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神京難得少了幾分悶熱,天上多了幾朵烏雲。


    文淵閣內永正帝端坐主位,幾位閣老分別而坐。


    屋內幾人雖然神色平靜,氣氛卻多了幾分詭異。


    隨著一件事一件事的商議,天上的烏雲也濃了幾分。


    忽地天空一聲驚雷,外邊就傳來了持續不斷的雨滴聲。


    溫壓的緣由,一股冷風隨之吹了進來,幾位閣老的胡子也是微微吹動。


    不出意外的,立馬就有人提到了‘藍微’項目的事上,指責大理寺辦事拖拉,畏手畏腳。


    徐閣老沉聲道:“陛下,再這樣拖拉下去,民間議論紛紛,恐防生亂啊!”


    話音剛落,永正帝還沒說什麽,梁輔仁趕忙起身請罪。


    永正帝隻掃了一眼,輕描淡寫道:“坐吧,也不能全怪你!”


    頓了頓又道:“那你們有什麽意見,就議一下吧。”


    楊閣老等人堅持依法辦事,由著大理寺審理即可。


    而易然等人則認為要換主審官,甚至讓刑部聯合辦案。


    幾位老人一時雖然說不得唇槍舌劍,但老臉上也明顯多了幾分惱怒。


    正這時易然卻不急不緩的拋出了賈雨村三字!


    “陛下,自賈大人接管順天府衙後,辦案是出了名的快又準,不妨讓他主審說不得有奇效。”


    梁閣老聽了眉頭一皺,反駁道:“這怕是不合適吧,他才進京多久!”


    頓了頓又道:“再則由他去審一個三品大員豈能服眾?”


    徐閣老搖了搖頭,笑道:“輔仁此言差矣,想當初你不也是年少就蒙太上皇看重提攜。”


    又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不給年輕人多一些機會,又怎麽知道合適不合適。”


    人家拿自己舉例子,梁輔仁登時就沒了反駁的念頭,隻板了個臉坐好。楊


    胡忠賢見狀,少不得起身假意辯論幾句。


    永正帝見幾人爭執不下,瞥了眼在裝睡的楊士元。


    “楊士”元說說你的看法?”


    楊士元聞言,眼睛不由睜開了幾分,淡淡道:“幾位說的都有理,不妨折個中試試看?”


    說著見陛下點了點頭,又續道:“不妨讓賈雨村做個副手,再選個老成持重的當主審!”


    話音剛落,屋內幾人都是相互對視了一眼,偏又都保持了沉默。


    顯然幾人都知道再爭執也是沒用,而這個結果對兩方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永正帝見狀,便也淡淡的說了句。


    “那就這麽定下吧。”


    順天府衙二堂內門口賈雨村負手而立,看著已經變小了的雨勢。


    “嗯,下了這一場雨,是涼爽多了!”


    李誌貴也小趙附和了一句:“是呢,少了幾分悶熱。”


    賈雨村微微頷首,便轉身迴去處理公務。


    等到了下午,果然傳來了消息讓他陪審做副手。


    而主審的卻是一位年約七十的大理寺卿。


    果然還是避不了,不過有一個主審在,自己又在胡忠賢那邊又打了埋伏,多少是有托底了。


    而賈雨村這邊剛下衙,易然那邊立馬就派人來請了。


    賈雨村自然推辭不了,換了身便服後,便往易府趕去。


    等到了易府,就見有三四位中年男子也在書房等著了。


    等易然分別介紹過後,賈雨村這才知道這幾人正是刑部的各位官員。


    易然請這幾人來,一是為了讓賈雨村看看自己的勢力,露露肌肉。


    二來也是打著讓這幾人傳授些刑訊的手段為由,提點賈雨村如何審理這次案子。


    直白的意思就是,讓賈雨村審案,按著他的節奏來走。


    賈雨村本就知道些消息,一瞧這陣仗,就猜出了幾分易然的用意。


    果然到了酒桌上,幾人一番推杯換盞的客套完後,幾人就明裏暗裏的給了些賈雨村暗示。


    賈雨村也不是傻子,要麽裝糊塗,要麽裝喝多了,實在繞不過去就嘴裏含糊著應下。


    一個時辰後酒宴散去,易然也迴到了書房內。


    而書房內早已等候的老王,見易然進來了,忙起身見過一禮。


    “大人,事情怎麽樣?”


    易然沒急著迴答,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散了幾分酒意。


    “這小子是真不好糊弄,有些滑頭。”


    “哈哈!”


    老王哈哈一笑,“我就說能搞出這房舍計劃的人,又怎麽會這麽容易甘心受驅使。”


    頓了頓又道:“終於和你打賭贏了一迴!對了,對你的計劃有影響嗎?”


    “嗯,是老夫小看了這小子了。”


    易然隨手偶放下茶杯,不以為意道:“他不配合的話是有一點影響,不過關係不大。”


    頓了頓又道:“何況他也算進了局中,有時候也由不得他。”


    老王聽了微微頷首。


    兩人商談些什麽,暫且不提。


    第二天賈雨村到了大理寺後,才知道那大理寺卿已經告病在家了。


    一下子,他這所謂 的陪審,卻變成了真的主審。


    大理寺其他官員自然也是知道這案子的棘手,一個個都是推諉不斷。


    像極了後世的母性法院,一個地鐵案和大同案拖了兩年也不敢審理。


    賈雨村一開始還抱著磨洋工的心態,可才第三天,大理寺一個主事卻被人參了一本,被督察院的拿了去問話。


    一時大理寺也是人心惶惶,哪還敢磨洋工。


    賈雨村多少也明白,這裏麵有敲打自己的意思,暗罵一聲倒黴,便開始審案了。


    這上下齊心的,一時之間證據什麽的紛紛而出。


    而隨著證據的出現,又有好幾個官員被牽連其中。


    而這些新被牽連的官員,也不再都是楊家這一派的,易然這一派的也有不少落馬。


    到了朝堂上兩邊更是相互指責,大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而楊士元和易然也都是老狐狸,頓時就察覺中幾分不對勁。


    兩方略微思索就知這是聖人在渾水摸魚,讓兩方相互損耗了。


    楊士元這邊還沒什麽反應,易然這邊就先偃旗息鼓了。


    他論底蘊哪裏能和楊士元比啊,就算自己這場占了先機贏了。


    但在聖人的好心幫助下,必定也是兩敗俱傷而贏。屆時必定是聖人漁翁得利!


    雖然後續的手段還沒施展出來,但目前也夠工部傷筋斷骨了。


    自己也有機會往工部安插人手了。


    打定暫時把守沿河的主意後,默契般的沒有新的證據出現了。


    但就這幾天的相鬥,也讓賈雨村忙得焦頭爛額。


    而此時皇宮內,永正帝正拿著一本折子細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攝政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水也加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水也加鹽並收藏攝政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