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城海港區,一座新店開業,建築樓高四層,通體精雕細琢,落花紋、飛天女、偶有留白刻著情意綿綿詩......外表來看,高級的不要不要的,簡直如同藝術品。
誰能想到,這尼瑪是一座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大型會所。
朱常瀛站在街角端詳良久,琢磨著歐羅巴的歌劇院大概也就這個樣子,但論娛樂,歌劇院顯然不及萬春樓一根毛。
什麽是藝術,這就是藝術,玩到極致就是藝術。
千萬別扯什麽高雅,所謂的高雅也是從低俗慢慢演變來的,歌舞的原始動力就是性,裝什麽曲高和寡。前世,朱常瀛就討厭那些動輒大談人生感悟的所謂藝術家或者知名人士,學識未必有,裝逼第一名。
而大明藝術圈娛樂圈,那真是比前世可愛多了,秦淮河挨著夫子廟,文人不裝清高歌女不扮白蓮,花魁明碼標價,甭管賣藝還是賣身,總之老娘就是出來賣的,咱不裝。至於名著咱也不缺啊,隻是後世敗落了,沒人家歐羅巴能吹,所以就有了所謂的世界名著。
但你仔細想,認真的想,一個從未去過歐羅巴,不了解歐羅巴的人讀《神曲》能讀出什麽來,除了宗教迷信還能感受到什麽?就什麽都沒了。
至於大明有沒有誕生偉大的文學作品,必須要說,我大明的市井文學那是相當之可以,朱常瀛就以為《金瓶梅》是當世最偉大的作品,沒有之一。情節跌宕起伏、內容引人入勝、把人性描寫的入木三分,淋漓盡致。
好吧,一切都是借口,賣春太賺錢了,一座萬春樓一年的稅收,就能造出兩艘護衛艦來。
嗯,女人的軟磨硬泡也功不可沒。那娘們似乎捏住了朱常瀛的軟肋,正牌老婆不能玩的,她都能玩,而且會玩。兩人鬼混的時候,還有一段精彩對話。
男人情緒不佳,女人就問他為啥。
男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出煩惱,從南洋運來的土著貴族子弟太特釀煩人了,讀書不願,寫字犯困,至於禮法規矩,樹立大明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則更加無從談起,總之一句話,抵觸情緒高漲,歸化之路漫漫看不到盡頭。就在男人從下龍灣返迴之前,有個呂宋某酋長家的小兒子竟然選擇跳海自盡......理由也是奇葩,歸化司的人強迫他穿衣服再出門,他表示接受不了。
女人前仰後合,捂著小腹險些笑死過去。
她嘲笑男人是個傻子,手下的官員是一堆傻子。
朱常瀛大怒,對著女人屁股就是幾巴掌,把個女人打的嚶嚶亂叫。
女人忍著眼淚解釋。沒進萬春樓的男人千奇百怪,但進了萬春樓的男人就都一樣了,給老娘乖乖的掏銀子。人生苦短,誰不追求享樂呢?這土著也是一樣啊,人家本來就沒見過世麵,驟然來到花花世界,偏你叫人家吃苦,還想要人家聽你的話做你的狗,這不能夠啊。你得叫人家玩叫人家樂。
樂不思蜀,難道這樣的道理還要我一個女人來教麽?
朱常瀛無言以對,氣唿唿對女人說:我來,就從來沒掏過銀子!
女人憤憤,抓住男人那話,一口咬了下去!
原來頓悟是如此的簡單,策略一變,這路就通了。聖人果然就是聖人,三人行必有我師,老鴇的道理也是道理。自那日之後,對南洋貴族子弟的管控就放鬆了。
眼前又走過幾個沐猴而冠的家夥,身穿儒服,手搖折扇,嘰裏呱啦的走進萬春樓,也沒人逼他們,這些土老帽就自動自覺模仿起了大名騷客。
想起那些先生費勁吧啦的教他們讀書,真是日了狗的,何苦為難自己。
要不也進去觀瞻觀瞻?
算了,萬一碰到熟人就很不好,該死的袁可立三五天派人來查,不要去觸這個黴頭。
轉過身,朱常瀛背著手徜徉禦街,向著王府方向走。
屏東城六坊十八巷,城鎮人口四萬,以禦道兩側最為繁華。禦道南北朝向,一直延伸至海岸,東西各走不超過二十分鍾即是荒郊野地。注意,這是城內的荒郊野地,長六裏寬五裏的城池有一半還是空的。
抽空,朱常瀛總要喬裝出來親眼看看自己締造的世界真實模樣。
鬧市的稅碑猶在,字跡清晰,顯然剛剛被粉刷過。一個奇怪的現象,這碑文一般不用公款翻修,字跡模糊了自然有人前去塗漆。
稅碑左右各有一神像,左比幹右關公,年節大祭,諸商共舉,平日裏誰愛來祭誰祭,香火旺盛。這神像......不是官方所建,而是商戶眾籌請來的。
隨著工商業發展,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某些商會行會,其中的利益勾連鬥爭不可避免,商場如戰場,從來沒有桃花源。然而僅僅依靠法律還不足以形成規矩,而神明似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更靠譜。
最近,屏東又有了新變化。
從前來瀛州的人,不論窮富,哪怕在家鄉吃的是觀音土,來了瀛州也要抱怨幾句,說這地方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鬼都嫌棄。現在也罵,抱怨內陸的狗大戶前來抬高了地價,一邊竊喜家裏的田產升值一邊罵罵咧咧的掏銀子也跟風買地。隻要想罵,那總是有著各種理由的。
被罵不重要,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土地階梯稅製推行的效果如何,移民是不是一如既往。
其實還不錯,原本一家三四個兒子舍不得分家,老頭老太把個家看的鐵桶一般,兒媳抬不起頭,兒孫喘不過氣。遽然暴富的窮鬼隻學到了地主公地主婆的糟粕,逼死人命的事沒少出現。
事實證明,窮鬼是不能當家的,母豬可以上樹,但卻不知道怎麽下來。
朱常瀛從來也沒有把希望放在老一輩的窮鬼身上,青壯年、兒童才是可以改造的對象。至於那些老家夥,就慢慢熬吧,熬到他們死光。但也不能什麽也不做,所以就要逼著他們分家,不分家就不能購買土地。
效果很好,老家夥們以為分出幾個戶口本算個屁,爹還是爹兒子還是兒子,分家之後照舊是一家之主。然而並非如此,一旦分家就再也迴不去了,宗族仍舊會存在,但當土地不能壟斷在少數人手裏時也就失去了人身控製力。
嗯,就同推恩令一個意思。
朱常瀛為什麽不喜歡宗族抱團,為什麽討厭大家長製?這太簡單了,因為大明的稅基就是被宗族搞垮的,這村姓張,那村姓王,動輒上百壯丁抗稅,這尼瑪縣太爺來了也沒咒念,不商量著來毛都收不到一根。倘若某村出了個秀才舉人,就更要命,非但收不到稅還可能倒貼。
瀛州絕不能走大明的老路。
允許購買土地,但又通過稅收限製家庭人口,這就人為造就了勞動力短缺。
廣大中小地主瘋魔一般的去內陸挖人做佃戶,坑蒙拐騙那是什麽手段都用的,客觀上人口的增加比之從前更快了,很是魔幻。
然而人心不古,人口的自由流動讓本地人也好外來人也罷,總有不甘於地裏刨食的家夥流向城鎮。
新政推行兩個月,朱常瀛就發現屏東城的流動人口明顯增多,奴隸價格暴跌。
最明顯就是碼頭上的勞工,原本不是犯人就是奴隸,而今大半被自由民替換掉,奴隸則被賣去了更加操蛋的地方,比如拉去南洋開采硫磺。
照這麽發展下去,碼頭上冒出個丁力是遲早的事。
是奴隸效率低下還是這些漂洋過海來的窮逼勞動力成本太低?
觀察幾日,朱常瀛似乎有了自己的理解:大明人不懂奴隸製,不知道怎麽使用奴隸。
大明人口中的‘奴’同別人口中的‘奴’其實是不一樣的,前者代表身份地位,後者則指非人。
為什麽要考慮這些?因為放任這些無房無土地的無產人士不管,混亂是必然的,或許下次遠行歸來,城外就遍布貧民窟了。
如何控製瀛州人口有序增長,這是一門大學問,值得深思。
不知不覺間迴到王府。夜色闌珊,涼風徐徐,朱常瀛坐在書房,將今日所見所聞簡略記述。數日下來,已經累積了50幾頁過兩萬字。
在他看來,想做皇帝真的不是很難,但如何令大明做列強,並一直列強下去,隻發展點尖端武器是遠遠不夠的,製度要變,人心要變,文化要改良......方方麵麵,既不能脫離實際又不能畏首畏尾,這個尺寸的拿捏對他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一個事實擺在眼前,即便瀛州的基礎教育已經相當之可以了,但不可否認的,絕大多數大明人同他這個後來人的思維方式還是不一樣的。許多問題旁人看不到,但以後世的眼光來審視,就很容易發現端倪。
就說這旱廁,排泄物掏的倒是幹淨,三五日便被那些職業漚糞肥的小團體收走,別看這個活髒,卻是暴利。朱常瀛曾經多翻查閱資料,發現北宋時糞肥買賣便十分成熟了,在城鎮收納糞便,漚過之後賣給農戶,這是一門正經行當。所以在大明,屎尿橫流這種現象是根本沒有的,想要人家的屎尿,有時候還要掏錢來買的,便是街上的羊蛋蛋,牧羊人都要自己收走,不給人家占便宜的機會。讓歐羅巴人頭疼的問題,在大明根本就沒有。
然而朱常瀛關心的不是排泄物清理問題,而是牆壁上的殘留物,因為這玩意可以提煉芒硝,而芒硝又是製作火藥的必備物。
瀛州城鎮大量修建旱廁,就是為了這玩意,不客氣的說,可以將旱廁提升到戰略層麵來對待。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旱廁上的粗硝竟然無人收集,以至於結板掉落混入排泄物中。
要知道,瀛州在采的硝石礦本就不多,而開采提煉的過程更加不容易,導致成本偏高,這令朱常瀛大為惱火。
調查之下,方才知曉負責收集粗硝的負責方居然是兵工廠。
這不合常理,仔細深究,方才弄清原委。
卻原來澎湖初創時,島上隻有士兵工匠沒有平民,這個差事確實隻能由兵工廠自己來做。話說那時的兵工廠也還隻是個作坊,卻沒有想到這個製度一直延續了下來。然而雖然有這樣的製度,但隨著幾座硝石礦陸續開采,軍工廠上下就不願掏廁所了。活又髒又累,薪俸微薄,沒人願意幹。采集地點分散,人少了管不過來人多了就不如直接去買硝石。嗯,最主要的,購買硝石是生意,而掏廁所則沒有大筆銀錢往來,沒油水可撈。
事實就是這麽殘酷,大力營建的旱廁就隻是旱廁。
那些腦滿肥腸的家夥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堂堂瀛州之主竟然會跑去旱廁視察。
軍工廠,是一定要查的,但暴怒的朱常瀛冷靜下來之後,也覺這樣的製度極端可笑,或許並不是人的錯。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把它變為生意就是了,掏糞工會介意多賺一份錢麽?隻要定價合理,軍工廠大可坐等收貨,而且成本定然低過開采硝石!
類似這樣的雞毛蒜皮之事還有很多,沒發現瀛州也倒不了,照舊在擴張主義道路上狂奔,巨大的收益能掩蓋絕大多數問題,但如果能夠做的更好,為什麽不呢?而更深層次的考慮,則是要緩緩引導整個社會按著商業模式來運行,並且形成約定俗成的規則,尤其是官府,對待兵也好民也好商也好,白嫖要不得,那是取死之道。
忙完,朱常瀛抬頭掃了眼座鍾,不知不覺間就到了晚上九點。
將文件交給侍從,吩咐明日分發有司,這才起身溜溜達達走向後宅。
這個時辰,絕大多數人早就入睡了,數棟樓宇,隻有艾瑪同阮氏的燈還亮著。
朱常瀛腳步頓了頓,向著阮氏的小樓走去。
瀛王府,一道院牆分割內外宅。
前院五座建築,正中一座呈凹字形三層建築,為辦公區。王府直屬部門都在此地辦公,例如外交司,秘書室、親衛隊等等。其餘四座建築兩邊對稱,兩座為宿舍,一座為食堂,一座為禮堂。中央噴泉廣場,綠草茵茵,花樹環繞。
內宅,其實是一座園林,12座建築掩映在山石花草之間,七座主人宅、兩座宿舍、一座宴會廳、一座娛樂場、一座內學堂。
對於這樣的布局,朱常瀛還是滿意的。
傳統宮殿看似恢弘但使用麵積太低,歐羅巴宮殿則是一體式建築,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安排在一座樓裏。而王府建築則把東方建築的優雅同西方建築的空間相結合。
嗯,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將一座座三四層樓高的別墅點綴在花園裏,要體麵有體麵要景致有景致,美景美人,何其樂哉。
然而麵對一個有著公主病又特別粘人的女人,朱常瀛還是有些頭疼的。
政治婚姻,那也是婚姻。
誰能想到,這尼瑪是一座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大型會所。
朱常瀛站在街角端詳良久,琢磨著歐羅巴的歌劇院大概也就這個樣子,但論娛樂,歌劇院顯然不及萬春樓一根毛。
什麽是藝術,這就是藝術,玩到極致就是藝術。
千萬別扯什麽高雅,所謂的高雅也是從低俗慢慢演變來的,歌舞的原始動力就是性,裝什麽曲高和寡。前世,朱常瀛就討厭那些動輒大談人生感悟的所謂藝術家或者知名人士,學識未必有,裝逼第一名。
而大明藝術圈娛樂圈,那真是比前世可愛多了,秦淮河挨著夫子廟,文人不裝清高歌女不扮白蓮,花魁明碼標價,甭管賣藝還是賣身,總之老娘就是出來賣的,咱不裝。至於名著咱也不缺啊,隻是後世敗落了,沒人家歐羅巴能吹,所以就有了所謂的世界名著。
但你仔細想,認真的想,一個從未去過歐羅巴,不了解歐羅巴的人讀《神曲》能讀出什麽來,除了宗教迷信還能感受到什麽?就什麽都沒了。
至於大明有沒有誕生偉大的文學作品,必須要說,我大明的市井文學那是相當之可以,朱常瀛就以為《金瓶梅》是當世最偉大的作品,沒有之一。情節跌宕起伏、內容引人入勝、把人性描寫的入木三分,淋漓盡致。
好吧,一切都是借口,賣春太賺錢了,一座萬春樓一年的稅收,就能造出兩艘護衛艦來。
嗯,女人的軟磨硬泡也功不可沒。那娘們似乎捏住了朱常瀛的軟肋,正牌老婆不能玩的,她都能玩,而且會玩。兩人鬼混的時候,還有一段精彩對話。
男人情緒不佳,女人就問他為啥。
男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說出煩惱,從南洋運來的土著貴族子弟太特釀煩人了,讀書不願,寫字犯困,至於禮法規矩,樹立大明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則更加無從談起,總之一句話,抵觸情緒高漲,歸化之路漫漫看不到盡頭。就在男人從下龍灣返迴之前,有個呂宋某酋長家的小兒子竟然選擇跳海自盡......理由也是奇葩,歸化司的人強迫他穿衣服再出門,他表示接受不了。
女人前仰後合,捂著小腹險些笑死過去。
她嘲笑男人是個傻子,手下的官員是一堆傻子。
朱常瀛大怒,對著女人屁股就是幾巴掌,把個女人打的嚶嚶亂叫。
女人忍著眼淚解釋。沒進萬春樓的男人千奇百怪,但進了萬春樓的男人就都一樣了,給老娘乖乖的掏銀子。人生苦短,誰不追求享樂呢?這土著也是一樣啊,人家本來就沒見過世麵,驟然來到花花世界,偏你叫人家吃苦,還想要人家聽你的話做你的狗,這不能夠啊。你得叫人家玩叫人家樂。
樂不思蜀,難道這樣的道理還要我一個女人來教麽?
朱常瀛無言以對,氣唿唿對女人說:我來,就從來沒掏過銀子!
女人憤憤,抓住男人那話,一口咬了下去!
原來頓悟是如此的簡單,策略一變,這路就通了。聖人果然就是聖人,三人行必有我師,老鴇的道理也是道理。自那日之後,對南洋貴族子弟的管控就放鬆了。
眼前又走過幾個沐猴而冠的家夥,身穿儒服,手搖折扇,嘰裏呱啦的走進萬春樓,也沒人逼他們,這些土老帽就自動自覺模仿起了大名騷客。
想起那些先生費勁吧啦的教他們讀書,真是日了狗的,何苦為難自己。
要不也進去觀瞻觀瞻?
算了,萬一碰到熟人就很不好,該死的袁可立三五天派人來查,不要去觸這個黴頭。
轉過身,朱常瀛背著手徜徉禦街,向著王府方向走。
屏東城六坊十八巷,城鎮人口四萬,以禦道兩側最為繁華。禦道南北朝向,一直延伸至海岸,東西各走不超過二十分鍾即是荒郊野地。注意,這是城內的荒郊野地,長六裏寬五裏的城池有一半還是空的。
抽空,朱常瀛總要喬裝出來親眼看看自己締造的世界真實模樣。
鬧市的稅碑猶在,字跡清晰,顯然剛剛被粉刷過。一個奇怪的現象,這碑文一般不用公款翻修,字跡模糊了自然有人前去塗漆。
稅碑左右各有一神像,左比幹右關公,年節大祭,諸商共舉,平日裏誰愛來祭誰祭,香火旺盛。這神像......不是官方所建,而是商戶眾籌請來的。
隨著工商業發展,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某些商會行會,其中的利益勾連鬥爭不可避免,商場如戰場,從來沒有桃花源。然而僅僅依靠法律還不足以形成規矩,而神明似乎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更靠譜。
最近,屏東又有了新變化。
從前來瀛州的人,不論窮富,哪怕在家鄉吃的是觀音土,來了瀛州也要抱怨幾句,說這地方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鬼都嫌棄。現在也罵,抱怨內陸的狗大戶前來抬高了地價,一邊竊喜家裏的田產升值一邊罵罵咧咧的掏銀子也跟風買地。隻要想罵,那總是有著各種理由的。
被罵不重要,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土地階梯稅製推行的效果如何,移民是不是一如既往。
其實還不錯,原本一家三四個兒子舍不得分家,老頭老太把個家看的鐵桶一般,兒媳抬不起頭,兒孫喘不過氣。遽然暴富的窮鬼隻學到了地主公地主婆的糟粕,逼死人命的事沒少出現。
事實證明,窮鬼是不能當家的,母豬可以上樹,但卻不知道怎麽下來。
朱常瀛從來也沒有把希望放在老一輩的窮鬼身上,青壯年、兒童才是可以改造的對象。至於那些老家夥,就慢慢熬吧,熬到他們死光。但也不能什麽也不做,所以就要逼著他們分家,不分家就不能購買土地。
效果很好,老家夥們以為分出幾個戶口本算個屁,爹還是爹兒子還是兒子,分家之後照舊是一家之主。然而並非如此,一旦分家就再也迴不去了,宗族仍舊會存在,但當土地不能壟斷在少數人手裏時也就失去了人身控製力。
嗯,就同推恩令一個意思。
朱常瀛為什麽不喜歡宗族抱團,為什麽討厭大家長製?這太簡單了,因為大明的稅基就是被宗族搞垮的,這村姓張,那村姓王,動輒上百壯丁抗稅,這尼瑪縣太爺來了也沒咒念,不商量著來毛都收不到一根。倘若某村出了個秀才舉人,就更要命,非但收不到稅還可能倒貼。
瀛州絕不能走大明的老路。
允許購買土地,但又通過稅收限製家庭人口,這就人為造就了勞動力短缺。
廣大中小地主瘋魔一般的去內陸挖人做佃戶,坑蒙拐騙那是什麽手段都用的,客觀上人口的增加比之從前更快了,很是魔幻。
然而人心不古,人口的自由流動讓本地人也好外來人也罷,總有不甘於地裏刨食的家夥流向城鎮。
新政推行兩個月,朱常瀛就發現屏東城的流動人口明顯增多,奴隸價格暴跌。
最明顯就是碼頭上的勞工,原本不是犯人就是奴隸,而今大半被自由民替換掉,奴隸則被賣去了更加操蛋的地方,比如拉去南洋開采硫磺。
照這麽發展下去,碼頭上冒出個丁力是遲早的事。
是奴隸效率低下還是這些漂洋過海來的窮逼勞動力成本太低?
觀察幾日,朱常瀛似乎有了自己的理解:大明人不懂奴隸製,不知道怎麽使用奴隸。
大明人口中的‘奴’同別人口中的‘奴’其實是不一樣的,前者代表身份地位,後者則指非人。
為什麽要考慮這些?因為放任這些無房無土地的無產人士不管,混亂是必然的,或許下次遠行歸來,城外就遍布貧民窟了。
如何控製瀛州人口有序增長,這是一門大學問,值得深思。
不知不覺間迴到王府。夜色闌珊,涼風徐徐,朱常瀛坐在書房,將今日所見所聞簡略記述。數日下來,已經累積了50幾頁過兩萬字。
在他看來,想做皇帝真的不是很難,但如何令大明做列強,並一直列強下去,隻發展點尖端武器是遠遠不夠的,製度要變,人心要變,文化要改良......方方麵麵,既不能脫離實際又不能畏首畏尾,這個尺寸的拿捏對他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一個事實擺在眼前,即便瀛州的基礎教育已經相當之可以了,但不可否認的,絕大多數大明人同他這個後來人的思維方式還是不一樣的。許多問題旁人看不到,但以後世的眼光來審視,就很容易發現端倪。
就說這旱廁,排泄物掏的倒是幹淨,三五日便被那些職業漚糞肥的小團體收走,別看這個活髒,卻是暴利。朱常瀛曾經多翻查閱資料,發現北宋時糞肥買賣便十分成熟了,在城鎮收納糞便,漚過之後賣給農戶,這是一門正經行當。所以在大明,屎尿橫流這種現象是根本沒有的,想要人家的屎尿,有時候還要掏錢來買的,便是街上的羊蛋蛋,牧羊人都要自己收走,不給人家占便宜的機會。讓歐羅巴人頭疼的問題,在大明根本就沒有。
然而朱常瀛關心的不是排泄物清理問題,而是牆壁上的殘留物,因為這玩意可以提煉芒硝,而芒硝又是製作火藥的必備物。
瀛州城鎮大量修建旱廁,就是為了這玩意,不客氣的說,可以將旱廁提升到戰略層麵來對待。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旱廁上的粗硝竟然無人收集,以至於結板掉落混入排泄物中。
要知道,瀛州在采的硝石礦本就不多,而開采提煉的過程更加不容易,導致成本偏高,這令朱常瀛大為惱火。
調查之下,方才知曉負責收集粗硝的負責方居然是兵工廠。
這不合常理,仔細深究,方才弄清原委。
卻原來澎湖初創時,島上隻有士兵工匠沒有平民,這個差事確實隻能由兵工廠自己來做。話說那時的兵工廠也還隻是個作坊,卻沒有想到這個製度一直延續了下來。然而雖然有這樣的製度,但隨著幾座硝石礦陸續開采,軍工廠上下就不願掏廁所了。活又髒又累,薪俸微薄,沒人願意幹。采集地點分散,人少了管不過來人多了就不如直接去買硝石。嗯,最主要的,購買硝石是生意,而掏廁所則沒有大筆銀錢往來,沒油水可撈。
事實就是這麽殘酷,大力營建的旱廁就隻是旱廁。
那些腦滿肥腸的家夥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堂堂瀛州之主竟然會跑去旱廁視察。
軍工廠,是一定要查的,但暴怒的朱常瀛冷靜下來之後,也覺這樣的製度極端可笑,或許並不是人的錯。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把它變為生意就是了,掏糞工會介意多賺一份錢麽?隻要定價合理,軍工廠大可坐等收貨,而且成本定然低過開采硝石!
類似這樣的雞毛蒜皮之事還有很多,沒發現瀛州也倒不了,照舊在擴張主義道路上狂奔,巨大的收益能掩蓋絕大多數問題,但如果能夠做的更好,為什麽不呢?而更深層次的考慮,則是要緩緩引導整個社會按著商業模式來運行,並且形成約定俗成的規則,尤其是官府,對待兵也好民也好商也好,白嫖要不得,那是取死之道。
忙完,朱常瀛抬頭掃了眼座鍾,不知不覺間就到了晚上九點。
將文件交給侍從,吩咐明日分發有司,這才起身溜溜達達走向後宅。
這個時辰,絕大多數人早就入睡了,數棟樓宇,隻有艾瑪同阮氏的燈還亮著。
朱常瀛腳步頓了頓,向著阮氏的小樓走去。
瀛王府,一道院牆分割內外宅。
前院五座建築,正中一座呈凹字形三層建築,為辦公區。王府直屬部門都在此地辦公,例如外交司,秘書室、親衛隊等等。其餘四座建築兩邊對稱,兩座為宿舍,一座為食堂,一座為禮堂。中央噴泉廣場,綠草茵茵,花樹環繞。
內宅,其實是一座園林,12座建築掩映在山石花草之間,七座主人宅、兩座宿舍、一座宴會廳、一座娛樂場、一座內學堂。
對於這樣的布局,朱常瀛還是滿意的。
傳統宮殿看似恢弘但使用麵積太低,歐羅巴宮殿則是一體式建築,恨不得把所有人都安排在一座樓裏。而王府建築則把東方建築的優雅同西方建築的空間相結合。
嗯,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將一座座三四層樓高的別墅點綴在花園裏,要體麵有體麵要景致有景致,美景美人,何其樂哉。
然而麵對一個有著公主病又特別粘人的女人,朱常瀛還是有些頭疼的。
政治婚姻,那也是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