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仁帶領的中隊負責的是側麵進攻。雖說已經數百萬年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但是他們還是有軍訓的,有一點點配合的。
龍域的機甲有很強的多樣性,不僅僅高度不同武器不同。甚至形態差異也很大。
苛仁作為中隊長,他操作的機甲有八米高,需要四個人操作。一個主攻手負責的是正常人的動作捕捉操作,這個基本上是小隊長或者副中隊長親自操刀,一個副攻手負責輔助武器攻擊和防守。一個負責動力係統以及維修係統的操作。而中隊長是全能型,任何工作都能做,而且需要收集情報,並對全體隊員發號施令。
機甲本身著重的也是防禦。類似於三角龍似的固定式防禦盾牌遍布全身關鍵位置。而且每一個人都能分別控製一組三個一次性的離子護盾。
衝到距離機器人機甲的防禦圈前五百米左右,所有的機甲中傳來了來自於行政區指揮官的命令。“投石攻擊!繼續前衝”。
仿佛經過演練一般,幾百台機甲將手中的建築殘骸或者石頭同時扔了出去。幾百個幾十公斤的巨石跨越幾百米的距離砸向三個相對集中的叛亂機器人區域。
戰鬥機甲投出的石頭比那些大型機械改造的機器人小很多,一塊石頭基本上不會破開同等級機甲的防禦,但是七八個石頭如果砸中一個機甲,那也肯定能夠造成致命的傷害。
兩輪投石攻擊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但是,耗費了叛亂機器人二十多個一次性的離子護盾。
隨著政府軍衝刺到叛亂機器人之前十餘米。苛仁中隊長下達了針對中隊的第一個命令。“執行乾計劃”
話音剛落,中隊十六架機甲中的四架防禦型機甲騰空而起。在空中將雙手拿著的石頭朝靠近他們降落點的叛亂機器人砸去。同時,其他機甲或手扔,或腳踢,幾十塊石頭攻擊向叛亂機器人。再一次用離子護盾擋住飛石之後。四架防禦型機甲緊跟著也砸了下來。即使下麵的叛軍機甲或用手劍,或用盾來阻擋。但是依然有一架叛軍機甲被苛仁的機甲直接砸中。這種巨大的衝擊直接砸壞了叛軍機甲的一條腿。叛軍機甲也及時的進行反擊,巨大的單手劍直接插向苛仁機甲的襠部。這一手將苛仁和負責能源動力的操作員嚇得渾身一緊。隻要是人類生物,這裏的防護都是重中之重。沒有真人不害怕這裏被擊中。
進行動作捕捉操作的副中隊長哢榮看到了叛軍機甲的動作,但是他沒有在意。依據標準動作,砸落下來後,不會做一絲絲的停留。右腿一滑後退半步,側身讓過單手劍的攻擊,同時自己的單手劍瞄準叛軍機甲的脖頸直插而下。而叛軍機甲也即使用出一次性離子護盾擋開了單手劍的攻擊。
副攻手看到中隊長扔出了護盾抵擋叛軍的攻擊。自己操作副臂抓起一塊碎石朝叛軍第一道防線的砸去。他們是背對自己的,襲擊的效果更佳。
四架機甲砸落的位置是第二排防禦圈。這片區域有五個中隊在進攻,選擇乾計劃進攻方式的的有兩個。八台防禦機甲在這裏已經能夠擾動叛軍機甲的防禦陣型了。
其他機甲也已經攻擊到防線上,他們擁有不同的戰刃,有的是劍形,有的是刀形。還有部分人因為自己的愛好用斧形或者錘形的。他們已經和第一道防線完全撞擊到一起,開始了慘烈的白刃戰。
而此時,生命派的五十台機甲已經到達了距離戰場五百米的位置。他們原本的計劃是在政府軍的後部和反叛機器人兩麵夾擊攻擊政府軍。但是,他們看到雙方直接進行了白刃戰,羅德斯果斷的改變了命令,改為了遠程無差別亂石攻擊。
隨著一輪輪的飛石襲擊,一百多架機甲的局部戰場碎石橫飛。一個飛石攻擊能把機甲打一個趔趄,幾個飛石就能讓他們受傷。每一輪飛石攻擊都會擊壞一些機甲,甚至有些或造成嚴重傷害。可是,雙方又在白刃戰,躲避根本不能完全躲避。僅僅五分鍾,雙方已經有五個機甲受到嚴重損壞。苛仁命令中隊中被損壞的機甲,迅速撤出戰場。無論何時,人都是戰爭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機甲能批量造,可是一個配合默契的戰鬥小組可不好培養。
此時的行政區指揮官弘豐中將正一臉嚴肅的看著戰場。盡管他已經活了十多萬年,但是封閉的龍域沒有發生過勢均力敵的戰鬥。他隻參加過兩次碾壓性質的平叛。而這次的叛亂,他也僅僅指揮了九天。這些不足以使自己在對陣任何一方的時候有足夠的策略碾壓的感覺。
泓豐目光看向身後的三個中隊。他們將是戰鬥的後備部隊,上場的可能性不大。
他的手下其實還有三個中隊機甲。但是他們需要防守整個行政區。防守當然不隻是靠機甲,他們還有數以千計的戰鬥人員,他們身著戰甲在保護行政區。但是他們所有人加一起也打不過兩架戰鬥機甲。這些人員不是戰爭的主力。隻能作為輔助進行攻擊和防守。或者執行特殊任務。
同樣關注這裏的有很多人,而叛軍機器人的掌控的區域中,同樣有一群人在關注著戰場。他們的會議室中有二三十人,其中八成都是正常的人類。
人類和機器化的聲音不斷在房間中響起。
“遠程拋物品輔助攻擊的手段需要導入”
“敵人遠程拋物,觸發太多一次性離子護盾,依據速度判定威脅係數的方式需要增加物品質量識別的功能。”
“輔助攻擊位和主操作程序互相影響比例高達35%,需要想辦法降低,至少應該達到人類熟手互相影響比例5%的平均水平。”
“被攻擊麵超過一個一次性離子護盾的保護範圍,不能觸發第二個離子護盾,需要改正。”
一條條總結在會議室中不斷的響起。
莫羅——前地心科技安全部總監,略顯苦澀的看著會議室中的他的領導。前地心科技的創始人總裁兼技術總經理帝鑫。即使以他的地位,他依然不能分辨出來到底是帝鑫控製了機器人還是智能機器人控製了帝鑫。
而他自己,他甚至很看不起他自己最近九天的作為。被裹挾著參與毀滅派的起義。然後同樣被裹挾的帝鑫找到他,提出了削弱毀滅派的想法,他甚至已經確定他的領導會帶著他返迴政府方麵。可是當他們用了半天的時間升級了五台機器人的程序。從此疾速擴張,成為了新的智能機器人叛亂的時候,他才意識到。他們同樣還是叛軍。一天的時間,他效忠的對象變成了第三個。而且,他的哥哥在叛亂發生前和他的最後一次聯絡讓他充滿了疑惑。他的哥哥是對外聯絡的官員。當然這也是他自己衷心於政府的原因,他的生活曾經很好,很滋潤。而現在,他在擔驚受怕。即是擔心現在,也是擔心未來。
他不知道他的行為能夠成就誰的榮耀。但是他自己一定自以為恥。
智能機器人的進步太快了。他知道,機器人一方已經建立了跨越整個龍域的無線通訊網絡。甚至已經開始將這個網絡部分授權給生命派和毀滅派。政府軍的敗亡幾乎已經不能改變。
而且他也知道,叛亂的智能機器人還有戰力沒有用出來。他為龍人的未來擔憂至極。
生命派的羅德斯和毀滅派的楊穆依然在一起觀看著戰場。與上次不同的是,他們的身邊還站著五個人,他們是龍域中心的生命派和毀滅派的其他指揮官。他們的部隊已經偷偷集結在後方。隨時準備對政府軍發動總攻。這裏將是他們贏得最高榮耀的一戰。
龍域的機甲有很強的多樣性,不僅僅高度不同武器不同。甚至形態差異也很大。
苛仁作為中隊長,他操作的機甲有八米高,需要四個人操作。一個主攻手負責的是正常人的動作捕捉操作,這個基本上是小隊長或者副中隊長親自操刀,一個副攻手負責輔助武器攻擊和防守。一個負責動力係統以及維修係統的操作。而中隊長是全能型,任何工作都能做,而且需要收集情報,並對全體隊員發號施令。
機甲本身著重的也是防禦。類似於三角龍似的固定式防禦盾牌遍布全身關鍵位置。而且每一個人都能分別控製一組三個一次性的離子護盾。
衝到距離機器人機甲的防禦圈前五百米左右,所有的機甲中傳來了來自於行政區指揮官的命令。“投石攻擊!繼續前衝”。
仿佛經過演練一般,幾百台機甲將手中的建築殘骸或者石頭同時扔了出去。幾百個幾十公斤的巨石跨越幾百米的距離砸向三個相對集中的叛亂機器人區域。
戰鬥機甲投出的石頭比那些大型機械改造的機器人小很多,一塊石頭基本上不會破開同等級機甲的防禦,但是七八個石頭如果砸中一個機甲,那也肯定能夠造成致命的傷害。
兩輪投石攻擊沒有造成實質性傷害但是,耗費了叛亂機器人二十多個一次性的離子護盾。
隨著政府軍衝刺到叛亂機器人之前十餘米。苛仁中隊長下達了針對中隊的第一個命令。“執行乾計劃”
話音剛落,中隊十六架機甲中的四架防禦型機甲騰空而起。在空中將雙手拿著的石頭朝靠近他們降落點的叛亂機器人砸去。同時,其他機甲或手扔,或腳踢,幾十塊石頭攻擊向叛亂機器人。再一次用離子護盾擋住飛石之後。四架防禦型機甲緊跟著也砸了下來。即使下麵的叛軍機甲或用手劍,或用盾來阻擋。但是依然有一架叛軍機甲被苛仁的機甲直接砸中。這種巨大的衝擊直接砸壞了叛軍機甲的一條腿。叛軍機甲也及時的進行反擊,巨大的單手劍直接插向苛仁機甲的襠部。這一手將苛仁和負責能源動力的操作員嚇得渾身一緊。隻要是人類生物,這裏的防護都是重中之重。沒有真人不害怕這裏被擊中。
進行動作捕捉操作的副中隊長哢榮看到了叛軍機甲的動作,但是他沒有在意。依據標準動作,砸落下來後,不會做一絲絲的停留。右腿一滑後退半步,側身讓過單手劍的攻擊,同時自己的單手劍瞄準叛軍機甲的脖頸直插而下。而叛軍機甲也即使用出一次性離子護盾擋開了單手劍的攻擊。
副攻手看到中隊長扔出了護盾抵擋叛軍的攻擊。自己操作副臂抓起一塊碎石朝叛軍第一道防線的砸去。他們是背對自己的,襲擊的效果更佳。
四架機甲砸落的位置是第二排防禦圈。這片區域有五個中隊在進攻,選擇乾計劃進攻方式的的有兩個。八台防禦機甲在這裏已經能夠擾動叛軍機甲的防禦陣型了。
其他機甲也已經攻擊到防線上,他們擁有不同的戰刃,有的是劍形,有的是刀形。還有部分人因為自己的愛好用斧形或者錘形的。他們已經和第一道防線完全撞擊到一起,開始了慘烈的白刃戰。
而此時,生命派的五十台機甲已經到達了距離戰場五百米的位置。他們原本的計劃是在政府軍的後部和反叛機器人兩麵夾擊攻擊政府軍。但是,他們看到雙方直接進行了白刃戰,羅德斯果斷的改變了命令,改為了遠程無差別亂石攻擊。
隨著一輪輪的飛石襲擊,一百多架機甲的局部戰場碎石橫飛。一個飛石攻擊能把機甲打一個趔趄,幾個飛石就能讓他們受傷。每一輪飛石攻擊都會擊壞一些機甲,甚至有些或造成嚴重傷害。可是,雙方又在白刃戰,躲避根本不能完全躲避。僅僅五分鍾,雙方已經有五個機甲受到嚴重損壞。苛仁命令中隊中被損壞的機甲,迅速撤出戰場。無論何時,人都是戰爭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機甲能批量造,可是一個配合默契的戰鬥小組可不好培養。
此時的行政區指揮官弘豐中將正一臉嚴肅的看著戰場。盡管他已經活了十多萬年,但是封閉的龍域沒有發生過勢均力敵的戰鬥。他隻參加過兩次碾壓性質的平叛。而這次的叛亂,他也僅僅指揮了九天。這些不足以使自己在對陣任何一方的時候有足夠的策略碾壓的感覺。
泓豐目光看向身後的三個中隊。他們將是戰鬥的後備部隊,上場的可能性不大。
他的手下其實還有三個中隊機甲。但是他們需要防守整個行政區。防守當然不隻是靠機甲,他們還有數以千計的戰鬥人員,他們身著戰甲在保護行政區。但是他們所有人加一起也打不過兩架戰鬥機甲。這些人員不是戰爭的主力。隻能作為輔助進行攻擊和防守。或者執行特殊任務。
同樣關注這裏的有很多人,而叛軍機器人的掌控的區域中,同樣有一群人在關注著戰場。他們的會議室中有二三十人,其中八成都是正常的人類。
人類和機器化的聲音不斷在房間中響起。
“遠程拋物品輔助攻擊的手段需要導入”
“敵人遠程拋物,觸發太多一次性離子護盾,依據速度判定威脅係數的方式需要增加物品質量識別的功能。”
“輔助攻擊位和主操作程序互相影響比例高達35%,需要想辦法降低,至少應該達到人類熟手互相影響比例5%的平均水平。”
“被攻擊麵超過一個一次性離子護盾的保護範圍,不能觸發第二個離子護盾,需要改正。”
一條條總結在會議室中不斷的響起。
莫羅——前地心科技安全部總監,略顯苦澀的看著會議室中的他的領導。前地心科技的創始人總裁兼技術總經理帝鑫。即使以他的地位,他依然不能分辨出來到底是帝鑫控製了機器人還是智能機器人控製了帝鑫。
而他自己,他甚至很看不起他自己最近九天的作為。被裹挾著參與毀滅派的起義。然後同樣被裹挾的帝鑫找到他,提出了削弱毀滅派的想法,他甚至已經確定他的領導會帶著他返迴政府方麵。可是當他們用了半天的時間升級了五台機器人的程序。從此疾速擴張,成為了新的智能機器人叛亂的時候,他才意識到。他們同樣還是叛軍。一天的時間,他效忠的對象變成了第三個。而且,他的哥哥在叛亂發生前和他的最後一次聯絡讓他充滿了疑惑。他的哥哥是對外聯絡的官員。當然這也是他自己衷心於政府的原因,他的生活曾經很好,很滋潤。而現在,他在擔驚受怕。即是擔心現在,也是擔心未來。
他不知道他的行為能夠成就誰的榮耀。但是他自己一定自以為恥。
智能機器人的進步太快了。他知道,機器人一方已經建立了跨越整個龍域的無線通訊網絡。甚至已經開始將這個網絡部分授權給生命派和毀滅派。政府軍的敗亡幾乎已經不能改變。
而且他也知道,叛亂的智能機器人還有戰力沒有用出來。他為龍人的未來擔憂至極。
生命派的羅德斯和毀滅派的楊穆依然在一起觀看著戰場。與上次不同的是,他們的身邊還站著五個人,他們是龍域中心的生命派和毀滅派的其他指揮官。他們的部隊已經偷偷集結在後方。隨時準備對政府軍發動總攻。這裏將是他們贏得最高榮耀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