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瀛來時急切,但到了琉球卻反而不那麽著急了。
同久米村人攀談半夜,獲取了極有用信息。
琉球有民十一萬,分三府三十六島。
本島分三府,為北山,中山,南山三府。但這個府同大明的府完全是兩個概念,北山府管轄9個村莊,中山府管轄11個村莊,南山府管轄15個村莊.....
這麽一點人口,又善海貿,原說百姓應該相對富足才對,然而不是,除久米村之外,百姓大多貧困,饑荒時有發生。
王室荒淫無道麽?也不是。
一則是這地地方的神太多了,祭司這類的神職人員竟然接近三千人,不事生產,敲骨吸髓。本島有妹神禦殿三十三座,神社八座,寺廟六座,天後宮兩座,三清觀一座。
宗教的恐怖之處在於喝你的血還要為他叫好,心甘情願,也沒什麽好說的。
二則倭亂太甚,日本戰國結束,不事生產的武士同浪人農夫不僅僅危害大明,禍害琉球更甚,甚至日本本土也不能幸免。琉球海上貿易遭受極大打擊,漸漸就沒錢了。
朱常瀛之所以要了解這些,不是關心琉球疾苦,而是在想怎麽下嘴。
他可不會像皇帝老爹一樣,為朝鮮打架還要自掏腰包,出兵的一切費用都要中山王來出,非但如此,還要把該辦的事都辦了。
但怎麽辦?卻有點頭疼。
關係太熟,以至於不好張嘴。
朱常瀛十分懊惱,應該晚點來,等倭寇將琉球揍的差不多要亡國時在出現才好。但鬼知道薩摩出兵這麽慢啊,相比於鹿兒島,澎湖可是要遠過許多。
朱常瀛同孫元化嘀嘀咕咕好一會兒,方才各自就寢。
天色微明。
琉球三司官鄭迵、向裏瑞、馬良弼聯袂而至,前來同朱常瀛商議禦敵之策。
中山王之所以沒來,其實是放棄了指揮權,不然兩個王,到底聽誰的?難免尷尬。人雖軟弱,但眼力還是有的。
朱常瀛很不客氣。
“本王昨日在軍營看過,你們不會想著用這樣的兵同倭寇在陸地作戰吧?”
鄭迵萬般無奈,“可海上作戰,我等更加不能啊,倭奴的鐵炮射程極遠,更有粗大鐵炮能將船體崩裂。而陸地,我軍熟悉地形,輾轉騰挪之下還有的打。”
倭軍的所謂鐵炮,其實就是鳥銃,單兵武器。
朱常瀛微微頷首,“你說的倒也無錯。隻是不知倭寇何時才會進犯,我意兵分兩路。琉球水師同瀛州水師合二為一,由本王統帥,北上禦敵。陸上布防仍舊由爾等負責。”
馬良弼驚懼起身,“薩摩海船極多,甚至還會有倭寇幫兇,殿下之戰艦雖有巨炮,但隻有五艘啊,北上禦敵不如固守那霸,請殿下慎思。”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
同他們解釋沒有意義,解釋了他們也聽不懂。
倭國主力戰艦稱關船,類似於後世裝滿集裝箱的貨輪,朝鮮海戰被明朝水師揍的毫無還手之力。這種船,在外海就是活棺材。
雖然朱常瀛隻帶來五艘戰艦,但火力方麵足以秒殺倭軍,倭船沒有火炮啊。這樣的優勢不利用卻選擇登陸作戰,難道要帶著一群豬隊友尋死麽?
鄭迵、向裏瑞、馬良弼幾人麵麵相覷,卻也不敢反駁。
朱常瀛思索了片刻,又說道。
“有關陸地防守,本王也說幾句,聽與不聽全在你等。逐島防禦可行,但最好不要固防一地,而是以騷擾遲滯為主,敵來我走,敵走我打。將百姓同物資都藏進林子裏,莫要叫倭奴臨戰補給。”
鄭迵搖頭歎息,“此事我等也想過,但百姓固執,若強行遷離反而會招致反叛。”
好吧,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便各打各的。
打定主意,朱常瀛便拖著幾人前往港口,交接兵權。
琉球大小戰艦17艘,劃撥11艘歸入瀛州艦隊,各類人員加起來有700人。
將700人歸攏一起,勉強列隊。
朱常瀛站在隊伍正前方,背著手,看著這些歪瓜裂棗。
他就在想,琉球人善經商,然而事到臨頭,卻隻能湊出這麽一點船同人來,這久米村也真夠可以的,不知道逃走了多少豪商巨富,事到臨頭,竟是這些社會的最底層來保家衛國,真是可笑啊。
話說,大明又能強到哪裏去呢。
對於這些歪瓜裂棗,朱常瀛覺得還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衛隊抬過兩個大木箱,打開蓋子,木箱倒扣,銀幣嘩啦啦撒了一地。
通譯扯著脖子高喊。
“瀛王有令,殺倭寇一人賞銀二兩,頭目倍之;戰死者,二十兩安家!臨戰脫逃者,殺無赦,其家三代為奴!”
還沒有完,碼頭上還有一摞摞的大木箱,衛兵將木箱一個一個撬開,裏邊有亂七八糟的武器防具,都是累積下來看不上眼的戰利品。
六個通譯忙活著將這些人收攏排隊,逐個領裝備......原來的裝備實在是太不堪,就很像剛剛起義的農民軍,叫花子隊。
原本這些都是打算賣給中山王的,但朱常瀛發現給他好像也沒什麽用,就還不如自己來吧,起碼能提高這些歪瓜裂棗的工作積極性。
效果很不錯,拿到裝備的人眉飛色舞,興奮的手舞足蹈。
拚拚湊湊,再加上一些人原本就有一些可堪使用的武器盔甲,武裝起來後,總算看起來有些許‘兵’的樣子。
秩序有些混亂,但有瀛州軍維持著,倒也不怕出亂子。
鄭迵臊眉耷眼的湊到朱常瀛近前,“殿下,這盔甲武器可還......”
“沒有了,就這麽多。”
朱常瀛很不客氣的說道,“要人拚命,總要給些好處。你們這些士族難道不應該拿出些真金白銀用來賞賜麽?倘若倭寇席卷而來,縱有萬貫家財又有何用?”
鄭迵又開始歎氣,“臣已經散盡家財,可奈何......可奈何人心難測,忠之一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
道理都懂,但總存著一分僥幸,這就是人性,貪婪讓人其蠢如豬。
正說著,從首裏城方向跑來幾匹快馬,為首一人跳下戰馬,跑到鄭迵麵前急切的說話。
幾位三司頃刻間變了顏色。
鄭迵惶急的說道,“殿下,倭奴來了!五日前,倭奴進犯奄美島,此時也不知戰事如何了。我王請殿下速速趕往王宮商議抗倭大計。”
朱常瀛眉毛挑了挑,問道,“可知倭奴來了多少,有多少艘戰船?”
“報信之人也說不清楚,隻說倭奴兵分三路來攻,恐有數千兵力。殿下還是同臣快快去往首裏才是,或許能有更多消息傳來。”
“不必了,待船隻裝運補給之後,本王便立即出征趕往奄美支援,但願還來得及。”
朱常瀛對著三人微微頷首。
“爾等速去同中山王商議陸上對策,危機時刻則需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切不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需知敢戰方有可能取勝。就這般吧,爾等速去。”
鄭迵還要再勸,“殿下怎可如此匆忙......”
“我意已絕!”朱常瀛麵色轉冷,“等著爾等商議出結果,奄美怕是早就為倭奴所占領,這還有何可商議的,便來了萬人,也是要戰!”
“唉,好吧!殿下保重,臣等告辭!”
鄭迵急的跺腳,暗道這位年輕的瀛王殿下到底在搞什麽啊,怎如此狂傲如此獨斷專行?卻也沒有辦法,王要這般做,誰也攔不住啊。
幾個老頭剛剛轉身,朱常瀛又補了一句。
“若本王歸來,發現有人通倭,亦或者言降,說不得就要砍他的腦袋!鄭迵,把本王的這句話帶迴去!”
同久米村人攀談半夜,獲取了極有用信息。
琉球有民十一萬,分三府三十六島。
本島分三府,為北山,中山,南山三府。但這個府同大明的府完全是兩個概念,北山府管轄9個村莊,中山府管轄11個村莊,南山府管轄15個村莊.....
這麽一點人口,又善海貿,原說百姓應該相對富足才對,然而不是,除久米村之外,百姓大多貧困,饑荒時有發生。
王室荒淫無道麽?也不是。
一則是這地地方的神太多了,祭司這類的神職人員竟然接近三千人,不事生產,敲骨吸髓。本島有妹神禦殿三十三座,神社八座,寺廟六座,天後宮兩座,三清觀一座。
宗教的恐怖之處在於喝你的血還要為他叫好,心甘情願,也沒什麽好說的。
二則倭亂太甚,日本戰國結束,不事生產的武士同浪人農夫不僅僅危害大明,禍害琉球更甚,甚至日本本土也不能幸免。琉球海上貿易遭受極大打擊,漸漸就沒錢了。
朱常瀛之所以要了解這些,不是關心琉球疾苦,而是在想怎麽下嘴。
他可不會像皇帝老爹一樣,為朝鮮打架還要自掏腰包,出兵的一切費用都要中山王來出,非但如此,還要把該辦的事都辦了。
但怎麽辦?卻有點頭疼。
關係太熟,以至於不好張嘴。
朱常瀛十分懊惱,應該晚點來,等倭寇將琉球揍的差不多要亡國時在出現才好。但鬼知道薩摩出兵這麽慢啊,相比於鹿兒島,澎湖可是要遠過許多。
朱常瀛同孫元化嘀嘀咕咕好一會兒,方才各自就寢。
天色微明。
琉球三司官鄭迵、向裏瑞、馬良弼聯袂而至,前來同朱常瀛商議禦敵之策。
中山王之所以沒來,其實是放棄了指揮權,不然兩個王,到底聽誰的?難免尷尬。人雖軟弱,但眼力還是有的。
朱常瀛很不客氣。
“本王昨日在軍營看過,你們不會想著用這樣的兵同倭寇在陸地作戰吧?”
鄭迵萬般無奈,“可海上作戰,我等更加不能啊,倭奴的鐵炮射程極遠,更有粗大鐵炮能將船體崩裂。而陸地,我軍熟悉地形,輾轉騰挪之下還有的打。”
倭軍的所謂鐵炮,其實就是鳥銃,單兵武器。
朱常瀛微微頷首,“你說的倒也無錯。隻是不知倭寇何時才會進犯,我意兵分兩路。琉球水師同瀛州水師合二為一,由本王統帥,北上禦敵。陸上布防仍舊由爾等負責。”
馬良弼驚懼起身,“薩摩海船極多,甚至還會有倭寇幫兇,殿下之戰艦雖有巨炮,但隻有五艘啊,北上禦敵不如固守那霸,請殿下慎思。”
“我意已決,不必多言!”
同他們解釋沒有意義,解釋了他們也聽不懂。
倭國主力戰艦稱關船,類似於後世裝滿集裝箱的貨輪,朝鮮海戰被明朝水師揍的毫無還手之力。這種船,在外海就是活棺材。
雖然朱常瀛隻帶來五艘戰艦,但火力方麵足以秒殺倭軍,倭船沒有火炮啊。這樣的優勢不利用卻選擇登陸作戰,難道要帶著一群豬隊友尋死麽?
鄭迵、向裏瑞、馬良弼幾人麵麵相覷,卻也不敢反駁。
朱常瀛思索了片刻,又說道。
“有關陸地防守,本王也說幾句,聽與不聽全在你等。逐島防禦可行,但最好不要固防一地,而是以騷擾遲滯為主,敵來我走,敵走我打。將百姓同物資都藏進林子裏,莫要叫倭奴臨戰補給。”
鄭迵搖頭歎息,“此事我等也想過,但百姓固執,若強行遷離反而會招致反叛。”
好吧,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便各打各的。
打定主意,朱常瀛便拖著幾人前往港口,交接兵權。
琉球大小戰艦17艘,劃撥11艘歸入瀛州艦隊,各類人員加起來有700人。
將700人歸攏一起,勉強列隊。
朱常瀛站在隊伍正前方,背著手,看著這些歪瓜裂棗。
他就在想,琉球人善經商,然而事到臨頭,卻隻能湊出這麽一點船同人來,這久米村也真夠可以的,不知道逃走了多少豪商巨富,事到臨頭,竟是這些社會的最底層來保家衛國,真是可笑啊。
話說,大明又能強到哪裏去呢。
對於這些歪瓜裂棗,朱常瀛覺得還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衛隊抬過兩個大木箱,打開蓋子,木箱倒扣,銀幣嘩啦啦撒了一地。
通譯扯著脖子高喊。
“瀛王有令,殺倭寇一人賞銀二兩,頭目倍之;戰死者,二十兩安家!臨戰脫逃者,殺無赦,其家三代為奴!”
還沒有完,碼頭上還有一摞摞的大木箱,衛兵將木箱一個一個撬開,裏邊有亂七八糟的武器防具,都是累積下來看不上眼的戰利品。
六個通譯忙活著將這些人收攏排隊,逐個領裝備......原來的裝備實在是太不堪,就很像剛剛起義的農民軍,叫花子隊。
原本這些都是打算賣給中山王的,但朱常瀛發現給他好像也沒什麽用,就還不如自己來吧,起碼能提高這些歪瓜裂棗的工作積極性。
效果很不錯,拿到裝備的人眉飛色舞,興奮的手舞足蹈。
拚拚湊湊,再加上一些人原本就有一些可堪使用的武器盔甲,武裝起來後,總算看起來有些許‘兵’的樣子。
秩序有些混亂,但有瀛州軍維持著,倒也不怕出亂子。
鄭迵臊眉耷眼的湊到朱常瀛近前,“殿下,這盔甲武器可還......”
“沒有了,就這麽多。”
朱常瀛很不客氣的說道,“要人拚命,總要給些好處。你們這些士族難道不應該拿出些真金白銀用來賞賜麽?倘若倭寇席卷而來,縱有萬貫家財又有何用?”
鄭迵又開始歎氣,“臣已經散盡家財,可奈何......可奈何人心難測,忠之一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難。”
道理都懂,但總存著一分僥幸,這就是人性,貪婪讓人其蠢如豬。
正說著,從首裏城方向跑來幾匹快馬,為首一人跳下戰馬,跑到鄭迵麵前急切的說話。
幾位三司頃刻間變了顏色。
鄭迵惶急的說道,“殿下,倭奴來了!五日前,倭奴進犯奄美島,此時也不知戰事如何了。我王請殿下速速趕往王宮商議抗倭大計。”
朱常瀛眉毛挑了挑,問道,“可知倭奴來了多少,有多少艘戰船?”
“報信之人也說不清楚,隻說倭奴兵分三路來攻,恐有數千兵力。殿下還是同臣快快去往首裏才是,或許能有更多消息傳來。”
“不必了,待船隻裝運補給之後,本王便立即出征趕往奄美支援,但願還來得及。”
朱常瀛對著三人微微頷首。
“爾等速去同中山王商議陸上對策,危機時刻則需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切不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需知敢戰方有可能取勝。就這般吧,爾等速去。”
鄭迵還要再勸,“殿下怎可如此匆忙......”
“我意已絕!”朱常瀛麵色轉冷,“等著爾等商議出結果,奄美怕是早就為倭奴所占領,這還有何可商議的,便來了萬人,也是要戰!”
“唉,好吧!殿下保重,臣等告辭!”
鄭迵急的跺腳,暗道這位年輕的瀛王殿下到底在搞什麽啊,怎如此狂傲如此獨斷專行?卻也沒有辦法,王要這般做,誰也攔不住啊。
幾個老頭剛剛轉身,朱常瀛又補了一句。
“若本王歸來,發現有人通倭,亦或者言降,說不得就要砍他的腦袋!鄭迵,把本王的這句話帶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