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我啊,張貴發家的大兒子。


    我原是想同所謂的當代頂尖人物心平氣和的交流來著,誰曾想幾乎演變為罵街。我把這位劉宗周同學貶損的一無是處,把那幾位也唬的戰戰兢兢,隻把看熱鬧的周總管同曹化淳樂開了花。


    就在我想著如何緩解一下氣氛的時候,從屏風後出走一位老者,須發斑白,緋袍玉帶,身姿昂揚。


    那四位同學急忙起身施禮,口稱‘沈閣老’,我也跟著躬身施禮,口稱‘先生’。


    其實內閣裏有兩個沈,我都沒有見過,這四個棒槌也不說清楚點,害的我都不知道真正是哪位。


    “老臣沈鯉參見七殿下!”


    我急忙又迴禮,很恭敬的說,“小王見過沈閣老。”


    沈老頭手捋須髯,看著我頻頻點頭。


    “七殿下學識卓然,見識超凡,老朽今日方信世間果有天資縱橫之人。”


    被人誇總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但我還是控製住麵部表情,對他說,“沈閣老謬讚,小兒之言當不得真,諸位也莫要在意,方才言語過激有些孟浪,告罪告罪!”


    各自重新落座,沈鯉在審視我,我也在審視著他,這位老倌是帝師是閣臣,素有公正清廉之名,皇帝對他還是敬重的,雖然這老頭經常搞的皇帝灰頭土臉,就比如前幾日的承天門百官逼宮。


    大明的內閣製還是很有意思的,皇帝可以昏庸無能,但隻要內閣能照常運轉,這個帝國就能磕磕絆絆的繼續運行下去,不至於崩潰。而且也不必擔心內閣造反,閣臣的基石在於名望,造反則相當於抽去了他們存在的基石。而身為儒門門徒,他們也是有著信仰同理念的,信仰同理念也決定他們不會造反,他們看重生前身後名。


    當然......他們也會擅權專權,偶爾還會更換皇帝,但卻不會自己坐上去,這種行為不能稱之為造反,它是政變。


    翻開史書,我才發現,宋明不存在文臣造反的基石。


    所以我對大明的曆代閣臣大多抱有敬意,當然像嚴嵩那樣的極少數人除外,實際上嚴嵩也不是一無是處,隻是一個貪字掩蓋了他的政績。


    他們熟知地方庶務,對中樞了如指掌,廷推出來的閣臣能力肯定是不差的,由他們治國比皇帝要強,皇帝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他知道什麽啊。


    我的思緒又在飄了,沈老頭被我盯的渾身不自在,麵帶微怒,畢竟這樣盯著一個人看是很不禮貌的。


    他輕輕咳嗽幾聲,說道,“殿下,關於海外就藩之事,老夫代表內閣有幾點疑慮,請殿下如實作答。”


    我迴過神,帶著恭敬的語氣說道,“閣老請問,小王知無不言。”


    “適才老夫聽殿下慷慨陳詞,所說皆是為國為民之舉,老夫甚為欣慰,然則那所謂的瀛州不過彈丸之地,是否適合生存尚且兩說,即便可以,於國而言也是杯水車薪,聊勝於無罷了。但殿下如此處心積慮,所謂何來?”


    我很靦腆的說道,“閣老洞若觀火,一句話便撕去了小王的外衣,那本王就實話實說。


    我之所以要海外就藩,不過是為了遠離爭鬥,自保罷了。我這樣的人,父皇容的下我,其他人卻未必,而我也不甘心被拘束在一城一地。我走,其他人安心,我也逍遙自在,兩全其美,皆大歡喜。


    我這樣迴答閣老可還滿意?”


    沈鯉凝視著我,逼問道,“還不夠,殿下日後之國瀛州,帶兵束甲,焉知寧王之亂不會再起?”


    其實他應該拿靖難來比喻,但他不敢,麵對這樣的質問我大聲發笑。


    “沈閣老,您老也說那島是彈丸之地,十年二十年我能否聚攏幾多百姓尚且兩說,其中壯丁又有幾個?而我遠在海外,便想籠絡人手也籠絡不到啊。


    閣老深謀遠慮,但您與其疑心我,還不如將目光放在兩京十三省,莫要再生出一個寧王來,國本之爭這麽多年,就連我看著都煩了。”


    我站起身,對沈老頭端正行禮。


    “閣老,小王之舉沒有違反祖製,隻是與其他人選擇不同而已,我隻想活的自在些,還望閣老成全!”


    “即便前路多艱,荊棘遍布?”


    “然!”


    “即便千夫所指,萬人恥笑?”


    “然!”


    “如此,老夫當為殿下賀!”


    偶滴個二姨三舅媽啊,沈老頭終於點頭了,我一個堂堂親王我容易麽,要說服皇帝,皇太後,還要說服臣子,不然這事就辦不成!


    我的笑容僅僅維持三秒,便被沈老頭的一句話擊破。


    “但......殿下的就藩六款索要太多,內閣實難奉命!”


    我急了,我對著沈老頭說道,“怎可能多呢,我估算過,所需費用不超過80萬兩, 這個價碼相比於三哥哥已經很良心啦。閣老,都是大明的親王,你們不能厚此薄彼啊!”


    沈老頭麵皮抽動,胡須亂顫,他冷著臉說,“殿下不要同三皇子相比!”


    “那好,那就說王叔潞王殿下......”


    “也不要同潞王相比!”


    “那就說蜀王......”


    沈老頭淡淡然看著我,這讓我有點說不下去了,我說的那幾個是大明藩王中最富貴的幾個,而大多數藩王雖然富貴,卻也沒有富貴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窮的也有,還有不少,就比如遠在西北的韓王一脈,靠搶劫勒索官吏維持生活,也是千古奇葩。


    我時常感慨,我家親戚真是啥人都有,人才輩出啊。


    沈老頭看我不說話,他才悠悠然的從袖籠中拿出我那封奏疏。


    “三衛一指揮使司,這是tai祖時邊塞藩王建製,成祖後便不再有之,此舉不妥,當改!內閣合議,偏僻島洲,設一千戶足矣。”


    我立刻反駁,“海上倭寇嘯聚,動輒幾千上萬人馬,一個千戶的兵力如何自保?閣老,我死事小,但不能有損大明國威啊。”


    沈鯉泰然自若的說,“朝戰方止,北邊不穩,兵力捉襟見肘,無從抽調。國庫無銀,也無力再行征兵!”


    “三千戶一衛指揮,不能再少了,沒有兵力抽調給銀子也可,我自己想辦法!再少我就不去了,也學五哥日日來內閣喝茶,還有念經!”


    沈老頭翻了翻眼皮,估計心裏邊在罵一萬遍‘無恥!無賴!’,你們老朱家人怎麽可以這樣?


    “那日後的軍餉何來?三千軍士年需萬一千兩,遇有戰事賞賜更多,國庫無力負擔。”


    我垂頭喪氣的說,“我在京,則朝廷養軍;我之國,則王府養軍,再不取國庫一分一毫。但招募士兵所需銀兩需在我封王之日即刻撥付,準我自行招募軍士,並在天津劃地練兵!”


    沈老頭挑了挑眉,說道“此事內閣再行合議!”


    我稍稍安心,沈鯉這樣說就代表他原則上同意,但還要同其他幾位閣臣商議。


    天津......小站練兵......我還真是會選地方。


    “關於戰船,數量太多,內閣同樣難以奉命,減半吧。”


    我終於知道為啥後世大媽總愛見麵砍一半了,原來是傳統!


    好在有皇祖母更改那幾筆,不然我真的是要哭的。


    “可,但我要修建船塢,自行建造!一艘三百料戰船費用約為600兩,配備弗朗機炮,火銃等等器械之後核價1100兩,二十五艘戰船共計核銀兩。同理,我封王之日即刻撥付。”


    “安家資費50萬兩,國庫無力承擔,減半!”


    沈老頭放下茶杯,他繼續慢慢的說,“即便25萬兩,實則也是沒有的。陛下四王並封,單單籌建王府已經讓我等老朽徹夜難眠,此外還有王田,賦稅等等賞賜。


    唉,老朽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無能為力啊。”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呢,我身後的周總管便尖著嗓門對沈老頭說道,“沈閣老,內閣的意思是一分銀子也不給七殿下嘍,若如此,咱家要稟明皇太後,看看她老人家怎麽說!”


    “周提督莫急!”


    沈老頭尷尬的咳嗽幾聲,說道,“七殿下如此作為已是黎民之福,我等身為臣子的怎敢如此難為殿下,隻是國庫確實拿不出這麽多銀兩。


    內閣合議,可分六年支付,年給4萬兩。如此,待殿下就藩之時也便湊齊了。”


    “可,如此便勞煩閣老票擬上奏吧!”


    我真是怕了這幫老油條,更怕夜長夢多事有意外,還是及早敲定為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萬曆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邊鵝卵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邊鵝卵石並收藏家父萬曆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