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北部戰事
從亂世開始建立神話時代 作者:白日茉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泗水三縣。
靠近雲邊郡,作為前突部的泗水城。
本應是承天教、冷家、天王軍混合駐紮,但看城中如今出現的新軍和靜塞鐵騎,便知道此城應當已是落入了連城之手。
城頭處,身披銀鎧,身後背有一把長柄戰刀的連城,正在視察軍中士氣,此時,忽然有親衛來報。
“將軍,家主有緊急密信~”
聞言,連城眉頭一皺。
此時來信,恐怕不是什麽好事!
拿過密信,連城打開便看了起來,隨著視線向信件下方掃去,神色也愈發嚴肅。
能讓向來神色不顯於外的連城,如此失態,定然是出了大問題,周邊的親衛們也意識到出了大問題,下意識的摸向刀柄。
同時警戒著四周,不允許他人靠近。
看完密信,連城神色恢複如常。
接著便聽到連城下令道。
“傳我的命令!”
“所有我軍將士立刻返營,整裝集結,做好戰鬥準備,通知新軍,讓他們也趕緊集結~”
“諾!”
不問緣由,負責傳令的親衛立刻出發。
“走,我們迴大營~”
連城看了眼城外大營的方向,便領著親衛們,直接順著城牆上的通道,不急不緩的向著城外駐紮靜塞鐵騎和新軍的大營趕去。
對於後方發生的事情,連城此時不好講出來,要知道大部分靜塞鐵騎和新軍的家人,可都在雲邊郡腹地的城池之內。
若是自己此時有所慌亂,把後方腹地被歸義軍進攻的事情宣揚出去,定然會動搖軍心。
當此大戰之時,上下不能同心,那可是軍中大忌,最好的方法就是暫時隱瞞下來。
同時家主傳來的密信中還詳細的分析了雲邊郡的局勢,對於其中的分析,以及家主的選擇,連城思索後,也非常同意。
在此等內外交困的局麵下,退一步,可能就是萬丈深淵,所以,連家絕對不能退。
作為雲邊郡目前唯一可以動用的精銳,當務之急,就是按照事先的規劃,快速滅掉剩下兩城,返迴雲邊郡對付歸義軍。
這一次的攻城,一堆的酒囊飯袋之中,除了那個叫做冷相率領的守軍,還有些看頭,也算是給他們造成了一些麻煩。
其餘人都是各自為戰,甚至連個統一的指揮都沒有,不過剩下兩城應該就不會那麽簡單了,連城也審問過投降的冷家人。
剩下兩城,一部是由天王軍和承天教共同駐守,另一部是由盧牙軍主導,協同冷家駐守,這兩城之間據說也是麵和心不和。
雖說如此,但接下來,連城還是決定先拔除承天教和天王軍,這些黔首在自己的眼底下,已經蹦噠了太久了。
順便也是清掃一下隱患,萬一審問的那人所言不實,到時候清掃了承天教,也可以讓自己專心麵對盧牙軍那根硬骨頭。
……
就在連城整軍備戰的時候,通往揭陽到河西縣的道路上,一支龐大的、一眼看不到頭的軍隊。
正在雲氣的加持下,快速行進。
“快!快!快!”
“再快一點,拿下河西縣~”
“我們就是全軍首功!”
麵對軍隊中基層伍長、什長的鼓勵聲,還有軍功的刺激,戰士們意誌勃發,狂熱的意誌加持在戰士們身上,速度愈發恐怖。
仿佛馳騁的戰馬一樣,眨眼而過。
能夠看到,在戰士們的行進之處,雲邊郡的秩序似乎已經恢複,不過就是周圍的村子和道路上,看上去略微有些荒涼。
不過這也正常,雲邊郡畢竟是身處連家腹地,又靠近郡城陽穀,如此重要的地方,連家怎麽會讓它們遭受流民和災民的襲擾。
就像是當初災民和流民們,被官府強行管製建成大營,其中不少災民和流民都是直接被扔進了礦場,或者被人強行發賣。
而那些跑到南方和漁陽的災民,除了的確饑餓找不到吃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雲邊郡那堪比榨人心血的苛政。
災民不是傻子,都知道隻要在大營裏待下去,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礦場裏,那簡直就是在直接告訴你,你的死期。
而向南或者向東至少還有些希望。
沒有了出路的災民們,大量的湧入了漁陽和雲邊郡的南方,這恰好使得雲邊郡治理災民成本的下降,秩序的恢複也容易。
不過動亂帶來的傷害,卻不會隨著災民的離去而平息,當初災民、義軍、盜賊成片持續的作亂,讓不少村子直接人數銳減。
而動亂過後,村民們依然躲不開豪強大族們徭役、兵役,甚至私人礦場的征發,城外的村子久而久之也就蕭條了下來。
對於這些黔首的生活,常年生活在城池中的連家和公羊家的貴人們是不屑見到的,同樣連刃等人,也看不到這背後的隱患。
就說歸義軍如此龐大的行軍隊伍,在雲邊郡,還是連家駐紮的腹地內行動,周邊的村落,還有塢堡居然沒有做出任何行動。
對於這個問題,行軍的薛橫也在討論。
想起這一路行軍,路邊隨處接應大軍的村民打扮的暗探,將領們不禁感歎道。
“將軍~”
“這懸鏡司的滲透太厲害了,居然連路邊隨處可見的村子裏,都有我們的人~”
“就是不知道,他們對雲邊郡的村落的滲透掌控,達到了什麽地步?~”
“又是如何不知不覺做到的?”
若不是此次行軍,他們還真不知道懸鏡司在雲邊郡內部發展的如此之好,隻是在這雲邊郡一角,就滲透到了如此地步。
恐怕懸鏡司的完整成果,已經超過他們的想象,不過對於懸鏡司在雲邊郡發展的成果,這麽機密的消息,薛橫也無法解答。
懸鏡司的行動自從歸屬於政務堂管轄後,保密愈發嚴格,對於無緣無故窺探懸鏡司的行為,政務堂也做出了完整的規定。
就算是薛橫,也不能如此。
更何況懸鏡司是自己人,他本就沒有廢力窺探的必要,不過畢竟是部下所問,薛橫想了想迴答道。
“聽說首領,曾經為懸鏡司的暗探~”
“製訂了如同我們軍中的萬軍華章一樣,專門的適應暗探行動的功法和秘術~”
“他們的行動如此神秘,或許應當有此的功勞,再加上懸鏡司以往的經驗,這才能夠達到這個地步吧!”
聞言,將領們點了點頭。
懸鏡司行動向來都是神龍見頭不見尾,極為神秘,可往往很多時候,懸鏡司越是隱藏,有時候也越是引人好奇。
而身為歸義軍中高層將領的他們,依然不能免俗,不過此有了薛橫解答,也算是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
隻是他們也未曾想到,懸鏡司中竟然還有首領參與,萬軍華章的厲害,身為歸義軍將士的他們可是一清二楚。
而懸鏡司也有單屬於他們的功法和秘術,也怪不得他們如此厲害了!
在多數歸義軍將士心中,不管什麽隻要加上沈措,多麽離譜,將士們基本都可以接受。
靠近雲邊郡,作為前突部的泗水城。
本應是承天教、冷家、天王軍混合駐紮,但看城中如今出現的新軍和靜塞鐵騎,便知道此城應當已是落入了連城之手。
城頭處,身披銀鎧,身後背有一把長柄戰刀的連城,正在視察軍中士氣,此時,忽然有親衛來報。
“將軍,家主有緊急密信~”
聞言,連城眉頭一皺。
此時來信,恐怕不是什麽好事!
拿過密信,連城打開便看了起來,隨著視線向信件下方掃去,神色也愈發嚴肅。
能讓向來神色不顯於外的連城,如此失態,定然是出了大問題,周邊的親衛們也意識到出了大問題,下意識的摸向刀柄。
同時警戒著四周,不允許他人靠近。
看完密信,連城神色恢複如常。
接著便聽到連城下令道。
“傳我的命令!”
“所有我軍將士立刻返營,整裝集結,做好戰鬥準備,通知新軍,讓他們也趕緊集結~”
“諾!”
不問緣由,負責傳令的親衛立刻出發。
“走,我們迴大營~”
連城看了眼城外大營的方向,便領著親衛們,直接順著城牆上的通道,不急不緩的向著城外駐紮靜塞鐵騎和新軍的大營趕去。
對於後方發生的事情,連城此時不好講出來,要知道大部分靜塞鐵騎和新軍的家人,可都在雲邊郡腹地的城池之內。
若是自己此時有所慌亂,把後方腹地被歸義軍進攻的事情宣揚出去,定然會動搖軍心。
當此大戰之時,上下不能同心,那可是軍中大忌,最好的方法就是暫時隱瞞下來。
同時家主傳來的密信中還詳細的分析了雲邊郡的局勢,對於其中的分析,以及家主的選擇,連城思索後,也非常同意。
在此等內外交困的局麵下,退一步,可能就是萬丈深淵,所以,連家絕對不能退。
作為雲邊郡目前唯一可以動用的精銳,當務之急,就是按照事先的規劃,快速滅掉剩下兩城,返迴雲邊郡對付歸義軍。
這一次的攻城,一堆的酒囊飯袋之中,除了那個叫做冷相率領的守軍,還有些看頭,也算是給他們造成了一些麻煩。
其餘人都是各自為戰,甚至連個統一的指揮都沒有,不過剩下兩城應該就不會那麽簡單了,連城也審問過投降的冷家人。
剩下兩城,一部是由天王軍和承天教共同駐守,另一部是由盧牙軍主導,協同冷家駐守,這兩城之間據說也是麵和心不和。
雖說如此,但接下來,連城還是決定先拔除承天教和天王軍,這些黔首在自己的眼底下,已經蹦噠了太久了。
順便也是清掃一下隱患,萬一審問的那人所言不實,到時候清掃了承天教,也可以讓自己專心麵對盧牙軍那根硬骨頭。
……
就在連城整軍備戰的時候,通往揭陽到河西縣的道路上,一支龐大的、一眼看不到頭的軍隊。
正在雲氣的加持下,快速行進。
“快!快!快!”
“再快一點,拿下河西縣~”
“我們就是全軍首功!”
麵對軍隊中基層伍長、什長的鼓勵聲,還有軍功的刺激,戰士們意誌勃發,狂熱的意誌加持在戰士們身上,速度愈發恐怖。
仿佛馳騁的戰馬一樣,眨眼而過。
能夠看到,在戰士們的行進之處,雲邊郡的秩序似乎已經恢複,不過就是周圍的村子和道路上,看上去略微有些荒涼。
不過這也正常,雲邊郡畢竟是身處連家腹地,又靠近郡城陽穀,如此重要的地方,連家怎麽會讓它們遭受流民和災民的襲擾。
就像是當初災民和流民們,被官府強行管製建成大營,其中不少災民和流民都是直接被扔進了礦場,或者被人強行發賣。
而那些跑到南方和漁陽的災民,除了的確饑餓找不到吃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雲邊郡那堪比榨人心血的苛政。
災民不是傻子,都知道隻要在大營裏待下去,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在礦場裏,那簡直就是在直接告訴你,你的死期。
而向南或者向東至少還有些希望。
沒有了出路的災民們,大量的湧入了漁陽和雲邊郡的南方,這恰好使得雲邊郡治理災民成本的下降,秩序的恢複也容易。
不過動亂帶來的傷害,卻不會隨著災民的離去而平息,當初災民、義軍、盜賊成片持續的作亂,讓不少村子直接人數銳減。
而動亂過後,村民們依然躲不開豪強大族們徭役、兵役,甚至私人礦場的征發,城外的村子久而久之也就蕭條了下來。
對於這些黔首的生活,常年生活在城池中的連家和公羊家的貴人們是不屑見到的,同樣連刃等人,也看不到這背後的隱患。
就說歸義軍如此龐大的行軍隊伍,在雲邊郡,還是連家駐紮的腹地內行動,周邊的村落,還有塢堡居然沒有做出任何行動。
對於這個問題,行軍的薛橫也在討論。
想起這一路行軍,路邊隨處接應大軍的村民打扮的暗探,將領們不禁感歎道。
“將軍~”
“這懸鏡司的滲透太厲害了,居然連路邊隨處可見的村子裏,都有我們的人~”
“就是不知道,他們對雲邊郡的村落的滲透掌控,達到了什麽地步?~”
“又是如何不知不覺做到的?”
若不是此次行軍,他們還真不知道懸鏡司在雲邊郡內部發展的如此之好,隻是在這雲邊郡一角,就滲透到了如此地步。
恐怕懸鏡司的完整成果,已經超過他們的想象,不過對於懸鏡司在雲邊郡發展的成果,這麽機密的消息,薛橫也無法解答。
懸鏡司的行動自從歸屬於政務堂管轄後,保密愈發嚴格,對於無緣無故窺探懸鏡司的行為,政務堂也做出了完整的規定。
就算是薛橫,也不能如此。
更何況懸鏡司是自己人,他本就沒有廢力窺探的必要,不過畢竟是部下所問,薛橫想了想迴答道。
“聽說首領,曾經為懸鏡司的暗探~”
“製訂了如同我們軍中的萬軍華章一樣,專門的適應暗探行動的功法和秘術~”
“他們的行動如此神秘,或許應當有此的功勞,再加上懸鏡司以往的經驗,這才能夠達到這個地步吧!”
聞言,將領們點了點頭。
懸鏡司行動向來都是神龍見頭不見尾,極為神秘,可往往很多時候,懸鏡司越是隱藏,有時候也越是引人好奇。
而身為歸義軍中高層將領的他們,依然不能免俗,不過此有了薛橫解答,也算是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
隻是他們也未曾想到,懸鏡司中竟然還有首領參與,萬軍華章的厲害,身為歸義軍將士的他們可是一清二楚。
而懸鏡司也有單屬於他們的功法和秘術,也怪不得他們如此厲害了!
在多數歸義軍將士心中,不管什麽隻要加上沈措,多麽離譜,將士們基本都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