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


    高強度工作一日,這讓正在鼎盛之年的畢懋康也感覺有些乏累。


    將近放衙時,王府別院的女使如往常一般準時而至,在長史府的偏廳擺開席麵,兩個老家夥便湊在一桌,由王府女使伺候著就餐。


    這是殊榮,也是一份責任。


    隻是畢懋康卻高興不起來,已經快半年了,這人怎麽還不迴來呢?便連個消息也沒有,偶爾過往的商船,倒是有些風言風語。


    瀛王殿下,打了西班利亞的紅毛鬼。


    瀛王殿下,去了蘇祿。


    這之後,就打探不到任何消息了,大海無垠,這也沒辦法派人去找,真正愁死個人。


    這也就是立府在偏島,加之有意隱藏消息,不然藩王私自離開藩地,罪過可就大了。


    “孟侯賢弟,瀛王殿下吉人自有天助,你就放寬心吧,出不了事!”


    畢懋康看著徐光啟微微苦笑,“子先兄倒是看得開。可哪有這般做法的,招唿也不打一聲,偷兒也似的就溜走了。府裏一大攤子事,瀛王也真是放得下。”


    “看不開又能怎樣,橫豎人都走了!”


    徐光啟一口酒一口菜,怡然自得,所謂心寬體胖,說的就是他。


    “不提也罷,還是商議商議眼下這件事吧,子先兄,你怎麽看?”


    “你是說淮安府災民?”


    說起這個事,徐光啟眉宇間也凝重起來。


    前來瀛州府的移民,如冬日裏的雪球越滾越大。


    原本,移民多是軍匠家眷、親屬、友人,第一波高峰過後,陸陸續續的,移民從來也沒有斷絕過,但數量總體可控,就是個細水長流的過程。


    如今,這第一批移民已經安穩下來,房屋院落有了模樣,對於土地的利用也五花八門。


    就像在亞庇安家落戶的黃氏一族,勤勞似乎已經鐫刻進了漢民的骨子裏。


    新開墾的土地不適合種植麥稻,那就種植土豆、紅薯、玉米,這些作物的生存力極強,便野草也阻擋不了他們結出累累果實。而種子是從來也不愁的,有著北塘作為依托,種子要多少有多少。


    糧食雖然仍舊不能自給,但已經不像初來時那般壓的令人喘不過氣來。


    但兩月前,浙江台州府府衙莫名其妙發來行文,言大雨連綿數日,山洪滾滾,淹沒半縣良田,有災民近萬無處容身。就來函問問,瀛王殿下不是上過《瀛州移民疏》麽,要不要人?我台州這裏有!


    這種事當仁不讓,畢懋康就派人去接洽。


    結果消息還沒傳迴來呢,這台州府的知府衙門便動員軍民船隻,一位知州親自押船,送來三千多災民!


    這位知州多少還講點良心,附送兩百石糙米。


    他握著畢懋康的手,淚眼汪汪,言說這兩百石糙米,還是他舍去麵皮從大戶那裏求來的。


    災民登岸,這位知州飯都沒在澎湖吃一口就屁股著火也似的跑了。


    隻留下王府接待人員在風中淩亂,隻看到娘哭孩子鬧,一臉茫然無措的災民。


    沒有任何辦法,就隻能做接盤俠!


    一口氣安頓三千餘人口對瀛王府來說,也是一件沉重而繁瑣的差事,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誰料想這剛剛安頓好一批,南直隸淮安府又鬧了災,是雪災!


    兩縣冬麥被凍,補種來不及,眼見明年顆粒無收!


    而一季絕收,對於大多數百姓而言,就是破產,賣地賣人最後賣無可賣,淪為無業遊民。


    雖然這次沒人來問,但畢懋康同徐光啟卻心癢難耐,猶豫不決。


    徐光啟微微沉吟,說道,“依我看來,不如行文去問一問,若淮安府無力救災,我四縣總還能安置一些。”


    畢懋康搖了搖頭。


    “不能問,問就一定會有!以我瀛州府目前情況看來,存糧有限,求穩才是上策。隻是可憐了百姓,不知要凍餓死多少。


    子先兄,茲事體大,瀛王遲遲不歸,此事我亦難以抉擇啊。”


    “唉,終究還是差那一口吃的!”


    說到這些,眼前的飯菜也就寡淡無味起來。


    可也就在這個時候,燈塔鍾鳴!


    門房急慌慌的跑來稟報,“二位大老爺,瀛王殿下迴來啦!迴來啦!”


    “可看清楚了?”


    啪嗒一聲筷子落地,畢懋康鼻頭一酸,險些落淚。


    “不用看啊,有快船提前來通報,二位大老爺還是趕快去碼頭迎接吧。”


    門房這麽一吼,整個長史府頃刻間騷動起來。


    幾乎同一時間,王府別院、軍營都得到了瀛王歸來的消息。


    人流如潮!


    當朱常瀛背著手遙遙望見城池時,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一半。


    並沒有被攻打過的痕跡。城外,看著比離開時還要熱鬧,近海的漁船數量也多了些。


    澎湖灣內,泊船數十艘,有戰艦有商船,隨著波浪緩緩起伏著。


    靠岸泊船,朱常瀛對著迎接人群頻頻拱手。


    拿眼掃了一圈,熟人都在,隻是不見小卓。


    但也來不及多想,畢懋康、徐光啟、曹化淳幾個已經將自己圍住,看那神情,不哭幾聲都對不起這樣的場麵。


    “殿下,您您......您可終於迴來了,騙的臣等好苦啊!”


    “都是本王的錯,本王的錯。”朱常瀛轉了一圈,笑道,“本王無事,一切都好,叫諸位憂心了。”


    碼頭上人多嘴雜,也不便多言。


    朱常瀛在眾人簇擁下,有說有笑的迴到王府別院,路上,簡單說了下南洋之行,好叫他們心安。


    到了王府別院門口,家丁女使早站好了迎接呢。


    掃了一圈,還是不見小卓。


    朱常瀛隱隱感到不安,便問曹化淳。


    “小卓呢,怎不見人?”


    這句話出口之後,簇擁的人群明顯走慢了幾步,把腦袋偏向別處,似乎被什麽東西莫名其妙的吸引過去。


    曹化淳湊到朱常瀛耳邊,小聲說道。


    “大姑娘一切都好,隻是身子不便,殿下您稍後看了便知。嘿嘿,總之是天大的好事!”


    這人怎麽都鬼鬼祟祟的?朱常瀛琢磨了片刻,旋即腦袋有點宕機。


    這這......這莫不是有了吧?


    朱常瀛盯著曹化淳,在肚皮上比劃了幾下。


    曹化淳輕輕點頭,表示你想的沒錯,你要當爹了!


    幸福來的太快,這便什麽也顧不得了。


    朱常瀛對著在場人稍稍拱手,“各位,有什麽事明日再議,”


    說完,朱常瀛便甩開一切,急衝衝的跑進別院。


    畢懋康深深吸了一口氣,轉身離開,麵上看不出是喜是憂。


    瀛王,究竟要幹什麽呢?朝廷的法度,祖宗的規矩,他是越來越不當迴事了。再過幾年,這還如何得了?


    畢懋康總是刻意迴避去想這個問題,但明裏暗裏,瀛王府一直在招兵,隻不過掛羊頭賣狗肉,或者叫商行海員,或者叫民團。


    畢懋康很希望自己又聾又瞎,這樣就不必糾結了!


    然而更可怕的,短短一年,瀛州已經有了近四萬人口,除了糧食有些許緊張之外,其他物資供應如常,隻長史府的賬冊記錄,就花去了九十萬兩,然而畢懋康卻不見王府掏錢為難。


    這是怎麽做到的?畢懋康半懂不懂。


    但他知道,這輛車是下不去了,要麽粉身碎骨,要麽位列廟堂。知道的人不說,不知道的人無所謂。


    差的,也隻是時間罷了。


    畢懋康胡思亂想的時候,朱常瀛正在撫摸著小卓圓滾滾的肚皮親親。


    裏邊,孕育著一個新生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萬曆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鵝卵石並收藏家父萬曆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