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太監李鳳走了狗屎運,戴罪立功,苟全性命,追隨曹化淳清繳贓款去也。
文官暴跳如雷,對瀛王這種姑息養奸,任人唯親的霸道行徑表達出無以複加的憤慨。
瀛王殿下勉力安撫,表示你們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以告,但證據呢,原告呢,總不能僅憑你們紅口白牙一張嘴,就給李鳳定罪,皇帝的家奴隻有皇帝能處置,去搜集證據吧,在我這裏唧唧歪歪木有用。
臨近黃昏,人去樓空。
幾名官員卻沒有走,偷偷摸摸,戰戰兢兢前來瀛王麵前請罪。
無他,李鳳將他們給賣了,將他們如何暗中配合謀人田產房宅,分贓納賄的細節交代的清清楚楚。坦白從寬還是抗拒從嚴?李鳳的軌跡為他們指引了一條出路。
瀛王劈頭蓋臉一頓罵,令他們上繳贓款,改過自新,以觀後效。
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手握罪證輕易便將這些狗才拿捏在手中。這樣的人不是一個,而是數十,官位最高者至四品,當初福建那場風波,也沒有牽扯到如此多的官員。
也許有另外一種可能,福建那場風波朱常瀛是發起人,但卻並沒有參與案件審理,許多罪行被官員刻意隱匿了。
不重要,這都不重要,朱常瀛暫時還沒有興致在官場肅貪,但若要在廣東迅速構建勢力,推行新法,那就必須保住這些人的狗命。
有了這些人,瀛洲的稅吏大軍才能在搜贓的同時,順勢接管整個廣東稅務,推行各項稅費,無形中的阻力將極大減少。貪官就是咬人的狗,沒有原則,而那些自詡清流的士大夫,才是變法的最大阻力。前者拿錢辦事,後者既當又立。
這又是一場長期戰爭,朱常瀛把這份重任交給了曹化淳。
這邊安排下去,另一項改革又擺在案頭。
改革朝貢貿易體係!
說起這個來,那真是一把辛酸淚,如今的朝貢貿易非但沒有為朝廷紓解稅款,反而淪為各方勢力非法牟利的工具。
為何會這樣,就要從懷遠驛設置的最初目的說起。
成祖爺開拓海外,修懷遠驛以款待諸國貢使,互通有無,厚往而薄來。
但成祖爺又不傻,為什麽這麽做呢?那是有前提的,你得在政治、軍事上從屬於我,否則屁也休想拿到。從這個角度來看,懷遠驛的修建本質上是海外擴張的一部分,而非甘當冤大頭。
攻下安南,設立交趾布政使司就是成祖爺野心的鐵證。
可能是成祖爺走的急沒有將後事交代清楚?也可能完全沒有想到子孫後代都是菜逼?總之大好的局麵很快就走了下坡路。
好聖孫放棄交趾,撤出南海,這座懷遠驛卻仍舊被保留下來,然而卻喪失了政治功能,淪為爭麵子的排麵。
貢使來朝,以物易物,貢一反三。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導致各類南洋使者往來大明比特釀的鑽女人被窩還要積極。漸漸的,朝廷撐不住了,要辣麽多胡椒有啥用,窮人吃不起,富人用的也不多,給官員發工資既不能當飯吃又賣不出去。
舉國官員罵罵咧咧,苦胡椒久矣。
張太嶽就幹過拿胡椒給官員發工資這等事,結果胡椒賣不出去,以至於有官員家裏揭不開鍋,被逼的上吊自殺。
誰能想到啊,南洋的一粒胡椒,竟然逼死了萬裏之外的京官!
沒辦法,麵子裏子終究要選一個,於是乎中樞發下通知,規定各國朝貢船隻數量,能少則少,能別來最好別來。
但木有用,認爹這麽多年,豈是你說不要就不要的,我就要來!
明爹沒有辦法,又出通知,來可以,但對貢品數量做出規定,至於富餘的,則準許貢品就地發賣。
瘋了,瘋了,要賺小錢錢,明爹的味道就是香!
明爹一看不對勁啊,合著你們不是來孝敬爹的,而是來爭家產的,於是乎就有了抽分,也就是關稅。除真正的貢品以外,都給我交稅!
但抽分也擋不住朝貢的熱情,明爹顯然低估了大明物產在海外的實際價值,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朝廷的高官沒有一個曾經出過國留過學,不知道海外物價。
在感歎海外怎麽這麽多窮逼的同時,也就沒有其他動作了,漠然視之。
親兒子廣東表示很開森,鴻運當頭,天降富貴,真應了那句話,站在風口,母豬也能飛上天!
這麽大的蛋糕如何分配呢?誰有資格同貢使做生意?誰的船能出海?誰的船能進出珠江口還不上稅?這個權力最初握在以海道為首的地方官府手裏,而後為李鳳,可不論哪個來管,都躲不過層層扒皮,中飽私囊,國庫一分稅銀別想多拿的結局。這部分利益在地方就被吃幹抹淨了!
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朱常瀛早有謀劃。
第一步,釜底抽薪,市舶司衙門大換血。
這一步並不困難,李鳳手下的歪瓜裂棗該抓捕的抓捕,該遣散的遣散,瀛洲的海關人才真心不缺,幹就是了。事實上,大批人員早已入駐,交接工作已經步入尾聲。
第二步,重塑宗藩關係!
李鳳這個狗東西,有奶便是娘,亂七八糟登記在案的藩國就有一百多個,核對之後,竟然有一大半是我大明走私販冒充的,就還有定居海外商人,搖身一變自稱使者的,白蘿卜雕個章,你說是哪國就是哪國,橫豎也沒辦法去查。
當然,李鳳還沒有膽大包天到利用這些冒牌貨向朝廷索要恩賞的地步,對於有史以來的朝貢國,禮部也是有著記錄的,想要亂來也難。
這種憑空捏造的朝貢關係實屬為了進入大明市場所形成的錢權交易,說起來,這也可算關稅,隻不過都揣進了私人腰包。
這怎麽能行,南洋有多少國,哪些國同大明有著合法朝貢關係,哪些國想要同大明開展朝貢關係,也沒人清晰如朱常瀛了。
去偽存真,權衡利弊,最後隻餘13國。
高平莫國、交趾鄭國、安南阮國、占婆、蘇祿、渤泥、暹羅、大泥、柔佛、馬打藍、井裏汶、萬丹、戈瓦。
其實不知名小國還有更多,就比如特爾納特同蒂多雷,但沒有必要拉進來,實力孱弱,人口稀少,最多也就算依附於瀛州之下的附屬勢力,或許將來的某一日就消失了,又何苦折騰。
如何對待同朝貢國的關係,朝廷置若罔聞,漠不關心,但朱常瀛卻不能不慎重對待。
移民南洋就是朱常瀛最大的國策,如何在紛亂的南洋謀取最優解,一直是瀛王大老爺最為操心的問題。
布局一直在做,但沒有大明皇帝的聖旨未免名不正言不順,而今卻要好生梳理一番。
之前瀛州內部暗中將南洋諸國劃分三等,盟友、保護國、貿易國,如今則完全擺在台麵上,公之於眾。
第一等,忠順藩國。
需要滿足五點條件。
第一,國王登基必須經大明皇帝冊封。
第二,兩國通商僑居不設限製,關稅由大明托管。
第三,該國有大明駐軍,戰時本國軍隊亦需服從大明調遣。
第四,移風易俗,推行儒教。
第五,該國同其他國度締結條約必須經大明核準。
五大條款之下又有若幹細則,洋洋灑灑十幾頁,總之就是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全麵漢化來換取大明的保護同扶持。
別說不願意,朱常瀛還真就不想太多國往裏湊,因為湊進來就相當於大明管轄之下的一個羈縻州,其子民也幾乎等同於大明子民,不好意思拚命剝削了。
目前滿足條件的隻有兩國,東海琉球,南洋蘇祿。
條約早就簽字蓋章,握在朱常瀛手中,隻等湊齊了送入京城敲上皇帝玉璽。
其實兩國略有不同。
琉球國王冊封自不必說,早就約定俗成,而今軍事、經濟、外交也完全握在瀛洲手中,文教正在鋪開,說他是大明一府也完全不過分,而琉球王則幾乎等同於大明一藩王,就吃喝玩樂吧。
蘇祿顯然還沒有走到這一步,相差十萬八千裏,那位蘇祿王也是個愛折騰的主,連年征戰,一心想要做大做強,將棉蘭老島納入掌控。由瀛州托管的關稅都被這廝換成了武器,就還欠著瀛州幾萬兩。
這都不重要,慢慢來,哪天他死在外邊,作為好兄弟的朱常瀛一定好生照顧他那些後宮,並傾力扶植他的繼承人。
說也奇怪,棉蘭老島也不知有什麽魔力,西班利亞念念不忘,蘇祿也是如此。就去爭吧,瀛州軍避而遠之,四百年後的曆史告訴朱常瀛,那地方誰也征服不了,雨林裏的土著牛著呢。
第二等,保護國。
除接受大明皇帝冊封,不得僭越稱帝之外,其他四點滿足任意兩點即可。
所謂的保護國,即在受到外來侵略時,大明軍可提供有條件保護,或者提供武器或者直接出兵或者貸款。而這個條件就很寬泛而沒有具體規定了。
滿足這個條件的不多,同樣隻有兩個,中南半島的占婆,婆羅洲的渤泥。協議同樣是早就簽訂了的,隻等皇帝落印。
第三等,宗藩國。
隻要接受大明皇帝冊封,同意關稅協商就成。最典型莫過於安南,暹羅,名義大過於實際,約束力極其有限,大泥、安南等國也屬此列。
除此之外,還有個第四等,貿易國。
冊封都不需要,但凡同大明有正常貿易的皆可劃入此列。
人分親疏遠近,國與國自然也不例外,利益隻是其中一個考量指標,是否彼此認同才是根本,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彼此認同,也很難形成利益共同體。
就如安南三股勢力,其文化同大明同根同源,但骨子裏就是看大明不順眼,看不順眼就對了,朱常瀛看他們也是如此。
既然劃分了等級,那麽待遇自然不同,第一等不需要說,享受大明人同等待遇,第二等除擁有朝廷規定的朝貢待遇之外,其國商人還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減免。第三等則隻擁有朝廷規定的朝貢待遇,其國商人將得不到任何稅收減免。
國際慣例,對外國商人征收的關稅自然要比本國商人高,而且高很多。
第四等,正常生意往來而已,譬如亞齊、真臘、西屬馬尼拉、尼德蘭東印度公司、葡屬商人等等,既然為最低一等,關稅自然更高。
這就是經過多次討論,幾經修改而來的大明新式宗藩體係。
他不完美,但卻是當下的最優解。
政治上以法統確立大明在南洋的霸主地位,經濟上以關稅調節外國商船來明數量,在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的同時,又能促進大明手工業航運業發展。軍事上也不會單打獨鬥,而是在拉攏小部分盟友的同時,極力減少敵人!
第三步,頒布實施《關稅法案》。
法案要旨有二。
第一,對原料進口施以低關稅,甚至免稅。譬如糧食、棉花、皮料,礦產,木材。
第二,對貴金屬成品施以高關稅,譬如金銀飾品、銅質用具。
第四步,劃定市舶司轄區,拍賣土地,鼓勵商人入駐,設立各類手工工場,工場自成立之日起兩年免征經營稅。
新法將通行福建、廣東、瀛州諸市舶司,關稅司。
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間已是臨近7月底,朱常瀛輾轉懷遠驛、香山澳、赤柱島三地督查,幾乎到了廢寢忘食,我將無我的地步。
想要強國富民,隻靠嘴炮是不行的,玩弄權術更是旁門左道,就特釀要甩開膀子真抓實幹,真真切切讓士紳百姓看到好處。
幾句話就改變曆史,那都是文人杜撰出來的小作文,狗屁不通。
變化是顯而易見的,7月26日這一天,三艘大福滿載貨物駛出懷遠驛碼頭,將經停澎湖、寧波,趕往北塘。
一船滿載硬木家具、一艘滿載蔗糖、一船滿載荔枝、龍眼、芒果、蜜餞、陳皮、沉香等等。
往常,似這樣的大宗貨物運往北方幾乎是不可能之事,北方99%的人都不曉得龍眼、荔枝是個啥。而今日,這一切將成為可能。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商人跳出來冒險承擔這份風險,所有的新鮮水果都是北洋商行自營。
這都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即便中途爛了丟海裏,這點損失也無所謂,而一旦成功,京城的貴圈一定會被小小的震撼一下。
朱常瀛就喜歡這些老摳嘖嘖稱奇,舍不得掏銀子又隻能掏銀子的鬼模樣。
嗯,還有皇帝老子,基本可以實現荔枝自由了。
眼見懷遠驛、香山澳兩市舶司步入正軌,赤柱島軍港的建設也有條不紊,朱常瀛方才得暇,準備收拾行囊,去廣州府遛一圈,遊山玩水,陶冶情操,順便帶幾名畫師素描廣州城街景,留作後世觀瞻。
結果事與願違,兩廣總督張鳴岡慌慌張張趕來,言說有軍機大事相商!
文官暴跳如雷,對瀛王這種姑息養奸,任人唯親的霸道行徑表達出無以複加的憤慨。
瀛王殿下勉力安撫,表示你們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以告,但證據呢,原告呢,總不能僅憑你們紅口白牙一張嘴,就給李鳳定罪,皇帝的家奴隻有皇帝能處置,去搜集證據吧,在我這裏唧唧歪歪木有用。
臨近黃昏,人去樓空。
幾名官員卻沒有走,偷偷摸摸,戰戰兢兢前來瀛王麵前請罪。
無他,李鳳將他們給賣了,將他們如何暗中配合謀人田產房宅,分贓納賄的細節交代的清清楚楚。坦白從寬還是抗拒從嚴?李鳳的軌跡為他們指引了一條出路。
瀛王劈頭蓋臉一頓罵,令他們上繳贓款,改過自新,以觀後效。
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手握罪證輕易便將這些狗才拿捏在手中。這樣的人不是一個,而是數十,官位最高者至四品,當初福建那場風波,也沒有牽扯到如此多的官員。
也許有另外一種可能,福建那場風波朱常瀛是發起人,但卻並沒有參與案件審理,許多罪行被官員刻意隱匿了。
不重要,這都不重要,朱常瀛暫時還沒有興致在官場肅貪,但若要在廣東迅速構建勢力,推行新法,那就必須保住這些人的狗命。
有了這些人,瀛洲的稅吏大軍才能在搜贓的同時,順勢接管整個廣東稅務,推行各項稅費,無形中的阻力將極大減少。貪官就是咬人的狗,沒有原則,而那些自詡清流的士大夫,才是變法的最大阻力。前者拿錢辦事,後者既當又立。
這又是一場長期戰爭,朱常瀛把這份重任交給了曹化淳。
這邊安排下去,另一項改革又擺在案頭。
改革朝貢貿易體係!
說起這個來,那真是一把辛酸淚,如今的朝貢貿易非但沒有為朝廷紓解稅款,反而淪為各方勢力非法牟利的工具。
為何會這樣,就要從懷遠驛設置的最初目的說起。
成祖爺開拓海外,修懷遠驛以款待諸國貢使,互通有無,厚往而薄來。
但成祖爺又不傻,為什麽這麽做呢?那是有前提的,你得在政治、軍事上從屬於我,否則屁也休想拿到。從這個角度來看,懷遠驛的修建本質上是海外擴張的一部分,而非甘當冤大頭。
攻下安南,設立交趾布政使司就是成祖爺野心的鐵證。
可能是成祖爺走的急沒有將後事交代清楚?也可能完全沒有想到子孫後代都是菜逼?總之大好的局麵很快就走了下坡路。
好聖孫放棄交趾,撤出南海,這座懷遠驛卻仍舊被保留下來,然而卻喪失了政治功能,淪為爭麵子的排麵。
貢使來朝,以物易物,貢一反三。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導致各類南洋使者往來大明比特釀的鑽女人被窩還要積極。漸漸的,朝廷撐不住了,要辣麽多胡椒有啥用,窮人吃不起,富人用的也不多,給官員發工資既不能當飯吃又賣不出去。
舉國官員罵罵咧咧,苦胡椒久矣。
張太嶽就幹過拿胡椒給官員發工資這等事,結果胡椒賣不出去,以至於有官員家裏揭不開鍋,被逼的上吊自殺。
誰能想到啊,南洋的一粒胡椒,竟然逼死了萬裏之外的京官!
沒辦法,麵子裏子終究要選一個,於是乎中樞發下通知,規定各國朝貢船隻數量,能少則少,能別來最好別來。
但木有用,認爹這麽多年,豈是你說不要就不要的,我就要來!
明爹沒有辦法,又出通知,來可以,但對貢品數量做出規定,至於富餘的,則準許貢品就地發賣。
瘋了,瘋了,要賺小錢錢,明爹的味道就是香!
明爹一看不對勁啊,合著你們不是來孝敬爹的,而是來爭家產的,於是乎就有了抽分,也就是關稅。除真正的貢品以外,都給我交稅!
但抽分也擋不住朝貢的熱情,明爹顯然低估了大明物產在海外的實際價值,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朝廷的高官沒有一個曾經出過國留過學,不知道海外物價。
在感歎海外怎麽這麽多窮逼的同時,也就沒有其他動作了,漠然視之。
親兒子廣東表示很開森,鴻運當頭,天降富貴,真應了那句話,站在風口,母豬也能飛上天!
這麽大的蛋糕如何分配呢?誰有資格同貢使做生意?誰的船能出海?誰的船能進出珠江口還不上稅?這個權力最初握在以海道為首的地方官府手裏,而後為李鳳,可不論哪個來管,都躲不過層層扒皮,中飽私囊,國庫一分稅銀別想多拿的結局。這部分利益在地方就被吃幹抹淨了!
如何收拾這個爛攤子,朱常瀛早有謀劃。
第一步,釜底抽薪,市舶司衙門大換血。
這一步並不困難,李鳳手下的歪瓜裂棗該抓捕的抓捕,該遣散的遣散,瀛洲的海關人才真心不缺,幹就是了。事實上,大批人員早已入駐,交接工作已經步入尾聲。
第二步,重塑宗藩關係!
李鳳這個狗東西,有奶便是娘,亂七八糟登記在案的藩國就有一百多個,核對之後,竟然有一大半是我大明走私販冒充的,就還有定居海外商人,搖身一變自稱使者的,白蘿卜雕個章,你說是哪國就是哪國,橫豎也沒辦法去查。
當然,李鳳還沒有膽大包天到利用這些冒牌貨向朝廷索要恩賞的地步,對於有史以來的朝貢國,禮部也是有著記錄的,想要亂來也難。
這種憑空捏造的朝貢關係實屬為了進入大明市場所形成的錢權交易,說起來,這也可算關稅,隻不過都揣進了私人腰包。
這怎麽能行,南洋有多少國,哪些國同大明有著合法朝貢關係,哪些國想要同大明開展朝貢關係,也沒人清晰如朱常瀛了。
去偽存真,權衡利弊,最後隻餘13國。
高平莫國、交趾鄭國、安南阮國、占婆、蘇祿、渤泥、暹羅、大泥、柔佛、馬打藍、井裏汶、萬丹、戈瓦。
其實不知名小國還有更多,就比如特爾納特同蒂多雷,但沒有必要拉進來,實力孱弱,人口稀少,最多也就算依附於瀛州之下的附屬勢力,或許將來的某一日就消失了,又何苦折騰。
如何對待同朝貢國的關係,朝廷置若罔聞,漠不關心,但朱常瀛卻不能不慎重對待。
移民南洋就是朱常瀛最大的國策,如何在紛亂的南洋謀取最優解,一直是瀛王大老爺最為操心的問題。
布局一直在做,但沒有大明皇帝的聖旨未免名不正言不順,而今卻要好生梳理一番。
之前瀛州內部暗中將南洋諸國劃分三等,盟友、保護國、貿易國,如今則完全擺在台麵上,公之於眾。
第一等,忠順藩國。
需要滿足五點條件。
第一,國王登基必須經大明皇帝冊封。
第二,兩國通商僑居不設限製,關稅由大明托管。
第三,該國有大明駐軍,戰時本國軍隊亦需服從大明調遣。
第四,移風易俗,推行儒教。
第五,該國同其他國度締結條約必須經大明核準。
五大條款之下又有若幹細則,洋洋灑灑十幾頁,總之就是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全麵漢化來換取大明的保護同扶持。
別說不願意,朱常瀛還真就不想太多國往裏湊,因為湊進來就相當於大明管轄之下的一個羈縻州,其子民也幾乎等同於大明子民,不好意思拚命剝削了。
目前滿足條件的隻有兩國,東海琉球,南洋蘇祿。
條約早就簽字蓋章,握在朱常瀛手中,隻等湊齊了送入京城敲上皇帝玉璽。
其實兩國略有不同。
琉球國王冊封自不必說,早就約定俗成,而今軍事、經濟、外交也完全握在瀛洲手中,文教正在鋪開,說他是大明一府也完全不過分,而琉球王則幾乎等同於大明一藩王,就吃喝玩樂吧。
蘇祿顯然還沒有走到這一步,相差十萬八千裏,那位蘇祿王也是個愛折騰的主,連年征戰,一心想要做大做強,將棉蘭老島納入掌控。由瀛州托管的關稅都被這廝換成了武器,就還欠著瀛州幾萬兩。
這都不重要,慢慢來,哪天他死在外邊,作為好兄弟的朱常瀛一定好生照顧他那些後宮,並傾力扶植他的繼承人。
說也奇怪,棉蘭老島也不知有什麽魔力,西班利亞念念不忘,蘇祿也是如此。就去爭吧,瀛州軍避而遠之,四百年後的曆史告訴朱常瀛,那地方誰也征服不了,雨林裏的土著牛著呢。
第二等,保護國。
除接受大明皇帝冊封,不得僭越稱帝之外,其他四點滿足任意兩點即可。
所謂的保護國,即在受到外來侵略時,大明軍可提供有條件保護,或者提供武器或者直接出兵或者貸款。而這個條件就很寬泛而沒有具體規定了。
滿足這個條件的不多,同樣隻有兩個,中南半島的占婆,婆羅洲的渤泥。協議同樣是早就簽訂了的,隻等皇帝落印。
第三等,宗藩國。
隻要接受大明皇帝冊封,同意關稅協商就成。最典型莫過於安南,暹羅,名義大過於實際,約束力極其有限,大泥、安南等國也屬此列。
除此之外,還有個第四等,貿易國。
冊封都不需要,但凡同大明有正常貿易的皆可劃入此列。
人分親疏遠近,國與國自然也不例外,利益隻是其中一個考量指標,是否彼此認同才是根本,反過來說,如果沒有彼此認同,也很難形成利益共同體。
就如安南三股勢力,其文化同大明同根同源,但骨子裏就是看大明不順眼,看不順眼就對了,朱常瀛看他們也是如此。
既然劃分了等級,那麽待遇自然不同,第一等不需要說,享受大明人同等待遇,第二等除擁有朝廷規定的朝貢待遇之外,其國商人還可以享受一定的稅收減免。第三等則隻擁有朝廷規定的朝貢待遇,其國商人將得不到任何稅收減免。
國際慣例,對外國商人征收的關稅自然要比本國商人高,而且高很多。
第四等,正常生意往來而已,譬如亞齊、真臘、西屬馬尼拉、尼德蘭東印度公司、葡屬商人等等,既然為最低一等,關稅自然更高。
這就是經過多次討論,幾經修改而來的大明新式宗藩體係。
他不完美,但卻是當下的最優解。
政治上以法統確立大明在南洋的霸主地位,經濟上以關稅調節外國商船來明數量,在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的同時,又能促進大明手工業航運業發展。軍事上也不會單打獨鬥,而是在拉攏小部分盟友的同時,極力減少敵人!
第三步,頒布實施《關稅法案》。
法案要旨有二。
第一,對原料進口施以低關稅,甚至免稅。譬如糧食、棉花、皮料,礦產,木材。
第二,對貴金屬成品施以高關稅,譬如金銀飾品、銅質用具。
第四步,劃定市舶司轄區,拍賣土地,鼓勵商人入駐,設立各類手工工場,工場自成立之日起兩年免征經營稅。
新法將通行福建、廣東、瀛州諸市舶司,關稅司。
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間已是臨近7月底,朱常瀛輾轉懷遠驛、香山澳、赤柱島三地督查,幾乎到了廢寢忘食,我將無我的地步。
想要強國富民,隻靠嘴炮是不行的,玩弄權術更是旁門左道,就特釀要甩開膀子真抓實幹,真真切切讓士紳百姓看到好處。
幾句話就改變曆史,那都是文人杜撰出來的小作文,狗屁不通。
變化是顯而易見的,7月26日這一天,三艘大福滿載貨物駛出懷遠驛碼頭,將經停澎湖、寧波,趕往北塘。
一船滿載硬木家具、一艘滿載蔗糖、一船滿載荔枝、龍眼、芒果、蜜餞、陳皮、沉香等等。
往常,似這樣的大宗貨物運往北方幾乎是不可能之事,北方99%的人都不曉得龍眼、荔枝是個啥。而今日,這一切將成為可能。唯一可惜的是沒有商人跳出來冒險承擔這份風險,所有的新鮮水果都是北洋商行自營。
這都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即便中途爛了丟海裏,這點損失也無所謂,而一旦成功,京城的貴圈一定會被小小的震撼一下。
朱常瀛就喜歡這些老摳嘖嘖稱奇,舍不得掏銀子又隻能掏銀子的鬼模樣。
嗯,還有皇帝老子,基本可以實現荔枝自由了。
眼見懷遠驛、香山澳兩市舶司步入正軌,赤柱島軍港的建設也有條不紊,朱常瀛方才得暇,準備收拾行囊,去廣州府遛一圈,遊山玩水,陶冶情操,順便帶幾名畫師素描廣州城街景,留作後世觀瞻。
結果事與願違,兩廣總督張鳴岡慌慌張張趕來,言說有軍機大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