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城內變化
從亂世開始建立神話時代 作者:白日茉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方三郡,漁陽郡,扶風城。
城南最繁華的街道上。
沈措、孫行儼、杜渾三人正在坊市中閑逛,目前,遙城、婺江兩地的戰局正在穩步推進,對紅巾軍的包圍圈也在逐步形成。
前線有何仲、薛橫兩部大將,後方又有陳夙、沈燕俯瞰全局,進行查漏補缺,政務堂那邊完全用不到沈措出手。
隨即,沈措決定來到坊市觀察一番百姓的變化,果然,坊市的變化給了沈措不少驚喜。
坊市中行人如織,街道兩邊的商鋪到處都是叫賣之聲,滿目望去,一片繁華。
此時,街道旁邊傳來一陣誘人的香味。
“走!我們過去看看~”
說罷,三人來到了一處炸魚的小攤旁邊。
此時,小攤旁邊正圍繞著許多百姓。
支起的鍋子中間,細小的、不過手指粗細的銀絲魚,炸的金黃酥脆,正放在鍋邊的架子上,瀝出炸魚中多餘的油脂。
那些婦人身邊的孩童,聞到味道也不自覺吸吮起了手指,好似手指化作那金黃的小魚。
不少受不了誘惑的孩童央求著阿母。
麵對這種情況,部分意誌不堅的婦人咬了咬牙齒 ,從荷包中取出了銅錢,詢問道。
“這銀絲魚多少文?”
“三文十條~”
婦人明顯鬆了口氣,顯然價格沒有超出她的心裏預期,但一下子手中給出去三文。
這可是能在米鋪買到一鬥的糧食。
買這種東西,還是讓她有些心疼。
但看到荷包中多餘的銅錢,還有麵前誘人的小魚,婦人還是下定了狠心。
“給我來二十條~”
“你阿父在城外修築溝渠,也要給他補補身子~”
婦人們一邊向著身邊的孩童說道。
而有了一人作為榜樣,其他的百姓,也覺得這婦人說的有理,勞累了這麽久,手裏還有了多餘的銀錢。
難道還要虧待了自己嗎?
“給我來十條~”
“我要二十條~”
很快,炸魚的小攤旁邊,盡是伸出手來的顧客,不一會兒,剛剛炸出來的小魚,盡被搶購一空。
如此火熱的場景,小攤攤主也露出喜悅的表情。
麵對此情此景,孫行儼在一旁感歎道。
“沒想到這以工代賑之法,竟然還能與這坊市的繁華牽扯在一起~”
“照這個樣子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們這段時間手中灑出去的銀錢,就能借著坊市的商稅,迴流一大部分了~”
僅僅是一會兒,那小攤旁邊的百姓們手中就流出去了近百文錢,就這還隻是一家。
整個坊市可是足足有上千家,這樣大大小小的商鋪,如此繼續下去,形成良性循環,孫行儼所說的未來並不是不可能。
此刻,沈措忽然叮囑道。
“孫兄,對於我們而言,銀錢重要,其實也不重要,很多時候,作為政務堂的主官,你不需要那麽注意迴籠了多少銀錢~”
“隻要它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即可!”
聞言,孫行儼臉上有些困惑,似乎沒有太理解沈措的意思,有過管理財政的經驗孫行儼尚且如此,杜渾就更不明白了!
對此情況,沈措耐心解釋道。
“銀錢隻是一種聚攏資源的工具,它隻不過地裏挖出來的礦石打造的,銀錢所有的價值,都來自於百姓對它的認可~”
“所以說,這東西除了那點礦石,本身是沒有價值~”
“那我們需要拿它做什麽?”
聽了一點,似有所得的孫行儼問道。
“銀錢最大的價值就是流通,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像那些貴族一樣,瘋狂的聚斂手下的資源財富,像鬥雞一樣去炫耀~”
“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要想辦法,讓他在百姓和我們之間流通起來,讓它發揮出本應該具有的交換的能力~”
“就像是這次的以工代賑一樣,我們花出去了銀錢,可是這些銀錢,又通過百姓的手,迴到了我們手中~”
“而我們有得到了什麽呢?”
聞言,孫行儼恍然道。
“我們收獲了治下的水利,城池,維持了百姓的溫飽,還獲得了百姓的民心~”
見孫行儼明白,沈措滿意的點了點頭。
而孫行儼也是心中激動不已。
沈措的此種理念之法,為他打開了財政治理的大門,對於如何綜合歸義軍治下的資源,孫行儼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現在有了首領的啟發,再結合孫行儼的問題一直以來的實踐經驗和遇到的種種問題,孫行儼對於接下來的政務堂施政,有了幾分方向。
而一旁的杜渾,在兩人詳細的講解下,也明白了沈措此法的意思,同時也在心中不由得驚歎。
“這才是真正的藏富於民啊!”
這種法子,是他從未想過的一種道理。
這種道理似乎將歸義軍所說的理念,真正的在實踐中執行了下去,杜渾從未發現,首領居然早早的便在實踐中運用了此法。
而自己到今天才有所明悟。
這種打開嶄新世界的感覺,讓杜渾不由的興奮起來。
相比於從前的那種貴族聚斂一切、死氣沉沉的模樣,此法的施展,如同為扶風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短短時間,繁華至此。
正如首領所說,這種方式不僅為普通的百姓帶來了實質的好處,收獲了百姓們的支持,還為歸義軍的繼續發展積蓄了資源。
隻是付出區區銀錢,再合適不過了!
百姓的支持、富裕、土地、水利的開墾,商品的生產,這些種種能夠為歸義軍帶來切實變化的資源,才是根本。
與之相比,朝廷那所謂的藏富於民的說法,卻顯得像是妥妥的邪路。
……
三人離開了炸魚攤,繼續閑逛。
很快幾人來到了坊市的一處米糧店鋪的附近,孫行儼也知道沈措異常重視米糧
“現今城中米糧物價,可是合理?”
聞言,孫行儼對著那間店鋪,介紹道。
“首領放心~”
“無論是米糧還是食鹽,對於這種物資,我們的定價絕對不會超出普通人家的預算,也不給他們造成負擔~”
一邊說,沈措一邊通過現有的顧客,打量著米糧店交易的真實價格,看了一段,沈措十分滿意,而後有些好奇的問道。
“你們這是怎麽做的!”
聞言,孫行儼繼續解釋道。
“對於,米糧、食鹽這種百姓必須的物資,我們一直堅守首領的指示,始終都在嚴格管控,不允許私人無條件經營~”
“在糧食和食鹽經營上~”
“根據我們政務堂上下研究的規定,隻有那些拿到我們政務堂,發放的特殊憑證的商家,才可以在村聯會或政務堂下轄糧倉,購買受限數量的物資,進行售賣~”
沈措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把你們的監管和處罰,是如何做的呢?”
看了眼杜渾,孫行儼答道。
“我也怕這些家夥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所以我們還專門製定了相關的規定~”
“政務堂會按照抽查的方式,派人去城中實地購買米糧、食鹽,查看真實的價格~”
“一旦發現有問題,我們會直接取消他們的資格,關閉他們的店鋪,再將他們按照杜兄編纂的刑律,移交刑獄~”
沈措點了點頭,肯定了孫行儼的工作。
這些基礎生活物資,雖然看著不起眼,但卻是關乎千家萬戶人的生死問題,而商人逐利的趨向,定價權絕對不能落入他們手中。
現在看來,孫行儼的政策似乎還不錯。
若平日裏的百姓還是忙忙碌碌,為了填飽肚子而四處奔波,卻還是忍饑挨餓,街道上哪還會有這麽繁華的景象。
不過沈措皺了皺眉頭,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對著杜渾,補充了一句。
“杜兄,對於這些禍國殃民、發這種黑心財的商人,我們可否對其在此過程中,取得的財產,乃至地產,進行查抄收沒~”
“否則,若是一旦有人在此獲利,成了風氣,處罰也管不住他們,政務堂和你們刑獄到時候,也未必忙的過來~”
對此,杜渾迴憶過自身修訂的刑律。
發現隻有簡單的下獄、查沒,似乎沒有那麽詳細的劃分。
“可以,不過我需要研究一番具體的細則,才能進行補充~”
有了新的思想,那麽刑律的細則,自然要進行修改。
如今被首領指出來,這反而是件好事,對此,杜渾看的很開。
不過見沈措對於刑律能有這種意見,杜渾也有些好奇,首領對於律法的某些細則的看法。
這時,杜渾忽然問道。
“首領,您認為我們律法中,某些律法合理嗎?”
聽到杜渾發問,孫行儼、沈措有些驚訝,杜渾這老黃牛似的執拗性子,平日裏就不怎麽說話,怎麽今日問起這個。
不過看到杜渾正色的眼神,沈措迴答道。
“在我看來,那些動不動累及家族和旁支的律法,有些過於殘虐了!”
“您是主張隻懲處主犯、從犯嗎?”
聞言,沈措點了點頭。
“對,若是一人犯錯,連累整個家族,其實從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非常肆意妄為的律法~”
“明知道其中會有無辜的人被卷進去,卻還是打著律法的旗號,冠冕堂皇的找著借口執行,完全是一種為了威懾而威懾,所存在的律法~”
“律法隻是一種示範,告訴百姓不應該做這種事情,可若是累及全族,卻像是一種殘虐的發泄了!”
“首領,仁慈~”
聞言,杜渾感歎道。
能效忠一位對於律法如此克製,懂得使用的首領,杜頗心中有些感歎命運的際遇。
當然,對於首領的想法,杜渾也是同意的,刑律中太多殘忍的刑罰,完全隻是一種針對百姓的威懾和對生命的殘虐。
完全達不到律法想要的警告世人、維護秩序的目的,反而會催生大量的不公、不義。
而如今沈措提出這種和自己一致的思路,這讓杜渾也相當感歎,杜渾迴答道。
“如此的話,是否需要廢除刑律中所有不合理的刑罰,譬如腰斬、烹刑、趾刑之類的殘忍刑罰~”
沈措點了點頭,迴答道。
“隻留下一個斬首,對於其他的刑罰,通通按照黑雲山礦工的改造和監禁來執行,罪行越高,年份越長~”
“至於那種連累家人的刑罰也都去掉,我們的律法隻按照刑律追究主犯和從犯的責任~”
“當然我之前說的,那種為家族留下的財產和地產等,都需要查抄~”
說著,沈措又麵向孫行儼補充道。
“孫兄~”
孫行儼沒想到沈措忽然叫了自己一下,正在思考坊市問題的孫行儼迴過神來。
隻聽到沈措說道。
“按照刑律的規定,律法的執行不會累及家族,但是在我們歸義軍的官吏體係中,我希望對於他們做出限製~”
“所以我希望,在你們政務堂的審查程序中,你們可以與刑獄接洽,加入這些刑獄記錄,以免到時候漏了審查~”
聞言,孫行儼稍微一思考,便明白了首領的顧慮。
按照最壞的想法,一旦這些人進入歸義軍的麾下,自身仕途之上有著這麽一個汙點。
難道他們不會翻案嗎?
或許這種可能不多,但是隻要發生,就一定會極大的衝擊刑獄的律令,甚至在歸義軍的體係中,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明白了!首領~”
孫行儼知道這其中的嚴重性,當即嚴肅的迴答道。
而此時,杜渾卻有了一些問題。
按照首領的想法,新的刑律必然要求明確人犯,那就需要刑獄更強的探案手段,否則刑獄肯定會難以界定、搜查人犯和藏匿財產。
而熟悉刑獄的杜渾知道,這其中有很高的專業性,這不僅要求探案人員極其熟練刑律,而且還要有豐富的探案手段。
這樣的人才,他這麽多年,在刑獄也沒有見過幾個,此時杜渾才隱隱明白。
或許大燕刑律那種粗獷的刑律,或許就是當初的法家,看到了這種局限,為了提高效率,節省人力、物力才想出來的。
但這種想法,不過是把懶惰和無能的心態,投射到了刑律之中,這樣的理由,這樣的法家理念,杜渾完全無法接受。
如此的行為簡直就是在光明正大的在殘害人命,如此杜渾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見狀,沈措問道。
“杜兄這是出了什麽問題嗎?”
聞言,杜渾歎了口氣,便將這些顧慮告訴了兩人,或許首領能有什麽辦法呢?
聽完,兩人也明白了杜渾的問題。
沒等杜渾失望,就聽到沈措說道。
“我有一個法子~”
杜渾瞬間抬頭看向沈措,隻見沈措迴答道。
“缺少人才?”
“那你們刑獄,不妨可以學著軍中的武學和懷城書院的形式,建造一所書院,培養屬於你們刑獄自己的法家人才~”
“至於探案追查的本領,我倒是有些感悟,到時候我整理一番,你自可從雲氣圖騰中接收~”
聞言,杜渾眼前一亮,迴答道。
“好法子!”
雖說如此步子是慢了一些,可到底是實打實的法子,而且還有雲氣圖騰作為輔助。
有了雲氣圖騰灌輸,學子們可以一邊在刑獄實踐,一邊運用,進步起來一定很快。
前期可以隻是勉強維持,但隻要屬於刑獄的書院辦下去,終有一天,他們手下會培養出一批忠實於歸義軍律法的法家學子。
見杜渾開心的模樣,沈措鼓勵道。
“盡管去做吧!”
“謝首領~”
杜渾有些激動的迴答道。
城南最繁華的街道上。
沈措、孫行儼、杜渾三人正在坊市中閑逛,目前,遙城、婺江兩地的戰局正在穩步推進,對紅巾軍的包圍圈也在逐步形成。
前線有何仲、薛橫兩部大將,後方又有陳夙、沈燕俯瞰全局,進行查漏補缺,政務堂那邊完全用不到沈措出手。
隨即,沈措決定來到坊市觀察一番百姓的變化,果然,坊市的變化給了沈措不少驚喜。
坊市中行人如織,街道兩邊的商鋪到處都是叫賣之聲,滿目望去,一片繁華。
此時,街道旁邊傳來一陣誘人的香味。
“走!我們過去看看~”
說罷,三人來到了一處炸魚的小攤旁邊。
此時,小攤旁邊正圍繞著許多百姓。
支起的鍋子中間,細小的、不過手指粗細的銀絲魚,炸的金黃酥脆,正放在鍋邊的架子上,瀝出炸魚中多餘的油脂。
那些婦人身邊的孩童,聞到味道也不自覺吸吮起了手指,好似手指化作那金黃的小魚。
不少受不了誘惑的孩童央求著阿母。
麵對這種情況,部分意誌不堅的婦人咬了咬牙齒 ,從荷包中取出了銅錢,詢問道。
“這銀絲魚多少文?”
“三文十條~”
婦人明顯鬆了口氣,顯然價格沒有超出她的心裏預期,但一下子手中給出去三文。
這可是能在米鋪買到一鬥的糧食。
買這種東西,還是讓她有些心疼。
但看到荷包中多餘的銅錢,還有麵前誘人的小魚,婦人還是下定了狠心。
“給我來二十條~”
“你阿父在城外修築溝渠,也要給他補補身子~”
婦人們一邊向著身邊的孩童說道。
而有了一人作為榜樣,其他的百姓,也覺得這婦人說的有理,勞累了這麽久,手裏還有了多餘的銀錢。
難道還要虧待了自己嗎?
“給我來十條~”
“我要二十條~”
很快,炸魚的小攤旁邊,盡是伸出手來的顧客,不一會兒,剛剛炸出來的小魚,盡被搶購一空。
如此火熱的場景,小攤攤主也露出喜悅的表情。
麵對此情此景,孫行儼在一旁感歎道。
“沒想到這以工代賑之法,竟然還能與這坊市的繁華牽扯在一起~”
“照這個樣子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們這段時間手中灑出去的銀錢,就能借著坊市的商稅,迴流一大部分了~”
僅僅是一會兒,那小攤旁邊的百姓們手中就流出去了近百文錢,就這還隻是一家。
整個坊市可是足足有上千家,這樣大大小小的商鋪,如此繼續下去,形成良性循環,孫行儼所說的未來並不是不可能。
此刻,沈措忽然叮囑道。
“孫兄,對於我們而言,銀錢重要,其實也不重要,很多時候,作為政務堂的主官,你不需要那麽注意迴籠了多少銀錢~”
“隻要它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即可!”
聞言,孫行儼臉上有些困惑,似乎沒有太理解沈措的意思,有過管理財政的經驗孫行儼尚且如此,杜渾就更不明白了!
對此情況,沈措耐心解釋道。
“銀錢隻是一種聚攏資源的工具,它隻不過地裏挖出來的礦石打造的,銀錢所有的價值,都來自於百姓對它的認可~”
“所以說,這東西除了那點礦石,本身是沒有價值~”
“那我們需要拿它做什麽?”
聽了一點,似有所得的孫行儼問道。
“銀錢最大的價值就是流通,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像那些貴族一樣,瘋狂的聚斂手下的資源財富,像鬥雞一樣去炫耀~”
“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要想辦法,讓他在百姓和我們之間流通起來,讓它發揮出本應該具有的交換的能力~”
“就像是這次的以工代賑一樣,我們花出去了銀錢,可是這些銀錢,又通過百姓的手,迴到了我們手中~”
“而我們有得到了什麽呢?”
聞言,孫行儼恍然道。
“我們收獲了治下的水利,城池,維持了百姓的溫飽,還獲得了百姓的民心~”
見孫行儼明白,沈措滿意的點了點頭。
而孫行儼也是心中激動不已。
沈措的此種理念之法,為他打開了財政治理的大門,對於如何綜合歸義軍治下的資源,孫行儼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現在有了首領的啟發,再結合孫行儼的問題一直以來的實踐經驗和遇到的種種問題,孫行儼對於接下來的政務堂施政,有了幾分方向。
而一旁的杜渾,在兩人詳細的講解下,也明白了沈措此法的意思,同時也在心中不由得驚歎。
“這才是真正的藏富於民啊!”
這種法子,是他從未想過的一種道理。
這種道理似乎將歸義軍所說的理念,真正的在實踐中執行了下去,杜渾從未發現,首領居然早早的便在實踐中運用了此法。
而自己到今天才有所明悟。
這種打開嶄新世界的感覺,讓杜渾不由的興奮起來。
相比於從前的那種貴族聚斂一切、死氣沉沉的模樣,此法的施展,如同為扶風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短短時間,繁華至此。
正如首領所說,這種方式不僅為普通的百姓帶來了實質的好處,收獲了百姓們的支持,還為歸義軍的繼續發展積蓄了資源。
隻是付出區區銀錢,再合適不過了!
百姓的支持、富裕、土地、水利的開墾,商品的生產,這些種種能夠為歸義軍帶來切實變化的資源,才是根本。
與之相比,朝廷那所謂的藏富於民的說法,卻顯得像是妥妥的邪路。
……
三人離開了炸魚攤,繼續閑逛。
很快幾人來到了坊市的一處米糧店鋪的附近,孫行儼也知道沈措異常重視米糧
“現今城中米糧物價,可是合理?”
聞言,孫行儼對著那間店鋪,介紹道。
“首領放心~”
“無論是米糧還是食鹽,對於這種物資,我們的定價絕對不會超出普通人家的預算,也不給他們造成負擔~”
一邊說,沈措一邊通過現有的顧客,打量著米糧店交易的真實價格,看了一段,沈措十分滿意,而後有些好奇的問道。
“你們這是怎麽做的!”
聞言,孫行儼繼續解釋道。
“對於,米糧、食鹽這種百姓必須的物資,我們一直堅守首領的指示,始終都在嚴格管控,不允許私人無條件經營~”
“在糧食和食鹽經營上~”
“根據我們政務堂上下研究的規定,隻有那些拿到我們政務堂,發放的特殊憑證的商家,才可以在村聯會或政務堂下轄糧倉,購買受限數量的物資,進行售賣~”
沈措點了點頭,接著問道。
“把你們的監管和處罰,是如何做的呢?”
看了眼杜渾,孫行儼答道。
“我也怕這些家夥當麵一套,背後一套,所以我們還專門製定了相關的規定~”
“政務堂會按照抽查的方式,派人去城中實地購買米糧、食鹽,查看真實的價格~”
“一旦發現有問題,我們會直接取消他們的資格,關閉他們的店鋪,再將他們按照杜兄編纂的刑律,移交刑獄~”
沈措點了點頭,肯定了孫行儼的工作。
這些基礎生活物資,雖然看著不起眼,但卻是關乎千家萬戶人的生死問題,而商人逐利的趨向,定價權絕對不能落入他們手中。
現在看來,孫行儼的政策似乎還不錯。
若平日裏的百姓還是忙忙碌碌,為了填飽肚子而四處奔波,卻還是忍饑挨餓,街道上哪還會有這麽繁華的景象。
不過沈措皺了皺眉頭,似乎是想到了什麽,對著杜渾,補充了一句。
“杜兄,對於這些禍國殃民、發這種黑心財的商人,我們可否對其在此過程中,取得的財產,乃至地產,進行查抄收沒~”
“否則,若是一旦有人在此獲利,成了風氣,處罰也管不住他們,政務堂和你們刑獄到時候,也未必忙的過來~”
對此,杜渾迴憶過自身修訂的刑律。
發現隻有簡單的下獄、查沒,似乎沒有那麽詳細的劃分。
“可以,不過我需要研究一番具體的細則,才能進行補充~”
有了新的思想,那麽刑律的細則,自然要進行修改。
如今被首領指出來,這反而是件好事,對此,杜渾看的很開。
不過見沈措對於刑律能有這種意見,杜渾也有些好奇,首領對於律法的某些細則的看法。
這時,杜渾忽然問道。
“首領,您認為我們律法中,某些律法合理嗎?”
聽到杜渾發問,孫行儼、沈措有些驚訝,杜渾這老黃牛似的執拗性子,平日裏就不怎麽說話,怎麽今日問起這個。
不過看到杜渾正色的眼神,沈措迴答道。
“在我看來,那些動不動累及家族和旁支的律法,有些過於殘虐了!”
“您是主張隻懲處主犯、從犯嗎?”
聞言,沈措點了點頭。
“對,若是一人犯錯,連累整個家族,其實從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非常肆意妄為的律法~”
“明知道其中會有無辜的人被卷進去,卻還是打著律法的旗號,冠冕堂皇的找著借口執行,完全是一種為了威懾而威懾,所存在的律法~”
“律法隻是一種示範,告訴百姓不應該做這種事情,可若是累及全族,卻像是一種殘虐的發泄了!”
“首領,仁慈~”
聞言,杜渾感歎道。
能效忠一位對於律法如此克製,懂得使用的首領,杜頗心中有些感歎命運的際遇。
當然,對於首領的想法,杜渾也是同意的,刑律中太多殘忍的刑罰,完全隻是一種針對百姓的威懾和對生命的殘虐。
完全達不到律法想要的警告世人、維護秩序的目的,反而會催生大量的不公、不義。
而如今沈措提出這種和自己一致的思路,這讓杜渾也相當感歎,杜渾迴答道。
“如此的話,是否需要廢除刑律中所有不合理的刑罰,譬如腰斬、烹刑、趾刑之類的殘忍刑罰~”
沈措點了點頭,迴答道。
“隻留下一個斬首,對於其他的刑罰,通通按照黑雲山礦工的改造和監禁來執行,罪行越高,年份越長~”
“至於那種連累家人的刑罰也都去掉,我們的律法隻按照刑律追究主犯和從犯的責任~”
“當然我之前說的,那種為家族留下的財產和地產等,都需要查抄~”
說著,沈措又麵向孫行儼補充道。
“孫兄~”
孫行儼沒想到沈措忽然叫了自己一下,正在思考坊市問題的孫行儼迴過神來。
隻聽到沈措說道。
“按照刑律的規定,律法的執行不會累及家族,但是在我們歸義軍的官吏體係中,我希望對於他們做出限製~”
“所以我希望,在你們政務堂的審查程序中,你們可以與刑獄接洽,加入這些刑獄記錄,以免到時候漏了審查~”
聞言,孫行儼稍微一思考,便明白了首領的顧慮。
按照最壞的想法,一旦這些人進入歸義軍的麾下,自身仕途之上有著這麽一個汙點。
難道他們不會翻案嗎?
或許這種可能不多,但是隻要發生,就一定會極大的衝擊刑獄的律令,甚至在歸義軍的體係中,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明白了!首領~”
孫行儼知道這其中的嚴重性,當即嚴肅的迴答道。
而此時,杜渾卻有了一些問題。
按照首領的想法,新的刑律必然要求明確人犯,那就需要刑獄更強的探案手段,否則刑獄肯定會難以界定、搜查人犯和藏匿財產。
而熟悉刑獄的杜渾知道,這其中有很高的專業性,這不僅要求探案人員極其熟練刑律,而且還要有豐富的探案手段。
這樣的人才,他這麽多年,在刑獄也沒有見過幾個,此時杜渾才隱隱明白。
或許大燕刑律那種粗獷的刑律,或許就是當初的法家,看到了這種局限,為了提高效率,節省人力、物力才想出來的。
但這種想法,不過是把懶惰和無能的心態,投射到了刑律之中,這樣的理由,這樣的法家理念,杜渾完全無法接受。
如此的行為簡直就是在光明正大的在殘害人命,如此杜渾陷入了深深的苦惱之中。
見狀,沈措問道。
“杜兄這是出了什麽問題嗎?”
聞言,杜渾歎了口氣,便將這些顧慮告訴了兩人,或許首領能有什麽辦法呢?
聽完,兩人也明白了杜渾的問題。
沒等杜渾失望,就聽到沈措說道。
“我有一個法子~”
杜渾瞬間抬頭看向沈措,隻見沈措迴答道。
“缺少人才?”
“那你們刑獄,不妨可以學著軍中的武學和懷城書院的形式,建造一所書院,培養屬於你們刑獄自己的法家人才~”
“至於探案追查的本領,我倒是有些感悟,到時候我整理一番,你自可從雲氣圖騰中接收~”
聞言,杜渾眼前一亮,迴答道。
“好法子!”
雖說如此步子是慢了一些,可到底是實打實的法子,而且還有雲氣圖騰作為輔助。
有了雲氣圖騰灌輸,學子們可以一邊在刑獄實踐,一邊運用,進步起來一定很快。
前期可以隻是勉強維持,但隻要屬於刑獄的書院辦下去,終有一天,他們手下會培養出一批忠實於歸義軍律法的法家學子。
見杜渾開心的模樣,沈措鼓勵道。
“盡管去做吧!”
“謝首領~”
杜渾有些激動的迴答道。