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雲悠然的倒了一尊酒給自己,而後美美地品嚐了一下,嗯,別說這由小世界的靈穀釀造的酒味道真是不錯!
嬴政看著自己眼前的酒樽,也喝了一口,頓時覺得口齒生香,柔順無比,而後繼續冷峻地看向淩雲,靜靜地等待著淩雲給出答案!
淩雲繼續說道:“蒼黃翻覆,天子失德,至今已經八百年有餘。原本的各個諸侯國早就各成一派。”
“由於分封製到原因,周天子對於民眾來說,太過遙遠,所以他們隻認自己的國主,漸漸地他們早就遺忘了自己是天子的子民,而隻是國主的百姓!”
“因為,那是距離他們最近的管理之人,也是能夠更直接管理自己的王。對於他們來說,國主的一個政策就能夠讓其過上或好或壞的日子!”
“逐漸的,封國子民就隻認自家諸侯了,這就是造成這一切的原因!”
嬴政聽完有些不明所以,冷靜地問道:“先生所言倒是讓寡人耳目一新,不過這與曲沃之戰有何關係?”
淩雲繼續說道:“大王細想,若是曲沃城當時全是秦國老秦人,這一仗會不會堅持更久呢?”
嬴政下意識的說道:“自然能夠堅持更久,我老秦子民全民皆兵,聞戰則喜,定會不顧一切地保護自己的家園!”
淩雲點了點頭,對於嬴政的話很是認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和惠文王的簡易修改,軍功農爵製度早就深入人心,再加上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根植朝野,除了極個別的將領外,幾乎沒有怯戰投降的!
淩雲繼續說道:“原因就在這裏,此時此刻,秦國所占魏國土地、韓國土地,真就是完全屬於秦國了嗎?”
“天下四分五裂數百年,沒有一個統一國家的意識,換句話說,統一是個超越天下所有人的理念,沒有人想過有一天這天下會再度被統一!”
“所以這些被占領的城池,隨時被丟掉的可能性要遠大於原來隸屬於大秦的城池。”
“這也就是為什麽,六國合縱後幾乎沒有攻下來函穀關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心不在,安能不敗?”
嬴政被淩雲這幾句話震撼的無言以對,原本有些想不通的地方似乎一下子就明朗了,隻是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不知想到了什麽,嬴政立即問道:“難道秦法並不能約束這些人嗎?”
不過當嬴政說完之後,立刻就覺得不對,不過也說不上來到底是哪裏不對!
淩雲搖了搖頭,從今日嬴政的問題來看,如今的秦王肯定沒有學習《屍子》和《呂氏春秋》。雖有宏觀大略,但是沒有經曆過韓國降而複叛、昌平君背後捅刀的嬴政,還是沒有見識過什麽才叫人心向背!
不過看其臉色應該也察覺到了不對,鬼穀一脈的縱橫之道應該也讓其察覺到了一些不和諧之處!
淩雲思索一番後,決定用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介紹一下當前的形勢。
“大王,秦國目前有多少官員,又有多少能夠派到占領地的城池做署官?大王一直不敢大刀闊斧的去動呂相是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嬴政不言,隻是點了點頭。這確實是自己不願動呂不韋的一個原因,關係太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家動蕩,列國覬覦,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簡直是毒藥!
“大王再想,秦軍攻伐列國,本國居民可否痛恨秦國,會不會真心擁護秦國!別管什麽那些官員全都是魚肉百姓,哪家貴族不是如此?更何況這種事情在哪些貴族眼中是最不可能做的事情,他們還要靠那些百姓給自己種田納稅呢,所以不會對待那些子民過於殘酷!”
“大王請記住,再嚴酷的法律也要依靠人去執行,所以人才是一切的關鍵!”
“治國,就是要看人性,商鞅有句話說的特別的好:人性本惡,因人性有惡,才有法度;天下人生個好利,才有才或土地之爭奪;生而有貪欲,才有盜賊、暴力與仇殺;生而有奢望,才有聲色犬馬。人性子惡,必以律法而後正!”
“大爭之世,隻能以律法而鎮國,才能圖存;但是治理天下,則要利用人性全部,善也好,惡也罷,都要用到!”
嬴政不解道:“可是先生,商君不是說要以律法而治天下嗎?為何秦國之外不可以?”
淩雲繼續說道:“非也,商鞅的變法不要忘了執行了數年之久,這期間還有一個前提,大王不要忘了!”
嬴政聽到這裏瞳孔微縮,下意識的說道:“先生說的是變法之前那些秦國百姓就認準自己是秦國人,否則變法絕對不會這麽順利?”
聽到嬴政的話,淩雲點了點頭,到底是一國之君,政治上的敏感度真的不一般。
“大王所言不錯,所以這天下,要先統一,再教化,再統一,才能國祚永享!”
嬴政聽完淩雲的話,拱手大禮謝過,不過被淩雲巧妙地避開了。如今的嬴政可不是日前未掌握實權的傀儡,而是如日中天的秦國大王,這般禮遇不好接受啊!
“大王不必如此,學術交流而已。這隻是在下淺見,於當世可能隻是妄言,老師也經常批評在下離經叛道!”
看著淩雲一臉不著四六的表情,嬴政也是放鬆下來,他對淩雲的感覺非常奇怪,就好像對方能夠看透世間一切,但又不在意一切的模樣,瀟灑恣意,煢煢仙人哉!
離經叛道確實準確,據自己的情報來看,這位淩雲先生,實力強勁,智慧超群,但是所行之事,又不守規矩,比如娶親,私定終身就不提了,也不算什麽,但是身為貴族,竟然和一個來路不明的人結親,若不是財雄勢大,恐怕不容於當世吧!
不過也多虧其有這麽點毛病,否則還真是個危險的人物。無牽無掛,孑然一身還有何可懼?
嬴政看著自己眼前的酒樽,也喝了一口,頓時覺得口齒生香,柔順無比,而後繼續冷峻地看向淩雲,靜靜地等待著淩雲給出答案!
淩雲繼續說道:“蒼黃翻覆,天子失德,至今已經八百年有餘。原本的各個諸侯國早就各成一派。”
“由於分封製到原因,周天子對於民眾來說,太過遙遠,所以他們隻認自己的國主,漸漸地他們早就遺忘了自己是天子的子民,而隻是國主的百姓!”
“因為,那是距離他們最近的管理之人,也是能夠更直接管理自己的王。對於他們來說,國主的一個政策就能夠讓其過上或好或壞的日子!”
“逐漸的,封國子民就隻認自家諸侯了,這就是造成這一切的原因!”
嬴政聽完有些不明所以,冷靜地問道:“先生所言倒是讓寡人耳目一新,不過這與曲沃之戰有何關係?”
淩雲繼續說道:“大王細想,若是曲沃城當時全是秦國老秦人,這一仗會不會堅持更久呢?”
嬴政下意識的說道:“自然能夠堅持更久,我老秦子民全民皆兵,聞戰則喜,定會不顧一切地保護自己的家園!”
淩雲點了點頭,對於嬴政的話很是認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和惠文王的簡易修改,軍功農爵製度早就深入人心,再加上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根植朝野,除了極個別的將領外,幾乎沒有怯戰投降的!
淩雲繼續說道:“原因就在這裏,此時此刻,秦國所占魏國土地、韓國土地,真就是完全屬於秦國了嗎?”
“天下四分五裂數百年,沒有一個統一國家的意識,換句話說,統一是個超越天下所有人的理念,沒有人想過有一天這天下會再度被統一!”
“所以這些被占領的城池,隨時被丟掉的可能性要遠大於原來隸屬於大秦的城池。”
“這也就是為什麽,六國合縱後幾乎沒有攻下來函穀關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心不在,安能不敗?”
嬴政被淩雲這幾句話震撼的無言以對,原本有些想不通的地方似乎一下子就明朗了,隻是又有新的問題出現。
不知想到了什麽,嬴政立即問道:“難道秦法並不能約束這些人嗎?”
不過當嬴政說完之後,立刻就覺得不對,不過也說不上來到底是哪裏不對!
淩雲搖了搖頭,從今日嬴政的問題來看,如今的秦王肯定沒有學習《屍子》和《呂氏春秋》。雖有宏觀大略,但是沒有經曆過韓國降而複叛、昌平君背後捅刀的嬴政,還是沒有見識過什麽才叫人心向背!
不過看其臉色應該也察覺到了不對,鬼穀一脈的縱橫之道應該也讓其察覺到了一些不和諧之處!
淩雲思索一番後,決定用一個比較形象的例子介紹一下當前的形勢。
“大王,秦國目前有多少官員,又有多少能夠派到占領地的城池做署官?大王一直不敢大刀闊斧的去動呂相是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嬴政不言,隻是點了點頭。這確實是自己不願動呂不韋的一個原因,關係太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家動蕩,列國覬覦,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簡直是毒藥!
“大王再想,秦軍攻伐列國,本國居民可否痛恨秦國,會不會真心擁護秦國!別管什麽那些官員全都是魚肉百姓,哪家貴族不是如此?更何況這種事情在哪些貴族眼中是最不可能做的事情,他們還要靠那些百姓給自己種田納稅呢,所以不會對待那些子民過於殘酷!”
“大王請記住,再嚴酷的法律也要依靠人去執行,所以人才是一切的關鍵!”
“治國,就是要看人性,商鞅有句話說的特別的好:人性本惡,因人性有惡,才有法度;天下人生個好利,才有才或土地之爭奪;生而有貪欲,才有盜賊、暴力與仇殺;生而有奢望,才有聲色犬馬。人性子惡,必以律法而後正!”
“大爭之世,隻能以律法而鎮國,才能圖存;但是治理天下,則要利用人性全部,善也好,惡也罷,都要用到!”
嬴政不解道:“可是先生,商君不是說要以律法而治天下嗎?為何秦國之外不可以?”
淩雲繼續說道:“非也,商鞅的變法不要忘了執行了數年之久,這期間還有一個前提,大王不要忘了!”
嬴政聽到這裏瞳孔微縮,下意識的說道:“先生說的是變法之前那些秦國百姓就認準自己是秦國人,否則變法絕對不會這麽順利?”
聽到嬴政的話,淩雲點了點頭,到底是一國之君,政治上的敏感度真的不一般。
“大王所言不錯,所以這天下,要先統一,再教化,再統一,才能國祚永享!”
嬴政聽完淩雲的話,拱手大禮謝過,不過被淩雲巧妙地避開了。如今的嬴政可不是日前未掌握實權的傀儡,而是如日中天的秦國大王,這般禮遇不好接受啊!
“大王不必如此,學術交流而已。這隻是在下淺見,於當世可能隻是妄言,老師也經常批評在下離經叛道!”
看著淩雲一臉不著四六的表情,嬴政也是放鬆下來,他對淩雲的感覺非常奇怪,就好像對方能夠看透世間一切,但又不在意一切的模樣,瀟灑恣意,煢煢仙人哉!
離經叛道確實準確,據自己的情報來看,這位淩雲先生,實力強勁,智慧超群,但是所行之事,又不守規矩,比如娶親,私定終身就不提了,也不算什麽,但是身為貴族,竟然和一個來路不明的人結親,若不是財雄勢大,恐怕不容於當世吧!
不過也多虧其有這麽點毛病,否則還真是個危險的人物。無牽無掛,孑然一身還有何可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