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春帶迴來的實物還有很多,例如插著鴕鳥毛的大氈帽、馬靴、高跟鞋、佩劍等等,大多是沒啥用隻不過看著稀奇古怪的玩意,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很少。


    最大的收獲也就兩麵放大鏡,但這玩意兒我也有了,一分錢沒花,而他還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


    這個事我每每想起來都覺著可笑,不是笑楊家春,而是笑我自己。


    在我看來珍貴的種子在葡萄利亞人眼中一文不值,說送也就送了,但我認為不值得的破爛卻花了大價錢。


    價值這個東西,還真是不同時代的人觀念大不相同,值得仔細研究一下。


    此外就是書籍了,他總共帶迴來54冊,海圖6張,也都是花了大價錢買來的。


    可惜,海圖基本同周總管拿來的重合,已經沒了意義。


    而書籍,也大多是異域見聞之類的,放在書樓裏學生們看著玩吧。


    外文書籍則沒有,楊家春尷尬的告訴我,除了傳教士,其他葡萄利亞人不怎麽讀書,想買也沒地方去買。偶爾見到,也是經文一類的,買來也無用。


    不過,人,楊家春還是帶迴來了幾個,同他迴京的除遊文輝外還有五人。


    其中三人是在耶穌會主導下介紹過來的,暫時安頓在弘學館。


    一位葡萄利亞人為一艘商船的二副,自稱精通造船;兩位與遊文輝的身份相同,都可算大明籍傳教士。


    我對他們興趣缺缺,已經不急著相見了。


    真正是楊家春尋訪並雇傭來的,隻有兩人。


    一個是香山澳炮廠的前工匠,是個殘疾人,手指頭少了三根,據他自己說,試炮的時候炸堂,被碎片所波及。結果人家就不用他了,這人隻好在香山澳碼頭做腳夫為生。


    這個人,我覺得畢先生會很感興趣的,暫時安置在工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另一個是福建人,竟然還是主動去找的楊家春。


    也不知他從何處得知我被封王瀛州的事,自稱對大員很熟悉,表示願為王府效忠,毛遂自薦!


    說來也是可笑,我對我的封地竟然還一無所知。


    這個人定然是要見一見的,希望他不是個騙子。


    前廳書房。


    楊家春將人帶了進來,這人明明是一副書生打扮,卻皮膚黝黑,身形精壯,看著極為違和。


    “草民沈興拜見瀛王殿下!”


    他見到我微微愣神,隨即納頭便拜。


    我早已經習慣了,年齡的困擾似乎還要伴隨我幾年。


    “起來吧,看座!”


    我上下打量此人,不過三十的年歲,見到我並不十分緊張,官話說的也算標準。


    按楊家春所說,這人自稱福建漳州府童生,十六歲同叔父走海,曾去過倭國、馬尼拉、安南幾國,其叔父後來又經營瀛州至倭國的皮毛貿易,因此他曾在瀛州一個叫做北港的地方長住三年,並學會了當地土族語言。


    而北上京師的路上,他也確實同楊家春聊了很多瀛州的風土人情,楊家春記錄成冊,我看著也頗為靠譜,不像是聽來的一鱗半爪。


    我的疑問在於這個人定然是不缺錢財的,卻為何要投身王府做奴才呢?楊家春沒有給出答案,這人說是要見了我才會開口。


    我問他,“你從何處得來我獲封瀛王的消息,又怎知我的封地在哪裏?”


    “草民有幸看過邸報,詔書上說殿下封地在琉球國之南,由此草民推測是大員。”


    這是個聰明人,也是個做事仔細的,注重細節。


    “你應該身家不菲吧,為何還要委身王府呢?”


    沈興沒有迴答我,而是反問道,“草民在詔書中見我大明要在瀛州設立軍衛,敢問殿下可是真的?”


    我失笑說道,“詔書自然做不得假,說到做到!”


    “那瀛州也會施行禁海令麽?”


    我發現我被反客為主了,我決定忍一忍,倒要看看他想幹嘛。


    “自然不會,非但不會,而且本王還會大力提倡工商。”


    沈興繼續追問,“那是否會設關收稅?”


    我眼神一凝,冷冷的說道,“你說呢?”


    沈興啞然失笑,“殿下果然要效仿西班利亞人做法,草民的猜測沒有錯!”


    我反問道,“然後呢?是不是我若設關收稅,海商便會抱團反對,甚至不惜動用武力滅了我?”


    實話說,我是有些吃驚的,我以為封王這個事也就在官員中傳播,民間誰會在意啊。但這位老兄卻狠狠打了我的臉,倘若海商中多幾個這樣見識卓然的人,我將來能否順利抵達瀛州都是個問題。


    沈興躬身施禮,說道,“草民正是為了此事而來,大員乃是非之地,不單單有我朝海商,還有倭寇、葡萄利亞人、西班利亞人,幾方的商船大多在大員補給休整。倘若殿下設關收稅,這些人......將都會是您的敵人,請問殿下會如何應對?”


    我笑著說,“你幾千裏跑來,就是來問問題的麽?你既來了,必然有你的主張,但在這之前,我要知道你想從我這裏得到什麽。”


    這人倒是直接,撲身跪地。


    “若殿下以為草民可用,草民想求個官做!”


    居然還有人來我這裏跑官?


    我失笑道,“朝廷自有法度,這個事我幫不了你!”


    “不是現在,是將來!不是文官,是武官!”


    沈興突然間爆發,麵色看起來有些猙獰,“草民知曉眾多海盜窩點,願為殿下效犬馬一一剿除之!”


    這就有意思了,原來這廝是海商中的叛徒。


    我頗有興致的對他說,“繼續說下去!”


    沈興抬頭,絲毫不避諱的看向我。


    “草民的叔父、兄弟、闔船47條人命為賊人所害,我沈興對媽祖娘娘起誓,要為他們報仇雪恨!”


    這個理由很合理,而誓言也夠狠。


    按周總管同楊家春的說法,泉州供奉媽祖,廣州也供奉媽祖,也就是說但凡走海的都供奉一個神靈,媽祖娘娘!


    以神靈之名發誓,在這個年代還是很值得相信的。


    “你起來吧,坐下說話!”我問他,“你知道是誰害的你叔父麽,自己人,還是倭寇或者西夷?”


    沈興咬牙切齒,“是葡人,也有自己人!但究竟是誰幹的,我至今沒有查明!”


    “你逗留香山澳,就是為了查明真相?”


    “正是如此!”


    沈興拱手說道,“我沈家曆來從月港出海去往倭國或者馬尼拉販貨,大多閩商也是如此。而葡人同廣商則從香山澳出海,雙方時有爭鬥。


    其中最為可恨的就是葡人,為了打壓月港船隻,常動用武力在深海劫掠。我沈家海船出事,他們的嫌疑最大,若不是我那時人在北港,想必兩年前早就喂了魚蝦。”


    報仇需要證據麽?


    很顯然,沈興是不需要的,隻懷疑就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萬曆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鵝卵石並收藏家父萬曆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