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波率領的艦隊終於靠近了陌生文明和毀滅者發生戰鬥的地點。


    依據探測設備傳過來的圖像顯示。在接近一億公裏長度直徑的立體區域,分布著幾十艘戰艦。這些戰艦有多一半是毀滅者的戰艦。剛剛和裏安人建立聯係的時候,裏安人也將這附近的圖像傳給了天庭。


    這也是裏安人和天庭判斷毀滅者在和陌生文明的戰爭中戰敗的主要依據。


    但是隨著幾支種子艦隊到達這片區域。天庭終於還是發現了一些不同。


    在這片戰爭殘骸中。有數萬個飛船正在各個殘骸中穿梭。張江波不能確認這些飛船是屬於誰,也不能確認他們作用。但是,這裏有人。有人在打掃戰場。而這些人既不是天庭,也不是裏安人。


    由於張江波他們的種子艦隊是離這片戰場最近的艦隊。他們自然而然的擔負起來查驗的任務。用了一年的時間,張江波的艦隊也終於分辨出來了在殘骸中的艦隊是誰。


    那是毀滅者的艦隊,他們在迴收戰場上的殘骸。


    張江波和他的艦隊的一眾參謀艦長都站在各自戰艦的指揮大廳中。大屏幕上正顯示著三台探測設備在一年飛行路程的前方拍攝的場景。


    情報部門負責人劉澤希正在對情況進行講解分析。


    “依據探測的結果,能夠看到模糊的迴收飛船形狀類似於毀滅者的迴收飛船。而且這些迴收飛船前進的方向也是黃道麵。據此判斷,99%的可能性是毀滅者在對戰場殘骸進行迴收。之所以不說百分之百,也僅僅是因為以防萬一。”


    “但是以毀滅者的迴收能力,甚至於,幾乎百分百的資源還都沒有被運走。但是不排除重要物資已經被運迴毀滅者營地。”


    “看他們迴收的方式這次挺特別的。他們應該是先把資源收到堡壘的殘骸中,然後迴收船拉著堡壘殘骸,將這殘骸一起運迴。這樣的話,他們的速度會很慢。”一個參謀插話。因為這是一個非正式的會議,所以說話較為隨意。


    “從目前的探測結果能夠得出的結論是,目前返迴毀滅者營地的迴收船需要八十年才能夠迴去。要想將所有的殘骸運迴毀滅者營地。需要二百年以上。”


    “可是我們說的陌生文明的戰艦殘骸在哪裏”張江波詢問。


    “陌生文明的殘骸目前監測到的基本上已經被放入了毀滅者的堡壘殘骸中準備一並帶走。但是至少能夠確認一點,陌生文明的戰艦長度不會大於五公裏長。換句話說,他們就是純粹的戰爭艦隊。而不是移民艦隊。”


    “也就是說,他們大概率是來太陽係偷襲的。甚至於他們就是來赴死的。”5


    劉愛靜示意要發言,經過劉澤希同意,她說道“我覺得不能完全否定這不是移民艦隊的說法。我們人類的身高是將近兩米。枯燥的太空航行需要十公裏長,寬高合適的內部空間。而一個螞蟻如果需要長期的太空航行,隻需要一百米長寬的空間就足夠了。”


    然後劉愛靜繼續補充道“即使計算到最適合產生文明的狀態,初始的文明身高大概率最低需要半米左右。而半米左右的人類需要的移民戰艦是兩公裏長度,兩公裏長度,比例合適的飛船即可讓他們安逸的生活。”


    劉澤希點頭同意“好的,那麽將這段分析報告中的關於陌生文明戰艦類型的肯定描述去掉,改為陌生文明可能為純粹的戰艦。並將您的說法補充進去。”


    劉愛靜示意沒有問題。


    “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下麵就要進行關於軍事方麵的情報匯總。”


    劉澤希稍微停頓了一下。看沒有人再提異議。然後示意福瑞林講解。


    實際上,這篇報告,與會人員都已經拿到了初始文本。大家隻是在完善討論。更正匯報內容。


    “目前的軍事方麵的情報有三個方麵需要說明。”福瑞林開始了他的講解。


    “第一,陌生文明的戰艦在哪裏?目前監測的結果,除了毀滅者文明的標準戰艦飛船之外,長度大於一公裏的飛船隻有一種。這應該是陌生文明的標準戰艦。他的造型屬於從沒有見過的螺旋形戰艦”


    說到這裏,畫麵已經被切換到了一個戰艦圖片。


    “這種戰艦的形式類似於兩條纏繞在一起的蚯蚓,或者說是類似於人類的dna。”


    “從這個外形分析,他們有一定的可能還沒有解決重力問題。技術部門依據他們戰艦形狀的的分析,大致得出一個結論,這個文明的母星重力約為地球的78%。”


    “依據現有的星圖。在太陽係周圍二十光年內,一共有五個星球符合這個情況。而一百二十光年內,這種星球不低於八十個。”


    “目前已經核實的,陌生文明的大型戰艦不低於九十八艘。”


    ………


    隨著情況的介紹,各種信息也不停的在匯總核對。


    口幹舌燥的福瑞林還在講解匯總信息。


    大家依據福瑞林的講解進度進行討論論證。


    “我們的全頻段探測設備能夠探測的範圍是三億公裏半徑。探測器距離戰場還有十三億公裏。我們還不能對戰場進行全頻段監測,是否有毀滅者隱藏艦隊在埋伏我們還不能確認。但是這麽大的戰場,毀滅者戰艦存在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目前能夠確認的是,如圖所示區域是經過我們探測的沒有毀滅者戰艦隱藏的區域。”


    隨著福瑞林的講解,屏幕上也顯示出來了一個以他們的種子艦隊為起點,毀滅者和陌生文明的戰場為終點的巨大的立體空間投影。


    十幾個探測器,和周圍的三個種子艦隊的運行軌跡顯示其中。投影中還有一個裏安人的探測器。這些構成了無數條現實中直徑六億公裏的線,他們構成了全部的對隱形堡壘戰艦的檢測網絡。隻是,在上萬億公裏的距離上,這些探測網絡所探測的區域已經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了。毀滅者的艦隊大概率就在前方,但是,他們在哪裏,沒有人知道。


    福瑞林繼續說道“目前我們的探測結果隻能將前方遇到隱藏毀滅者的概率降低了一百三十萬分之一。這還不包括體積小於一立方米的探測器或者特種武器。對這種體積的可探測距離目前隻有一千三百萬公裏。探測出來的可能性要比探測出來隱藏起來的戰艦的可能性還要低”


    “也就是說我們即使繼續前進也不能及時了解到隱藏者戰艦是否在等著我們?”


    “是的,除非我們用足夠的探測器在前方探測。”


    “需要多少?”


    福瑞林早有準備。


    一個表格和圖示顯示在屏幕上。


    “如果要保證一個月的安全,我們需要一百二十個探測器,如果需要保證三個月安全,需要五百八十六個探測器。”


    張江波打斷了福瑞林的講解。


    “如果他們有我們戰力的一千倍,看看他們在哪裏能夠堵截我們。我們需要多少探測器才能保證他們沒有堵截我們!”


    福瑞林設定了條件,計算機自動計算了結果。兩分鍾後結果出來了。


    麵前顯示的是一組表格數據。


    毀滅者戰艦戰力是本方種子艦隊的十倍。按分成五個作戰單位算。一年後,種子艦隊將要遇到毀滅者的埋伏。


    而,如果毀滅者分成五百個作戰單位的話。張江波所在的種子艦隊…………可能已經進入了包圍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空極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分堂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分堂堂主並收藏星空極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