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捧哏聊天,茶館聽書
異界明國:人在天牢,武極成道 作者:半生浮名皆虛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雖然國術昌盛,但是練武乃是水磨功夫。
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
因此,在宗師絕跡,化境不出的情況下。
暗勁武師已經算是一般習武之人的天花板了。
不過,林默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化境大師隻是輕易不出世,並不是沒有。
更何況京都城是當今國民政府的首都。
各方勢力魚龍混雜,臥虎藏龍。
暗勁武師更是多不勝數,實在是不能掉以輕心。
還得繼續苟著!
身上還剩不少經驗值。
隻是不夠升到暗勁二重。
於是,林默索性將所有功法都提升到了小成境界。
如今他已經掌握了十三層大散手中的擒拿手、虎爪手、奪刃手、開碑手這幾種招式。
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之中最霸氣、最剛猛的開碑手。
此法專注陽剛之勁,有拔山扛鼎之威勢。
以力對力,以剛對剛,針鋒相對。
講究的就是一個字——幹!
境界造詣達到了小成之境的《十三層大散手》,又解鎖了一些新的姿勢……不,是新的招式。
——蛟龍手,降刀手和推碑手。
隻是其中精要,還需要自己細細體會。
打開《罪靈圖錄》,林默看了眼自己的信息。
【宿主:林默
實力:二流高手(暗勁一重)(0\/2000)
技能:六國語言(精通)
功法:《十三層大散手》(小成0\/5000)、《通背拳法》(小成0\/2000)、《探雲手》(小成0\/300)
物品:三毒符
可用經驗值:123】
武道實力已經算提升很快了,就是功法少了點。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東監區關押的犯人大多是普通人。
要是能有機會進入南北二區,多收錄一些武道高手。
那樣就能獲得更多經驗值和武學功法了。
林默心中暗道。
……
……
翌日上午。
警局的人在各個胡同口的布告欄,張貼了一張通緝令。
有不識字的人問道:“這上麵寫的啥啊?”
“案犯李大富,男……蓄意殺害政府官員,罪大惡極,今懸賞通緝……知情者,提供有用信息,獎一百大洋,活捉李大富並押送至警局者,獎一千大洋!”
一名路人緩緩念著通緝令上的內容。
有人認識李大富,指著上麵的照片,詫異問道:“這人不是四海幫幫主嗎?”
“四海幫的那些家夥平日裏壞事幹盡,這下可算是踢到鐵板了!”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居然敢殺害政府官員,難怪被全城通緝!”
眾人議論紛紛。
林默站在人群中,像沒事人一樣,當起了吃瓜群眾。
今日沐休,他閑來無事。
便想出來逛逛。
這時,一老頭背著手走了過來。
看到通緝令後,他嘖嘖稱奇道:“謔,介個懸賞的獎金可真夠高的!”
林默下意識來了句:“嘿,這是好事啊!”
老頭瞟了他一眼:“嗨,年輕人你懂嘛呀,以為介錢那麽好拿?”
林默沒有反駁,而是點頭:“誰說不是呢?”
老頭又道:“介李大富可是個狠銀,有武藝在身的,弄死一兩個普通人跟玩兒一樣,要是小夥子你真碰上了,那也得看有沒有命拿那份獎金!”
林默深以為然:“是這麽個理。”
老頭莫名覺得心裏舒坦無比。
心中豎起了大拇指,介小夥子會聊天!
他接著問:“小夥子你認識李大富?”
林默搖頭:“那不能夠。”
老頭搖頭晃腦地說道:“聽老頭子一句勸,別看介賞金誘人,就被迷了眼,人啊,還是要踏踏實實的才行!”
林默十分配合:“嘿,好嘛!”
“你還別不相信,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
老頭扭頭一看,發現剛才那個十分會聊天的小夥子不見了。
他咂摸著嘴,覺得有些興趣索然。
少了個捧哏的,忒沒意思了。
搖搖頭也離開了。
走出人群,林默心想,這賞金應該沒人能拿到了。
李大富已經被他丟進池塘,種了荷花。
沒有個一年半載,恐怕都不會有人發現。
沒了擔憂,他心情舒暢了許多。
悠哉悠哉地走進旁邊的同福茶館。
這座茶館不像蜀地茶商開設的茶軒那般高檔次。
而是主打的親民路線。
平頭百姓都能進,桌上也多是一些平價的點心粗茶。
這樣的茶館,門臉並不講究。
基本上就是在房簷上掛幾塊半尺來長的小牌子。
上書“雨前”、“龍井”之類的字樣。
讓人知道這是座茶館。
至於屋內的陳設,也很簡樸。
都是些沒上過漆的桌椅板凳。
進來的人不管認不認識,都可以同桌飲茶。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拚桌”。
有些茶館為了吸引客人,會增添評書演出。
一般會提前幾天,刷上一張報子,上麵寫明表演時間和曲目,懸在門口。
每日兩場,下午2點開書,稱“白天兒”。
晚上7點開書,稱“燈晚兒”。
也有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間加演的,稱“早兒”。
聽客們點上一壺茶,就可以進去聽。
如果沒錢,想扒牆角,白嫖聽書。
那少不了會被茶館的夥計嗬斥兩句。
來茶館飲茶的聽眾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無所不有。
既有把這裏當作休憩和娛樂場所的窮苦百姓。
也有終日泡在這裏成為“書膩子”的閑散人員。
甚至有些報社或者雜誌的編輯記者們,也經常來此“采風”。
據說當年有位大名鼎鼎的小說家張先生,也常常混跡於各大茶館。
於聽書中體驗生活,尋找寫作素材。
林默來過三五迴,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他對門口的夥計道:“來壺碧螺春。”
這夥計認得林默,立刻過來招唿。
“得嘞!爺,您樓上請!”
說實話,林默原本並不喜歡喝茶。
但是自從崔友帶他來了一次,他就喜歡上了這裏。
倒不是說喜歡喝茶,而是喜歡這裏的市井氣息。
在這裏沏一壺茶,擺一碟花生米,再聽一曲評書,可以淡去一身疲乏。
一茶、一點、一評書。
就是那天地與山水。
容得下人生所有苦難。
林默挑了個清閑地方。
茶水和點心很快端了上來。
臨近晌午時分。
外頭的太陽漸漸變得熱辣辣的。
大家都往茶館裏擠。
再加上門外早就貼了告子,下午會有評書表演。
所以茶館裏的人漸漸多了起來。
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日積月累的不斷練習。
因此,在宗師絕跡,化境不出的情況下。
暗勁武師已經算是一般習武之人的天花板了。
不過,林默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化境大師隻是輕易不出世,並不是沒有。
更何況京都城是當今國民政府的首都。
各方勢力魚龍混雜,臥虎藏龍。
暗勁武師更是多不勝數,實在是不能掉以輕心。
還得繼續苟著!
身上還剩不少經驗值。
隻是不夠升到暗勁二重。
於是,林默索性將所有功法都提升到了小成境界。
如今他已經掌握了十三層大散手中的擒拿手、虎爪手、奪刃手、開碑手這幾種招式。
不過,他最喜歡的還是之中最霸氣、最剛猛的開碑手。
此法專注陽剛之勁,有拔山扛鼎之威勢。
以力對力,以剛對剛,針鋒相對。
講究的就是一個字——幹!
境界造詣達到了小成之境的《十三層大散手》,又解鎖了一些新的姿勢……不,是新的招式。
——蛟龍手,降刀手和推碑手。
隻是其中精要,還需要自己細細體會。
打開《罪靈圖錄》,林默看了眼自己的信息。
【宿主:林默
實力:二流高手(暗勁一重)(0\/2000)
技能:六國語言(精通)
功法:《十三層大散手》(小成0\/5000)、《通背拳法》(小成0\/2000)、《探雲手》(小成0\/300)
物品:三毒符
可用經驗值:123】
武道實力已經算提升很快了,就是功法少了點。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畢竟東監區關押的犯人大多是普通人。
要是能有機會進入南北二區,多收錄一些武道高手。
那樣就能獲得更多經驗值和武學功法了。
林默心中暗道。
……
……
翌日上午。
警局的人在各個胡同口的布告欄,張貼了一張通緝令。
有不識字的人問道:“這上麵寫的啥啊?”
“案犯李大富,男……蓄意殺害政府官員,罪大惡極,今懸賞通緝……知情者,提供有用信息,獎一百大洋,活捉李大富並押送至警局者,獎一千大洋!”
一名路人緩緩念著通緝令上的內容。
有人認識李大富,指著上麵的照片,詫異問道:“這人不是四海幫幫主嗎?”
“四海幫的那些家夥平日裏壞事幹盡,這下可算是踢到鐵板了!”
“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居然敢殺害政府官員,難怪被全城通緝!”
眾人議論紛紛。
林默站在人群中,像沒事人一樣,當起了吃瓜群眾。
今日沐休,他閑來無事。
便想出來逛逛。
這時,一老頭背著手走了過來。
看到通緝令後,他嘖嘖稱奇道:“謔,介個懸賞的獎金可真夠高的!”
林默下意識來了句:“嘿,這是好事啊!”
老頭瞟了他一眼:“嗨,年輕人你懂嘛呀,以為介錢那麽好拿?”
林默沒有反駁,而是點頭:“誰說不是呢?”
老頭又道:“介李大富可是個狠銀,有武藝在身的,弄死一兩個普通人跟玩兒一樣,要是小夥子你真碰上了,那也得看有沒有命拿那份獎金!”
林默深以為然:“是這麽個理。”
老頭莫名覺得心裏舒坦無比。
心中豎起了大拇指,介小夥子會聊天!
他接著問:“小夥子你認識李大富?”
林默搖頭:“那不能夠。”
老頭搖頭晃腦地說道:“聽老頭子一句勸,別看介賞金誘人,就被迷了眼,人啊,還是要踏踏實實的才行!”
林默十分配合:“嘿,好嘛!”
“你還別不相信,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
老頭扭頭一看,發現剛才那個十分會聊天的小夥子不見了。
他咂摸著嘴,覺得有些興趣索然。
少了個捧哏的,忒沒意思了。
搖搖頭也離開了。
走出人群,林默心想,這賞金應該沒人能拿到了。
李大富已經被他丟進池塘,種了荷花。
沒有個一年半載,恐怕都不會有人發現。
沒了擔憂,他心情舒暢了許多。
悠哉悠哉地走進旁邊的同福茶館。
這座茶館不像蜀地茶商開設的茶軒那般高檔次。
而是主打的親民路線。
平頭百姓都能進,桌上也多是一些平價的點心粗茶。
這樣的茶館,門臉並不講究。
基本上就是在房簷上掛幾塊半尺來長的小牌子。
上書“雨前”、“龍井”之類的字樣。
讓人知道這是座茶館。
至於屋內的陳設,也很簡樸。
都是些沒上過漆的桌椅板凳。
進來的人不管認不認識,都可以同桌飲茶。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拚桌”。
有些茶館為了吸引客人,會增添評書演出。
一般會提前幾天,刷上一張報子,上麵寫明表演時間和曲目,懸在門口。
每日兩場,下午2點開書,稱“白天兒”。
晚上7點開書,稱“燈晚兒”。
也有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間加演的,稱“早兒”。
聽客們點上一壺茶,就可以進去聽。
如果沒錢,想扒牆角,白嫖聽書。
那少不了會被茶館的夥計嗬斥兩句。
來茶館飲茶的聽眾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無所不有。
既有把這裏當作休憩和娛樂場所的窮苦百姓。
也有終日泡在這裏成為“書膩子”的閑散人員。
甚至有些報社或者雜誌的編輯記者們,也經常來此“采風”。
據說當年有位大名鼎鼎的小說家張先生,也常常混跡於各大茶館。
於聽書中體驗生活,尋找寫作素材。
林默來過三五迴,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他對門口的夥計道:“來壺碧螺春。”
這夥計認得林默,立刻過來招唿。
“得嘞!爺,您樓上請!”
說實話,林默原本並不喜歡喝茶。
但是自從崔友帶他來了一次,他就喜歡上了這裏。
倒不是說喜歡喝茶,而是喜歡這裏的市井氣息。
在這裏沏一壺茶,擺一碟花生米,再聽一曲評書,可以淡去一身疲乏。
一茶、一點、一評書。
就是那天地與山水。
容得下人生所有苦難。
林默挑了個清閑地方。
茶水和點心很快端了上來。
臨近晌午時分。
外頭的太陽漸漸變得熱辣辣的。
大家都往茶館裏擠。
再加上門外早就貼了告子,下午會有評書表演。
所以茶館裏的人漸漸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