袁家父子焉敢稱王稱帝?沒有這趙弘,陛下何至於流落荊襄?哎,莫非蒼天正要這賊寇禍亂天下不成嗎?”
當下,曹操下令對漢中發動猛攻,趙振率兵拚死抵抗,魏延領兵在漢中城外紮營,與趙振成犄角之勢,王威駐守陽平關,一旦漢中失守,以防不測。
在猛攻了三日漢中以後,曹操突然全軍撤離。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他以夏侯惇、李典、於禁為先鋒率軍三萬為前鋒,並且告訴他們,如果半路遇到黃巾賊寇的伏擊不要慌張,他率領大軍就在他們的身後,隨時可出
兵接應。雖然曹軍是在撤離漢中整整三日之後才被趙振和魏延確認的,可是從趙弘進駐樊城的那一刻起,於抵根的內衛和張存民的眾義司便和趙弘取得了聯係,他們將襄陽、江陵
、江夏、汝南、廬江,甚至許昌和洛陽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到深入樊城縣衙的趙弘的手中,為趙弘行軍布陣提供情報支持。
比如曹軍放棄了上庸,留下曹仁防守宛城,曹操親率主力迴援襄陽,這一切情報,趙弘都是了如指掌的。
且說夏侯惇、李典和於禁率領三萬人馬在博望城休整了兩日以後,第三日清晨出發,往樊城進發。
離開博望城三裏,夏侯惇先派人去新野哨探,看是否有黃巾賊寇的軍馬。探卒迴報,新野城中百姓如常,不見一個賊寇身影。
夏侯惇一聽這話,將手中的長槍一揮,大喊一聲:“抄取近路,先進新野!”
進新野最近的一條路是那一條?
當然是博望坡了。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功就是火燒博望坡。如果列為看官是趙弘的話,難道就不想複製當年諸葛亮的經典戰例嗎?何況現在的諸葛亮還沒
打過“火燒博望坡之戰”啊,現在趙弘打了,那“火燒博望坡之戰”就是趙弘的經典戰例了。說來也太巧了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的時候,就是夏侯惇、李典和於禁,而如今從博望坡直奔新野的又是這哥三,這不是老天爺都在成就趙弘嗎?
“這……”樊老二有些不明所以,滿臉懵懂。
“我說了,我不是皇帝。”趙弘黑著臉道:“如果你想害我,你就稱唿我做皇帝,如果你不想害我,還向著我,你就稱唿我渠帥。”
“這……這是為何啊?”趙弘的話讓樊老二越來越糊塗了。“如今天下人人都想當皇帝,袁尚已經當了,曹操也想當,孫權也相當,就是劉璋也想當,如果你稱唿我做皇帝,那不是要這些人都來打我們黃巾軍嗎?”趙弘道:“渠帥是
什麽,就是溝渠的元帥,起碼說明,我是向著咱們這些窮苦的百姓的。”樊老二雖然不知道什麽袁尚、曹操、孫權、劉璋,但是他是絕對絕對不想害趙弘,不想讓這些人來打黃巾軍的,立刻道:“小人知道了,知道了,你們是渠帥,不是皇帝。
”此時城內到處有公雞啼叫,而東方天空也露出魚肚白色。天明以後,城內各處的火都被黃巾軍督同百姓救滅,街道和城門口粘貼著黃巾軍的安民告示,嚴申軍紀:凡搶劫奸淫者就地正法。告示中還提到樊城中的鄉紳,隻要不糾眾反抗黃巾軍,交出倉庫中的糧食和金銀,一律不殺。有幾隊騎兵,捧著趙弘的令箭,在城關各處巡邏,一城安
靜。街上店鋪紛紛開市,而一般人家還在大門口點了香,門額上貼“甲子”二字。上一迴趙弘占據樊城的時候是大殺世家大族和鄉紳的,而這一迴趙弘不殺,目的就是要給漢水對岸的襄陽一種感覺:黃巾軍這一迴不殺鄉紳,是不是有在樊城久駐之心?
如果黃巾賊寇真有久駐之心,那就必須請求曹丞相迴軍來征討黃巾賊寇了。
前番殺人,是為了激怒蔡家;這一迴不殺人,是為了恐嚇曹操迴師,總而言之一句話,要讓黃巾軍的敵人聽從他趙弘的調遣。
穩住了樊城的形勢以後,趙弘將黃巾軍的主力調出城外駐紮。為了給襄陽製造壓力,也為了壯大軍馬,趙弘讓占據軍資倉庫的龐德在樊城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又將樊城的鄉紳“主動自願”交出來的糧食,一部分留作軍用,一部分分
給樊城的百姓。
分糧的同時,一場對蔡瑁與蔡氏家族的公審大會也開始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蔡家此番是在家難逃了……正在攻打的漢中的曹操聞知黃巾賊寇趙弘率領數萬賊兵突然襲擊了樊城,並且在樊城安撫鄉紳,招兵買馬,又將蔡瑁滿門老幼屠戮殆盡,意在收買荊襄人心,攻打襄陽,
難免大吃一驚,問荀攸道:“公達,如何是好?”
荀攸思索良久道:“丞相,此乃黃巾賊寇圍魏救趙之計,不過是為了解漢中之圍而已、”
曹操聽了荀攸的話,微微頷首道:“那依公達之見,我軍是迴師荊州,還是繼續圍攻漢中?”
荀攸道:“丞相,如果我軍主力不迴師襄陽,黃巾賊寇極有可能猛攻襄陽,荊州守軍既要東防孫權,西扼劉璋,剩餘的兵馬隻怕守不住襄陽啊!”曹操聽了荀攸的話,陷入了思索,嘴中喃喃道:“我萬萬沒有想到,如今袁尚正在攻打他的玉壁和潼關,並且有一支袁軍已經進了關中,他還敢突襲樊城,這個趙弘太過陰
險,太過狡詐了,太過狡詐了!”
荀攸道:“丞相,就算我軍迴師,也不能立刻返迴,需得再攻一攻漢中,讓漢中和陽平關的賊兵不敢妄動。”
曹操道:“先生所言有理。”
“另外,”荀攸又補充道:“迴師之時,我軍也需防備趙弘仿佛當年孫臏在馬陵道伏擊龐涓之計,伏擊我軍。”“先生所言有理!”說到這裏,曹操長歎一聲:“黃巾賊寇原本已然是覆滅在即,可是卻突然出現了一個趙弘,硬是將奄奄一息的小寇帶成了割據一方的大賊,如果沒有這趙
弘,袁家父子焉敢稱王稱帝?沒有這趙弘,陛下何至於流落荊襄?哎,莫非蒼天正要這賊寇禍亂天下不成嗎?”
當下,曹操下令對漢中發動猛攻,趙振率兵拚死抵抗,魏延領兵在漢中城外紮營,與趙振成犄角之勢,王威駐守陽平關,一旦漢中失守,以防不測。
在猛攻了三日漢中以後,曹操突然全軍撤離。曹操聽從荀彧的建議,他以夏侯惇、李典、於禁為先鋒率軍三萬為前鋒,並且告訴他們,如果半路遇到黃巾賊寇的伏擊不要慌張,他率領大軍就在他們的身後,隨時可出
兵接應。雖然曹軍是在撤離漢中整整三日之後才被趙振和魏延確認的,可是從趙弘進駐樊城的那一刻起,於抵根的內衛和張存民的眾義司便和趙弘取得了聯係,他們將襄陽、江陵
、江夏、汝南、廬江,甚至許昌和洛陽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到深入樊城縣衙的趙弘的手中,為趙弘行軍布陣提供情報支持。
比如曹軍放棄了上庸,留下曹仁防守宛城,曹操親率主力迴援襄陽,這一切情報,趙弘都是了如指掌的。
且說夏侯惇、李典和於禁率領三萬人馬在博望城休整了兩日以後,第三日清晨出發,往樊城進發。
離開博望城三裏,夏侯惇先派人去新野哨探,看是否有黃巾賊寇的軍馬。探卒迴報,新野城中百姓如常,不見一個賊寇身影。
夏侯惇一聽這話,將手中的長槍一揮,大喊一聲:“抄取近路,先進新野!”
進新野最近的一條路是那一條?
當然是博望坡了。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功就是火燒博望坡。如果列為看官是趙弘的話,難道就不想複製當年諸葛亮的經典戰例嗎?何況現在的諸葛亮還沒
打過“火燒博望坡之戰”啊,現在趙弘打了,那“火燒博望坡之戰”就是趙弘的經典戰例了。說來也太巧了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的時候,就是夏侯惇、李典和於禁,而如今從博望坡直奔新野的又是這哥三,這不是老天爺都在成就趙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