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大廳內哭聲一片,都在為皇帝駕崩的噩耗或是悲傷或是竊喜,一時間,整個大廳的氛圍很是壓抑。
陳循卻不依不饒,“一具不明不白的屍體而已,太後和成王就都判了皇上的死訊,還請請專業的人員來比對這屍首的信息來確認是否是皇上,另外,大皇子是與皇上一起的,大皇子的蹤跡可有查到,陳曾弼陳大人,這些你可曾搜尋?”
青州總督陳曾弼咬了咬牙,這老匹夫可真是難纏啊。
“下官自然是搜尋過,在河底發現了一截小兒斷臂,其他的部位倒是暫未發現了。”帝國不會需要一個身有殘疾的繼承人,所以這大皇子找不找得到又有什麽區別呢。
“陳大人。”成王抬起頭,看向陳循,他眼睛嫣紅,語氣悲痛:“我與皇兄幾十年的兄弟,這人是不是皇兄本王和太後又怎會認錯,我皇兄的左手小指關節處有一顆痣,母後也是知道的,這,這屍首上一模一樣的地方也有,隨身的物品是對的,身體的特征也對的上,本王和母後也都指認了,陳大人如何還不相信。”
太後伸手指著屍首的手點了點頭,確認成王的話沒有錯。
陳循沒有再說話了,他抱著手靜立在廳堂之上。
封敏博覷著大廳中的情形,悄悄的拍了拍太後的手臂,“姑母,如今這情況,還得您來主持大局啊。”
一句話點醒了悲痛中的太後,是啊,如今她的兒子和孫子都沒了,那她的利益誰來保障,封家的利益誰來保障,太後的眸光不由落到了正趴在屍首旁邊痛哭的成王身上。成王是自己並肩作戰最為要好的姐妹的孩子,比起皇帝,他更像是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從不懈怠,他對自己一向恭順,當成親娘一樣在孝敬,若是皇位交給他,屆時再擇封氏女子為後,她和封家的榮光就能繼續延續下去了。
於是她拍了拍身邊的宮女,咿咿呀呀的嘀咕了幾句。
“太後說,如今皇上和大皇子遇難,二皇子失蹤杳無音訊,國不可一日無君,朝政大事也不能無人主理,成王是皇上最近的血親,哀家做主,讓成王監國,繼續搜索二皇子下落,若是仍未有消息...那便推舉明君,執掌大晟江山社稷。”
那宮女的話音落下,大廳中的官員俱是看向上首的太後。陳循更是冷哼一聲,“且不說如今皇上是生是死,皇位繼承事關我大晟朝的國祚綿長,理當宗室與前朝大臣共同商議決定,太後娘娘乃後宮女子,實在不宜牝雞司晨,在這裏指點江山。”
太後指著陳循被氣得喉嚨嗬嗬作響。
成王見狀忙對著太後磕頭道:“母後不可啊,兒臣無才無德,實在難當大任,還請母後三思,兒臣願踏遍大晟疆土也要將侄兒尋迴來,可憐侄兒小小年紀便遭此大難,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兒臣,兒臣愧對皇兄啊。”
“王爺與皇上當真是手足情深啊。”冉家一派的官員就有人出聲道。
“是啊,太後娘娘雖為後宮女子可她也是大晟的國母,皇上嫡親的母後,難道連說句話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封家一係的人對著陳循就開始辯駁。
“王爺情深義重,可太後娘娘的話也不無道理,國無君則亂家無主則亡,為我大晟百年基業著想也請早立明主,以安天下。”這是其他官員在為成王敲邊鼓。
成王假模假樣的開始第二次推辭,“陳大人莫要這樣說母後,母後的一番苦心全是為了我李家。本王自知才疏學淺不及皇兄半分,自是不敢高攀那位置。”
他抬頭與太後身邊的封敏博對了一個眼神,封敏博皺眉對著陳循道:“陳大人此言實在誅心,我姑母在先帝時被冊封為皇後兢兢業業打理後宮,皇上繼位後,我姑母規範後宮,輔導皇上,從來沒有二心。況且此前也有太後垂簾聽政的前例,我姑母在此刻提出一個建議又有什麽錯呢。”
“是啊,陳大人過於苛刻了。”
“微臣就讚同太後娘娘的話,也並不是一下就讓成王繼位,若是能找到皇子也可再議嘛。”孩子失蹤那麽久再找迴來誰認啊,你怎麽證明你自己是皇子呢,況且當權的人也不會允許的不是。
太後終於緩過來勁兒,她重重的拍了一下扶手,嘰裏呱啦說了一堆,她身邊的那宮女給她翻譯道:“這江山是李家的江山,你陳循不過是替李家看守的仆人罷了,也敢對主子的事情置喙。哀家與諸位大臣都同意剛才的決定,你陳循,沒有權利反對。”
陳循抱著尚方寶劍閉上眼睛,怎麽會有這麽愚蠢的......唉,算了,有點兒大不敬了。
陳循不說話了,氣氛驟然鬆快了許多,成王暗中拉攏的一些朝臣又開始諫言讓成王監國。
“太後娘娘說,成王你就不要推辭了,你是如今皇上唯一的血親,至親的手足,你是最有資格接替這皇位的。”
成王婉拒了又婉拒,還是沒有推辭過,他一副為難的樣子,朝著太後磕了三個頭,“非是兒臣貪圖權勢,兒臣隻是不想母後為難,不想祖宗基業就此旁落,兒臣就舔著臉應下這差事,也好告慰皇兄的在天之靈。”
“真感動啊,朕還沒死呢朕的母後和弟弟就忙不迭的要幫朕分擔起肩上的擔子了,實在是令朕大為驚歎呢。”
大廳外突然響起李其琛的聲音,眾人聞聲望去,就見李其琛長身玉立的站在庭院當中滿麵笑容的看著他們,他拿著一把折扇,放在手心中一敲一敲的,就像是敲在人心中一樣。
成王看到李其琛的瞬間瞳孔像針縮一般,他滿臉的不可置信,李其琛他不是已經被自己押在水牢當中了嗎?!
李德海站在李其琛身後笑眯眯的看著眾人,“諸位大人怎麽都愣神了呢,見到皇上連禮都忘啦?”
李德海那尖利的嗓音刺進眾人的耳朵中,唿啦啦的人跪了一地。
“皇上活了?!”
陳循卻不依不饒,“一具不明不白的屍體而已,太後和成王就都判了皇上的死訊,還請請專業的人員來比對這屍首的信息來確認是否是皇上,另外,大皇子是與皇上一起的,大皇子的蹤跡可有查到,陳曾弼陳大人,這些你可曾搜尋?”
青州總督陳曾弼咬了咬牙,這老匹夫可真是難纏啊。
“下官自然是搜尋過,在河底發現了一截小兒斷臂,其他的部位倒是暫未發現了。”帝國不會需要一個身有殘疾的繼承人,所以這大皇子找不找得到又有什麽區別呢。
“陳大人。”成王抬起頭,看向陳循,他眼睛嫣紅,語氣悲痛:“我與皇兄幾十年的兄弟,這人是不是皇兄本王和太後又怎會認錯,我皇兄的左手小指關節處有一顆痣,母後也是知道的,這,這屍首上一模一樣的地方也有,隨身的物品是對的,身體的特征也對的上,本王和母後也都指認了,陳大人如何還不相信。”
太後伸手指著屍首的手點了點頭,確認成王的話沒有錯。
陳循沒有再說話了,他抱著手靜立在廳堂之上。
封敏博覷著大廳中的情形,悄悄的拍了拍太後的手臂,“姑母,如今這情況,還得您來主持大局啊。”
一句話點醒了悲痛中的太後,是啊,如今她的兒子和孫子都沒了,那她的利益誰來保障,封家的利益誰來保障,太後的眸光不由落到了正趴在屍首旁邊痛哭的成王身上。成王是自己並肩作戰最為要好的姐妹的孩子,比起皇帝,他更像是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從不懈怠,他對自己一向恭順,當成親娘一樣在孝敬,若是皇位交給他,屆時再擇封氏女子為後,她和封家的榮光就能繼續延續下去了。
於是她拍了拍身邊的宮女,咿咿呀呀的嘀咕了幾句。
“太後說,如今皇上和大皇子遇難,二皇子失蹤杳無音訊,國不可一日無君,朝政大事也不能無人主理,成王是皇上最近的血親,哀家做主,讓成王監國,繼續搜索二皇子下落,若是仍未有消息...那便推舉明君,執掌大晟江山社稷。”
那宮女的話音落下,大廳中的官員俱是看向上首的太後。陳循更是冷哼一聲,“且不說如今皇上是生是死,皇位繼承事關我大晟朝的國祚綿長,理當宗室與前朝大臣共同商議決定,太後娘娘乃後宮女子,實在不宜牝雞司晨,在這裏指點江山。”
太後指著陳循被氣得喉嚨嗬嗬作響。
成王見狀忙對著太後磕頭道:“母後不可啊,兒臣無才無德,實在難當大任,還請母後三思,兒臣願踏遍大晟疆土也要將侄兒尋迴來,可憐侄兒小小年紀便遭此大難,他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兒臣,兒臣愧對皇兄啊。”
“王爺與皇上當真是手足情深啊。”冉家一派的官員就有人出聲道。
“是啊,太後娘娘雖為後宮女子可她也是大晟的國母,皇上嫡親的母後,難道連說句話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封家一係的人對著陳循就開始辯駁。
“王爺情深義重,可太後娘娘的話也不無道理,國無君則亂家無主則亡,為我大晟百年基業著想也請早立明主,以安天下。”這是其他官員在為成王敲邊鼓。
成王假模假樣的開始第二次推辭,“陳大人莫要這樣說母後,母後的一番苦心全是為了我李家。本王自知才疏學淺不及皇兄半分,自是不敢高攀那位置。”
他抬頭與太後身邊的封敏博對了一個眼神,封敏博皺眉對著陳循道:“陳大人此言實在誅心,我姑母在先帝時被冊封為皇後兢兢業業打理後宮,皇上繼位後,我姑母規範後宮,輔導皇上,從來沒有二心。況且此前也有太後垂簾聽政的前例,我姑母在此刻提出一個建議又有什麽錯呢。”
“是啊,陳大人過於苛刻了。”
“微臣就讚同太後娘娘的話,也並不是一下就讓成王繼位,若是能找到皇子也可再議嘛。”孩子失蹤那麽久再找迴來誰認啊,你怎麽證明你自己是皇子呢,況且當權的人也不會允許的不是。
太後終於緩過來勁兒,她重重的拍了一下扶手,嘰裏呱啦說了一堆,她身邊的那宮女給她翻譯道:“這江山是李家的江山,你陳循不過是替李家看守的仆人罷了,也敢對主子的事情置喙。哀家與諸位大臣都同意剛才的決定,你陳循,沒有權利反對。”
陳循抱著尚方寶劍閉上眼睛,怎麽會有這麽愚蠢的......唉,算了,有點兒大不敬了。
陳循不說話了,氣氛驟然鬆快了許多,成王暗中拉攏的一些朝臣又開始諫言讓成王監國。
“太後娘娘說,成王你就不要推辭了,你是如今皇上唯一的血親,至親的手足,你是最有資格接替這皇位的。”
成王婉拒了又婉拒,還是沒有推辭過,他一副為難的樣子,朝著太後磕了三個頭,“非是兒臣貪圖權勢,兒臣隻是不想母後為難,不想祖宗基業就此旁落,兒臣就舔著臉應下這差事,也好告慰皇兄的在天之靈。”
“真感動啊,朕還沒死呢朕的母後和弟弟就忙不迭的要幫朕分擔起肩上的擔子了,實在是令朕大為驚歎呢。”
大廳外突然響起李其琛的聲音,眾人聞聲望去,就見李其琛長身玉立的站在庭院當中滿麵笑容的看著他們,他拿著一把折扇,放在手心中一敲一敲的,就像是敲在人心中一樣。
成王看到李其琛的瞬間瞳孔像針縮一般,他滿臉的不可置信,李其琛他不是已經被自己押在水牢當中了嗎?!
李德海站在李其琛身後笑眯眯的看著眾人,“諸位大人怎麽都愣神了呢,見到皇上連禮都忘啦?”
李德海那尖利的嗓音刺進眾人的耳朵中,唿啦啦的人跪了一地。
“皇上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