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火星第一基地的時候,鄭惜文和沈梓靜同時接到了強族的訪問邀請。
關於訪問強族的事情,鄭惜文是抵觸的。因為他這時候的身份和之前已經不同。以往他雖說頂著當代紀元人類軍銜第一人的頭銜。但是沒有任何官方職務。而現在他已經是青年聯席會議主席,這個屬於半官方組織。他訪問強族的意義就已經完全不同了。
鄭惜文也接到了轉到探險者部隊輪崗的通知。
火星的探險者部隊人員不算少。目前有幾千人,滿編應該是幾萬人。
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火星地心的探索。本身地球上有大量的地下城盟友存在,所以並沒有大規模探險者部隊存在。而火星不一樣。這裏的地下城數量稀少。而且互相敵視。所以天庭需要在這裏擁有絕對的實力碾壓。這就使得天庭在火星地幔岩漿海中的建立了第二基地。這裏擁有數量龐大的熔岩艦隊。
向沈少將辭行後,鄭惜文連同幾十位輪崗的人一起趕往第二基地的駐地。這些輪崗的人員中有五個《球球的煩惱》成員。章程,劉峰,大張偉,倪剛,三劉洋,這個三劉洋是記憶測試九級人員,不是東部守衛中隊的劉洋。
包括球球的煩惱在內的人員這幾十個人中有八成是《第一次地球保衛戰的人員》。另外七八個人是翼國代國和自由聯盟的記憶九級人員。
從人員搭配也能看出來,這次輪崗的人員全部都是軍事人員。之前和鄭惜文一起去過火紅聖域的鍾子楷,封文勳是初來火星的時候就在熔岩巨艦輪崗過的。
第二基地嚴格意義上說並沒有總部。他是由駐地和十幾艘熔岩巨艦群組成。大概2\/3的人是在熔岩巨艦群裏值班的。駐地隻有一千多人常駐。但是,所占的空間卻是極為龐大。駐地是順著地形分布的,有將近三千平方公裏的麵積。大部分是岩漿海的船塢。他們與迴基地檢修的熔岩巨艦人員一起構成了駐地的人口主體。鄭惜文準備加入的巨艦正在維修。已經修理完畢,在等待進一步檢測。巨艦裏麵的領導派了十個人帶領這幾十個輪崗的人員參觀了駐地和船塢。也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培訓。
在等待艦隊出發的時間,鄭惜文很無聊。除了鍛煉身體就是煉冥想氣,至於學習,他已經放棄了。
這時候他有點懷念桂陽昇仁恆聖弗蘭斯等人,甚至覺得哈拉蘇在這裏也挺好。可惜這些人火星的跑地球去了,地球的也都留在了地球。
五天後,鄭惜文等一眾人登上了檢修完畢的熔岩巨艦。他們將隨同熔岩巨艦巡遊地下岩漿區。
熔岩巨艦,顧名思義,它是可以在岩漿中行進的巨型戰艦。它存在的目的之一是采礦。另外一個目的是恢複星球的磁場。當然,很明顯,火星的磁場沒有恢複到能夠使人類在火星表麵正常生存的地步。
鄭惜文其實是很緊張的。在熔岩巨艦中的一個月將是完全與世隔離的一個月。龜仙人,火紅聖域,強族以及天庭在岩漿區與地殼交界處開辟了幾十個救助點。每個救助點有幾十人的常駐隊伍,那裏有整個火星統一的救助係統。一般情況下,如果熔岩巨艦遇到危險,會到達這裏進行資源補充和簡單修理。也能夠進行對外聯係。
岩漿區和地殼的交界處。幾方地下城也布置了數千個臨時通訊點。臨時通訊點大部分是沒有人駐守的,這裏隻有能夠聯係地下城和基地的通訊網絡。
熔岩巨艦外觀看,很大。長度基本上控製在十公裏,寬度也有五公裏。在寬度方向分布著無數巨大的合金製作的操作臂。整體看像是一個千足蟲被截取了一截的樣子。或者說像是短腿的蜘蛛。
熔岩巨艦外觀看很大,但是內部空間可不大。隻有大概五百米寬,兩公裏長的區域是生活區和住宿區。而工作區是按職能嵌入在厚厚的防護層中的不同位置的。
進入熔岩巨艦的時候。輪崗的人員才第一次見到巨艦的負責人——紀榮華少將。他和當代紀元人類幾乎沒有差別。即使有差別,也低於當代紀元人類本身的差異。但是鄭惜文知道,他肯定是經曆過紀元戰爭的人。少將可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軍銜。比如剛來火星的時候,三個官員曾經單獨會見了十幾個較高軍銜的新人。那時探險者總隊副總隊長親自接見的他們。他的軍銜也隻是大校。一個原因是,他是文職,再一個原因是,他沒有參與上一次紀元戰爭。
這一批人不是第一批在熔岩巨艦中輪崗的。他們的輪崗流程是統一的。幾十人分成了六個組,在不同的工作區進行小輪崗。
這一次輪崗的時間是兩個月。巨艦的任務是在岩漿中繞著固定的方向行進,遇到沒有完全熔融的岩石,如果岩石有用處就會融化提取有用的物質,或者運迴駐地。如果岩石沒有用處,則會直接碾碎擊毀。沿途如果遇到阻止岩漿流動性的地殼凸起,那麽會經過分析來確定是抹平還是保留。
鄭惜文和三劉洋,章程以及其他三個人一組,這三個人中還包括一個叫賓利的翼國人。
他們第一周的輪崗地點是機械臂控製組。整個巨艦的機械臂一共有二百零三組。三組主臂每組有三人外加五個機器人控製。
二百標準機械臂是十人加上二十個機器人控製二十五組機械臂。一共八組。為了節省空間,這裏的機器人都有一個特征,不做仿生,並且沒有頭部。芯片普遍放在胸腔內部。
標注機械臂的工作有點程式化。沒有任務的時候就是輔助操作巨艦的轉向前進等操作。而且這種操作不需要自己動手操作,巨艦的係統就能夠自行完成了。
輪崗順利的進行了一個月。這一天所有輪崗的人員接到了通知,去第一,第二主操作臂處集合。巨艦已經探測到了前方有一個大概一公裏長寬高的物體。主臂將要檢測這個物體。以此來決定是銷毀還是開采煉化。
機械主臂之前沒有安排輪崗人員去就是在等待這個機會。主機械臂的實操才有意義,僅僅是演練沒什麽作用。
關於訪問強族的事情,鄭惜文是抵觸的。因為他這時候的身份和之前已經不同。以往他雖說頂著當代紀元人類軍銜第一人的頭銜。但是沒有任何官方職務。而現在他已經是青年聯席會議主席,這個屬於半官方組織。他訪問強族的意義就已經完全不同了。
鄭惜文也接到了轉到探險者部隊輪崗的通知。
火星的探險者部隊人員不算少。目前有幾千人,滿編應該是幾萬人。
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火星地心的探索。本身地球上有大量的地下城盟友存在,所以並沒有大規模探險者部隊存在。而火星不一樣。這裏的地下城數量稀少。而且互相敵視。所以天庭需要在這裏擁有絕對的實力碾壓。這就使得天庭在火星地幔岩漿海中的建立了第二基地。這裏擁有數量龐大的熔岩艦隊。
向沈少將辭行後,鄭惜文連同幾十位輪崗的人一起趕往第二基地的駐地。這些輪崗的人員中有五個《球球的煩惱》成員。章程,劉峰,大張偉,倪剛,三劉洋,這個三劉洋是記憶測試九級人員,不是東部守衛中隊的劉洋。
包括球球的煩惱在內的人員這幾十個人中有八成是《第一次地球保衛戰的人員》。另外七八個人是翼國代國和自由聯盟的記憶九級人員。
從人員搭配也能看出來,這次輪崗的人員全部都是軍事人員。之前和鄭惜文一起去過火紅聖域的鍾子楷,封文勳是初來火星的時候就在熔岩巨艦輪崗過的。
第二基地嚴格意義上說並沒有總部。他是由駐地和十幾艘熔岩巨艦群組成。大概2\/3的人是在熔岩巨艦群裏值班的。駐地隻有一千多人常駐。但是,所占的空間卻是極為龐大。駐地是順著地形分布的,有將近三千平方公裏的麵積。大部分是岩漿海的船塢。他們與迴基地檢修的熔岩巨艦人員一起構成了駐地的人口主體。鄭惜文準備加入的巨艦正在維修。已經修理完畢,在等待進一步檢測。巨艦裏麵的領導派了十個人帶領這幾十個輪崗的人員參觀了駐地和船塢。也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培訓。
在等待艦隊出發的時間,鄭惜文很無聊。除了鍛煉身體就是煉冥想氣,至於學習,他已經放棄了。
這時候他有點懷念桂陽昇仁恆聖弗蘭斯等人,甚至覺得哈拉蘇在這裏也挺好。可惜這些人火星的跑地球去了,地球的也都留在了地球。
五天後,鄭惜文等一眾人登上了檢修完畢的熔岩巨艦。他們將隨同熔岩巨艦巡遊地下岩漿區。
熔岩巨艦,顧名思義,它是可以在岩漿中行進的巨型戰艦。它存在的目的之一是采礦。另外一個目的是恢複星球的磁場。當然,很明顯,火星的磁場沒有恢複到能夠使人類在火星表麵正常生存的地步。
鄭惜文其實是很緊張的。在熔岩巨艦中的一個月將是完全與世隔離的一個月。龜仙人,火紅聖域,強族以及天庭在岩漿區與地殼交界處開辟了幾十個救助點。每個救助點有幾十人的常駐隊伍,那裏有整個火星統一的救助係統。一般情況下,如果熔岩巨艦遇到危險,會到達這裏進行資源補充和簡單修理。也能夠進行對外聯係。
岩漿區和地殼的交界處。幾方地下城也布置了數千個臨時通訊點。臨時通訊點大部分是沒有人駐守的,這裏隻有能夠聯係地下城和基地的通訊網絡。
熔岩巨艦外觀看,很大。長度基本上控製在十公裏,寬度也有五公裏。在寬度方向分布著無數巨大的合金製作的操作臂。整體看像是一個千足蟲被截取了一截的樣子。或者說像是短腿的蜘蛛。
熔岩巨艦外觀看很大,但是內部空間可不大。隻有大概五百米寬,兩公裏長的區域是生活區和住宿區。而工作區是按職能嵌入在厚厚的防護層中的不同位置的。
進入熔岩巨艦的時候。輪崗的人員才第一次見到巨艦的負責人——紀榮華少將。他和當代紀元人類幾乎沒有差別。即使有差別,也低於當代紀元人類本身的差異。但是鄭惜文知道,他肯定是經曆過紀元戰爭的人。少將可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軍銜。比如剛來火星的時候,三個官員曾經單獨會見了十幾個較高軍銜的新人。那時探險者總隊副總隊長親自接見的他們。他的軍銜也隻是大校。一個原因是,他是文職,再一個原因是,他沒有參與上一次紀元戰爭。
這一批人不是第一批在熔岩巨艦中輪崗的。他們的輪崗流程是統一的。幾十人分成了六個組,在不同的工作區進行小輪崗。
這一次輪崗的時間是兩個月。巨艦的任務是在岩漿中繞著固定的方向行進,遇到沒有完全熔融的岩石,如果岩石有用處就會融化提取有用的物質,或者運迴駐地。如果岩石沒有用處,則會直接碾碎擊毀。沿途如果遇到阻止岩漿流動性的地殼凸起,那麽會經過分析來確定是抹平還是保留。
鄭惜文和三劉洋,章程以及其他三個人一組,這三個人中還包括一個叫賓利的翼國人。
他們第一周的輪崗地點是機械臂控製組。整個巨艦的機械臂一共有二百零三組。三組主臂每組有三人外加五個機器人控製。
二百標準機械臂是十人加上二十個機器人控製二十五組機械臂。一共八組。為了節省空間,這裏的機器人都有一個特征,不做仿生,並且沒有頭部。芯片普遍放在胸腔內部。
標注機械臂的工作有點程式化。沒有任務的時候就是輔助操作巨艦的轉向前進等操作。而且這種操作不需要自己動手操作,巨艦的係統就能夠自行完成了。
輪崗順利的進行了一個月。這一天所有輪崗的人員接到了通知,去第一,第二主操作臂處集合。巨艦已經探測到了前方有一個大概一公裏長寬高的物體。主臂將要檢測這個物體。以此來決定是銷毀還是開采煉化。
機械主臂之前沒有安排輪崗人員去就是在等待這個機會。主機械臂的實操才有意義,僅僅是演練沒什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