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五行八作,買座宅院
異界明國:人在天牢,武極成道 作者:半生浮名皆虛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們說起京都城,總愛用到這麽幾個詞——天子腳下、五方雜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五行是指車行、船行、腳行、商行以及牙行。
首先,車行、船行好理解,就是拉車的、劃船的。
那腳行是什麽呢?
說白了就是腳夫、幫人拿東西的人。
有些類似於後世川蜀等地的“棒棒”。
比如有什麽比較重的物品,自己拿不動。
或者懶得拿,就可以雇人幫你搬拿。
另外,幫人裝卸貨物的裝卸工其實也算腳行。
在有碼頭的地方就有專門幫人卸貨的腳夫、或者挑夫等在那兒。
見到年輕小姐或者富家少爺,就會主動上前招攬生意。
總之,做的都是賣把子力氣的體力活。
而商行也好說,無非是經商做買賣的唄!
最後的牙行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牙行就是中間商,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經紀人、中介。
京都城有句老話叫“一手托兩家”,說的就是牙行。
不過這行可不是新興產業,而是古已有之。
拿買賣房產來說,京都城裏管幫人找房、賣房的叫房牙子。
官牙就是經過政府正式批準,並繳納稅課的。
而私牙由於不交稅,按說是不允許的,類似於現在的黑中介。
牙行從中湊合買賣交易的進行,雙方斡旋,達成協議,成其買賣。
成交之後,雙方各拿出一定的錢來酬勞中間人。
如今雖說建立了國民政府,但是各種官僚地主,豪紳、土霸依然結成各種地方勢力,並且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和每一角落。
牲畜、糧食、屠宰等的交易,都由各地有權有勢者獨攬承包,組成“牙行”或“鬥紀”。
林默覺得住的地方不僅小,而且人多眼雜,做什麽都不方便。
心裏早就有了購置一套房產的打算。
如今稿酬發了下來,他手裏的錢也有了合理的出處,自然要將這件事情提上日程。
在城裏轉悠了一圈下來,他最終選擇了三合門開設的一間牙行。
三合門起源於前朝的一個地下秘密組織,起源於“漢留”,旨在反抗前朝的迫害統治,留存漢族文化。
不同於黑龍幫的飛揚跋扈,以及安清幫的欺行霸市。
三合門在京都城的名聲還不錯。
讓牙行幫忙找房子,雖說會多一筆開銷,但可以快速地找到合適的宅子,遠比自己去打聽要方便的多。
林默前一天去牙行登記了信息,隔天就有人上門聯係,帶著他找到了一座價錢、位置合適的院子。
“這房子是前朝的一個官員的府邸,不過後來前朝亡了,那位老爺的後人又不爭氣,染上了賭博和煙癮,就把這家房子抵給了我們三合門。”
帶林默看房的是一個看起來頗為機靈的小夥。
名叫孫遠。
他一邊介紹些房子的情況,一邊打開了門上的鐵鎖。
林默淡淡點頭。
像小夥說的這種情況,在如今這個時代,簡直不要太多見。
已經讓他見怪不怪了。
跟隨著孫遠走進去。
穿過大門和一個小門房,裏麵是一個院子。
院子不大,但是小巧別致,布置的也很雅靜。
左側是一個小池塘,水裏幾尾鯉魚在愜意遊動,水麵上還飄著幾片落葉。
右側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椿樹。
樹幹通直高大,遮擋住了半個院子的太陽。
“林爺,您看這院子還不錯吧?春天的時候,這樹就會長出香椿芽,以前這屋子的女主人最喜歡用這玩意兒炒雞蛋,說是很營養又美味。”
孫遠笑著上前,輕輕推開裏麵的屋門。
他很有耐心地帶著林默仔細逛遍整個屋子。
雖然兩世為人,但是在看房子時,林默依然略顯激動。
或許,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根植在華夏人骨子裏的執念吧。
這是他們看過的第四套房子了。
這地方離惡龍監獄和郭家武館都不算太遠。
屋子裏有個地窖,以前是用來儲存過冬蔬菜的。
屋子後麵還有一個後門。
門外是一條小巷,直通附近的北運河。
“好了,這間院子我很滿意,怎麽賣?”林默直接拍板了。
這地方的地理位置和房子裝飾布局他都很喜歡。
買來之後,隻要簡單收拾一下就能直接住人。
簡單詢問價格。
孫遠告訴他五百大洋,不二價。
林默清楚,這個價格其實有點虛高了,但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他最終沒有討價還價,直接答應了下來。
人家開牙行的,總要讓人賺點不是。
況且,先前從魯四海那兒弄來的一大筆錢一直都沒動。
現在他用起來也沒什麽好心疼的。
因為這間房子是三合門的產業,所以孫遠並沒有收林默的中介費用。
這倒省了一筆額外的開支。
林默恭維了兩句,說他們辦事講究,不像別的牙行名目繁多。
孫遠拍著胸脯說道:“那是自然,這些都是我們三合門頭排的閑大爺周岱山周爺定下的規矩。”
“他告誡我們說做生意,得講規矩和信譽,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長久。”
林默沒想到還有這年頭,在幫會裏頭還有這種般難得的人物。
頓時不吝讚美之詞,連連誇讚。
孫遠高興的合不攏嘴。
末了,他還介紹道:“我們三合門的牙行,不止是做房屋租賃售賣這些事兒,要是林先生以後想要雇傭傭人、買賣貨物、甚至是找人借錢等等,都可以找我們!”
林默心中一動,開口問道:“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想要買點天然橡膠,你能幫忙弄到嗎?”
一般人可能連天然橡膠聽都沒聽說過。
不過孫遠雖然看著年輕,但是見識頗廣。
他很懂規矩,沒有問林默為什麽要這個東西。
而是直接問道:“要多少?”
林默想了想,說:“差不多要十斤吧!”
孫遠點了點頭:“有,隻要有錢,這東西可以在洋行買到,倒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
林默點了點頭。
心想,終於遇到一個懂行的人了。
他猶豫了一下,掏出一張方子。
上麵記著用來製作人皮麵具的藥水所需的藥材。
林默也不怕別人看去。
畢竟對方也不知道這些藥材是用來幹嘛的。
即便是知道,那相關的分量和製作手法,旁人也不清楚。
“這方子上的藥材,你有辦法弄到嗎?”
五行是指車行、船行、腳行、商行以及牙行。
首先,車行、船行好理解,就是拉車的、劃船的。
那腳行是什麽呢?
說白了就是腳夫、幫人拿東西的人。
有些類似於後世川蜀等地的“棒棒”。
比如有什麽比較重的物品,自己拿不動。
或者懶得拿,就可以雇人幫你搬拿。
另外,幫人裝卸貨物的裝卸工其實也算腳行。
在有碼頭的地方就有專門幫人卸貨的腳夫、或者挑夫等在那兒。
見到年輕小姐或者富家少爺,就會主動上前招攬生意。
總之,做的都是賣把子力氣的體力活。
而商行也好說,無非是經商做買賣的唄!
最後的牙行可能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牙行就是中間商,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經紀人、中介。
京都城有句老話叫“一手托兩家”,說的就是牙行。
不過這行可不是新興產業,而是古已有之。
拿買賣房產來說,京都城裏管幫人找房、賣房的叫房牙子。
官牙就是經過政府正式批準,並繳納稅課的。
而私牙由於不交稅,按說是不允許的,類似於現在的黑中介。
牙行從中湊合買賣交易的進行,雙方斡旋,達成協議,成其買賣。
成交之後,雙方各拿出一定的錢來酬勞中間人。
如今雖說建立了國民政府,但是各種官僚地主,豪紳、土霸依然結成各種地方勢力,並且滲透到了社會各個階層和每一角落。
牲畜、糧食、屠宰等的交易,都由各地有權有勢者獨攬承包,組成“牙行”或“鬥紀”。
林默覺得住的地方不僅小,而且人多眼雜,做什麽都不方便。
心裏早就有了購置一套房產的打算。
如今稿酬發了下來,他手裏的錢也有了合理的出處,自然要將這件事情提上日程。
在城裏轉悠了一圈下來,他最終選擇了三合門開設的一間牙行。
三合門起源於前朝的一個地下秘密組織,起源於“漢留”,旨在反抗前朝的迫害統治,留存漢族文化。
不同於黑龍幫的飛揚跋扈,以及安清幫的欺行霸市。
三合門在京都城的名聲還不錯。
讓牙行幫忙找房子,雖說會多一筆開銷,但可以快速地找到合適的宅子,遠比自己去打聽要方便的多。
林默前一天去牙行登記了信息,隔天就有人上門聯係,帶著他找到了一座價錢、位置合適的院子。
“這房子是前朝的一個官員的府邸,不過後來前朝亡了,那位老爺的後人又不爭氣,染上了賭博和煙癮,就把這家房子抵給了我們三合門。”
帶林默看房的是一個看起來頗為機靈的小夥。
名叫孫遠。
他一邊介紹些房子的情況,一邊打開了門上的鐵鎖。
林默淡淡點頭。
像小夥說的這種情況,在如今這個時代,簡直不要太多見。
已經讓他見怪不怪了。
跟隨著孫遠走進去。
穿過大門和一個小門房,裏麵是一個院子。
院子不大,但是小巧別致,布置的也很雅靜。
左側是一個小池塘,水裏幾尾鯉魚在愜意遊動,水麵上還飄著幾片落葉。
右側是一棵枝繁葉茂的椿樹。
樹幹通直高大,遮擋住了半個院子的太陽。
“林爺,您看這院子還不錯吧?春天的時候,這樹就會長出香椿芽,以前這屋子的女主人最喜歡用這玩意兒炒雞蛋,說是很營養又美味。”
孫遠笑著上前,輕輕推開裏麵的屋門。
他很有耐心地帶著林默仔細逛遍整個屋子。
雖然兩世為人,但是在看房子時,林默依然略顯激動。
或許,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根植在華夏人骨子裏的執念吧。
這是他們看過的第四套房子了。
這地方離惡龍監獄和郭家武館都不算太遠。
屋子裏有個地窖,以前是用來儲存過冬蔬菜的。
屋子後麵還有一個後門。
門外是一條小巷,直通附近的北運河。
“好了,這間院子我很滿意,怎麽賣?”林默直接拍板了。
這地方的地理位置和房子裝飾布局他都很喜歡。
買來之後,隻要簡單收拾一下就能直接住人。
簡單詢問價格。
孫遠告訴他五百大洋,不二價。
林默清楚,這個價格其實有點虛高了,但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他最終沒有討價還價,直接答應了下來。
人家開牙行的,總要讓人賺點不是。
況且,先前從魯四海那兒弄來的一大筆錢一直都沒動。
現在他用起來也沒什麽好心疼的。
因為這間房子是三合門的產業,所以孫遠並沒有收林默的中介費用。
這倒省了一筆額外的開支。
林默恭維了兩句,說他們辦事講究,不像別的牙行名目繁多。
孫遠拍著胸脯說道:“那是自然,這些都是我們三合門頭排的閑大爺周岱山周爺定下的規矩。”
“他告誡我們說做生意,得講規矩和信譽,這樣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長久。”
林默沒想到還有這年頭,在幫會裏頭還有這種般難得的人物。
頓時不吝讚美之詞,連連誇讚。
孫遠高興的合不攏嘴。
末了,他還介紹道:“我們三合門的牙行,不止是做房屋租賃售賣這些事兒,要是林先生以後想要雇傭傭人、買賣貨物、甚至是找人借錢等等,都可以找我們!”
林默心中一動,開口問道:“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我想要買點天然橡膠,你能幫忙弄到嗎?”
一般人可能連天然橡膠聽都沒聽說過。
不過孫遠雖然看著年輕,但是見識頗廣。
他很懂規矩,沒有問林默為什麽要這個東西。
而是直接問道:“要多少?”
林默想了想,說:“差不多要十斤吧!”
孫遠點了點頭:“有,隻要有錢,這東西可以在洋行買到,倒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
林默點了點頭。
心想,終於遇到一個懂行的人了。
他猶豫了一下,掏出一張方子。
上麵記著用來製作人皮麵具的藥水所需的藥材。
林默也不怕別人看去。
畢竟對方也不知道這些藥材是用來幹嘛的。
即便是知道,那相關的分量和製作手法,旁人也不清楚。
“這方子上的藥材,你有辦法弄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