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它明確地闡述了關於無產階級曆史使命的革命理論和革命實踐的準則。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的一八七二年德文版序文、一八八八年英文版序文中一再指出:“《宣言》是作為‘共產主義者同盟’這一起初純粹是德國工人團體,後來成為國際工人團體……的綱領公布的”,是當時國際工人組織的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這就說明《宣言》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重要地位。列寧在《馬克思學說的曆史命運》中寫道:“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於一八四八年問世的《共產黨宣言》,已對這個學說作了完整的、係統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闡述。”1可見,《宣言》是比較完整地、係統地、透徹地闡明了科學的共產主義學說,是馬克思主義“開宗明義”的經典著作,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綱領,是共產黨的第一個黨綱,是革命理論與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典範。這樣,它就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團結奠定了思想基礎。斯大林稱讚《宣言》說:“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創造了一個時代。”2列寧也曾經把《宣言》推薦給革命的工人們,說它是“每個覺悟工人必讀的書籍”3。《宣言》對於想比較係統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認真地獻身於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人,是一本必讀的著作。
《宣言》的原則,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會委托,根據大會通過的原則起草了《宣言》,並於一八四八年二月正式發表。在《宣言》發表之前,共產主義思想早已開始傳播,共產主義運動已有很大的發展。《宣言》引言的開頭第一句話說:“一個怪影在歐洲遊蕩——共產主義的怪影”。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宣言》產生的曆史條件。
《宣言》的引言通過當時的一切反動勢力、統治階級都害怕共產主義並且聯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這樣的事實,生動地反映出共產主義已經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各國迅速發展之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化了。這時,工人運動已經從破壞機器發展到反對資本主義製度的鬥爭,從個別工廠區域性的發動擴大到全國性的運動,從單純的罷工鬥爭發展到武裝起義。一八三一年,法國裏昂工人在“不是工作以生,就是戰鬥而死”的口號下,實行武裝起義。一八三八年,英國工人為爭取普選權而發動了全國性的大憲章運動。一八四四年德國西裏西亞紡織工人為反對工廠主的剝削壓迫而舉行起義。這些事實表明:無產階級已經登上曆史舞台,成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這些鬥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是,無產階級在鬥爭中得到了鍛煉,在鬥爭中團結起來,組織了自己的團體。英國工人組成了憲章派;法國許多工人參加了布朗基組織的密謀團體“四季社”;特別是德國先進工人以“人人皆兄弟”的口號,於一八三六年組成了有各國工人參加的“正義者同盟”。“正義者同盟”是半宣傳性、半密謀性、信奉平均共產主義的組織。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仍然特別注意它的發展,並且在這個組織的成員中積極地展開科學共產主義的宣傳。正如恩格斯在《關於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曆史》一文中寫道:“關於同盟(正義者同盟——引者)的存在,我們自然是知道的;一八四三年沙佩爾建議我加入同盟,但我那時當然是拒絕了這個建議。然而,我們不僅跟倫敦的盟員保持了經常的通訊,並且跟巴黎各支部當時的領導者愛維爾貝克醫師有過更為密切的來往。我們雖沒有參與同盟的內部事務,但我們終究知道那裏發生的一切重要事件。另一方麵,我們在口頭上,書信上並且通過報刊,又影響了它那些最卓越盟員的理論觀點。”4一八四七年一月,馬克思和恩格斯被再一次邀請參加“正義者同盟”。由於邀請的代表聲明:“正義者同盟”的同誌們,確信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確觀點,也確信必須使這個同盟擺脫密謀主義的傳統方式,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決定接受邀請,加入這個同盟,並促使這個同盟進行徹底的改組。一八四七年夏季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告“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成立,以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作為“同盟”的戰鬥號召。“同盟”的成立說明了無產階級覺悟從自發階段到自覺階段的發展,無產階級組織從互助福利團體到組成政黨的發展。這在共產主義運動中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因為無產階級掌握了組織力量,就能倒轉乾坤,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所以,在一切反動勢力和統治階級看來,以前一切什麽“運動”,都沒有這個共產主義運動更可怕。還在一八四三年恩格斯就寫道:“德國的君主和執政者就在認為共和運動已被永遠鎮壓下去的時候,發現從政治運動的灰燼中間又冒出了一個共產主義。在他們看來,這種新學說比那個似乎已被擊潰因而曾使他們歡欣鼓舞的學說還更危險、更可怕。”5資產階級由於害怕共產主義,於是創造出關於共產主義怪影的神話,給共產主義加上種種罪名,以便迫害共產主義者。資產階級害怕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力量,這是《宣言》產生時的一個曆史背景。
正是因為共產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力量,當時就有各種各樣的人抱著自己的意圖來從事共產主義運動。一八四四年和一八四五年,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幾封信中都寫道:當時在巴門從事共產主義運動和宣傳的,有的是“警察局長”,有的是“金錢貴族”,“有的是小商人”6。列寧也寫道:“當時共產主義的主要宣傳者……是一些善意的資產者,多少有些痛恨政府的人。”7就是在工人階級運動內部的“那些確認單純政治變革全然不夠而認為必須根本改造全部社會的分子”所宣傳的共產主義也有錯誤觀點。例如,在法國有卡貝的共產主義。卡貝在一八四○年發表的小說《伊加利亞旅行記》和《共產主義信仰的宣示》等著作中描繪的共產主義,是幻想建立小規模的“共產主義公社”來求工人的解放。他明顯地表現了小資產階級的偏狹情緒,而且還把共產主義染上了宗教的氣味。在德國有魏特林的共產主義。魏特林在一八四二年到一八四三年發表了《和諧與自由的保證》和《貧苦罪人的福音》等書。他承認社會革命的鬥爭是必要的,但想用盲目暴動的路線來實現社會革命。他所依靠的革命力量,不是無產階級而是流氓無產階級。他認為流氓無產階級才是爭取新社會的先進戰士。總之,他們的共產主義不是科學的共產主義。正如《宣言》一八八八年英文版序言所說:“還是頗為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純粹出於本能的一種共產主義”,是“一種空想的共產主義”。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的共產主義同時也開始廣泛地傳播了,並且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八四三年,恩格斯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一文中寫道:“我們向全國散發了各種小冊子,並且很快就在每個問題上控製了社會輿論。……這個運動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大大出人意料之外,不論是政府或是社會人士一時都被嚇得目瞪口呆。”8這說明在當時共產主義運動和宣傳中,uu看書 ww.ukansh科學共產主義已經站穩了陣地,但是許多人還不夠了解科學共產主義,就是在先進工人甚至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中,也還有許多人在不同程度上受著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的影響。正如恩格斯寫道:“我並不認為當時在整個同盟裏哪怕有一個人是讀過一本政治經濟學書籍的。這不是不幸處:‘平等’,‘博愛’和‘正義’曾有助於占據任何理論高峰。”9
《宣言》的引言,針對上述曆史情況認為:無論是批駁敵人的誣蔑,無論是糾正一些人的糊塗觀點,無論是更廣泛地宣傳科學共產主義以指導工人運動,都“應該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還在一八四四年十月,恩格斯在致馬克思的信中就提議:“如果不就向來的觀點和以往的曆史,寫幾本書,將諸種原則加以邏輯地和曆史地發揮,並作為這種曆史必然的繼續,那一切都將陷在半昏睡狀態中,而最大多數的人仍會在黑暗中摸索”10。在《宣言》產生之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從理論上公開闡述自己的觀點方麵已經作了很多工作。如所周知,為了宣傳科學共產主義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組成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為了批判青年黑格爾派,他們寫了《神聖家族》,他們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一書中又批判了德國“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批判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馬克思又寫了《哲學的貧困》。這些科學的著作為《宣言》的產生作了巨大的準備。
《宣言》就是適應這種曆史的需要而產生的。
《宣言》的原則,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受大會委托,根據大會通過的原則起草了《宣言》,並於一八四八年二月正式發表。在《宣言》發表之前,共產主義思想早已開始傳播,共產主義運動已有很大的發展。《宣言》引言的開頭第一句話說:“一個怪影在歐洲遊蕩——共產主義的怪影”。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宣言》產生的曆史條件。
《宣言》的引言通過當時的一切反動勢力、統治階級都害怕共產主義並且聯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這樣的事實,生動地反映出共產主義已經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各國迅速發展之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化了。這時,工人運動已經從破壞機器發展到反對資本主義製度的鬥爭,從個別工廠區域性的發動擴大到全國性的運動,從單純的罷工鬥爭發展到武裝起義。一八三一年,法國裏昂工人在“不是工作以生,就是戰鬥而死”的口號下,實行武裝起義。一八三八年,英國工人為爭取普選權而發動了全國性的大憲章運動。一八四四年德國西裏西亞紡織工人為反對工廠主的剝削壓迫而舉行起義。這些事實表明:無產階級已經登上曆史舞台,成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這些鬥爭雖然都失敗了,但是,無產階級在鬥爭中得到了鍛煉,在鬥爭中團結起來,組織了自己的團體。英國工人組成了憲章派;法國許多工人參加了布朗基組織的密謀團體“四季社”;特別是德國先進工人以“人人皆兄弟”的口號,於一八三六年組成了有各國工人參加的“正義者同盟”。“正義者同盟”是半宣傳性、半密謀性、信奉平均共產主義的組織。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仍然特別注意它的發展,並且在這個組織的成員中積極地展開科學共產主義的宣傳。正如恩格斯在《關於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曆史》一文中寫道:“關於同盟(正義者同盟——引者)的存在,我們自然是知道的;一八四三年沙佩爾建議我加入同盟,但我那時當然是拒絕了這個建議。然而,我們不僅跟倫敦的盟員保持了經常的通訊,並且跟巴黎各支部當時的領導者愛維爾貝克醫師有過更為密切的來往。我們雖沒有參與同盟的內部事務,但我們終究知道那裏發生的一切重要事件。另一方麵,我們在口頭上,書信上並且通過報刊,又影響了它那些最卓越盟員的理論觀點。”4一八四七年一月,馬克思和恩格斯被再一次邀請參加“正義者同盟”。由於邀請的代表聲明:“正義者同盟”的同誌們,確信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正確觀點,也確信必須使這個同盟擺脫密謀主義的傳統方式,因此,馬克思和恩格斯決定接受邀請,加入這個同盟,並促使這個同盟進行徹底的改組。一八四七年夏季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宣告“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成立,以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作為“同盟”的戰鬥號召。“同盟”的成立說明了無產階級覺悟從自發階段到自覺階段的發展,無產階級組織從互助福利團體到組成政黨的發展。這在共產主義運動中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因為無產階級掌握了組織力量,就能倒轉乾坤,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所以,在一切反動勢力和統治階級看來,以前一切什麽“運動”,都沒有這個共產主義運動更可怕。還在一八四三年恩格斯就寫道:“德國的君主和執政者就在認為共和運動已被永遠鎮壓下去的時候,發現從政治運動的灰燼中間又冒出了一個共產主義。在他們看來,這種新學說比那個似乎已被擊潰因而曾使他們歡欣鼓舞的學說還更危險、更可怕。”5資產階級由於害怕共產主義,於是創造出關於共產主義怪影的神話,給共產主義加上種種罪名,以便迫害共產主義者。資產階級害怕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力量,這是《宣言》產生時的一個曆史背景。
正是因為共產主義已經成為一種力量,當時就有各種各樣的人抱著自己的意圖來從事共產主義運動。一八四四年和一八四五年,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幾封信中都寫道:當時在巴門從事共產主義運動和宣傳的,有的是“警察局長”,有的是“金錢貴族”,“有的是小商人”6。列寧也寫道:“當時共產主義的主要宣傳者……是一些善意的資產者,多少有些痛恨政府的人。”7就是在工人階級運動內部的“那些確認單純政治變革全然不夠而認為必須根本改造全部社會的分子”所宣傳的共產主義也有錯誤觀點。例如,在法國有卡貝的共產主義。卡貝在一八四○年發表的小說《伊加利亞旅行記》和《共產主義信仰的宣示》等著作中描繪的共產主義,是幻想建立小規模的“共產主義公社”來求工人的解放。他明顯地表現了小資產階級的偏狹情緒,而且還把共產主義染上了宗教的氣味。在德國有魏特林的共產主義。魏特林在一八四二年到一八四三年發表了《和諧與自由的保證》和《貧苦罪人的福音》等書。他承認社會革命的鬥爭是必要的,但想用盲目暴動的路線來實現社會革命。他所依靠的革命力量,不是無產階級而是流氓無產階級。他認為流氓無產階級才是爭取新社會的先進戰士。總之,他們的共產主義不是科學的共產主義。正如《宣言》一八八八年英文版序言所說:“還是頗為粗糙的,尚欠修琢的,純粹出於本能的一種共產主義”,是“一種空想的共產主義”。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學的共產主義同時也開始廣泛地傳播了,並且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八四三年,恩格斯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一文中寫道:“我們向全國散發了各種小冊子,並且很快就在每個問題上控製了社會輿論。……這個運動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大大出人意料之外,不論是政府或是社會人士一時都被嚇得目瞪口呆。”8這說明在當時共產主義運動和宣傳中,uu看書 ww.ukansh科學共產主義已經站穩了陣地,但是許多人還不夠了解科學共產主義,就是在先進工人甚至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盟員中,也還有許多人在不同程度上受著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的影響。正如恩格斯寫道:“我並不認為當時在整個同盟裏哪怕有一個人是讀過一本政治經濟學書籍的。這不是不幸處:‘平等’,‘博愛’和‘正義’曾有助於占據任何理論高峰。”9
《宣言》的引言,針對上述曆史情況認為:無論是批駁敵人的誣蔑,無論是糾正一些人的糊塗觀點,無論是更廣泛地宣傳科學共產主義以指導工人運動,都“應該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還在一八四四年十月,恩格斯在致馬克思的信中就提議:“如果不就向來的觀點和以往的曆史,寫幾本書,將諸種原則加以邏輯地和曆史地發揮,並作為這種曆史必然的繼續,那一切都將陷在半昏睡狀態中,而最大多數的人仍會在黑暗中摸索”10。在《宣言》產生之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從理論上公開闡述自己的觀點方麵已經作了很多工作。如所周知,為了宣傳科學共產主義學說,馬克思和恩格斯組成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為了批判青年黑格爾派,他們寫了《神聖家族》,他們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一書中又批判了德國“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批判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馬克思又寫了《哲學的貧困》。這些科學的著作為《宣言》的產生作了巨大的準備。
《宣言》就是適應這種曆史的需要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